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錦囊妙計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支棱關。
陳天平和裴伯耆正被人押著跪在胡元澄麵前。
“你們兩個倒是挺厲害,居然能突破我們布置的層層關卡跑到大明去。”
胡元澄嘲諷道。
“胡元澄,你好大的膽子!”
“居然敢忤逆大明燕王的命令,還公然伏擊大明的官兵!”
“你就不怕燕王派大軍前來剿滅你們嗎?”
裴伯耆雖然已經成了階下囚,但依舊對胡元澄怒吼道。
“哼!”
“我們既然敢做,那自然是做了周全的措施。”
胡元澄麵色輕鬆,大手一揮:
“來人,把這兩個冒充前朝宗室的賊人帶迴清化,聽候太上王和大王發落!”
原來胡一元早就計劃好了,安南國的王位還肯定是不會還給陳天平的。
但隻要陳天平不死,大明始終有借口來幹預安南國的事情。
所以他計劃先假意答應朱棣把王位還給陳天平,等朱棣把陳天平送迴安南國後再殺了他。
這樣一來,安南前朝宗室就真的絕嗣了。
國內那些還支持前朝的百姓也就斷了念想。
即使大明派兵來討伐,他們也可以借助地理優勢和明軍周旋。
同時,他還偷偷派人北上,聯係了韃靼和瓦剌,一旦明軍大規模向安南派兵,他們就直接南下。
大明腹背受敵,肯定會放棄進攻安南,轉而北上抵抗韃靼和瓦剌。
這個時候,胡一元再派人去大明稱臣納貢,大明一定會承認他們胡氏在安南的合法地位。
.......
黃中在安南被伏擊,陳天平和裴伯耆被胡一元俘虜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朱棣耳朵裏。
“胡一元,你真是膽大包天!”
“居然敢兩次欺騙本王!”
“還公然偷襲大明將士!”
“本王一定要將你挫骨揚灰!”
朱棣憤怒到了極點。
他此時的感覺比當年在北平的燕王府裝傻吃米田共還惡心。
“立馬召集兵部的人過來,本王要親自去征討安南!”
與此同時,胡一元派人偷襲大明官兵的消息也傳到了朱高煦耳朵裏。
當他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直接在原地震驚了三秒。
然後他就頭也不迴地跑去找朱允炆了。
“皇兄!”
“皇兄!”
正在院子裏曬太陽的朱允炆看到朱高煦氣喘籲籲地來找自己,他估摸著應該是朱高煦得到了胡一元偷襲大明護送隊伍的消息了。
“皇弟,何事如此匆忙呀?”
朱允炆依舊保持著雲淡風輕的狀態,明知故問。
“皇兄,安南國的胡一元真的偷襲了黃中的護送隊伍。”
“他們不光殺了不少大明將士,還把陳天平和裴伯耆給抓了。”
“這一切都跟你說的如出一轍!”
朱高煦半蹲在朱允炆麵前,眼神裏充滿了崇拜。
“那這麽說,朕和你打的賭,還僥幸贏了?”
朱允炆故意把話題轉移到了他和朱高煦的賭約上。
“贏了!”
“你贏了!”
朱高煦點點頭,笑嘻嘻地說道,仿佛贏的那個人是他一樣。
“以後皇兄,叫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
朱高煦恭敬地朝朱允炆抱了抱拳。
“皇弟,來,幫朕倒杯茶。”
朱允炆把麵前的茶杯朝朱高煦推了一下,要對他做服從性測試。
“好嘞。”
朱高煦點點頭,拿起桌上的茶壺就給朱允炆滿上了。
這讓一旁的侍衛看的目瞪口呆。
“皇兄,老頭子現在因為這件事怒不可遏,正在召集兵部的商議,準備親自領兵去征討安南。”
“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朱高煦給朱允炆倒完茶後,並沒有離開,而是像個侍從一樣站在朱允炆旁邊,語氣恭敬的問道。
“傻弟弟,都這個時候了,你還問朕怎麽辦?”
“當然是立刻進宮,跟燕王申請,你帶兵出征呀!”
“隻要拿下安南,你在燕王眼裏的地位那可就不是朱高熾能比的了。”
朱允炆不假思索道。
“皇兄,我倒是不怕打仗。”
“隻是這安南境內河流眾多,不利於大軍出擊。”
“而且安南國內炎熱潮濕,大軍深入,要是攻堅不成,大軍很容易陷在那裏。”
“萬一發生什麽瘟疫,那可就完了!”
朱高煦喜歡打仗,也喜歡殺人。
但這次不一樣,這個鍋原本是朱高熾的,他怕自己貿然主動請纓去安南,如果戰事不利,這鍋可能就得他和朱高熾一起扛了。
“皇弟,有皇兄在,你還怕輸?”
“皇兄把話撂在這裏,最多三個月,皇兄就讓你蕩平安南,活捉胡一元父子。”
朱允炆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地說道。
“皇兄,你真的懂軍事?”
朱高煦依舊對朱允炆在軍事方麵的造詣有所顧慮。
畢竟當年他手下百萬大軍都沒打贏朱棣的二十萬人馬。
“皇弟難道想違背我們之間的諾言?”
朱允炆見朱高煦沒有立刻答應自己,當即搬出了他們之間的賭約。
“行吧。”
“那就全靠皇兄了。”
朱高煦見朱允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就勉強答應了。
待朱高煦走後,朱允炆立刻鑽進了自己寢宮。
讓人拿來筆墨紙硯,開始奮筆疾書給朱高煦寫錦囊妙計。
之所以朱允炆敢跟朱高煦打包票三個月蕩平安南,活捉胡一元父子,是因為他對大明征討安南這段曆史特別熟。
在他還沒有穿越過來的時候,有一次,他在網上衝浪,居然發現了一個越南人。
這個越南人在一個關於東南亞曆史的視頻下麵大言不慚地說東方大國有不少地方是屬於他們的,甚至還說他們打退了明成祖朱棣的侵略。
朱允炆當時年輕氣盛,哪裏忍的了這口氣?
現實生活中可能打不過你,但在網上卻是火力全開。
為了能在網上對線的時候不露怯,他專門學習了很久關於明成祖朱棣派兵攻打安南的曆史。
最後懟的那個越南人啞口無言。
因此這次明軍進攻安南,會哪個階段碰到哪些敵人,敵人用的什麽戰法,明軍如何破的陣,他都了然於胸。
所以他給朱高煦寫這個錦囊妙計簡直就是通關說明書。
陳天平和裴伯耆正被人押著跪在胡元澄麵前。
“你們兩個倒是挺厲害,居然能突破我們布置的層層關卡跑到大明去。”
胡元澄嘲諷道。
“胡元澄,你好大的膽子!”
“居然敢忤逆大明燕王的命令,還公然伏擊大明的官兵!”
“你就不怕燕王派大軍前來剿滅你們嗎?”
裴伯耆雖然已經成了階下囚,但依舊對胡元澄怒吼道。
“哼!”
“我們既然敢做,那自然是做了周全的措施。”
胡元澄麵色輕鬆,大手一揮:
“來人,把這兩個冒充前朝宗室的賊人帶迴清化,聽候太上王和大王發落!”
原來胡一元早就計劃好了,安南國的王位還肯定是不會還給陳天平的。
但隻要陳天平不死,大明始終有借口來幹預安南國的事情。
所以他計劃先假意答應朱棣把王位還給陳天平,等朱棣把陳天平送迴安南國後再殺了他。
這樣一來,安南前朝宗室就真的絕嗣了。
國內那些還支持前朝的百姓也就斷了念想。
即使大明派兵來討伐,他們也可以借助地理優勢和明軍周旋。
同時,他還偷偷派人北上,聯係了韃靼和瓦剌,一旦明軍大規模向安南派兵,他們就直接南下。
大明腹背受敵,肯定會放棄進攻安南,轉而北上抵抗韃靼和瓦剌。
這個時候,胡一元再派人去大明稱臣納貢,大明一定會承認他們胡氏在安南的合法地位。
.......
黃中在安南被伏擊,陳天平和裴伯耆被胡一元俘虜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朱棣耳朵裏。
“胡一元,你真是膽大包天!”
“居然敢兩次欺騙本王!”
“還公然偷襲大明將士!”
“本王一定要將你挫骨揚灰!”
朱棣憤怒到了極點。
他此時的感覺比當年在北平的燕王府裝傻吃米田共還惡心。
“立馬召集兵部的人過來,本王要親自去征討安南!”
與此同時,胡一元派人偷襲大明官兵的消息也傳到了朱高煦耳朵裏。
當他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直接在原地震驚了三秒。
然後他就頭也不迴地跑去找朱允炆了。
“皇兄!”
“皇兄!”
正在院子裏曬太陽的朱允炆看到朱高煦氣喘籲籲地來找自己,他估摸著應該是朱高煦得到了胡一元偷襲大明護送隊伍的消息了。
“皇弟,何事如此匆忙呀?”
朱允炆依舊保持著雲淡風輕的狀態,明知故問。
“皇兄,安南國的胡一元真的偷襲了黃中的護送隊伍。”
“他們不光殺了不少大明將士,還把陳天平和裴伯耆給抓了。”
“這一切都跟你說的如出一轍!”
朱高煦半蹲在朱允炆麵前,眼神裏充滿了崇拜。
“那這麽說,朕和你打的賭,還僥幸贏了?”
朱允炆故意把話題轉移到了他和朱高煦的賭約上。
“贏了!”
“你贏了!”
朱高煦點點頭,笑嘻嘻地說道,仿佛贏的那個人是他一樣。
“以後皇兄,叫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
朱高煦恭敬地朝朱允炆抱了抱拳。
“皇弟,來,幫朕倒杯茶。”
朱允炆把麵前的茶杯朝朱高煦推了一下,要對他做服從性測試。
“好嘞。”
朱高煦點點頭,拿起桌上的茶壺就給朱允炆滿上了。
這讓一旁的侍衛看的目瞪口呆。
“皇兄,老頭子現在因為這件事怒不可遏,正在召集兵部的商議,準備親自領兵去征討安南。”
“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朱高煦給朱允炆倒完茶後,並沒有離開,而是像個侍從一樣站在朱允炆旁邊,語氣恭敬的問道。
“傻弟弟,都這個時候了,你還問朕怎麽辦?”
“當然是立刻進宮,跟燕王申請,你帶兵出征呀!”
“隻要拿下安南,你在燕王眼裏的地位那可就不是朱高熾能比的了。”
朱允炆不假思索道。
“皇兄,我倒是不怕打仗。”
“隻是這安南境內河流眾多,不利於大軍出擊。”
“而且安南國內炎熱潮濕,大軍深入,要是攻堅不成,大軍很容易陷在那裏。”
“萬一發生什麽瘟疫,那可就完了!”
朱高煦喜歡打仗,也喜歡殺人。
但這次不一樣,這個鍋原本是朱高熾的,他怕自己貿然主動請纓去安南,如果戰事不利,這鍋可能就得他和朱高熾一起扛了。
“皇弟,有皇兄在,你還怕輸?”
“皇兄把話撂在這裏,最多三個月,皇兄就讓你蕩平安南,活捉胡一元父子。”
朱允炆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地說道。
“皇兄,你真的懂軍事?”
朱高煦依舊對朱允炆在軍事方麵的造詣有所顧慮。
畢竟當年他手下百萬大軍都沒打贏朱棣的二十萬人馬。
“皇弟難道想違背我們之間的諾言?”
朱允炆見朱高煦沒有立刻答應自己,當即搬出了他們之間的賭約。
“行吧。”
“那就全靠皇兄了。”
朱高煦見朱允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就勉強答應了。
待朱高煦走後,朱允炆立刻鑽進了自己寢宮。
讓人拿來筆墨紙硯,開始奮筆疾書給朱高煦寫錦囊妙計。
之所以朱允炆敢跟朱高煦打包票三個月蕩平安南,活捉胡一元父子,是因為他對大明征討安南這段曆史特別熟。
在他還沒有穿越過來的時候,有一次,他在網上衝浪,居然發現了一個越南人。
這個越南人在一個關於東南亞曆史的視頻下麵大言不慚地說東方大國有不少地方是屬於他們的,甚至還說他們打退了明成祖朱棣的侵略。
朱允炆當時年輕氣盛,哪裏忍的了這口氣?
現實生活中可能打不過你,但在網上卻是火力全開。
為了能在網上對線的時候不露怯,他專門學習了很久關於明成祖朱棣派兵攻打安南的曆史。
最後懟的那個越南人啞口無言。
因此這次明軍進攻安南,會哪個階段碰到哪些敵人,敵人用的什麽戰法,明軍如何破的陣,他都了然於胸。
所以他給朱高煦寫這個錦囊妙計簡直就是通關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