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永絕後患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吧。”
“為父相信你是識大體,認大局的。”
“隻要這天下在我們家人手裏,我們的直係子孫就世代永受皇恩。”
“不在乎誰當皇帝。”
朱棣見朱高煦低頭認錯了,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朱高煦聽到朱棣的話,被氣的有些想笑。
既然誰當皇帝都一樣,為什麽不讓他來當?
但朱高煦還是忍住了。
他恭敬道:“兒臣知道了,兒臣告退。”
這次父子之間的談話,朱棣以為徹底解決了朱高煦對繼承人位置的覬覦,以後再也沒有兄弟之間的奪位之爭了。
可在朱高煦心裏,卻認為朱棣這是在嘲諷他,貶低他。
居然還把他比作秦二世胡亥和隋煬帝楊廣。
這讓他更加下定決心要跟朱允炆一起,把這個本該屬於他皇位給奪迴來。
“老頭子,我一定要讓你看看,我當皇帝是不是像你說的那麽不堪!”
......
次日,明軍派去尋找和追擊阿魯台及其他逃跑的韃靼潰兵的人陸陸續續地迴來了。
“殿下,昨日從韃靼大營逃出去的潰兵基本都被我們肅清了。”
“隻是阿魯台是在大戰開始之前就偷偷逃跑了,所以...我們暫時沒有找到他。”
迴來的明軍將領小心翼翼地迴來給朱棣稟報軍情。
他怕朱棣因為他沒有抓到阿魯台對他動怒。
因為根據曆史經驗來看,隻要阿魯台還活著,他肯定會很快又組織起一支軍隊,繼續對大明的邊境進行侵擾。
這就是所謂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沒事。”
“他的部眾都被我們俘虜了。”
“他一個喪家之犬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沒想到朱棣居然罕見的沒有生氣,而且語氣還非常的平和。
王友和柳升互相用餘光瞟了瞟對方,他們算是朱棣的親信了,對朱棣的脾氣很是了解。
今天朱棣心情這麽好,想來肯定是昨晚跟朱高煦的談話很愉快。
“殿下,那這幾十萬韃靼部眾怎麽辦?”
王友見朱棣不再打算繼續追尋阿魯台了。
肯定會繼續班師迴朝。
但俘獲的這幾十萬韃靼人怎麽辦呢?
如果把他們繼續留在草原上,隻要阿魯台迴來,肯定會繼續帶著他們作亂。
如果把他們全部遷往內地,又沒有那麽多土地來安置他們。
所以這些韃靼部眾如何處置反而變成了一道難題。
“上次怎麽處理本雅失裏的部眾,這次就怎麽處理阿魯台的部眾。”
朱棣不假思索地說出了他的解決辦法。
既然你們怎麽打都打不服,那我就徹底消滅你們。
而且這次重擊韃靼,也可以給瓦剌和兀良哈一個下馬威,這就是跟我大明作對的下場!
“遵命。”
王友聽到朱棣的命令,立馬躬身抱拳答應。
待朱棣走後,王友喃喃道:“殿下果然還是那個殿下。”
當天晚上,王友就派人以為大明選拔勇士的名義,把所有成年的韃靼男子集中一起,足足有七八萬人之多。
王友見人都來齊了。
他扭頭給身旁的參將輕聲道:“動手!”
“遵命!”
參將抱了抱拳。
當即朝天空射出了一枚響箭。
啾~~嘭!
隨著響箭在夜空中爆裂開來。
不遠處早已準備好的明軍士兵,立即點燃了火炮上的引線。
嘭!
嘭!
嘭!
數十門火炮一同開火,聲音在空曠的草原裏飄散了很遠。
實心的炮彈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道並不怎麽優美的弧線,以極快的速度砸進了被集中在一起成年韃靼男子中。
霎時間,這些剛剛還能說能笑,能走能跳的成年的韃靼男子就被炮彈給炸成了肉泥,屍骨無存。
“快跑!”
“明軍要殺我們!”
韃靼男子們瞬間明白了明軍的企圖。
開始四散奔逃。
可王友早有準備。
當這些成年韃靼男子剛跑出來的時候,四麵八方就射來了密密麻麻的箭矢。
衝在最前麵的成年韃靼男子紛紛中箭倒地。
“兄弟們,現在橫豎都是個死,我們跟他們拚了!”
這些韃靼男子眼看自己難逃一死,幹脆趴在地上拔出地上同袍屍體上的箭矢,想用這些箭矢來當做武器跟明軍進行最後的抗爭。
他們就像發瘋了一般,前赴後繼地朝周圍的明軍衝擊而去。
最終在付出了極大的傷亡後,他們終於看清楚了那些正在搭弓射箭的明軍弓箭手。
“殺呀!”
這讓這些成年的韃靼男子又有了生的希望,他們紛紛發出了怒吼,朝這些近戰毫無還手之力的弓箭手發動了最後的衝鋒。
可人生往往就是這樣,總是在你充滿希望的時候,又給你當頭一棒。
他們眼看就可以跟明軍的弓箭手近身肉搏的時候,這些明軍弓箭手突然退後。
緊接著一陣戰馬的嘶鳴聲就從明軍弓箭手身後傳來。
王友親自率領兩萬精銳騎兵殺了進去。
那些好不容易衝到邊緣的韃靼成年男子,僅僅一個照麵就被明軍騎兵用馬刀,用長矛結束了生命。
整個現場完全淪為了一片修羅場,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韃靼男子,到處都是追殺他們的明軍騎兵。
慘烈的叫聲,就連遠處的朱允炆都聽見了。
不過他心裏並沒有一絲憐憫。
因為他知道,這次大明不殺他們,他們以後肯定會繼續來屠殺大明的官民。
這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一方不徹底消失,這場戰爭就永遠不會結束。
這次不永絕後患,以後就會後患無窮。
所以他讚同朱棣的做法。
即使換做是他,他也會這麽做。
次日清晨。
隨著一聲聲號角的吹響。
一身血腥味的王友走到了朱棣麵前匯報昨晚的情況。
“殿下,末將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將阿魯台部所有成年男子坑殺,十歲以下的男童也全部被閹割。”
“所有女人和牲畜也被控製好了,隨時準備被押送迴去。”
朱棣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嗯。”
“班師迴朝。”
朱棣說完,便騎馬離開了。
隨後五十萬明軍開始繼續沿著兵部製定好的路線歸城。
“靖難已經數年有餘,本王一直都沒有機會迴北平城看一看。”
“如今大破韃靼,剛好距離北平城不遠。”
“本王想迴去看看北平城的百姓。”
“如果沒有他們,本王也沒有今天。”
“順便也讓皇帝看看他當年五十萬人馬都攻不破的北平城是什麽樣的。”
當大軍行至宣府的時候,朱棣突然改變主意,想帶朱允炆迴一趟北平城。
“為父相信你是識大體,認大局的。”
“隻要這天下在我們家人手裏,我們的直係子孫就世代永受皇恩。”
“不在乎誰當皇帝。”
朱棣見朱高煦低頭認錯了,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朱高煦聽到朱棣的話,被氣的有些想笑。
既然誰當皇帝都一樣,為什麽不讓他來當?
但朱高煦還是忍住了。
他恭敬道:“兒臣知道了,兒臣告退。”
這次父子之間的談話,朱棣以為徹底解決了朱高煦對繼承人位置的覬覦,以後再也沒有兄弟之間的奪位之爭了。
可在朱高煦心裏,卻認為朱棣這是在嘲諷他,貶低他。
居然還把他比作秦二世胡亥和隋煬帝楊廣。
這讓他更加下定決心要跟朱允炆一起,把這個本該屬於他皇位給奪迴來。
“老頭子,我一定要讓你看看,我當皇帝是不是像你說的那麽不堪!”
......
次日,明軍派去尋找和追擊阿魯台及其他逃跑的韃靼潰兵的人陸陸續續地迴來了。
“殿下,昨日從韃靼大營逃出去的潰兵基本都被我們肅清了。”
“隻是阿魯台是在大戰開始之前就偷偷逃跑了,所以...我們暫時沒有找到他。”
迴來的明軍將領小心翼翼地迴來給朱棣稟報軍情。
他怕朱棣因為他沒有抓到阿魯台對他動怒。
因為根據曆史經驗來看,隻要阿魯台還活著,他肯定會很快又組織起一支軍隊,繼續對大明的邊境進行侵擾。
這就是所謂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沒事。”
“他的部眾都被我們俘虜了。”
“他一個喪家之犬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沒想到朱棣居然罕見的沒有生氣,而且語氣還非常的平和。
王友和柳升互相用餘光瞟了瞟對方,他們算是朱棣的親信了,對朱棣的脾氣很是了解。
今天朱棣心情這麽好,想來肯定是昨晚跟朱高煦的談話很愉快。
“殿下,那這幾十萬韃靼部眾怎麽辦?”
王友見朱棣不再打算繼續追尋阿魯台了。
肯定會繼續班師迴朝。
但俘獲的這幾十萬韃靼人怎麽辦呢?
如果把他們繼續留在草原上,隻要阿魯台迴來,肯定會繼續帶著他們作亂。
如果把他們全部遷往內地,又沒有那麽多土地來安置他們。
所以這些韃靼部眾如何處置反而變成了一道難題。
“上次怎麽處理本雅失裏的部眾,這次就怎麽處理阿魯台的部眾。”
朱棣不假思索地說出了他的解決辦法。
既然你們怎麽打都打不服,那我就徹底消滅你們。
而且這次重擊韃靼,也可以給瓦剌和兀良哈一個下馬威,這就是跟我大明作對的下場!
“遵命。”
王友聽到朱棣的命令,立馬躬身抱拳答應。
待朱棣走後,王友喃喃道:“殿下果然還是那個殿下。”
當天晚上,王友就派人以為大明選拔勇士的名義,把所有成年的韃靼男子集中一起,足足有七八萬人之多。
王友見人都來齊了。
他扭頭給身旁的參將輕聲道:“動手!”
“遵命!”
參將抱了抱拳。
當即朝天空射出了一枚響箭。
啾~~嘭!
隨著響箭在夜空中爆裂開來。
不遠處早已準備好的明軍士兵,立即點燃了火炮上的引線。
嘭!
嘭!
嘭!
數十門火炮一同開火,聲音在空曠的草原裏飄散了很遠。
實心的炮彈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道並不怎麽優美的弧線,以極快的速度砸進了被集中在一起成年韃靼男子中。
霎時間,這些剛剛還能說能笑,能走能跳的成年的韃靼男子就被炮彈給炸成了肉泥,屍骨無存。
“快跑!”
“明軍要殺我們!”
韃靼男子們瞬間明白了明軍的企圖。
開始四散奔逃。
可王友早有準備。
當這些成年韃靼男子剛跑出來的時候,四麵八方就射來了密密麻麻的箭矢。
衝在最前麵的成年韃靼男子紛紛中箭倒地。
“兄弟們,現在橫豎都是個死,我們跟他們拚了!”
這些韃靼男子眼看自己難逃一死,幹脆趴在地上拔出地上同袍屍體上的箭矢,想用這些箭矢來當做武器跟明軍進行最後的抗爭。
他們就像發瘋了一般,前赴後繼地朝周圍的明軍衝擊而去。
最終在付出了極大的傷亡後,他們終於看清楚了那些正在搭弓射箭的明軍弓箭手。
“殺呀!”
這讓這些成年的韃靼男子又有了生的希望,他們紛紛發出了怒吼,朝這些近戰毫無還手之力的弓箭手發動了最後的衝鋒。
可人生往往就是這樣,總是在你充滿希望的時候,又給你當頭一棒。
他們眼看就可以跟明軍的弓箭手近身肉搏的時候,這些明軍弓箭手突然退後。
緊接著一陣戰馬的嘶鳴聲就從明軍弓箭手身後傳來。
王友親自率領兩萬精銳騎兵殺了進去。
那些好不容易衝到邊緣的韃靼成年男子,僅僅一個照麵就被明軍騎兵用馬刀,用長矛結束了生命。
整個現場完全淪為了一片修羅場,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韃靼男子,到處都是追殺他們的明軍騎兵。
慘烈的叫聲,就連遠處的朱允炆都聽見了。
不過他心裏並沒有一絲憐憫。
因為他知道,這次大明不殺他們,他們以後肯定會繼續來屠殺大明的官民。
這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一方不徹底消失,這場戰爭就永遠不會結束。
這次不永絕後患,以後就會後患無窮。
所以他讚同朱棣的做法。
即使換做是他,他也會這麽做。
次日清晨。
隨著一聲聲號角的吹響。
一身血腥味的王友走到了朱棣麵前匯報昨晚的情況。
“殿下,末將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將阿魯台部所有成年男子坑殺,十歲以下的男童也全部被閹割。”
“所有女人和牲畜也被控製好了,隨時準備被押送迴去。”
朱棣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嗯。”
“班師迴朝。”
朱棣說完,便騎馬離開了。
隨後五十萬明軍開始繼續沿著兵部製定好的路線歸城。
“靖難已經數年有餘,本王一直都沒有機會迴北平城看一看。”
“如今大破韃靼,剛好距離北平城不遠。”
“本王想迴去看看北平城的百姓。”
“如果沒有他們,本王也沒有今天。”
“順便也讓皇帝看看他當年五十萬人馬都攻不破的北平城是什麽樣的。”
當大軍行至宣府的時候,朱棣突然改變主意,想帶朱允炆迴一趟北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