第130章 曹操打江東,曹丕的計謀,竟然沒看出來問題
曹操請登基,皇帝我不當了 作者:牙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劉彰自戰亂以來,從未對外出兵,一直保存實力。
看著滿臉疑惑的曹操,劉協就明白曹操忽視了劉備,劉備此人應該有些說法,畢竟他投靠誰,誰倒。
先是投靠曹操,從曹操這裏糊弄走一大票軍隊,然後占據徐州,徐州城破,又投靠袁紹,袁紹被曹操滅了,他又得到袁紹的殘兵投靠劉表!
現在劉表死了,劉備又帶著劉表的兒子劉琦等荊州兵馬投靠孫權。
劉備的班底早就建立起來了,就差一個地方立足。
劉協對著曹操說道,“丞相,你且想想,當初劉備被你攆的四處逃竄,如今卻可以正麵對抗!”
“而且劉備這麽多年的發展,手中兵馬已經很強,劉彰的兵馬在他眼裏隻是個幼兒,隨時可以滅!”
一席話讓曹操的眉頭緊鎖,他微微轉頭,“陛下為何要培養劉備當孫權對手?”
劉協剛要張嘴,一個小太監快步走來,“陛下,殿試就等你準備開始了!”
與曹操聊的盡興,竟然把殿試這一茬給忘了。
“嗯!”劉協點點頭對曹操說道,“丞相先參加殿試如何!這一次就以如何攻破江東為題!”
……
大殿之上!
當劉協宣布完考題之後。
最興奮的莫過於曹丕,他已經做好一雪前恥的準備,給曹操看看自己的智謀。
關於如何攻破江東,他已經想了很久了,甚至有信心,隻要自己掌權,就能輕易拿下江東。
再加上上一場,自己已經寫了如何與江東開戰,這一次必然能驚豔所有人。
拿起手中的毛筆直接在紙上寫著,如何進攻江東。
一炷香的功夫。
考試就已經結束。
劉協看著曹丕的試卷,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寫的很好,但是必然失敗。
曹丕的路子很簡單,派大兵壓境,讓荊州水師直接對江東開戰,促使孫權雙麵應對。
一旦江東雙麵開戰,必然不能顧全大局,從而給自己創造機會。
這完全依仗自己手中的軍隊多,才能如此做。
可是問題也在這,江東天險眾多,不是大軍能打的。
這就像是一個小巷子,你幾十萬大軍壓境,可是進入巷子的兵馬,永遠是那幾十人!
孫權不用對抗那幾十萬大軍,隻需要對抗幾十人就行了。
這也不怪曹丕,畢竟中原,沒有大山,自然無法理解山區作戰的方式。
要是真如曹丕這樣,幾十萬大軍開進江東,留給他的隻有無盡的失敗。
甚至手中的兵馬都被消滅的一幹二淨,到時候北方能不能穩固住都要另說。
他直接給了一分,因為看著這個方法可行,而且還能奏效。
但是真正用於江東實戰的時候,完全就是找死。
徐庶看著曹丕的卷子,直接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這曹操的兒子,在北方絕對是奇才。
畢竟這套打法在北方是最穩妥,而且很受用,但是在南方則是完全沒有用。
直接大筆一揮寫了一分。
龐統搭眼粗略一掃,並沒有細看,直接就給了零分,畢竟自己可是從小生活在荊州。
劉協繼續看著手裏的卷子,忽然雙眼一瞪,這個卷子通體就表述了一個方式,火攻!
正是這個方式,讓劉協大驚,他在卷子上作下了一個記號,並沒有聲張。
曹操此時也接過曹丕的卷子,臉色變得難看,不是因為曹丕的答案,而是劉協給出的分數。
在曹操看來,曹丕給出的答案,雖然算不上驚豔,但也是穩妥的做法。
而且曹丕的打法,和自己想要進攻江東的方式差不多。
曹丕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他嚴重懷疑劉協在針對自己,這一次他可是采取了最安全的做法。
曹操心中也是不滿,曹丕的方法他沒看出來有問題,當即問道,“陛下臣不解?為何丕兒的分數如此低?還不如上次,我看丕兒試卷雖算不得驚豔,但也是穩妥!”
“不應得如此低的分數?”
龐統則是對曹操翻了一個白眼,他覺得劉協給一分都是高的。
聽到曹操略帶埋怨的語氣,劉協一愣,曹操竟然沒看出來曹丕試卷裏的問題。
不應該啊?
但隻是片刻,劉協就反應過來了,恐怕曹操和曹丕想的一樣,怪不得赤壁之戰,曹操會失敗。
原因找到了,曆史記載曹操是亳州人,在洛陽當官。
洛陽雖然有山,但是也多平原,而亳州則都是平原,壓根沒山。
曹操兵馬一直在平原作戰,自然不明白山區作戰的方式。
劉協則是平靜的解釋道,“丞相,江東多是水和山川!並不適合大軍進攻!”
曹操沒說話,而是迴頭看了一眼曹丕,明顯是想讓曹丕和劉協辯論。
曹丕瞬間接收到信號,他壓根不想拜劉協為師,更不想留在徐州。
正好趁這個機會,直接揭穿劉協,當即拱手說道,“陛下江東確實多山川水澤,但是江東城池相隔較遠!”
“而且因為山川相隔,支援緩慢,先是荊州水軍從側麵拖住江東水軍!”
“然後北方兵馬直接從正麵進攻,一城一城的攻占!”
“就算江東兵馬反應過來,想要營救已經為時已晚!”
曹丕微微仰頭看著劉協,眼中寫滿了不服氣,自己這個計謀可是想了很久的。
“哼,照你這樣打,北方兵馬怎麽死的都不知道!”龐統直接發出冷哼。
聽到這話,曹丕臉色驟然一寒,他不敢對劉協不敬,但是你龐統算是什麽玩意。
當即迴嘴道,“不知道這位大人有何見教!”
“陛下!”龐統對著劉協一拜,“臣願意與曹公子一辯!”
劉協點點頭,與曹丕辯論自己確實不合適,畢竟自己頂著皇帝名頭。
得到劉協的應允,龐統雙手一背,“曹公子,荊州水軍拖住江東水軍,這等事情你也能想的出來!”
“這麽多年荊州完全可以依仗水軍進攻江東,江東也可以依仗水軍進攻荊州!”
“可是雙方都沒這樣進攻,甚至還都期盼對方進攻,你可知道為何?”
看著滿臉疑惑的曹操,劉協就明白曹操忽視了劉備,劉備此人應該有些說法,畢竟他投靠誰,誰倒。
先是投靠曹操,從曹操這裏糊弄走一大票軍隊,然後占據徐州,徐州城破,又投靠袁紹,袁紹被曹操滅了,他又得到袁紹的殘兵投靠劉表!
現在劉表死了,劉備又帶著劉表的兒子劉琦等荊州兵馬投靠孫權。
劉備的班底早就建立起來了,就差一個地方立足。
劉協對著曹操說道,“丞相,你且想想,當初劉備被你攆的四處逃竄,如今卻可以正麵對抗!”
“而且劉備這麽多年的發展,手中兵馬已經很強,劉彰的兵馬在他眼裏隻是個幼兒,隨時可以滅!”
一席話讓曹操的眉頭緊鎖,他微微轉頭,“陛下為何要培養劉備當孫權對手?”
劉協剛要張嘴,一個小太監快步走來,“陛下,殿試就等你準備開始了!”
與曹操聊的盡興,竟然把殿試這一茬給忘了。
“嗯!”劉協點點頭對曹操說道,“丞相先參加殿試如何!這一次就以如何攻破江東為題!”
……
大殿之上!
當劉協宣布完考題之後。
最興奮的莫過於曹丕,他已經做好一雪前恥的準備,給曹操看看自己的智謀。
關於如何攻破江東,他已經想了很久了,甚至有信心,隻要自己掌權,就能輕易拿下江東。
再加上上一場,自己已經寫了如何與江東開戰,這一次必然能驚豔所有人。
拿起手中的毛筆直接在紙上寫著,如何進攻江東。
一炷香的功夫。
考試就已經結束。
劉協看著曹丕的試卷,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寫的很好,但是必然失敗。
曹丕的路子很簡單,派大兵壓境,讓荊州水師直接對江東開戰,促使孫權雙麵應對。
一旦江東雙麵開戰,必然不能顧全大局,從而給自己創造機會。
這完全依仗自己手中的軍隊多,才能如此做。
可是問題也在這,江東天險眾多,不是大軍能打的。
這就像是一個小巷子,你幾十萬大軍壓境,可是進入巷子的兵馬,永遠是那幾十人!
孫權不用對抗那幾十萬大軍,隻需要對抗幾十人就行了。
這也不怪曹丕,畢竟中原,沒有大山,自然無法理解山區作戰的方式。
要是真如曹丕這樣,幾十萬大軍開進江東,留給他的隻有無盡的失敗。
甚至手中的兵馬都被消滅的一幹二淨,到時候北方能不能穩固住都要另說。
他直接給了一分,因為看著這個方法可行,而且還能奏效。
但是真正用於江東實戰的時候,完全就是找死。
徐庶看著曹丕的卷子,直接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這曹操的兒子,在北方絕對是奇才。
畢竟這套打法在北方是最穩妥,而且很受用,但是在南方則是完全沒有用。
直接大筆一揮寫了一分。
龐統搭眼粗略一掃,並沒有細看,直接就給了零分,畢竟自己可是從小生活在荊州。
劉協繼續看著手裏的卷子,忽然雙眼一瞪,這個卷子通體就表述了一個方式,火攻!
正是這個方式,讓劉協大驚,他在卷子上作下了一個記號,並沒有聲張。
曹操此時也接過曹丕的卷子,臉色變得難看,不是因為曹丕的答案,而是劉協給出的分數。
在曹操看來,曹丕給出的答案,雖然算不上驚豔,但也是穩妥的做法。
而且曹丕的打法,和自己想要進攻江東的方式差不多。
曹丕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他嚴重懷疑劉協在針對自己,這一次他可是采取了最安全的做法。
曹操心中也是不滿,曹丕的方法他沒看出來有問題,當即問道,“陛下臣不解?為何丕兒的分數如此低?還不如上次,我看丕兒試卷雖算不得驚豔,但也是穩妥!”
“不應得如此低的分數?”
龐統則是對曹操翻了一個白眼,他覺得劉協給一分都是高的。
聽到曹操略帶埋怨的語氣,劉協一愣,曹操竟然沒看出來曹丕試卷裏的問題。
不應該啊?
但隻是片刻,劉協就反應過來了,恐怕曹操和曹丕想的一樣,怪不得赤壁之戰,曹操會失敗。
原因找到了,曆史記載曹操是亳州人,在洛陽當官。
洛陽雖然有山,但是也多平原,而亳州則都是平原,壓根沒山。
曹操兵馬一直在平原作戰,自然不明白山區作戰的方式。
劉協則是平靜的解釋道,“丞相,江東多是水和山川!並不適合大軍進攻!”
曹操沒說話,而是迴頭看了一眼曹丕,明顯是想讓曹丕和劉協辯論。
曹丕瞬間接收到信號,他壓根不想拜劉協為師,更不想留在徐州。
正好趁這個機會,直接揭穿劉協,當即拱手說道,“陛下江東確實多山川水澤,但是江東城池相隔較遠!”
“而且因為山川相隔,支援緩慢,先是荊州水軍從側麵拖住江東水軍!”
“然後北方兵馬直接從正麵進攻,一城一城的攻占!”
“就算江東兵馬反應過來,想要營救已經為時已晚!”
曹丕微微仰頭看著劉協,眼中寫滿了不服氣,自己這個計謀可是想了很久的。
“哼,照你這樣打,北方兵馬怎麽死的都不知道!”龐統直接發出冷哼。
聽到這話,曹丕臉色驟然一寒,他不敢對劉協不敬,但是你龐統算是什麽玩意。
當即迴嘴道,“不知道這位大人有何見教!”
“陛下!”龐統對著劉協一拜,“臣願意與曹公子一辯!”
劉協點點頭,與曹丕辯論自己確實不合適,畢竟自己頂著皇帝名頭。
得到劉協的應允,龐統雙手一背,“曹公子,荊州水軍拖住江東水軍,這等事情你也能想的出來!”
“這麽多年荊州完全可以依仗水軍進攻江東,江東也可以依仗水軍進攻荊州!”
“可是雙方都沒這樣進攻,甚至還都期盼對方進攻,你可知道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