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認知和三觀
重迴1998:誤撩神秘大佬 作者:蘇子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吾想,他今年三十二,在沒遇到沈秋之前,沒想過要成家立業。
他出生很尊貴,起點也比普通人高,更是家中嫡係獨子。
但從小到大,他身邊有很多萬家燈火,比如折蒼,他上麵有兩個姐姐,還有唐傲,他不光有哥哥,也有妹妹。
除此之外,周家還有很多旁係的堂哥堂姐,表弟表妹。
但不管是誰,他們的父母都不像周琳和沈肅清這般。
行為看似愛護,可實則所謂的親情和愛,永遠隻浮於表麵,從未對小姑娘動過真心。
……
就像剛才,周琳說:那樣的人家怎麽會看上你。
這話的本質和沈肅清昨晚的謾罵,毫無差別,不外乎是一個難聽,一個稍微不難聽。
而他的小姑娘呢,曾經還一門心思想帶著母親單飛。
按理,這人世間最大的愛,就是母愛。
最無私的愛,也是母愛。
可他的小姑娘,竟然從未擁有,她人生的那些年,宛如水中撈月,霧裏看花。
相遇之前的種種,像走馬觀燈,她三番兩次尋死,都在想如何能惠及母親,可母親心裏,卻從未真正有過她。
這樣的真相,她是怎麽接受,又心平氣和熬過來的?
還是說,這真的是……所有人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曆的割舍?
……
不對,周吾用力抿唇。
在他的字典裏,父愛母愛是人永遠也割舍不了的,不論是父母還是子女,永遠是相互的羈絆。
愛也好,恨也罷,哪怕是隨著自然規則,子女悄然長大,父母悄然老去,親情線也隻會隨著時間,變濃或變淡。
他的小姑娘如今隻是在變淡,又或者說,她在豎立一個全新的界限。
所以,他不應該去置喙周琳。
他現在要做的,是理智客觀,並重新審視還未見麵的嶽父和嶽母。
……
沈秋心如止水的問:“我很差嗎?哪裏差?”
周琳脫口道:“門不當戶不對,就是差。”
再一次從別人嘴裏聽到這句話,沈秋發現,自己竟然……真的,沒有任何波瀾了。
而腦中慢慢浮現的,是周吾彈她的腦瓜蹦。
他說【沈秋,你確實要好好想一想,誰家三代以上,還不是個平民?】
【喲,那你家祖上,比我家祖上要高大。】
看似雜亂無章,實則那個時候他就在教她,人貴在自重自愛。
他說,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先看輕了自己。
……
“很絕對嗎?”她問周琳。
周琳斬釘截鐵:“很絕對,門不當戶不對的人,就是不會幸福。”
“為什麽?”她又問。
周琳迴答不上來。
沈秋便合上題冊,不疾不徐說。
“門當戶對的本質是窮和富,所謂的門當戶對,是指富人和富人的嫁娶,窮人和窮人的嫁娶,如果今天我有孩子,我也會和你一樣,但是我會告訴孩子……確實不能和窮人在一起!”
周琳瞳孔放大,她呆呆的看著沈秋。
她說的門當戶對,是這個意思嗎???
而沈秋則拿出紙和筆,漫不經心。
她忽然想給自己做個思維導圖。
“窮是原因,不是結果,而很多人窮,最大的原因是心窮。”
“心窮又分為認知和三觀。”
她在紙上寫下這四個字,並為其做了幾個箭頭和分號。
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
“像心窮的人,永遠隻會考慮自己,不會考慮下一代,他們身上會有很多缺點,甚至還會和新生代去搶奪資源。”
“一個家庭想往上走,一定離不開上一代人,甚至上幾代人的托舉,但窮人家庭絕對不會托舉,他們隻會不停的在原地打轉,內耗。”
比如上一世,她每天都在經曆。
【你現在能掙錢了,是家裏的頂梁柱,我們辛辛苦苦把你養這麽大,你一定要懂得孝順,還要懂得知恩圖報。】
……
周琳很呆,她隻知道沈秋嘴巴在動,像一個老師,在一邊上課一邊記著重點,時不時在紙上畫著圈。
圈那些什麽認知,什麽三觀。
她聽得雲裏霧裏,也看得兩皮發呆。
但院子裏的周吾,還有陳度,眼睛卻亮了。
尤其是陳度,他不由自主的,將沈秋的原話翻譯了出來。
……
“富人一開始也不是什麽富人,他們之所以會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積累。他們會有一個領頭羊,在做重大決策時,頭羊的選擇是對的,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麽家族就會大概率富下去。”
【比如曾國藩家訓,就讓後人受益無窮。】
【至今曾家嫡係,都在時間長河中屹立不倒。】
“但窮人家庭,除去疾病和特殊原因,往往都是一代比一代窮,一代比一代差。因為他們不需要領頭羊,他們也沒有認知和三觀,哪怕有些時候,明明知道自己是錯的,也會很擰巴。”
【比如沈肅清。】
【他就永遠不會承認自己有錯,哪怕帶進墳墓。】
……
“然而可笑的是,很多窮人還會把無知,一代又一代的烙印下去,並把無知奉為金科玉律,又或者至高無上的原則。不論長輩是對是錯,晚輩都不能置喙反駁,而是要第一時間去順從,並想盡辦法去維護長輩,那才是聽話的好孩子。”
【比如,上一世,她就必須要為所謂的沈家犧牲自我,否則就不配做沈家的女兒。】
【再比如,上一世被烙印的沈念,後來也是自私到了極點。】
……
“然後我再說窮人的情緒。”
“很多窮人,都是情緒至上,他們不會溝通也不屑溝通,一旦出現問題,第一反應便是暴跳如雷,用指責和辱罵,來掩蓋或推卸責任,可實際折射的,往往就是懦弱和無能。”
【若要打比方,沈秋覺得,還是像沈肅清,遇到問題永遠不會去解決問題,而是先罵,後置之不理。】
……
最後,她在紙上用力寫下——自尊心!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人往往越窮,就越喜歡講自尊心,講麵子,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那心,其實比玻璃還要脆。”
【比如當年,舅舅有時候東西買多了,會拿些給沈肅清,沈肅清立馬就會對周琳說,這是舅舅可憐他們一家人,後來舅舅不送了,沈肅清又說,瞧不起誰呢?】
所以窮人的自尊心啊,不但一文不值,還最可怕。
細細碎碎說完,她又把筆落在開頭的第一行字。
“如果我有孩子,這就是我,為什麽不同意和窮人在一起的原因。”
而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門不當戶不對。
認知和三觀。
才是重中之重。
……
周琳兩眼呆滯,沈秋明明已經沒有再寫,再說了,可她……卻還沒反應過來。
眼神空洞到連遠處的陳度都在歎息。
他對周吾說:“沈小姐其實是在對牛彈琴。”
周吾卻猛不丁笑了,他知道陳度為什麽留下,也知道他為什麽要複述。
“我感覺我以後能當個甩手掌櫃。”
畢竟他的小姑娘,都已經想好了,以後要怎麽教育孩子。
陳度呸了一聲。
“頭兒,你能不能要點臉,這甩手掌櫃是男人能幹的事嗎?人家沈小姐都在說三觀了,合著你還要扭曲一下?”
周吾似笑非笑。
陳度卻挺起胸,捂住兜裏的錄音筆,又硬又慫。
“大不了讓我寫五千字報告嘛。”
周吾嗬嗬,都懶得理他。
他的小姑娘如此出色,他何需去捂著。
老周叮囑陳度,不過就是想知道周琳和沈肅清是什麽態度。
他相信從今往後,老周和蔣芬隻會更心疼沈秋吧。
他出生很尊貴,起點也比普通人高,更是家中嫡係獨子。
但從小到大,他身邊有很多萬家燈火,比如折蒼,他上麵有兩個姐姐,還有唐傲,他不光有哥哥,也有妹妹。
除此之外,周家還有很多旁係的堂哥堂姐,表弟表妹。
但不管是誰,他們的父母都不像周琳和沈肅清這般。
行為看似愛護,可實則所謂的親情和愛,永遠隻浮於表麵,從未對小姑娘動過真心。
……
就像剛才,周琳說:那樣的人家怎麽會看上你。
這話的本質和沈肅清昨晚的謾罵,毫無差別,不外乎是一個難聽,一個稍微不難聽。
而他的小姑娘呢,曾經還一門心思想帶著母親單飛。
按理,這人世間最大的愛,就是母愛。
最無私的愛,也是母愛。
可他的小姑娘,竟然從未擁有,她人生的那些年,宛如水中撈月,霧裏看花。
相遇之前的種種,像走馬觀燈,她三番兩次尋死,都在想如何能惠及母親,可母親心裏,卻從未真正有過她。
這樣的真相,她是怎麽接受,又心平氣和熬過來的?
還是說,這真的是……所有人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曆的割舍?
……
不對,周吾用力抿唇。
在他的字典裏,父愛母愛是人永遠也割舍不了的,不論是父母還是子女,永遠是相互的羈絆。
愛也好,恨也罷,哪怕是隨著自然規則,子女悄然長大,父母悄然老去,親情線也隻會隨著時間,變濃或變淡。
他的小姑娘如今隻是在變淡,又或者說,她在豎立一個全新的界限。
所以,他不應該去置喙周琳。
他現在要做的,是理智客觀,並重新審視還未見麵的嶽父和嶽母。
……
沈秋心如止水的問:“我很差嗎?哪裏差?”
周琳脫口道:“門不當戶不對,就是差。”
再一次從別人嘴裏聽到這句話,沈秋發現,自己竟然……真的,沒有任何波瀾了。
而腦中慢慢浮現的,是周吾彈她的腦瓜蹦。
他說【沈秋,你確實要好好想一想,誰家三代以上,還不是個平民?】
【喲,那你家祖上,比我家祖上要高大。】
看似雜亂無章,實則那個時候他就在教她,人貴在自重自愛。
他說,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先看輕了自己。
……
“很絕對嗎?”她問周琳。
周琳斬釘截鐵:“很絕對,門不當戶不對的人,就是不會幸福。”
“為什麽?”她又問。
周琳迴答不上來。
沈秋便合上題冊,不疾不徐說。
“門當戶對的本質是窮和富,所謂的門當戶對,是指富人和富人的嫁娶,窮人和窮人的嫁娶,如果今天我有孩子,我也會和你一樣,但是我會告訴孩子……確實不能和窮人在一起!”
周琳瞳孔放大,她呆呆的看著沈秋。
她說的門當戶對,是這個意思嗎???
而沈秋則拿出紙和筆,漫不經心。
她忽然想給自己做個思維導圖。
“窮是原因,不是結果,而很多人窮,最大的原因是心窮。”
“心窮又分為認知和三觀。”
她在紙上寫下這四個字,並為其做了幾個箭頭和分號。
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
“像心窮的人,永遠隻會考慮自己,不會考慮下一代,他們身上會有很多缺點,甚至還會和新生代去搶奪資源。”
“一個家庭想往上走,一定離不開上一代人,甚至上幾代人的托舉,但窮人家庭絕對不會托舉,他們隻會不停的在原地打轉,內耗。”
比如上一世,她每天都在經曆。
【你現在能掙錢了,是家裏的頂梁柱,我們辛辛苦苦把你養這麽大,你一定要懂得孝順,還要懂得知恩圖報。】
……
周琳很呆,她隻知道沈秋嘴巴在動,像一個老師,在一邊上課一邊記著重點,時不時在紙上畫著圈。
圈那些什麽認知,什麽三觀。
她聽得雲裏霧裏,也看得兩皮發呆。
但院子裏的周吾,還有陳度,眼睛卻亮了。
尤其是陳度,他不由自主的,將沈秋的原話翻譯了出來。
……
“富人一開始也不是什麽富人,他們之所以會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積累。他們會有一個領頭羊,在做重大決策時,頭羊的選擇是對的,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麽家族就會大概率富下去。”
【比如曾國藩家訓,就讓後人受益無窮。】
【至今曾家嫡係,都在時間長河中屹立不倒。】
“但窮人家庭,除去疾病和特殊原因,往往都是一代比一代窮,一代比一代差。因為他們不需要領頭羊,他們也沒有認知和三觀,哪怕有些時候,明明知道自己是錯的,也會很擰巴。”
【比如沈肅清。】
【他就永遠不會承認自己有錯,哪怕帶進墳墓。】
……
“然而可笑的是,很多窮人還會把無知,一代又一代的烙印下去,並把無知奉為金科玉律,又或者至高無上的原則。不論長輩是對是錯,晚輩都不能置喙反駁,而是要第一時間去順從,並想盡辦法去維護長輩,那才是聽話的好孩子。”
【比如,上一世,她就必須要為所謂的沈家犧牲自我,否則就不配做沈家的女兒。】
【再比如,上一世被烙印的沈念,後來也是自私到了極點。】
……
“然後我再說窮人的情緒。”
“很多窮人,都是情緒至上,他們不會溝通也不屑溝通,一旦出現問題,第一反應便是暴跳如雷,用指責和辱罵,來掩蓋或推卸責任,可實際折射的,往往就是懦弱和無能。”
【若要打比方,沈秋覺得,還是像沈肅清,遇到問題永遠不會去解決問題,而是先罵,後置之不理。】
……
最後,她在紙上用力寫下——自尊心!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人往往越窮,就越喜歡講自尊心,講麵子,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那心,其實比玻璃還要脆。”
【比如當年,舅舅有時候東西買多了,會拿些給沈肅清,沈肅清立馬就會對周琳說,這是舅舅可憐他們一家人,後來舅舅不送了,沈肅清又說,瞧不起誰呢?】
所以窮人的自尊心啊,不但一文不值,還最可怕。
細細碎碎說完,她又把筆落在開頭的第一行字。
“如果我有孩子,這就是我,為什麽不同意和窮人在一起的原因。”
而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門不當戶不對。
認知和三觀。
才是重中之重。
……
周琳兩眼呆滯,沈秋明明已經沒有再寫,再說了,可她……卻還沒反應過來。
眼神空洞到連遠處的陳度都在歎息。
他對周吾說:“沈小姐其實是在對牛彈琴。”
周吾卻猛不丁笑了,他知道陳度為什麽留下,也知道他為什麽要複述。
“我感覺我以後能當個甩手掌櫃。”
畢竟他的小姑娘,都已經想好了,以後要怎麽教育孩子。
陳度呸了一聲。
“頭兒,你能不能要點臉,這甩手掌櫃是男人能幹的事嗎?人家沈小姐都在說三觀了,合著你還要扭曲一下?”
周吾似笑非笑。
陳度卻挺起胸,捂住兜裏的錄音筆,又硬又慫。
“大不了讓我寫五千字報告嘛。”
周吾嗬嗬,都懶得理他。
他的小姑娘如此出色,他何需去捂著。
老周叮囑陳度,不過就是想知道周琳和沈肅清是什麽態度。
他相信從今往後,老周和蔣芬隻會更心疼沈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