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祭拜太祖皇帝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王朱權決定前往京城後,他沒有任何耽擱,第二天就上路了。
他怕自己要是在耽擱了,會被朱棣借機找麻煩。
從大寧府到京城,足足有兩千多裏地。
寧王隻花了不到半個月就到了,可謂是真的日夜兼程。
舟車勞頓的他,到了京城氣都沒喘勻就直接去見朱棣了。
可朱棣得知寧王來了之後,卻以公務繁忙為由,拒絕接見。
寧王心裏氣呀。
當初造反的時候,你一口一個弟弟,親熱地叫著。
現在造反成功了,新人勝舊人了,連麵也不見了。
而且還是你千裏迢迢地叫我來,可卻不見我!
可他又無可奈何,他知道朱棣這是在給他下馬威。
現在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他接連拜訪了朱棣三次,都被朱棣拒絕。
最後一次朱棣傳來消息,讓他先去孝陵見皇帝。
這其實也是朱棣的下馬威,他要讓寧王看看就連太祖皇帝欽定的皇帝朱允炆都被軟禁在孝陵,他一個小小的藩王又能怎麽辦呢?
寧王不敢拒絕,隻好灰溜溜地去孝陵見朱允炆了。
“這寧王也太不把我父王放在眼裏了吧?”
“來京城不先去見我父王,而先來孝陵,他真當以為我父王要和他平分天下?”
好幾天沒出門的朱高煦得知寧王要來孝陵,以為寧王是學他父王,來京城之後第一件事是拜祭朱元璋,想跟他父王平起平坐。
這讓他有些生氣。
朱允炆看著生氣的朱高煦,心想:他要是生在一個尋常百姓家,以他這個智商和脾氣恐怕都活不到成年。
就在這個時候,穿著朝服的寧王朱權走了進來。
“臣叩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寧王還是非常守規矩地給朱允炆行跪拜禮。
“十七叔請起。”
坐在龍椅上朱允炆抬抬手,讓寧王起來了。
朱允炆打量了一下寧王,發現他臉色並不好。
他猜測寧王肯定是在朱棣那邊吃了閉門羹才會來見自己的。
可他對寧王也不爽,要不是寧王手下的兵馬幫助,朱棣哪裏打的到京城來。
雖然寧王當時可能也是身不由己,但他還是不爽。
寧王看著朱允炆被囚禁於此,心裏也有些尷尬。
但更多的卻是害怕,他怕自己也會落得跟朱允炆一樣的下場。
他隻有客套地問道:“許久未見陛下,陛下近來可好?”
“托十七叔的福,朕近來過的很好。”
“要不是十七叔和四叔奉天靖難,幫朕消除了那些奸佞之徒,這大明江山恐怕就毀在朕手上了。”
朱允炆微笑著說道。
寧王聽出了其中的嘲諷,低著頭尷尬的不知道怎麽說話。
一旁的朱高煦卻在暗自發笑:“這朱允炆也太懦弱了,自己的江山都被人奪走了,還要感謝人家。”
朱允炆看出了寧王的尷尬,他也不想跟寧王多說什麽。
於是他幹脆起身對寧王說道:“既然十七叔來了,那就跟隨朕一起去祭拜一下太祖皇帝吧。”
“臣,遵旨。”
寧王朝朱允炆拱了拱手,跟在朱允炆後麵一起去了祭拜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地方。
“皇爺爺,您看看誰來看您了?”
“是十七叔!”
朱允炆走到朱元璋的靈位前微笑著說道,並親自點了三炷香交到寧王手裏。
順便又陰陽了他幾句:
“十七叔,你許久沒祭拜過皇爺爺了。”
“你一定要跟皇爺爺好好說你和四叔對大明的再造之功,讓皇爺爺在九泉之下也能保佑我大明。”
寧王接過朱允炆手裏的香,滿臉尷尬地給朱元璋跪了下來。
朱元璋這麽多兒子,除了朱標之外,沒有一個不害怕他的。
即使他駕崩了,這些兒子對他還是有心理陰影,害怕以後自己到了地下還要挨朱元璋的收拾。
所以當寧王朱權跪倒在朱元璋的靈位前的時候,寧王心裏是忐忑的,是慌張的。
“父皇,兒臣來看您了。”
“如今大明一切都好,您在下麵一定要好好保佑我大明,讓大明千秋萬世,昌盛不絕!”
寧王當著朱允炆和朱高煦的麵這樣說兩句簡單的套話,卻磕了半天的頭。
因為他心裏偷偷地給朱元璋懺悔。
“父皇,我錯了,我不應該跟著朱棣造反。”
“可這事也不能全怪我,我可真沒有因為他承諾平分天下就跟他造反了,主要是朱棣他太狡猾了,把我給騙了,我才上了他的賊船。”
“而且這件事允炆也有錯,要不是他信任黃子澄和齊泰這些人來武力削藩,也不會引起後麵這些事。”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就是死,也不會跟朱棣同流合汙的。”
“請父皇看在兒臣為大明戍邊的份上就姑且原諒兒臣吧。”
寧王朱權在心裏懺悔完後,哭的那叫一個涕泗橫流。
甚至因為跪的太久,腿麻了,站不起,還是下人過來把他攙扶起來的。
朱允炆看著寧王這副模樣,心裏稍微好受了一些。
一旁的朱高煦卻滿臉不屑。
此時的他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列,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
當年他跟隨朱棣進攻鐵鉉駐守的濟南城,眼看城就快被攻破了,鐵鉉卻在城門上懸掛起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畫像,這讓朱棣犯了難,要是繼續進攻,勢必會破壞太祖皇帝的畫像,讓他背負不忠不孝的罵名,要是退兵,那之前的努力全毀了。
就在他為難的時候,朱高煦站出來說太祖皇帝已經駕崩了,讓朱棣不要放過這個機會。
結果狠狠地挨了朱棣兩個巴掌,還被怒斥了一頓。
最終朱棣停止進攻,被鐵鉉偷襲,導致燕軍大敗。
所以朱高煦對寧王朱權現在這個痛哭流涕的表現嗤之以鼻。
就在寧王祭拜完朱元璋後,有下人過來給朱高煦稟報:“二王子,燕王殿下來了。”
“父王怎麽現在來了?”
朱高煦沒想到朱棣會在這個時候來,他趕忙丟下朱允炆和寧王,快步前去迎接燕王。
他等這天可是等了好久了。
這半個月,他天天都盼著朱棣來找他,這樣他就可以再次把自己的“才華”展現給燕王看。
他怕自己要是在耽擱了,會被朱棣借機找麻煩。
從大寧府到京城,足足有兩千多裏地。
寧王隻花了不到半個月就到了,可謂是真的日夜兼程。
舟車勞頓的他,到了京城氣都沒喘勻就直接去見朱棣了。
可朱棣得知寧王來了之後,卻以公務繁忙為由,拒絕接見。
寧王心裏氣呀。
當初造反的時候,你一口一個弟弟,親熱地叫著。
現在造反成功了,新人勝舊人了,連麵也不見了。
而且還是你千裏迢迢地叫我來,可卻不見我!
可他又無可奈何,他知道朱棣這是在給他下馬威。
現在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他接連拜訪了朱棣三次,都被朱棣拒絕。
最後一次朱棣傳來消息,讓他先去孝陵見皇帝。
這其實也是朱棣的下馬威,他要讓寧王看看就連太祖皇帝欽定的皇帝朱允炆都被軟禁在孝陵,他一個小小的藩王又能怎麽辦呢?
寧王不敢拒絕,隻好灰溜溜地去孝陵見朱允炆了。
“這寧王也太不把我父王放在眼裏了吧?”
“來京城不先去見我父王,而先來孝陵,他真當以為我父王要和他平分天下?”
好幾天沒出門的朱高煦得知寧王要來孝陵,以為寧王是學他父王,來京城之後第一件事是拜祭朱元璋,想跟他父王平起平坐。
這讓他有些生氣。
朱允炆看著生氣的朱高煦,心想:他要是生在一個尋常百姓家,以他這個智商和脾氣恐怕都活不到成年。
就在這個時候,穿著朝服的寧王朱權走了進來。
“臣叩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寧王還是非常守規矩地給朱允炆行跪拜禮。
“十七叔請起。”
坐在龍椅上朱允炆抬抬手,讓寧王起來了。
朱允炆打量了一下寧王,發現他臉色並不好。
他猜測寧王肯定是在朱棣那邊吃了閉門羹才會來見自己的。
可他對寧王也不爽,要不是寧王手下的兵馬幫助,朱棣哪裏打的到京城來。
雖然寧王當時可能也是身不由己,但他還是不爽。
寧王看著朱允炆被囚禁於此,心裏也有些尷尬。
但更多的卻是害怕,他怕自己也會落得跟朱允炆一樣的下場。
他隻有客套地問道:“許久未見陛下,陛下近來可好?”
“托十七叔的福,朕近來過的很好。”
“要不是十七叔和四叔奉天靖難,幫朕消除了那些奸佞之徒,這大明江山恐怕就毀在朕手上了。”
朱允炆微笑著說道。
寧王聽出了其中的嘲諷,低著頭尷尬的不知道怎麽說話。
一旁的朱高煦卻在暗自發笑:“這朱允炆也太懦弱了,自己的江山都被人奪走了,還要感謝人家。”
朱允炆看出了寧王的尷尬,他也不想跟寧王多說什麽。
於是他幹脆起身對寧王說道:“既然十七叔來了,那就跟隨朕一起去祭拜一下太祖皇帝吧。”
“臣,遵旨。”
寧王朝朱允炆拱了拱手,跟在朱允炆後麵一起去了祭拜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地方。
“皇爺爺,您看看誰來看您了?”
“是十七叔!”
朱允炆走到朱元璋的靈位前微笑著說道,並親自點了三炷香交到寧王手裏。
順便又陰陽了他幾句:
“十七叔,你許久沒祭拜過皇爺爺了。”
“你一定要跟皇爺爺好好說你和四叔對大明的再造之功,讓皇爺爺在九泉之下也能保佑我大明。”
寧王接過朱允炆手裏的香,滿臉尷尬地給朱元璋跪了下來。
朱元璋這麽多兒子,除了朱標之外,沒有一個不害怕他的。
即使他駕崩了,這些兒子對他還是有心理陰影,害怕以後自己到了地下還要挨朱元璋的收拾。
所以當寧王朱權跪倒在朱元璋的靈位前的時候,寧王心裏是忐忑的,是慌張的。
“父皇,兒臣來看您了。”
“如今大明一切都好,您在下麵一定要好好保佑我大明,讓大明千秋萬世,昌盛不絕!”
寧王當著朱允炆和朱高煦的麵這樣說兩句簡單的套話,卻磕了半天的頭。
因為他心裏偷偷地給朱元璋懺悔。
“父皇,我錯了,我不應該跟著朱棣造反。”
“可這事也不能全怪我,我可真沒有因為他承諾平分天下就跟他造反了,主要是朱棣他太狡猾了,把我給騙了,我才上了他的賊船。”
“而且這件事允炆也有錯,要不是他信任黃子澄和齊泰這些人來武力削藩,也不會引起後麵這些事。”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就是死,也不會跟朱棣同流合汙的。”
“請父皇看在兒臣為大明戍邊的份上就姑且原諒兒臣吧。”
寧王朱權在心裏懺悔完後,哭的那叫一個涕泗橫流。
甚至因為跪的太久,腿麻了,站不起,還是下人過來把他攙扶起來的。
朱允炆看著寧王這副模樣,心裏稍微好受了一些。
一旁的朱高煦卻滿臉不屑。
此時的他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列,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
當年他跟隨朱棣進攻鐵鉉駐守的濟南城,眼看城就快被攻破了,鐵鉉卻在城門上懸掛起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畫像,這讓朱棣犯了難,要是繼續進攻,勢必會破壞太祖皇帝的畫像,讓他背負不忠不孝的罵名,要是退兵,那之前的努力全毀了。
就在他為難的時候,朱高煦站出來說太祖皇帝已經駕崩了,讓朱棣不要放過這個機會。
結果狠狠地挨了朱棣兩個巴掌,還被怒斥了一頓。
最終朱棣停止進攻,被鐵鉉偷襲,導致燕軍大敗。
所以朱高煦對寧王朱權現在這個痛哭流涕的表現嗤之以鼻。
就在寧王祭拜完朱元璋後,有下人過來給朱高煦稟報:“二王子,燕王殿下來了。”
“父王怎麽現在來了?”
朱高煦沒想到朱棣會在這個時候來,他趕忙丟下朱允炆和寧王,快步前去迎接燕王。
他等這天可是等了好久了。
這半個月,他天天都盼著朱棣來找他,這樣他就可以再次把自己的“才華”展現給燕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