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月滿西樓
繡色傾城:亂世紅顏的逆襲 作者:琪迎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翠微商學院的西樓,是整個校園最安靜的一隅。
這裏保留了原翠微山莊的建築風格,雕梁畫棟,古色古香。二樓的茶室,更是一個適合靜心品茶的好去處。
今天,這裏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
宋玉芙推開茶室的門,看到沈若蘭正坐在窗邊煮茶。陽光從雕花的窗欞中灑進來,為這一幕增添了幾分溫馨。
\"這麽多年了,你的手藝一點都沒變。\"宋玉芙笑著說。
沈若蘭抬頭,看到多年未見的好友,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你終於迴來了。\"
\"是啊,\"宋玉芙在她對麵坐下,\"巴黎很美,但終究不是家。\"
沈若蘭細細為她斟茶:\"這是你最愛的碧螺春,還是當年的那個茶農家的。\"
宋玉芙接過茶杯,輕輕啜了一口:\"味道還是記憶中的味道。\"
窗外,春日的陽光溫柔地灑在校園裏。學生們進進出出,朝氣蓬勃。
\"商學院辦得不錯,\"宋玉芙說,\"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這都要感謝你,\"沈若蘭說,\"如果不是你最初的支持和建議,可能就沒有今天的翠微商學院。\"
正說著,沈清韻和林子恆來了。
\"姑姑!\"沈清韻快步上前,給了宋玉芙一個大大的擁抱,\"您終於迴來了!\"
宋玉芙看著外甥女幸福的樣子,心中滿是欣慰:\"看來這段時間過得不錯?\"
林子恆接過話:\"是的,新生基金的項目都在順利進行。清韻現在是我最得力的助手。\"
\"不隻是助手吧?\"宋玉芙笑著說,\"我聽說你們的環保時裝品牌在歐洲很受歡迎。\"
沈清韻有些不好意思:\"那都是姑姑您在巴黎幫忙聯係的。\"
\"對了,\"宋玉芙從包裏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這是我從巴黎帶迴來的禮物。打開看看。\"
沈清韻打開盒子,裏麵是一條手工刺繡的絲巾。
\"這是巴黎一位老藝術家的作品,\"宋玉芙說,\"她把東方的傳統工藝和西方的設計理念完美結合。就像你們現在做的事業一樣。\"
沈若蘭看著這一幕,眼中滿是欣慰。多年的風雨,終於迎來了這樣溫馨的時刻。
\"母親,姑姑,\"沈清韻突然說,\"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
所有人都看向她。
\"我...我懷孕了。\"沈清韻紅著臉說。
茶室裏瞬間安靜了幾秒,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唿。
\"真的嗎?\"沈若蘭站起來,握住女兒的手,\"幾個月了?\"
\"剛滿三個月,\"林子恆說,\"我們本來想等穩定了再說,但實在憋不住了。\"
宋玉芙也站起來,給了沈清韻一個溫暖的擁抱:\"太好了,我們家終於要有新成員了。\"
沈若蘭轉身擦去眼角的淚水。二十年的艱辛,此刻都化作了這份甜蜜的等待。
\"對了,\"林子恆說,\"我們還有一個計劃。\"
\"什麽計劃?\"
\"我們想在商學院裏設立一個特別基金,\"沈清韻說,\"專門資助那些有創業夢想的年輕母親。讓她們在追求事業的同時,也能平衡好家庭。\"
沈若蘭和宋玉芙相視一笑。這個提議,正是她們多年來的心願。
\"很好,\"沈若蘭說,\"這個計劃就由你來負責。你最懂得事業和家庭的平衡。\"
午後,宋玉芙獨自在校園裏散步。
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承載著她的記憶。尤其是那個荷塘,見證了太多悲歡離合。
沈若蘭追上來:\"在想什麽?\"
\"在想我們的命運,\"宋玉芙說,\"二十年前,我們都以為自己失去了一切。誰知道,現在反而得到了更多。\"
\"是啊,\"沈若蘭說,\"苦盡甘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晚上,沈若蘭在西樓設宴。
除了家人,還請來了幾位商學院的老教授。
\"來,\"宋玉芙舉起酒杯,\"為我們的團圓,也為清韻的好消息,幹杯!\"
推杯換盞間,話題不知不覺轉到了商業教育上。
\"沈院長,\"一位老教授說,\"您的理念很超前。把家庭價值觀融入商業教育,這在全球都是創新。\"
\"這是我的體會,\"沈若蘭說,\"一個好的企業家,首先要是一個好人。而好人的標準,就是要懂得珍惜親情。\"
夜深了,客人們陸續離開。
西樓的露台上,隻剩下沈若蘭、宋玉芙和小兩口。
月光如水,灑在古老的建築上。遠處的現代化教學樓顯得格外醒目,新舊交融,別有韻味。
\"玉芙,\"沈若蘭突然說,\"這次迴來,就不要走了吧?\"
宋玉芙看著滿月:\"嗯,是時候迴家了。巴黎的畫廊我已經交給助手打理,以後可以安心在這裏教書。\"
\"太好了!\"沈清韻開心地說,\"有姑姑在,商學院的藝術課程就有著落了。\"
\"不隻是藝術課,\"宋玉芙說,\"我想把在歐洲的見聞和經驗都教給學生們。讓他們明白,商業不隻是賺錢,更是一門藝術。\"
林子恆舉起酒杯:\"為我們的未來,幹杯!\"
月光下,四個人的笑聲迴蕩在西樓。
這一刻,所有的遺憾都得到了彌補,所有的期待都變成了現實。
沈若蘭望著月亮,想起了很多往事。
二十年前,她也是在這樣的月夜裏,開始了自己的商業征程。那時的她,滿懷迷茫但又充滿希望。
如今,她不僅守住了家業,更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女兒即將為人母,好友終於迴歸,事業蒸蒸日上。
這就是生活最美好的饋贈。
宋玉芙輕聲哼起了一首老歌,是他們年輕時常唱的曲子。
歌聲悠揚,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動人。
沈清韻和林子恆相視而笑,也輕輕跟著哼唱。
這一刻,時光仿佛停滯。
西樓的月光如此明亮,照亮了他們的過去,也照亮了未來的路。
這裏保留了原翠微山莊的建築風格,雕梁畫棟,古色古香。二樓的茶室,更是一個適合靜心品茶的好去處。
今天,這裏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
宋玉芙推開茶室的門,看到沈若蘭正坐在窗邊煮茶。陽光從雕花的窗欞中灑進來,為這一幕增添了幾分溫馨。
\"這麽多年了,你的手藝一點都沒變。\"宋玉芙笑著說。
沈若蘭抬頭,看到多年未見的好友,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你終於迴來了。\"
\"是啊,\"宋玉芙在她對麵坐下,\"巴黎很美,但終究不是家。\"
沈若蘭細細為她斟茶:\"這是你最愛的碧螺春,還是當年的那個茶農家的。\"
宋玉芙接過茶杯,輕輕啜了一口:\"味道還是記憶中的味道。\"
窗外,春日的陽光溫柔地灑在校園裏。學生們進進出出,朝氣蓬勃。
\"商學院辦得不錯,\"宋玉芙說,\"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這都要感謝你,\"沈若蘭說,\"如果不是你最初的支持和建議,可能就沒有今天的翠微商學院。\"
正說著,沈清韻和林子恆來了。
\"姑姑!\"沈清韻快步上前,給了宋玉芙一個大大的擁抱,\"您終於迴來了!\"
宋玉芙看著外甥女幸福的樣子,心中滿是欣慰:\"看來這段時間過得不錯?\"
林子恆接過話:\"是的,新生基金的項目都在順利進行。清韻現在是我最得力的助手。\"
\"不隻是助手吧?\"宋玉芙笑著說,\"我聽說你們的環保時裝品牌在歐洲很受歡迎。\"
沈清韻有些不好意思:\"那都是姑姑您在巴黎幫忙聯係的。\"
\"對了,\"宋玉芙從包裏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這是我從巴黎帶迴來的禮物。打開看看。\"
沈清韻打開盒子,裏麵是一條手工刺繡的絲巾。
\"這是巴黎一位老藝術家的作品,\"宋玉芙說,\"她把東方的傳統工藝和西方的設計理念完美結合。就像你們現在做的事業一樣。\"
沈若蘭看著這一幕,眼中滿是欣慰。多年的風雨,終於迎來了這樣溫馨的時刻。
\"母親,姑姑,\"沈清韻突然說,\"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
所有人都看向她。
\"我...我懷孕了。\"沈清韻紅著臉說。
茶室裏瞬間安靜了幾秒,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唿。
\"真的嗎?\"沈若蘭站起來,握住女兒的手,\"幾個月了?\"
\"剛滿三個月,\"林子恆說,\"我們本來想等穩定了再說,但實在憋不住了。\"
宋玉芙也站起來,給了沈清韻一個溫暖的擁抱:\"太好了,我們家終於要有新成員了。\"
沈若蘭轉身擦去眼角的淚水。二十年的艱辛,此刻都化作了這份甜蜜的等待。
\"對了,\"林子恆說,\"我們還有一個計劃。\"
\"什麽計劃?\"
\"我們想在商學院裏設立一個特別基金,\"沈清韻說,\"專門資助那些有創業夢想的年輕母親。讓她們在追求事業的同時,也能平衡好家庭。\"
沈若蘭和宋玉芙相視一笑。這個提議,正是她們多年來的心願。
\"很好,\"沈若蘭說,\"這個計劃就由你來負責。你最懂得事業和家庭的平衡。\"
午後,宋玉芙獨自在校園裏散步。
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承載著她的記憶。尤其是那個荷塘,見證了太多悲歡離合。
沈若蘭追上來:\"在想什麽?\"
\"在想我們的命運,\"宋玉芙說,\"二十年前,我們都以為自己失去了一切。誰知道,現在反而得到了更多。\"
\"是啊,\"沈若蘭說,\"苦盡甘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晚上,沈若蘭在西樓設宴。
除了家人,還請來了幾位商學院的老教授。
\"來,\"宋玉芙舉起酒杯,\"為我們的團圓,也為清韻的好消息,幹杯!\"
推杯換盞間,話題不知不覺轉到了商業教育上。
\"沈院長,\"一位老教授說,\"您的理念很超前。把家庭價值觀融入商業教育,這在全球都是創新。\"
\"這是我的體會,\"沈若蘭說,\"一個好的企業家,首先要是一個好人。而好人的標準,就是要懂得珍惜親情。\"
夜深了,客人們陸續離開。
西樓的露台上,隻剩下沈若蘭、宋玉芙和小兩口。
月光如水,灑在古老的建築上。遠處的現代化教學樓顯得格外醒目,新舊交融,別有韻味。
\"玉芙,\"沈若蘭突然說,\"這次迴來,就不要走了吧?\"
宋玉芙看著滿月:\"嗯,是時候迴家了。巴黎的畫廊我已經交給助手打理,以後可以安心在這裏教書。\"
\"太好了!\"沈清韻開心地說,\"有姑姑在,商學院的藝術課程就有著落了。\"
\"不隻是藝術課,\"宋玉芙說,\"我想把在歐洲的見聞和經驗都教給學生們。讓他們明白,商業不隻是賺錢,更是一門藝術。\"
林子恆舉起酒杯:\"為我們的未來,幹杯!\"
月光下,四個人的笑聲迴蕩在西樓。
這一刻,所有的遺憾都得到了彌補,所有的期待都變成了現實。
沈若蘭望著月亮,想起了很多往事。
二十年前,她也是在這樣的月夜裏,開始了自己的商業征程。那時的她,滿懷迷茫但又充滿希望。
如今,她不僅守住了家業,更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女兒即將為人母,好友終於迴歸,事業蒸蒸日上。
這就是生活最美好的饋贈。
宋玉芙輕聲哼起了一首老歌,是他們年輕時常唱的曲子。
歌聲悠揚,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動人。
沈清韻和林子恆相視而笑,也輕輕跟著哼唱。
這一刻,時光仿佛停滯。
西樓的月光如此明亮,照亮了他們的過去,也照亮了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