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分期付款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和見剛剛還咋咋唿唿的將領們麵麵相覷,都停了下來。
心裏暗喜:沒想到到漢王的對策還真的有用。
朱高煦在給鄭和的紙條上寫著:爪哇國變,勿庸驚惶,但令西王索黃金六萬兩足矣。
“鄭大人,六萬兩黃金,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就是把爪哇國給賣了,可能都拿不出來這麽多錢呀。”
水師將領們愣了一會兒之後,終於有人提出了疑問。
“這就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了。”
“他們一下子拿不出來,可以慢慢拿。”
“十年之內付清就行了。”
“他西王無故屠殺我大明官兵,既然敢做,那就得付出代價!”
“如果他不答應,那就別怪我大明兇猛了!”
鄭和昂著頭,高聲說道。
其實他耍了一點小心思。
這六萬兩黃金,乍一聽是很多,仔細一想確實也不少。
但他給了西王一個分期付款的機會,這樣一來,西王的壓力就沒有那麽大了。
所以他不擔心西王不答應。
“鄭大人說的有道理!”
“先給他一個下馬威,如果這個拉西王不答應,那就別怪我們大明不客氣了!”
水師將領們覺得鄭和的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很高,紛紛點頭答應。
於是鄭和又派了幾個親信,在上百名精銳騎兵的護送下,前往西王的大營索要賠償。
此時,已經被嚇破膽的西王正在安排手下收拾他的細軟,隻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就要立刻跑路。
“大王!”
“大明又派人過來了!”
就在他提心吊膽的時候,手下衝進他的營帳匯報道。
“這麽快?”
西王原本以為這裏遠離大明的本土,等他們派兵過來,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足夠他帶著自己的細軟和女人,坐上帆船,浪跡天涯了。
可沒想到這麽快大明的人就來了,他頓時就慌了,連忙問道:“他們來了多少人?”
“大概一百多個吧。”
手下想了一下,答道。
“一百多個?”
“這是他們的先頭部隊嗎?”
西王有些不敢相信。
“不!”
“他們不是來攻打我們的。”
“他們說是奉欽差大人鄭大人的命令,前來找你談判的。”
手下搖頭道。
“談判?”
“那太好了!”
“隻要他們肯饒我一命,給什麽我都答應。”
西王聽到對方是來談判的,頓時長舒了一口氣。
於是他熱情地將鄭和派來的使者迎到了他的帥帳裏。
“大人,這次誤殺大明官兵,確實是我們的錯。”
“你這邊有什麽條件,盡管提。”
西王點頭哈腰的,把姿態放的很低。
儼然一副“隻要你開金口,我就給你”的樣子。
可鄭和的使者依舊擺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
“西王,既然你誤殺了我大明的官兵,要是按照我大明以往的慣例,定當發兵前來討伐。”
“你和你手下這些黨羽,一個都跑不了。”
鄭和的使者冷聲高傲道。
“小王知道,小王知道。”
西王誠惶誠恐地點頭。
“你知道,那你來說!”
鄭和使者嗬斥了他一句。
“大人,我多嘴了。”
“你說,你說。”
西王被嗬斥後,腆著笑臉說道。
“知道安南的胡一元父子嗎?”
“他們手下幾十萬兵馬,還不是三個月就被我大明的鐵騎給消滅了?”
“他們父子倆也被帶到京城當眾淩遲處死。”
西王聽到這裏,額頭上開始冒冷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以為鄭和的使者在暗示他,他的下場也會和胡一元父子一樣。
“西王,你也不想你的下場跟胡一元父子一樣吧?”
可鄭和的使者突然話鋒一轉。
“不想!”
“不想!”
西王把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既然你不想。”
“我們鄭大人也給你留了條活路。”
“那就賠償我大明黃金六萬兩,並派人昭告天下,說這錢是你們自願給的。”
鄭和的使者終於說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六萬兩黃金?”
“大人,我們爪哇國哪裏拿的出來這麽多黃金呀?”
西王麵露苦澀。
“你別急呀,聽我說完。”
鄭和的使者白了他一眼,繼續說道:
“鄭大人說了,這六萬兩黃金可以不用一次性給完。”
“十年內付清就行。”
西王聽到這筆錢可以十年分期付款,頓時感覺輕鬆不少。
六萬兩黃金分為十年給付,一年也就六千兩。
這筆錢雖然也不少,但苦一苦爪哇國的百姓,還是能擠出來的。
“好!”
“我答應!”
西王簡單的盤算了一下後,便同意了鄭和使者的賠償要求。
並直接拿出了首付的六千兩黃金,讓鄭和的使者帶了迴去。
當使者拿著這六千兩黃金迴到寶船後,那些先前對鄭和不滿的水師將領們,紛紛變了臉。
“怪不得燕王殿下選中鄭大人前來統領船隊,原來鄭大人如此厲害!”
“先前是我們太魯莽了,還請鄭大人不要見怪。”
“有鄭大人在,我們這次一定能消滅陳祖義。”
.......
“要是沒有諸位將軍的威懾,西王也不會這麽快答應。”
“這是我們大家的功勞。”
鄭和麵帶笑容,謙虛地說道。
當眾人散去後,鄭和趕忙把朱高煦給他的那些錦囊找了出來。
他虔誠地跪在這些錦囊麵前,小聲道:
“漢王,以前是我不好,誤會了你。”
“這次要不是你的錦囊妙計,我都不知道如何收場。”
“既然太祖皇帝給你托夢了,那說明你是被太祖皇帝選中的繼承人。”
“這是天命所歸,我一定幫你奪的繼承人之位。”
“當然,也請殿下能兌現讓我去朝聖的承諾。”
......
爪哇國內戰,西王誤殺大明官兵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南洋沿海。
那些沿海小國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感歎大明惹不起,死一百多個人,就要賠償六萬兩黃金。
大明的人比金子都值錢。
可渤林邦國的陳祖義卻不這麽想。
“大明的脾氣,我是知道的。”
“向來都是隻可他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他。”
“這次被爪哇國殺了一百多名官兵,居然沒有興師問罪,而是索要了一些黃金就算了。”
“而且這筆黃金還可以分十年付清。”
“這說明這支船隊真的是來宣揚大明威德的。”
“船上的兵馬並不多,所以他們才沒有去興師問罪。”
“哈哈,既然你們送上門來,那我就不客氣了。”
陳祖義分析了一下鄭和船隊的實力後,哈哈笑道。
心裏暗喜:沒想到到漢王的對策還真的有用。
朱高煦在給鄭和的紙條上寫著:爪哇國變,勿庸驚惶,但令西王索黃金六萬兩足矣。
“鄭大人,六萬兩黃金,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就是把爪哇國給賣了,可能都拿不出來這麽多錢呀。”
水師將領們愣了一會兒之後,終於有人提出了疑問。
“這就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了。”
“他們一下子拿不出來,可以慢慢拿。”
“十年之內付清就行了。”
“他西王無故屠殺我大明官兵,既然敢做,那就得付出代價!”
“如果他不答應,那就別怪我大明兇猛了!”
鄭和昂著頭,高聲說道。
其實他耍了一點小心思。
這六萬兩黃金,乍一聽是很多,仔細一想確實也不少。
但他給了西王一個分期付款的機會,這樣一來,西王的壓力就沒有那麽大了。
所以他不擔心西王不答應。
“鄭大人說的有道理!”
“先給他一個下馬威,如果這個拉西王不答應,那就別怪我們大明不客氣了!”
水師將領們覺得鄭和的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很高,紛紛點頭答應。
於是鄭和又派了幾個親信,在上百名精銳騎兵的護送下,前往西王的大營索要賠償。
此時,已經被嚇破膽的西王正在安排手下收拾他的細軟,隻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就要立刻跑路。
“大王!”
“大明又派人過來了!”
就在他提心吊膽的時候,手下衝進他的營帳匯報道。
“這麽快?”
西王原本以為這裏遠離大明的本土,等他們派兵過來,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足夠他帶著自己的細軟和女人,坐上帆船,浪跡天涯了。
可沒想到這麽快大明的人就來了,他頓時就慌了,連忙問道:“他們來了多少人?”
“大概一百多個吧。”
手下想了一下,答道。
“一百多個?”
“這是他們的先頭部隊嗎?”
西王有些不敢相信。
“不!”
“他們不是來攻打我們的。”
“他們說是奉欽差大人鄭大人的命令,前來找你談判的。”
手下搖頭道。
“談判?”
“那太好了!”
“隻要他們肯饒我一命,給什麽我都答應。”
西王聽到對方是來談判的,頓時長舒了一口氣。
於是他熱情地將鄭和派來的使者迎到了他的帥帳裏。
“大人,這次誤殺大明官兵,確實是我們的錯。”
“你這邊有什麽條件,盡管提。”
西王點頭哈腰的,把姿態放的很低。
儼然一副“隻要你開金口,我就給你”的樣子。
可鄭和的使者依舊擺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
“西王,既然你誤殺了我大明的官兵,要是按照我大明以往的慣例,定當發兵前來討伐。”
“你和你手下這些黨羽,一個都跑不了。”
鄭和的使者冷聲高傲道。
“小王知道,小王知道。”
西王誠惶誠恐地點頭。
“你知道,那你來說!”
鄭和使者嗬斥了他一句。
“大人,我多嘴了。”
“你說,你說。”
西王被嗬斥後,腆著笑臉說道。
“知道安南的胡一元父子嗎?”
“他們手下幾十萬兵馬,還不是三個月就被我大明的鐵騎給消滅了?”
“他們父子倆也被帶到京城當眾淩遲處死。”
西王聽到這裏,額頭上開始冒冷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以為鄭和的使者在暗示他,他的下場也會和胡一元父子一樣。
“西王,你也不想你的下場跟胡一元父子一樣吧?”
可鄭和的使者突然話鋒一轉。
“不想!”
“不想!”
西王把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既然你不想。”
“我們鄭大人也給你留了條活路。”
“那就賠償我大明黃金六萬兩,並派人昭告天下,說這錢是你們自願給的。”
鄭和的使者終於說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六萬兩黃金?”
“大人,我們爪哇國哪裏拿的出來這麽多黃金呀?”
西王麵露苦澀。
“你別急呀,聽我說完。”
鄭和的使者白了他一眼,繼續說道:
“鄭大人說了,這六萬兩黃金可以不用一次性給完。”
“十年內付清就行。”
西王聽到這筆錢可以十年分期付款,頓時感覺輕鬆不少。
六萬兩黃金分為十年給付,一年也就六千兩。
這筆錢雖然也不少,但苦一苦爪哇國的百姓,還是能擠出來的。
“好!”
“我答應!”
西王簡單的盤算了一下後,便同意了鄭和使者的賠償要求。
並直接拿出了首付的六千兩黃金,讓鄭和的使者帶了迴去。
當使者拿著這六千兩黃金迴到寶船後,那些先前對鄭和不滿的水師將領們,紛紛變了臉。
“怪不得燕王殿下選中鄭大人前來統領船隊,原來鄭大人如此厲害!”
“先前是我們太魯莽了,還請鄭大人不要見怪。”
“有鄭大人在,我們這次一定能消滅陳祖義。”
.......
“要是沒有諸位將軍的威懾,西王也不會這麽快答應。”
“這是我們大家的功勞。”
鄭和麵帶笑容,謙虛地說道。
當眾人散去後,鄭和趕忙把朱高煦給他的那些錦囊找了出來。
他虔誠地跪在這些錦囊麵前,小聲道:
“漢王,以前是我不好,誤會了你。”
“這次要不是你的錦囊妙計,我都不知道如何收場。”
“既然太祖皇帝給你托夢了,那說明你是被太祖皇帝選中的繼承人。”
“這是天命所歸,我一定幫你奪的繼承人之位。”
“當然,也請殿下能兌現讓我去朝聖的承諾。”
......
爪哇國內戰,西王誤殺大明官兵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南洋沿海。
那些沿海小國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感歎大明惹不起,死一百多個人,就要賠償六萬兩黃金。
大明的人比金子都值錢。
可渤林邦國的陳祖義卻不這麽想。
“大明的脾氣,我是知道的。”
“向來都是隻可他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他。”
“這次被爪哇國殺了一百多名官兵,居然沒有興師問罪,而是索要了一些黃金就算了。”
“而且這筆黃金還可以分十年付清。”
“這說明這支船隊真的是來宣揚大明威德的。”
“船上的兵馬並不多,所以他們才沒有去興師問罪。”
“哈哈,既然你們送上門來,那我就不客氣了。”
陳祖義分析了一下鄭和船隊的實力後,哈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