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禦駕親征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下,漢王來了。”
就在朱棣心中有愧的時候,三保太監進來稟報朱高煦來了。
“快讓他進來。”
朱棣招了招手。
“兒臣拜見父王。”
朱高煦一進來,就看到了楊士奇等內閣成員還有道衍和尚都在,心裏隱隱有些不安。
因為他也知道楊士奇等內閣學士和道衍和尚都是更偏向朱高熾的。
“老二,本來你剛平定了安南,應該讓你好好休息一陣的。”
“可本王剛剛得到消息,丘福率領十萬大軍在臚朐河附近遭到了韃靼本雅失裏的埋伏,全軍覆沒。”
“這韃靼實在是欺人太甚了!”
“所以本王剛剛和他們商議了,準備親自帶兵北征韃靼。”
“你英勇善戰,就跟本王一起去吧。”
朱棣罕見地用一種平和的語氣對朱高煦說道。
但剛剛經過朱允炆洗腦的朱高煦,並沒有在意朱棣對他語氣的變化,而是想起朱允炆的那句“讓有功的他去危機四伏的戰場,讓有過的朱高熾監國。”
“父王,那大哥呢?”
朱高煦忍不住問道。
“你大哥身身體不便,加上這京城不能沒有人留守,所以本王決定讓你大哥代替本王在京城監國。”
朱棣迴答的時候,眉頭已經微微皺起了。
隻是想著朱高煦有功,而且去了漠北之後,他還有大用處,所以還是正麵迴答了。
“父王,這未免有些太不公平了!”
誰料朱高煦突然爆發了。
“這安南的爛攤子就是因為老大而起,你卻對他沒有一點懲罰。”
“而我剛剛平定安南迴來,你不給一點表示就算了,還要帶我去漠北征戰。”
“我是你的親兒子嗎?”
現場的楊士奇和道衍和尚等人見朱高煦居然跟朱棣杠了起來,紛紛低下頭,心裏暗喜。
這朱高煦還是太年輕了。
這下朱高熾的繼承人的位置越來越穩了。
“放肆!”
朱棣見朱高煦居然敢當眾懟自己,他的火爆脾氣也忍不住了。
“朱高煦,本王告訴你,有些東西生來沒有,這輩子就徹底沒有了,你爭也沒有用!”
“你老老實實地做好一個臣子應有的本分,不然本王就先替你大哥收拾了你!”
朱棣怒吼道。
“.......”
朱高煦雖然不聰明,也愛上頭,但他看到朱棣這麽憤怒,也不敢再頂嘴了。
因為朱棣上頭過後,真的會動手砍他。
“本王再問你一句,你跟不跟本王去漠北?”
朱棣見朱高煦不說話了,又問了一句。
“去。”
朱高煦這個時候也不爭了,隻能點頭答應。
“好!”
“你馬上去把建文帶過來,這一次他也要跟我們去漠北。”
朱棣怒氣未消的擺擺手,讓朱高煦去接朱允炆。
朱高煦這才憤怒地走出了文華殿。
出了文華殿後,朱高煦憤怒極了。
“好你個老頭子,什麽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
“什麽老二,你長的真像我。”
“這些都是騙我的!”
“你從一開始就決定了要把位置傳給朱高熾,隻是看我還有利用價值,一直都忽悠我。”
“現在你想利用征討韃靼,殺了皇兄。”
“好讓你名正言順地登基稱帝,到時候朱高熾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而我隻能成為一個無權無勢的閑散藩王,還要時時刻刻收到朱高熾的看管。”
“我告訴你,我不會如你的願的。”
“皇兄的命我保定了!”
“這皇位我也要定了!”
朱高煦在心裏暗暗發誓一番後便迴了孝陵。
“皇弟,這麽快就迴來了?”
正在院子裏喝茶的朱允炆看見朱高煦麵色鐵青的迴來了,一猜就知道他剛剛在朱棣麵前吃了癟。
“皇兄,果然和你說的一樣。”
“老頭子真不是個東西。”
“他現在就是要過河拆橋了。”
朱高煦看到朱允炆後,就像看到了真正的親人,苦無遮攔地把心裏不爽吐了出來。
“這次遠征漠北,他恐怕不光是想殺了你,恐怕還想把我也一並除掉。”
“這樣朱高熾繼位後,他才沒有後顧之憂。”
朱允炆沒想到朱高煦居然會這麽憤怒。
但他心裏也暗自慶幸,朱棣這是徹底把朱高煦推向了他。
“看來我們兩個想要活命,就隻能靠自己了。”
朱允炆也沒有戳破朱高煦的“合理”猜想。
“皇兄,你放心。”
“此次遠征韃靼,隻要我在,你就在。”
朱高煦再次向朱允炆保證。
“皇弟!”
朱允炆鄭重地朝朱高煦抱拳感謝。
有了朱高煦這句保證,朱允炆在漠北的生存機會就大大提高了。
他是知道了朱棣雖然狠厲,但虎毒不食子,朱棣對於朱高煦更多的是內疚和恨鐵不成鋼。
所以當朱棣在戰場看到朱高煦有危險的時候,他肯定不會見死不救的。
既然救了朱高煦,那跟朱高煦在一起的朱允炆,能眼睜睜地放棄嗎?
“皇兄,我已經想好了。”
“等你把皇位禪讓給我以後,我會把安南送給你。”
“到時候,你在安南還是享受天子的禮遇,不用對我稱臣納貢。”
朱高煦見朱允炆居然親自向自己抱拳致謝,他也流露出了真情實感。
把他構想的朱允炆以後的去處說了出來。
朱允炆沒想朱高煦居然想的還挺遠,已經規劃好他以後的落腳點了。
不過有一說一,朱高煦對他以後的規劃還真不賴。
“好,朕都依你。”
朱允炆表麵上非常感動。
但心裏卻有些不好意思地暗道:“皇弟,雖然你對我是真不錯,但我還是不得不利用你。”
“這大明隻能有一個皇帝,那就我,建文皇帝。”
“而且安南現在已經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我絕對不會把他給分出去的。”
“但我保證,我一定會善待你的。”
......
大明建文七年,朱棣以朱允炆的名義下詔緊急備戰,征調河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湖廣等地所有衛所的精銳總計五十萬,組成六軍朝大明北方邊境集結。
大明建文八年,朱棣帶領朱允炆,朱高煦,以建文皇帝名義禦駕親征。
就在朱棣心中有愧的時候,三保太監進來稟報朱高煦來了。
“快讓他進來。”
朱棣招了招手。
“兒臣拜見父王。”
朱高煦一進來,就看到了楊士奇等內閣成員還有道衍和尚都在,心裏隱隱有些不安。
因為他也知道楊士奇等內閣學士和道衍和尚都是更偏向朱高熾的。
“老二,本來你剛平定了安南,應該讓你好好休息一陣的。”
“可本王剛剛得到消息,丘福率領十萬大軍在臚朐河附近遭到了韃靼本雅失裏的埋伏,全軍覆沒。”
“這韃靼實在是欺人太甚了!”
“所以本王剛剛和他們商議了,準備親自帶兵北征韃靼。”
“你英勇善戰,就跟本王一起去吧。”
朱棣罕見地用一種平和的語氣對朱高煦說道。
但剛剛經過朱允炆洗腦的朱高煦,並沒有在意朱棣對他語氣的變化,而是想起朱允炆的那句“讓有功的他去危機四伏的戰場,讓有過的朱高熾監國。”
“父王,那大哥呢?”
朱高煦忍不住問道。
“你大哥身身體不便,加上這京城不能沒有人留守,所以本王決定讓你大哥代替本王在京城監國。”
朱棣迴答的時候,眉頭已經微微皺起了。
隻是想著朱高煦有功,而且去了漠北之後,他還有大用處,所以還是正麵迴答了。
“父王,這未免有些太不公平了!”
誰料朱高煦突然爆發了。
“這安南的爛攤子就是因為老大而起,你卻對他沒有一點懲罰。”
“而我剛剛平定安南迴來,你不給一點表示就算了,還要帶我去漠北征戰。”
“我是你的親兒子嗎?”
現場的楊士奇和道衍和尚等人見朱高煦居然跟朱棣杠了起來,紛紛低下頭,心裏暗喜。
這朱高煦還是太年輕了。
這下朱高熾的繼承人的位置越來越穩了。
“放肆!”
朱棣見朱高煦居然敢當眾懟自己,他的火爆脾氣也忍不住了。
“朱高煦,本王告訴你,有些東西生來沒有,這輩子就徹底沒有了,你爭也沒有用!”
“你老老實實地做好一個臣子應有的本分,不然本王就先替你大哥收拾了你!”
朱棣怒吼道。
“.......”
朱高煦雖然不聰明,也愛上頭,但他看到朱棣這麽憤怒,也不敢再頂嘴了。
因為朱棣上頭過後,真的會動手砍他。
“本王再問你一句,你跟不跟本王去漠北?”
朱棣見朱高煦不說話了,又問了一句。
“去。”
朱高煦這個時候也不爭了,隻能點頭答應。
“好!”
“你馬上去把建文帶過來,這一次他也要跟我們去漠北。”
朱棣怒氣未消的擺擺手,讓朱高煦去接朱允炆。
朱高煦這才憤怒地走出了文華殿。
出了文華殿後,朱高煦憤怒極了。
“好你個老頭子,什麽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
“什麽老二,你長的真像我。”
“這些都是騙我的!”
“你從一開始就決定了要把位置傳給朱高熾,隻是看我還有利用價值,一直都忽悠我。”
“現在你想利用征討韃靼,殺了皇兄。”
“好讓你名正言順地登基稱帝,到時候朱高熾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而我隻能成為一個無權無勢的閑散藩王,還要時時刻刻收到朱高熾的看管。”
“我告訴你,我不會如你的願的。”
“皇兄的命我保定了!”
“這皇位我也要定了!”
朱高煦在心裏暗暗發誓一番後便迴了孝陵。
“皇弟,這麽快就迴來了?”
正在院子裏喝茶的朱允炆看見朱高煦麵色鐵青的迴來了,一猜就知道他剛剛在朱棣麵前吃了癟。
“皇兄,果然和你說的一樣。”
“老頭子真不是個東西。”
“他現在就是要過河拆橋了。”
朱高煦看到朱允炆後,就像看到了真正的親人,苦無遮攔地把心裏不爽吐了出來。
“這次遠征漠北,他恐怕不光是想殺了你,恐怕還想把我也一並除掉。”
“這樣朱高熾繼位後,他才沒有後顧之憂。”
朱允炆沒想到朱高煦居然會這麽憤怒。
但他心裏也暗自慶幸,朱棣這是徹底把朱高煦推向了他。
“看來我們兩個想要活命,就隻能靠自己了。”
朱允炆也沒有戳破朱高煦的“合理”猜想。
“皇兄,你放心。”
“此次遠征韃靼,隻要我在,你就在。”
朱高煦再次向朱允炆保證。
“皇弟!”
朱允炆鄭重地朝朱高煦抱拳感謝。
有了朱高煦這句保證,朱允炆在漠北的生存機會就大大提高了。
他是知道了朱棣雖然狠厲,但虎毒不食子,朱棣對於朱高煦更多的是內疚和恨鐵不成鋼。
所以當朱棣在戰場看到朱高煦有危險的時候,他肯定不會見死不救的。
既然救了朱高煦,那跟朱高煦在一起的朱允炆,能眼睜睜地放棄嗎?
“皇兄,我已經想好了。”
“等你把皇位禪讓給我以後,我會把安南送給你。”
“到時候,你在安南還是享受天子的禮遇,不用對我稱臣納貢。”
朱高煦見朱允炆居然親自向自己抱拳致謝,他也流露出了真情實感。
把他構想的朱允炆以後的去處說了出來。
朱允炆沒想朱高煦居然想的還挺遠,已經規劃好他以後的落腳點了。
不過有一說一,朱高煦對他以後的規劃還真不賴。
“好,朕都依你。”
朱允炆表麵上非常感動。
但心裏卻有些不好意思地暗道:“皇弟,雖然你對我是真不錯,但我還是不得不利用你。”
“這大明隻能有一個皇帝,那就我,建文皇帝。”
“而且安南現在已經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我絕對不會把他給分出去的。”
“但我保證,我一定會善待你的。”
......
大明建文七年,朱棣以朱允炆的名義下詔緊急備戰,征調河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湖廣等地所有衛所的精銳總計五十萬,組成六軍朝大明北方邊境集結。
大明建文八年,朱棣帶領朱允炆,朱高煦,以建文皇帝名義禦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