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天下怎麽還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東海,一座不知名的小島。
這裏正是足利義嗣的大本營。
“都十幾天了,足利大名怎麽沒有一點消息傳迴來?”
此時駐守大本營的是龜田一郎,也是一個大名。
他的任務就是保護和支援足利義嗣。
按照他和足利義嗣製定的規矩,應該每十天通過留守在海邊的倭寇給他報一次平安。
可自從上次足利義嗣派人給他說要為了倭國的榮光,準備幹一把大的之後,已經十幾天了,都沒有任何消息傳迴來。
這讓龜田一郎心裏隱隱有些不安。
“龜田大名。”
“足利大名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
“非常任性的。”
“傳遞消息經常都是不準時的。”
“可能這次他殺了某個明國的重要將領,正在慶祝,忘記給我們傳遞消息了。”
龜田一郎的手下對於足利義嗣沒有多少好感。
覺得他隻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紈絝子弟。
“休得胡說!”
龜田一郎瞪了手下的武士頭目一眼。
“將軍對我龜田不薄。”
“我答應過他,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好足利大名!”
“快派人上岸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龜田一郎對於足利義持還是非常忠心的,為了防止他弟弟足利義嗣出現意外,他決定派人上岸去查看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龜田大名!”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倭寇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龜田一郎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倭寇,他就是留守在海邊負責幫足利義嗣傳遞消息的人。
“你終於來了!”
“我還以為足利大名出現了什麽意外呢。”
龜田一郎看到足利義嗣的信使來,原本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龜田大名!”
“我這次前來是奉足利大名的命令,讓你調集大本營所有人馬即刻登陸,協助足利大名伏擊明國的漢王。”
足利義嗣的信使說著將一封足利義嗣的親筆信交給了龜田一郎。
龜田一郎打開信件。
足利義嗣在信件裏告訴他,他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苦心布局,成功將明國的漢王引誘到了台州城外一處名叫倒日台的地方。
為了能成功地抓到明國的漢王,他要求龜田一郎把大本營的一萬多人全部帶上去,跟他一起圍攻漢王。
在信件的最後部分,足利義嗣還陳述了活捉漢王以後的好處。
不僅可以向明國朝廷勒索大量的金銀財寶,還可以嚴重地打擊明國的威望,向周邊臣服於明國的小國展示倭國的戰鬥力。
一群倭國的流寇都能把明國最強的漢王打敗並活捉。
那要是倭國派了正規軍來,是不是就能把明國給滅了?
聽懂。
掌聲!
“龜田大名!”
“明國的漢王可不簡單。”
“他雖然年紀不大,但身經百戰,而且戰功赫赫。”
“以我們和足利大名手下這不到兩萬人,要活捉他,恐怕不可能。”
當龜田一郎手下的武士頭目聽到足利義嗣居然喊他們去活捉明國的漢王,立馬搖頭。
“明國的漢王,我也聽說過。”
“之前三個月平定安南的就是他。”
......
“不光平定安南,明國燕王今天能在京城裏號令整個明國,他也是功不可沒。”
“想要在明國的國土上活捉他,足利大名怕是也太不自量力了。”
現場的其他武士頭目也覺得足利義嗣的這個計劃不可行,紛紛向龜田一郎表示反對。
......
“召集島上所有人,今晚我們登陸明國。”
“協助足利大名,活捉明國漢王!”
“揚我大倭國威!”
龜田一郎看完足利義嗣的親筆信,沉吟片刻後,最終決定跟隨足利義嗣幹一把。
反正他的任務就是保護和支援足利義嗣。
現在足利義嗣要去埋伏明國的漢王,如果他不出兵,到時候足利義嗣失敗了,要是出現了什麽三長兩短,他絕對逃不了關係。
既然如此,還不如跟著足利義嗣幹一把。
他也知道朱高煦的威名。
但他更知道朱高煦是個高傲的人。
說不定朱高煦看著足利義嗣兵少,又在明國國內,就掉以輕心,真的鑽進了足利義嗣的圈套裏。
萬一成功了,他就真的能像足利義嗣在信裏說的那樣既展現倭國的國威,又能向明國勒索大量的錢財。
即使失敗了,他這一萬多精銳的倭兵,也能保護足利義嗣安全撤退。
所以答應足利義嗣出兵,是他最好的選擇。
於是,當天夜裏,龜田一郎就率領大本營的一萬多倭寇傾巢而出,分乘一百多艘小船朝大明境內駛去。
......
倒日台。
朱高煦一身戎裝站在村後的小山上,拿著從佛郎機商人那裏繳獲來的單眼長筒望遠鏡,朝著海邊眺望。
他看了一會兒,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便收起了望遠鏡,低頭看著正規規矩矩跪在地上的足利義嗣。
“義死。”
“你手下的那一萬多倭寇到底什麽時候到?”
“你要是敢騙本王,本王就找一口大鍋,活烹了你。”
朱高煦不耐煩的問足利義嗣。
“漢王爺,我怎麽敢騙你呢?”
“從大本營出發到台州城,至少要十個時辰左右。”
“他們人多,應該要稍微遲一些。”
“但是漢王爺,你放心,統領大本營的龜田一郎是我哥哥最忠心的部下之一。”
“他向來對我的命令也是言聽計從的。”
足利義嗣腆著笑臉,卑微地給朱高煦解釋。
他早就知道朱高煦情緒不穩定。
要是讓朱高煦等急了,說不定朱高煦真的會把他給煮了。
“報!”
“殿下!”
“那一萬多倭寇來了!”
“他們現在距此隻有不到五裏了!”
就在足利義嗣心裏忐忑的時候,一個斥候急匆匆地過來稟報道。
“終於來了。”
朱高煦和足利義嗣異口同聲地說道。
感覺他們倆才是一夥的一樣。
“漢王爺,你看,我沒有騙你吧。”
“我們倭國人最講信用了。”
“說讓他們來給你們賠命,就讓他們來給你們賠命。”
足利義嗣神態輕鬆甚至還有點邀功的意思。
“嗬嗬。”
朱高煦看著足利義嗣的樣子,心裏默默感歎:天下怎麽還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這裏正是足利義嗣的大本營。
“都十幾天了,足利大名怎麽沒有一點消息傳迴來?”
此時駐守大本營的是龜田一郎,也是一個大名。
他的任務就是保護和支援足利義嗣。
按照他和足利義嗣製定的規矩,應該每十天通過留守在海邊的倭寇給他報一次平安。
可自從上次足利義嗣派人給他說要為了倭國的榮光,準備幹一把大的之後,已經十幾天了,都沒有任何消息傳迴來。
這讓龜田一郎心裏隱隱有些不安。
“龜田大名。”
“足利大名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
“非常任性的。”
“傳遞消息經常都是不準時的。”
“可能這次他殺了某個明國的重要將領,正在慶祝,忘記給我們傳遞消息了。”
龜田一郎的手下對於足利義嗣沒有多少好感。
覺得他隻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紈絝子弟。
“休得胡說!”
龜田一郎瞪了手下的武士頭目一眼。
“將軍對我龜田不薄。”
“我答應過他,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好足利大名!”
“快派人上岸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龜田一郎對於足利義持還是非常忠心的,為了防止他弟弟足利義嗣出現意外,他決定派人上岸去查看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龜田大名!”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倭寇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龜田一郎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倭寇,他就是留守在海邊負責幫足利義嗣傳遞消息的人。
“你終於來了!”
“我還以為足利大名出現了什麽意外呢。”
龜田一郎看到足利義嗣的信使來,原本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龜田大名!”
“我這次前來是奉足利大名的命令,讓你調集大本營所有人馬即刻登陸,協助足利大名伏擊明國的漢王。”
足利義嗣的信使說著將一封足利義嗣的親筆信交給了龜田一郎。
龜田一郎打開信件。
足利義嗣在信件裏告訴他,他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苦心布局,成功將明國的漢王引誘到了台州城外一處名叫倒日台的地方。
為了能成功地抓到明國的漢王,他要求龜田一郎把大本營的一萬多人全部帶上去,跟他一起圍攻漢王。
在信件的最後部分,足利義嗣還陳述了活捉漢王以後的好處。
不僅可以向明國朝廷勒索大量的金銀財寶,還可以嚴重地打擊明國的威望,向周邊臣服於明國的小國展示倭國的戰鬥力。
一群倭國的流寇都能把明國最強的漢王打敗並活捉。
那要是倭國派了正規軍來,是不是就能把明國給滅了?
聽懂。
掌聲!
“龜田大名!”
“明國的漢王可不簡單。”
“他雖然年紀不大,但身經百戰,而且戰功赫赫。”
“以我們和足利大名手下這不到兩萬人,要活捉他,恐怕不可能。”
當龜田一郎手下的武士頭目聽到足利義嗣居然喊他們去活捉明國的漢王,立馬搖頭。
“明國的漢王,我也聽說過。”
“之前三個月平定安南的就是他。”
......
“不光平定安南,明國燕王今天能在京城裏號令整個明國,他也是功不可沒。”
“想要在明國的國土上活捉他,足利大名怕是也太不自量力了。”
現場的其他武士頭目也覺得足利義嗣的這個計劃不可行,紛紛向龜田一郎表示反對。
......
“召集島上所有人,今晚我們登陸明國。”
“協助足利大名,活捉明國漢王!”
“揚我大倭國威!”
龜田一郎看完足利義嗣的親筆信,沉吟片刻後,最終決定跟隨足利義嗣幹一把。
反正他的任務就是保護和支援足利義嗣。
現在足利義嗣要去埋伏明國的漢王,如果他不出兵,到時候足利義嗣失敗了,要是出現了什麽三長兩短,他絕對逃不了關係。
既然如此,還不如跟著足利義嗣幹一把。
他也知道朱高煦的威名。
但他更知道朱高煦是個高傲的人。
說不定朱高煦看著足利義嗣兵少,又在明國國內,就掉以輕心,真的鑽進了足利義嗣的圈套裏。
萬一成功了,他就真的能像足利義嗣在信裏說的那樣既展現倭國的國威,又能向明國勒索大量的錢財。
即使失敗了,他這一萬多精銳的倭兵,也能保護足利義嗣安全撤退。
所以答應足利義嗣出兵,是他最好的選擇。
於是,當天夜裏,龜田一郎就率領大本營的一萬多倭寇傾巢而出,分乘一百多艘小船朝大明境內駛去。
......
倒日台。
朱高煦一身戎裝站在村後的小山上,拿著從佛郎機商人那裏繳獲來的單眼長筒望遠鏡,朝著海邊眺望。
他看了一會兒,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便收起了望遠鏡,低頭看著正規規矩矩跪在地上的足利義嗣。
“義死。”
“你手下的那一萬多倭寇到底什麽時候到?”
“你要是敢騙本王,本王就找一口大鍋,活烹了你。”
朱高煦不耐煩的問足利義嗣。
“漢王爺,我怎麽敢騙你呢?”
“從大本營出發到台州城,至少要十個時辰左右。”
“他們人多,應該要稍微遲一些。”
“但是漢王爺,你放心,統領大本營的龜田一郎是我哥哥最忠心的部下之一。”
“他向來對我的命令也是言聽計從的。”
足利義嗣腆著笑臉,卑微地給朱高煦解釋。
他早就知道朱高煦情緒不穩定。
要是讓朱高煦等急了,說不定朱高煦真的會把他給煮了。
“報!”
“殿下!”
“那一萬多倭寇來了!”
“他們現在距此隻有不到五裏了!”
就在足利義嗣心裏忐忑的時候,一個斥候急匆匆地過來稟報道。
“終於來了。”
朱高煦和足利義嗣異口同聲地說道。
感覺他們倆才是一夥的一樣。
“漢王爺,你看,我沒有騙你吧。”
“我們倭國人最講信用了。”
“說讓他們來給你們賠命,就讓他們來給你們賠命。”
足利義嗣神態輕鬆甚至還有點邀功的意思。
“嗬嗬。”
朱高煦看著足利義嗣的樣子,心裏默默感歎:天下怎麽還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