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都是偏心眼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人,馬上去擬旨,我要廢了這個不中用的繼承人!”
果然,盛怒之下的朱棣直接下令要廢除朱高熾的繼承人身份。
這要是在平時,可能還有大臣來勸說他。
但今天,朱棣就像是一個被點燃的火藥桶,誰敢上去替朱高熾說話?
誰說誰死。
朱高煦眼看自己的計劃成功了,內心狂喜。
他沒想到朱高熾居然會在這件事上徹底翻船。
朱高熾聽到朱棣的吩咐後,也不敢反駁,隻是不停跪在地上磕頭。
“請父王息怒!”
一旁的楊渤已經放棄掙紮了,整個人癱坐在地上。
他知道能讓朱棣如此憤怒,而且還要廢除朱高熾繼承人身份的事情,還要牽扯到他的,那麽有且隻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安南國胡一元篡位的事情已經被朱棣知道了。
“王爺!”
就在大家以為這件事暫時以朱高熾被廢,楊渤被滿門抄斬為結果的時候,燕王妃突然帶著朱瞻基出現在了文華殿。
要知道燕王雖然已經是大明的第一話事人了,但他名義上還隻是一個監國。
所以燕王妃按照規矩是不能擅自來這裏的。
事實上,燕王妃在朱棣當上監國後這一年多也確實沒有來過文華殿。
今天突然到來,讓現場眾人為之一驚。
“兒臣拜見母妃。”
“臣拜見王妃娘娘。”
朱高煦和現場的大臣們向燕王妃作揖行禮。
朱瞻基則撒開燕王妃的手,朝朱棣跑了過去。
“爺爺,你不要生氣了。”
朱瞻基伸出粉嫩的小手抓住朱棣滿是老繭的手,輕輕地搖晃著。
因為他的出現,原本文華殿內嚴肅壓抑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
“我爹要是做錯了什麽事,我以後來幫爺爺做。”
朱瞻基見朱棣沒有說話,又奶聲奶氣地說道。
唿~~~
看到自己可愛聰明的孫子,朱棣籲了一口氣。
臉色也稍微緩和了一點。
但他當著這麽多人,也不好抱起朱瞻基,隻是默默牽起朱瞻基的小手看向了燕王妃:
“王妃,你帶他來這裏幹什麽?”
“王爺,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燕王妃沒有迴答朱棣的問題,而是反問起了他。
朱棣不是一個妻管嚴,但他卻很尊重燕王妃。
“安南國的亂臣賊子胡氏父子,趁本王靖難之時,謀朝篡位,殺害屠戮前任國王一族及忠心於前任國王的大臣。”
“本王讓他派人去調查。”
“可他卻被這個奸佞小人給蒙蔽了!”
“害得本王還給安南國那亂臣賊子頒發了正式的冊封詔書!”
說起這件事,朱棣又氣不打一處。
燕王妃聽完之後,眨了眨眼睛。
“王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古往今來,哪個皇帝沒有受到過下麵臣子的蒙蔽?”
“就連太祖皇帝當年不是也被胡惟庸所蒙蔽嗎?”
燕王妃很大膽的為朱高熾辯解。
這話也隻有她敢說,要是其他人說,可能連祖墳都要被刨了。
“可是他這也錯的太離譜了!”
朱棣被燕王妃懟的有點底氣不足了。
是呀,哪個皇帝沒有被下麵的人蒙蔽過?
就連他朱棣也是如此。
楊渤說起來是朱高熾的屬官,但那也是朱棣派給朱高熾的。
如果要歸根結底的算,這楊渤算是朱棣的人。
這個錯也是朱棣的錯。
要這麽算,朱棣這個監國的位置也該被擼了。
“熾兒,我是了解的。”
“當年靖難的時候,你率兵攻打大寧。”
“北平城內隻有數萬老弱病殘的兵馬,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來攻城。”
“要不是熾兒臨危不亂,哪裏有你今天?”
燕王妃見朱棣態度軟化了,又趁熱打鐵講起了朱高熾當年守北平城的功勞。
一說起這個,朱棣也感覺有些愧疚。
當年幾乎傾巢而出進攻大寧,導致大本營北平空虛,讓李景隆有了可乘之機。
朱高熾可是僅僅依靠兩三萬人硬扛了李景隆五十萬大軍的多次進攻,這才守住了北平城。
要是北平城丟了,他的大本營和根據地就沒了。
他麾下的軍隊肯定會軍心渙散,最終被朱允炆的朝廷大軍擊敗。
“可他犯了這麽大一個錯,不可能就這麽算了吧?”
朱棣的態度進一步軟化。
“王爺,我建議讓熾兒繼續處理安南這國這件事,讓他將功補過。”
燕王妃說著又用餘光瞟了一下旁邊癱坐在地上的楊渤,繼續道:
“至於其他那些蒙蔽上位的奸佞小人,按照《大明律》處置就行。”
果然,燕王妃是公私分明的,對自家人私,對外人就公。
朱棣見燕王妃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
他沉吟片刻後,對朱高熾吼道:“起來吧。”
“這件事還是交給你來辦,如果處置不好,本王還是會廢黜你的繼承人位置!”
還沒等朱高熾迴話,剛剛還臉上笑嘻嘻的朱高煦不幹了。
“父王!”
“這件事就這麽算了?”
“這可不行!”
“如果你開了這個先例,以後其他人犯了事,也可以拿這個當借口了。”
“這件事必須嚴懲!”
朱高煦憤憤的說道。
“老二!”
“你為什麽總是針對你大哥?”
“你難道忘了你小時候帶著老三調皮搗蛋,挨罰的時候,都是你大哥幫你求的情嗎?”
燕王妃突然訓起了朱高煦。
“母妃,這一碼歸一碼。”
“大哥這件事本來就不對。”
“如果這件事,父王都不嚴懲他的話,那朝堂不成兒戲了?”
“以後還怎麽服眾?”
朱高煦也不管了,直接反駁了迴去。
“二叔,爺爺都原諒我爹了,你就不要說話了。”
這個時候原本乖巧的朱瞻基突然插了一句。
本來就心情不爽的朱高煦想著自己被父母說就算了,你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屁孩還當眾來說我,我的臉不是臉嗎?
“大人說話,小孩插什麽嘴?”
朱高煦吼了朱瞻基一聲。
“哇!”
朱瞻基立刻就哭了起來。
朱瞻基一哭,朱棣和燕王妃立刻就上去安慰他。
“瞻基乖,別哭了。”
“爺爺一會兒就收拾你二叔,好不好?”
可朱瞻基的哭聲卻越來越大。
“父王,母妃,你們不能這麽慣著他!”
朱高煦見朱棣和燕王妃都圍在朱瞻基麵前,又想起了就是因為這個大侄子,朱棣才選擇了朱高熾沒選擇他。
他心裏更氣了。
“這件事就這樣!”
“你快滾!”
朱棣不耐煩地吼了一句。
朱高煦這才憤憤不平的離開了文化殿。
“哼!”
“都是你們的親兒子,怎麽就這麽偏心眼?”
“朱高熾,你有朱瞻基,我有我皇兄,這皇位花落誰家還不一定了!”
朱高煦吐槽完,又一溜煙地跑迴孝陵找朱允炆了。
果然,盛怒之下的朱棣直接下令要廢除朱高熾的繼承人身份。
這要是在平時,可能還有大臣來勸說他。
但今天,朱棣就像是一個被點燃的火藥桶,誰敢上去替朱高熾說話?
誰說誰死。
朱高煦眼看自己的計劃成功了,內心狂喜。
他沒想到朱高熾居然會在這件事上徹底翻船。
朱高熾聽到朱棣的吩咐後,也不敢反駁,隻是不停跪在地上磕頭。
“請父王息怒!”
一旁的楊渤已經放棄掙紮了,整個人癱坐在地上。
他知道能讓朱棣如此憤怒,而且還要廢除朱高熾繼承人身份的事情,還要牽扯到他的,那麽有且隻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安南國胡一元篡位的事情已經被朱棣知道了。
“王爺!”
就在大家以為這件事暫時以朱高熾被廢,楊渤被滿門抄斬為結果的時候,燕王妃突然帶著朱瞻基出現在了文華殿。
要知道燕王雖然已經是大明的第一話事人了,但他名義上還隻是一個監國。
所以燕王妃按照規矩是不能擅自來這裏的。
事實上,燕王妃在朱棣當上監國後這一年多也確實沒有來過文華殿。
今天突然到來,讓現場眾人為之一驚。
“兒臣拜見母妃。”
“臣拜見王妃娘娘。”
朱高煦和現場的大臣們向燕王妃作揖行禮。
朱瞻基則撒開燕王妃的手,朝朱棣跑了過去。
“爺爺,你不要生氣了。”
朱瞻基伸出粉嫩的小手抓住朱棣滿是老繭的手,輕輕地搖晃著。
因為他的出現,原本文華殿內嚴肅壓抑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
“我爹要是做錯了什麽事,我以後來幫爺爺做。”
朱瞻基見朱棣沒有說話,又奶聲奶氣地說道。
唿~~~
看到自己可愛聰明的孫子,朱棣籲了一口氣。
臉色也稍微緩和了一點。
但他當著這麽多人,也不好抱起朱瞻基,隻是默默牽起朱瞻基的小手看向了燕王妃:
“王妃,你帶他來這裏幹什麽?”
“王爺,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燕王妃沒有迴答朱棣的問題,而是反問起了他。
朱棣不是一個妻管嚴,但他卻很尊重燕王妃。
“安南國的亂臣賊子胡氏父子,趁本王靖難之時,謀朝篡位,殺害屠戮前任國王一族及忠心於前任國王的大臣。”
“本王讓他派人去調查。”
“可他卻被這個奸佞小人給蒙蔽了!”
“害得本王還給安南國那亂臣賊子頒發了正式的冊封詔書!”
說起這件事,朱棣又氣不打一處。
燕王妃聽完之後,眨了眨眼睛。
“王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古往今來,哪個皇帝沒有受到過下麵臣子的蒙蔽?”
“就連太祖皇帝當年不是也被胡惟庸所蒙蔽嗎?”
燕王妃很大膽的為朱高熾辯解。
這話也隻有她敢說,要是其他人說,可能連祖墳都要被刨了。
“可是他這也錯的太離譜了!”
朱棣被燕王妃懟的有點底氣不足了。
是呀,哪個皇帝沒有被下麵的人蒙蔽過?
就連他朱棣也是如此。
楊渤說起來是朱高熾的屬官,但那也是朱棣派給朱高熾的。
如果要歸根結底的算,這楊渤算是朱棣的人。
這個錯也是朱棣的錯。
要這麽算,朱棣這個監國的位置也該被擼了。
“熾兒,我是了解的。”
“當年靖難的時候,你率兵攻打大寧。”
“北平城內隻有數萬老弱病殘的兵馬,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來攻城。”
“要不是熾兒臨危不亂,哪裏有你今天?”
燕王妃見朱棣態度軟化了,又趁熱打鐵講起了朱高熾當年守北平城的功勞。
一說起這個,朱棣也感覺有些愧疚。
當年幾乎傾巢而出進攻大寧,導致大本營北平空虛,讓李景隆有了可乘之機。
朱高熾可是僅僅依靠兩三萬人硬扛了李景隆五十萬大軍的多次進攻,這才守住了北平城。
要是北平城丟了,他的大本營和根據地就沒了。
他麾下的軍隊肯定會軍心渙散,最終被朱允炆的朝廷大軍擊敗。
“可他犯了這麽大一個錯,不可能就這麽算了吧?”
朱棣的態度進一步軟化。
“王爺,我建議讓熾兒繼續處理安南這國這件事,讓他將功補過。”
燕王妃說著又用餘光瞟了一下旁邊癱坐在地上的楊渤,繼續道:
“至於其他那些蒙蔽上位的奸佞小人,按照《大明律》處置就行。”
果然,燕王妃是公私分明的,對自家人私,對外人就公。
朱棣見燕王妃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
他沉吟片刻後,對朱高熾吼道:“起來吧。”
“這件事還是交給你來辦,如果處置不好,本王還是會廢黜你的繼承人位置!”
還沒等朱高熾迴話,剛剛還臉上笑嘻嘻的朱高煦不幹了。
“父王!”
“這件事就這麽算了?”
“這可不行!”
“如果你開了這個先例,以後其他人犯了事,也可以拿這個當借口了。”
“這件事必須嚴懲!”
朱高煦憤憤的說道。
“老二!”
“你為什麽總是針對你大哥?”
“你難道忘了你小時候帶著老三調皮搗蛋,挨罰的時候,都是你大哥幫你求的情嗎?”
燕王妃突然訓起了朱高煦。
“母妃,這一碼歸一碼。”
“大哥這件事本來就不對。”
“如果這件事,父王都不嚴懲他的話,那朝堂不成兒戲了?”
“以後還怎麽服眾?”
朱高煦也不管了,直接反駁了迴去。
“二叔,爺爺都原諒我爹了,你就不要說話了。”
這個時候原本乖巧的朱瞻基突然插了一句。
本來就心情不爽的朱高煦想著自己被父母說就算了,你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屁孩還當眾來說我,我的臉不是臉嗎?
“大人說話,小孩插什麽嘴?”
朱高煦吼了朱瞻基一聲。
“哇!”
朱瞻基立刻就哭了起來。
朱瞻基一哭,朱棣和燕王妃立刻就上去安慰他。
“瞻基乖,別哭了。”
“爺爺一會兒就收拾你二叔,好不好?”
可朱瞻基的哭聲卻越來越大。
“父王,母妃,你們不能這麽慣著他!”
朱高煦見朱棣和燕王妃都圍在朱瞻基麵前,又想起了就是因為這個大侄子,朱棣才選擇了朱高熾沒選擇他。
他心裏更氣了。
“這件事就這樣!”
“你快滾!”
朱棣不耐煩地吼了一句。
朱高煦這才憤憤不平的離開了文化殿。
“哼!”
“都是你們的親兒子,怎麽就這麽偏心眼?”
“朱高熾,你有朱瞻基,我有我皇兄,這皇位花落誰家還不一定了!”
朱高煦吐槽完,又一溜煙地跑迴孝陵找朱允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