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寧王的封賞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身朝服的朱棣,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下,緩緩走進了孝陵。
“孩兒恭迎父王。”
朱高煦快步上前給朱棣行禮。
朱棣微微點頭,沒有說話,而是慢慢走向朱允炆。
“四叔。”
作為皇帝的朱允炆也主動給朱棣點頭。
朱棣則象征性地朝朱允炆拱拱手:“臣,見過陛下。”
跟在後麵的寧王朱權見朱棣在朱允炆麵前都這麽隨意,心中大駭,趕忙給朱棣行禮。
“臣弟,見過四哥。”
“嗐,十七弟,怎麽這麽客氣?”
“要不是你在靖難中出兵協助,本王怎麽能力挽狂瀾,幫助陛下消除奸佞?”
朱棣一改剛才對朱允炆冷淡的態度,主動上前攙扶起寧王朱權,表現的非常熱情。
朱允炆見狀,也不惱,臉上依舊保持著平靜。
他心想朱棣果然是個玩弄權術的高手。
明明是把寧王朱權騙過來“殺”,卻還要表現出一副兄弟情深的樣子。
“十七弟,這次陛下召你進京,就是因為你在靖難中有大功,要對你進行封賞,一會兒你有什麽要求就盡管提。”
“本王作為監國會盡量讓陛下滿足你。”
朱棣湊到朱權耳邊,輕聲說道。
“那就多謝四哥了。”
朱權還有點摸不清楚朱棣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所以他隻能強顏歡笑的配合朱棣。
“陛下,寧王在靖難中有大功,此次本王召他進京論功行賞,還請陛下答應。”
朱棣跟朱權寒暄完,這才以通知的語氣向朱允炆請求道。
“四叔,如今是你監國,一切就按照你說的辦就是。”
朱允炆微笑著點頭答應。
“多謝陛下。”
朱棣嘴角微微上揚,心想建文這小子是徹底廢了。
“父王,孩兒有些話想單獨對您講。”
一心想要進步的朱高煦聽見朱棣已經在給朱允炆說封賞朱權的事情了,趕忙湊到朱棣麵前,想把朱允炆給他講的“請客吃飯”的理論講給朱棣聽。
“沒看到本王現在正忙著嗎?”
“有什麽事下來再說。”
可這個時候朱棣根本沒有功夫搭理朱高煦。
“父王,這個事情很重要。”
朱高煦沒有放棄,繼續說道。
這個時候,寧王朱權也注意到了朱高煦和朱棣之間在竊竊私語。
這讓寧王眉頭一皺。
他知道朱高煦的為人,這小子智商不高,遇見事情就喜歡大力出奇跡。
他擔心朱高煦喊朱棣把自己給殺了,身體不自覺地顫抖了一下。
朱棣也注意到了朱權的眼神和身體動作。
他這次叫朱權過來,本來就沒有殺他的意思,隻是想學著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這要是把朱權被嚇的跟湘王朱柏一樣跑去自焚了,那傳出去,天下的藩王恐怕都不會服他。
“滾一邊去!”
朱棣不耐煩地瞪了朱高煦一眼,然後快步走到朱權身邊,隨口解釋道:
“老二這臭小子,不想在孝陵保護皇帝,被我訓斥了一頓。”
“嗬嗬。”
朱權尷尬的笑了笑。
他才不信朱棣說的鬼話,
朱高煦被朱棣訓了一頓,一下子就老實了,悻悻地走到朱允炆身邊,一臉不爽地嘀咕道:
“哼,我倒要看看老頭子沒有我的幫助,他怎麽給寧王封賞?”
朱允炆瞟了身旁的朱高煦一眼,心想:傻弟弟,你以為我給你說的那些都是我的原創嗎?
這些都是你爹和道衍和尚的原創。
即使我不說,他們也會這麽做。
告訴你,是為了讓你在他們麵前博取好感,讓朱棣重視你。
你想在他麵前賣弄,這就有點班門弄斧了。
不過朱允炆是樂意見到朱高煦對朱棣不滿的。
因為他們的間隙越大,朱允炆翻盤的幾率就越高。
為此,朱允炆還特意火上澆油地小聲道:“皇弟,朕之前就說過了,在燕王眼裏,你永遠比不上你的大侄子。”
“需要你的時候,對你讚賞有加,不需要你的時候,就對你惡言相向。”
“不過沒關係,隻要我們兩個精誠合作,皇位還是你的。”
朱高煦憤憤地點點頭:“這個皇位,肯定是我的!”
就在朱允炆和朱高煦在背後蛐蛐朱棣的時候,跟朱棣並排而行的朱權心裏已經想好自己一會兒應該怎麽表現了。
眾人來到孝陵一座偏殿,這裏也是朱允炆臨時辦公的地方。
朱允炆剛剛落座,朱棣正在醞釀和善的表情,準備問寧王想要什麽,可沒想到寧王搶先開口了。
“陛下,臣從小生活在南方,後就藩於大寧府,頗感水土不服。”
“懇請陛下將臣移藩於內地。”
朱權已經想好了,反正權是要不到了,幹脆要點錢吧。
他也受夠了在大寧府天天吃沙子,還要時刻提防著韃靼和瓦剌日子。
索性這次跟朱棣要個富庶一點的地方,當個安逸的富家翁算了。
“四叔,你看這?”
朱允炆知道朱權雖然問的是自己,實際拍板的人卻是朱棣。
所以他並沒有擅作主張,而是乖巧地看向了朱棣。
“十七弟,這大寧府可是先帝給你的封地,那裏可駐屯著不少防禦韃靼瓦剌的兵馬,你要是移藩了,這些兵馬怎麽辦?”
朱棣故作驚詫地問道。
朱允炆見狀,暗歎:果然每個成功人士都是一個優秀的演員。
“四哥,兵馬我不要了,隻求四哥答應讓我移藩內地。”
朱權雙手抱拳,向朱棣懇求道。
朱棣沉吟片刻後,微微歎了口氣,對朱允炆說道:“陛下,寧王確實從小身體孱弱,大寧府的條件確實很艱苦,還請陛下能念在寧王靖難有功的份上,答應他這個請求。”
朱允炆聽到這話,悄悄翻了個白眼:“你們造反還有理了?還要我看在你們造反有功的份上?”
雖然朱允炆心裏是這樣想,但臉上依舊微笑著說道:“四叔說的有理,那就依十七叔的,移藩內地!”
“謝陛下!謝燕王!”
朱權聽到自己的請求被答應後,他心裏的石頭也算是落地了。
隻要自己對朱棣沒有威脅了,那麽他和他的家人就不會有性命之憂了。
“十七弟,你想移藩到哪裏?”
朱棣笑眯眯地問道。
此話一出,原本百無聊賴的朱高煦一下子就精神了。
因為這個問題他這半個月和朱允炆反複談論了許久,還進行過好幾次情景對話。
他想著要是一會兒朱權要求的封地太過分了,他就可以挺身而出幫朱棣排憂解難。
一想到這裏他滿是絡腮胡的臉上露出了一個憨厚的笑容。
“孩兒恭迎父王。”
朱高煦快步上前給朱棣行禮。
朱棣微微點頭,沒有說話,而是慢慢走向朱允炆。
“四叔。”
作為皇帝的朱允炆也主動給朱棣點頭。
朱棣則象征性地朝朱允炆拱拱手:“臣,見過陛下。”
跟在後麵的寧王朱權見朱棣在朱允炆麵前都這麽隨意,心中大駭,趕忙給朱棣行禮。
“臣弟,見過四哥。”
“嗐,十七弟,怎麽這麽客氣?”
“要不是你在靖難中出兵協助,本王怎麽能力挽狂瀾,幫助陛下消除奸佞?”
朱棣一改剛才對朱允炆冷淡的態度,主動上前攙扶起寧王朱權,表現的非常熱情。
朱允炆見狀,也不惱,臉上依舊保持著平靜。
他心想朱棣果然是個玩弄權術的高手。
明明是把寧王朱權騙過來“殺”,卻還要表現出一副兄弟情深的樣子。
“十七弟,這次陛下召你進京,就是因為你在靖難中有大功,要對你進行封賞,一會兒你有什麽要求就盡管提。”
“本王作為監國會盡量讓陛下滿足你。”
朱棣湊到朱權耳邊,輕聲說道。
“那就多謝四哥了。”
朱權還有點摸不清楚朱棣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所以他隻能強顏歡笑的配合朱棣。
“陛下,寧王在靖難中有大功,此次本王召他進京論功行賞,還請陛下答應。”
朱棣跟朱權寒暄完,這才以通知的語氣向朱允炆請求道。
“四叔,如今是你監國,一切就按照你說的辦就是。”
朱允炆微笑著點頭答應。
“多謝陛下。”
朱棣嘴角微微上揚,心想建文這小子是徹底廢了。
“父王,孩兒有些話想單獨對您講。”
一心想要進步的朱高煦聽見朱棣已經在給朱允炆說封賞朱權的事情了,趕忙湊到朱棣麵前,想把朱允炆給他講的“請客吃飯”的理論講給朱棣聽。
“沒看到本王現在正忙著嗎?”
“有什麽事下來再說。”
可這個時候朱棣根本沒有功夫搭理朱高煦。
“父王,這個事情很重要。”
朱高煦沒有放棄,繼續說道。
這個時候,寧王朱權也注意到了朱高煦和朱棣之間在竊竊私語。
這讓寧王眉頭一皺。
他知道朱高煦的為人,這小子智商不高,遇見事情就喜歡大力出奇跡。
他擔心朱高煦喊朱棣把自己給殺了,身體不自覺地顫抖了一下。
朱棣也注意到了朱權的眼神和身體動作。
他這次叫朱權過來,本來就沒有殺他的意思,隻是想學著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這要是把朱權被嚇的跟湘王朱柏一樣跑去自焚了,那傳出去,天下的藩王恐怕都不會服他。
“滾一邊去!”
朱棣不耐煩地瞪了朱高煦一眼,然後快步走到朱權身邊,隨口解釋道:
“老二這臭小子,不想在孝陵保護皇帝,被我訓斥了一頓。”
“嗬嗬。”
朱權尷尬的笑了笑。
他才不信朱棣說的鬼話,
朱高煦被朱棣訓了一頓,一下子就老實了,悻悻地走到朱允炆身邊,一臉不爽地嘀咕道:
“哼,我倒要看看老頭子沒有我的幫助,他怎麽給寧王封賞?”
朱允炆瞟了身旁的朱高煦一眼,心想:傻弟弟,你以為我給你說的那些都是我的原創嗎?
這些都是你爹和道衍和尚的原創。
即使我不說,他們也會這麽做。
告訴你,是為了讓你在他們麵前博取好感,讓朱棣重視你。
你想在他麵前賣弄,這就有點班門弄斧了。
不過朱允炆是樂意見到朱高煦對朱棣不滿的。
因為他們的間隙越大,朱允炆翻盤的幾率就越高。
為此,朱允炆還特意火上澆油地小聲道:“皇弟,朕之前就說過了,在燕王眼裏,你永遠比不上你的大侄子。”
“需要你的時候,對你讚賞有加,不需要你的時候,就對你惡言相向。”
“不過沒關係,隻要我們兩個精誠合作,皇位還是你的。”
朱高煦憤憤地點點頭:“這個皇位,肯定是我的!”
就在朱允炆和朱高煦在背後蛐蛐朱棣的時候,跟朱棣並排而行的朱權心裏已經想好自己一會兒應該怎麽表現了。
眾人來到孝陵一座偏殿,這裏也是朱允炆臨時辦公的地方。
朱允炆剛剛落座,朱棣正在醞釀和善的表情,準備問寧王想要什麽,可沒想到寧王搶先開口了。
“陛下,臣從小生活在南方,後就藩於大寧府,頗感水土不服。”
“懇請陛下將臣移藩於內地。”
朱權已經想好了,反正權是要不到了,幹脆要點錢吧。
他也受夠了在大寧府天天吃沙子,還要時刻提防著韃靼和瓦剌日子。
索性這次跟朱棣要個富庶一點的地方,當個安逸的富家翁算了。
“四叔,你看這?”
朱允炆知道朱權雖然問的是自己,實際拍板的人卻是朱棣。
所以他並沒有擅作主張,而是乖巧地看向了朱棣。
“十七弟,這大寧府可是先帝給你的封地,那裏可駐屯著不少防禦韃靼瓦剌的兵馬,你要是移藩了,這些兵馬怎麽辦?”
朱棣故作驚詫地問道。
朱允炆見狀,暗歎:果然每個成功人士都是一個優秀的演員。
“四哥,兵馬我不要了,隻求四哥答應讓我移藩內地。”
朱權雙手抱拳,向朱棣懇求道。
朱棣沉吟片刻後,微微歎了口氣,對朱允炆說道:“陛下,寧王確實從小身體孱弱,大寧府的條件確實很艱苦,還請陛下能念在寧王靖難有功的份上,答應他這個請求。”
朱允炆聽到這話,悄悄翻了個白眼:“你們造反還有理了?還要我看在你們造反有功的份上?”
雖然朱允炆心裏是這樣想,但臉上依舊微笑著說道:“四叔說的有理,那就依十七叔的,移藩內地!”
“謝陛下!謝燕王!”
朱權聽到自己的請求被答應後,他心裏的石頭也算是落地了。
隻要自己對朱棣沒有威脅了,那麽他和他的家人就不會有性命之憂了。
“十七弟,你想移藩到哪裏?”
朱棣笑眯眯地問道。
此話一出,原本百無聊賴的朱高煦一下子就精神了。
因為這個問題他這半個月和朱允炆反複談論了許久,還進行過好幾次情景對話。
他想著要是一會兒朱權要求的封地太過分了,他就可以挺身而出幫朱棣排憂解難。
一想到這裏他滿是絡腮胡的臉上露出了一個憨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