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還沒結束呢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師不愧是太師,懂得以大局為重。”
本雅失裏見馬哈木鬆開了,原本一直緊皺著的眉頭總算是舒展了一些。
“可朱棣手下的兵馬實在是太多了。”
“我們不能跟他們硬碰硬。”
“我們隻能智取。”
馬哈木話鋒一轉。
“太師說的有道理。”
“明軍確實人馬眾多,而且全是精銳。”
“我們隻能智取。”
本雅失裏很讚同馬哈木的話。
“為了能讓朱棣對我們瓦剌放鬆戒備,我想向大汗借一樣東西,作為信物送到明軍大營去。”
馬哈木皮笑肉不笑地站了起來。
“什麽東西?”
本雅失裏看到馬哈木不懷好意的笑容,頓時心裏一緊。
這裏說的一緊,不是心裏的感覺,而是肉體的感覺。
因為此時一把尖刀已經從背後插進了他心髒。
“我要你的腦袋。”
馬哈木說著,獰笑了一下,直接揮動手裏的彎刀,將本雅失裏的腦袋給砍了下來。
“本雅失裏,你放心,我不會白借你的腦袋的。”
“我跟明軍之間遲早有一仗,不過不是現在。”
馬哈木蹲下身子,將本雅失裏的腦袋提溜了起來,對帳外的人喊道:
“把本雅失裏的腦袋裝好,立刻給明軍送去。”
“就說我瓦剌對大明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現在將流竄於我處的本雅失裏人頭奉上,請大明燕王多多獎賞。”
很快,帳外就有人進來用一個帶血的麻布袋子將本雅失裏的腦袋裝了進去。
而馬哈木和帥帳內的其他瓦剌將領又繼續像沒事人一樣繼續喝酒吃肉了。
......
本雅失裏兵敗被殺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正在東邊的阿魯台那裏。
“本雅失裏這個笨蛋!”
“我早就說過不能去西邊!不能去西邊!”
“現在好了,不光全軍覆沒,連自己的腦袋都被馬哈木當成邀功禮物送到了明軍大營。”
阿魯台恨鐵不成鋼地罵道。
“丞相!”
“如今兀良哈不肯接納我們,瓦剌又剛殺了大汗向明軍表忠心。”
“幾十萬明軍又在草原上到處搜尋我們的下落,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呀?”
就在阿魯台吐槽本雅失裏的時候,他手下的部將憂心忡忡地問道。
此刻,他們的處境也不好。
原本打算向東用武力去脅迫兀良哈讓塊地盤出來。
結果兀良哈卻表現的十分強硬。
投靠大明之前,你就欺負我。
現在投靠了大明,你還欺負我?
這大明不是白投靠嗎了?
你要膽敢打我們,我們就跟你死磕到底。
而且我們還要派人去通知明軍,到時候看是你死是你亡?
阿魯台可不是本雅失裏那個愣頭青,他看到兀良哈要玩命了,絲毫不敢耽誤,直接帶人就跑路了。
“不要擔心,明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這草原我們可比他們熟悉。”
“把那些暫時用不了的輜重都丟掉,盡量保持輕裝前行。”
“隻要我們在草原上跑的足夠快,明軍就找不到我們。”
“時間一長,他這幾十萬人馬的糧草必定供應不上。”
“到時候,他們必然撤兵。”
阿魯台想著既然草原上沒有人敢接納他們,那他們就隻能靠自己了。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阿魯台使得這一招移形換位,真的讓朱棣沒有辦法。
朱棣派了許多人在草原和大漠中尋找阿魯台的下落,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一晃,時間就過去了兩個月。
“殿下,我們幾乎把整個草原都翻遍了,也沒有找到阿魯台的下落。”
“他們會不會和漢朝時期的匈奴一樣,繞過瓦剌朝更西邊逃走了?”
柳升因為長時間找不到阿魯台的蹤跡,感覺有些沮喪。
阿魯台這麽一逃,不光無法消滅他們,連朱允炆也沒辦法名正言順的除掉。
“不可能,他們絕對還在這草原上。”
“昨天不是還有斥候迴來稟報,發現了他們紮營的痕跡嗎?”
朱棣還是不甘心,他很想將阿魯台和朱允炆一並收拾了。
“可是殿下,軍中糧草不多了。”
“原本囤積在邊境上的糧草已經告急了,需要從京畿附近運來。”
“可路程太遠,運河不通,糧草運抵的時間太長了。”
“要是軍中糧草短缺,我們幾十萬大軍在這茫茫草原上很容易出現意外的。”
王友語氣委婉的說道。
“哎......”
朱棣歎了一口氣。
他也知道糧草對於遠征軍隊的重要性。
因為他當年就幹過劫別人糧草的事情,從而以少勝多,最終成功進了京城當了大明常務代理皇帝的。
所以他不敢冒著糧草耗盡的風險繼續在草原上搜尋阿魯台的下落。
“撤軍吧。”
最終朱棣還是不情不願地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很快,五十萬明軍開始按照兵部一開始就製定好的撤退路線,慢慢撤離。
畢竟這是幾十萬人一起行動,每一步都要提前製定好,不然就容易出亂子。
一旦出亂子就容易讓敵人鑽空子。
所以,有一說一曆朝曆代的六部官員也不全是吃幹飯的,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班師迴朝的路上。
朱高煦又走到了朱允炆的馬車旁,跟朱允炆閑聊。
“皇兄,你是沒看到。”
“上次我們從斡難河得勝歸來的時候,老頭子看見我們倆還活著,臉上的表情比他以前吃米田共的時候還要難看。”
朱高煦以為朱棣徹底拋棄了他,所以現在打心底裏厭惡朱棣。
“朕當然看見了。”
朱允炆也笑了一下。
“他想利用韃靼來除掉我們,可惜這韃靼不中用,一個腦袋搬家了,一個被嚇的躲起來了。”
“這次遠征,他的計劃算是落空了。”
朱高煦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神情。
“皇弟,你別高興得太早,這還沒結束呢。”
“朕有預感,這迴去的路上肯定不會太平。”
朱允炆搖了搖頭。
“皇兄,你的意思是阿魯台會在我們迴去的路上埋伏我們?”
朱高煦一下子就嚴肅了起來。
他知道朱允炆的嘴很靈,一般說了就會靈驗。
本雅失裏見馬哈木鬆開了,原本一直緊皺著的眉頭總算是舒展了一些。
“可朱棣手下的兵馬實在是太多了。”
“我們不能跟他們硬碰硬。”
“我們隻能智取。”
馬哈木話鋒一轉。
“太師說的有道理。”
“明軍確實人馬眾多,而且全是精銳。”
“我們隻能智取。”
本雅失裏很讚同馬哈木的話。
“為了能讓朱棣對我們瓦剌放鬆戒備,我想向大汗借一樣東西,作為信物送到明軍大營去。”
馬哈木皮笑肉不笑地站了起來。
“什麽東西?”
本雅失裏看到馬哈木不懷好意的笑容,頓時心裏一緊。
這裏說的一緊,不是心裏的感覺,而是肉體的感覺。
因為此時一把尖刀已經從背後插進了他心髒。
“我要你的腦袋。”
馬哈木說著,獰笑了一下,直接揮動手裏的彎刀,將本雅失裏的腦袋給砍了下來。
“本雅失裏,你放心,我不會白借你的腦袋的。”
“我跟明軍之間遲早有一仗,不過不是現在。”
馬哈木蹲下身子,將本雅失裏的腦袋提溜了起來,對帳外的人喊道:
“把本雅失裏的腦袋裝好,立刻給明軍送去。”
“就說我瓦剌對大明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現在將流竄於我處的本雅失裏人頭奉上,請大明燕王多多獎賞。”
很快,帳外就有人進來用一個帶血的麻布袋子將本雅失裏的腦袋裝了進去。
而馬哈木和帥帳內的其他瓦剌將領又繼續像沒事人一樣繼續喝酒吃肉了。
......
本雅失裏兵敗被殺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正在東邊的阿魯台那裏。
“本雅失裏這個笨蛋!”
“我早就說過不能去西邊!不能去西邊!”
“現在好了,不光全軍覆沒,連自己的腦袋都被馬哈木當成邀功禮物送到了明軍大營。”
阿魯台恨鐵不成鋼地罵道。
“丞相!”
“如今兀良哈不肯接納我們,瓦剌又剛殺了大汗向明軍表忠心。”
“幾十萬明軍又在草原上到處搜尋我們的下落,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呀?”
就在阿魯台吐槽本雅失裏的時候,他手下的部將憂心忡忡地問道。
此刻,他們的處境也不好。
原本打算向東用武力去脅迫兀良哈讓塊地盤出來。
結果兀良哈卻表現的十分強硬。
投靠大明之前,你就欺負我。
現在投靠了大明,你還欺負我?
這大明不是白投靠嗎了?
你要膽敢打我們,我們就跟你死磕到底。
而且我們還要派人去通知明軍,到時候看是你死是你亡?
阿魯台可不是本雅失裏那個愣頭青,他看到兀良哈要玩命了,絲毫不敢耽誤,直接帶人就跑路了。
“不要擔心,明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這草原我們可比他們熟悉。”
“把那些暫時用不了的輜重都丟掉,盡量保持輕裝前行。”
“隻要我們在草原上跑的足夠快,明軍就找不到我們。”
“時間一長,他這幾十萬人馬的糧草必定供應不上。”
“到時候,他們必然撤兵。”
阿魯台想著既然草原上沒有人敢接納他們,那他們就隻能靠自己了。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阿魯台使得這一招移形換位,真的讓朱棣沒有辦法。
朱棣派了許多人在草原和大漠中尋找阿魯台的下落,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一晃,時間就過去了兩個月。
“殿下,我們幾乎把整個草原都翻遍了,也沒有找到阿魯台的下落。”
“他們會不會和漢朝時期的匈奴一樣,繞過瓦剌朝更西邊逃走了?”
柳升因為長時間找不到阿魯台的蹤跡,感覺有些沮喪。
阿魯台這麽一逃,不光無法消滅他們,連朱允炆也沒辦法名正言順的除掉。
“不可能,他們絕對還在這草原上。”
“昨天不是還有斥候迴來稟報,發現了他們紮營的痕跡嗎?”
朱棣還是不甘心,他很想將阿魯台和朱允炆一並收拾了。
“可是殿下,軍中糧草不多了。”
“原本囤積在邊境上的糧草已經告急了,需要從京畿附近運來。”
“可路程太遠,運河不通,糧草運抵的時間太長了。”
“要是軍中糧草短缺,我們幾十萬大軍在這茫茫草原上很容易出現意外的。”
王友語氣委婉的說道。
“哎......”
朱棣歎了一口氣。
他也知道糧草對於遠征軍隊的重要性。
因為他當年就幹過劫別人糧草的事情,從而以少勝多,最終成功進了京城當了大明常務代理皇帝的。
所以他不敢冒著糧草耗盡的風險繼續在草原上搜尋阿魯台的下落。
“撤軍吧。”
最終朱棣還是不情不願地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很快,五十萬明軍開始按照兵部一開始就製定好的撤退路線,慢慢撤離。
畢竟這是幾十萬人一起行動,每一步都要提前製定好,不然就容易出亂子。
一旦出亂子就容易讓敵人鑽空子。
所以,有一說一曆朝曆代的六部官員也不全是吃幹飯的,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班師迴朝的路上。
朱高煦又走到了朱允炆的馬車旁,跟朱允炆閑聊。
“皇兄,你是沒看到。”
“上次我們從斡難河得勝歸來的時候,老頭子看見我們倆還活著,臉上的表情比他以前吃米田共的時候還要難看。”
朱高煦以為朱棣徹底拋棄了他,所以現在打心底裏厭惡朱棣。
“朕當然看見了。”
朱允炆也笑了一下。
“他想利用韃靼來除掉我們,可惜這韃靼不中用,一個腦袋搬家了,一個被嚇的躲起來了。”
“這次遠征,他的計劃算是落空了。”
朱高煦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神情。
“皇弟,你別高興得太早,這還沒結束呢。”
“朕有預感,這迴去的路上肯定不會太平。”
朱允炆搖了搖頭。
“皇兄,你的意思是阿魯台會在我們迴去的路上埋伏我們?”
朱高煦一下子就嚴肅了起來。
他知道朱允炆的嘴很靈,一般說了就會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