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鄭和的小手段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巧不巧,朱高燧和金忠在皇宮門口遇見了。
兩人對視了一眼,互相打量了對方一下。
他們都知道對方來此的目的。
所以雙方並沒有任何寒暄,甚至招唿都沒打一個,就急匆匆地朝著文華殿一路小跑而去。
沿途的侍衛看著朱高燧和金忠兩人幾乎並排著朝宮裏跑來。
心裏還有些納悶:“今天金大人和趙王爺還挺有雅興,居然在比賽跑步。”
兩人從午門一口氣跑到了文華殿。
最終被殿外的鄭和給攔住了。
“趙王爺,金大人。”
“你們二位這麽在賽跑嗎?”
鄭和看到氣喘籲籲的兩人,也以為他們在賽跑。
“唿~~”
“唿~~”
金忠喘了兩口粗氣後,率先開口道:“麻煩鄭公公幫我進去通報一聲。”
“就說兵部尚書金忠有急事麵見燕王殿下!”
一旁的朱高燧見金忠開口了,他咽了咽口水,不甘示弱道:“鄭公公,本王也要覲見父王!”
鄭和有些詫異地拉著這兩個並排跑到文華殿門口的人。
他敏銳地嗅到了空氣裏淡淡的火藥味。
“二位稍等一下,我這就進去通報。”
鄭和微微躬身,然後轉身進了文華殿。
“殿下。”
“趙王在殿下求見。”
鄭和進入文華殿後,對金忠隻字不提,直接通報了朱高燧求見。
他還記得之前金忠和楊士奇背刺他的樣子。
所以他現在隻要有機會,就會暗中對他們使絆子。
反正不管誰跟你金忠鬧矛盾,我鄭和都要出手幫幫場子。
“老三?”
“他不在孝陵好好保護皇帝,跑這裏來幹什麽?”
朱棣停下批閱奏疏的筆,抬頭看了鄭和一眼。
隨後點點頭:
“讓他進來吧。”
鄭和點頭躬身退了出去。
“趙王殿下。”
“燕王殿下讓你進去。”
鄭和出來後,朝著朱高燧說了一聲。
“多謝鄭公公。”
朱高燧朝鄭和抱了抱拳,瞥了金忠一眼就走進了文華殿。
金忠看著朱高燧進去,他頓時感覺到了疑惑。
明明是自己先喊的,為啥是朱高燧先進去?
“鄭公公,為何殿下先召見趙王?”
金忠忍不住問道。
“我也不知道。”
鄭和不露聲色地搖了搖頭。
心裏卻暗道:“你這個偽君子,還好意思問我?”
“當然是我從中作梗啦!”
朱高燧進入文華殿後,恭敬地給朱棣行了個禮。
朱棣抬眼看了他一眼:“老三,你不在孝陵保護皇帝,跑本王這裏來幹什麽?”
“迴稟父王,兒臣有一件非常要緊的事情要稟報給父王!”
朱高燧說著,撲通一聲給朱棣跪了下來。
“什麽事?”
朱棣見朱高燧言詞舉止這麽嚴肅,立刻意識到了事情不簡單。
“啟稟父王,兒臣手下的人在追蹤一則君側之奸的案子時候,意外查出大哥的洗馬楊溥和兵部尚書金忠一同合謀,企圖在二哥出兵倭國的時候,暗地裏對二哥的後勤輜重下手,讓二哥戰死在倭國!”
朱高燧非常嚴肅正經地給朱棣匯報道。
“什麽?”
“他們敢聯合起來密謀對老二下手?”
“你說的可是真的?”
朱棣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頗為震驚。
他知道支持朱高熾的人一直在跟朱高煦對抗。
但他沒想到有一方為了勝利會搞這麽大,不惜犧牲幾十萬將士的性命來謀害朱高煦。
“這是兒臣得到的金忠府上家丁的供詞。”
“請父王過目。”
朱高燧雙手將那些簽字畫押的供詞給朱棣呈了上去。
朱棣拿到供詞後看了幾頁。
臉上就露出了懷疑的神情。
他知道朱高燧向來跟朱高煦關係不錯,雖然有時候會對他打朱高煦的小報告。
而金忠和楊溥擺明了都是支持朱高熾的人。
朱高燧現在突然拿著這些供詞來舉報金忠和楊溥,免不了讓人懷疑,他是來幫朱高煦打擊報複對手的。
朱棣也知道朱高燧手下北鎮撫司的辦案手段,他從來沒有指望過北鎮撫司秉公執法。
他隻是將北鎮撫司當成自己的白手套,讓他們幫自己處理一些他不能明麵處理的人。
所以朱高燧拿出來的這些有金府人簽字畫押的供詞,在朱棣眼裏就跟廢紙差不多。
“這件事非同小可。”
“本王要是知道你是誣告人家,本王可饒不了你。”
朱棣怕朱高燧為了幫朱高煦,專門去誣告金忠和楊溥,所以專門把醜話說到了前麵。
“兒臣所言句句屬實。”
“請父王明鑒。”
朱高燧心想:這一切都是太祖皇帝的指示,絕對不可能有錯的。
即使有錯,也是你們的錯。
“鄭和,你快去把金忠和楊溥給本王叫來!”
朱棣見朱高燧這麽胸有成竹,當即命令鄭和去把另外兩人喊來當麵對峙。
朱高燧聽見朱棣這麽一說,心裏還有點納悶,金忠不就在殿外嗎?
但他立刻就明白了為啥金忠比他先喊通報,但朱棣卻先召見了他。
原來鄭和都沒有通報金忠。
“太祖皇帝真是厲害,居然讓老二把鄭和都拉攏了過來。”
......
鄭和慢慢走到殿外,昂起頭對滿臉愁容的金忠喊道:“金大人,殿下有請。”
金忠聽到朱棣終於要召見自己了,趕忙走了進去。
“臣金忠參見殿下。”
金忠雖然著急,但該有的禮儀還是不敢怠慢。
朱棣見金忠這麽快就來了,心裏還有點奇怪。
但他現在就想了解清楚朱高燧說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所以他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金忠!”
“趙王說你和楊溥密謀在漢王出兵倭國的時候,通過控製後勤輜重想要謀害漢王以及遠征倭國的幾十萬將士,是不是真的?!”
朱棣滿臉怒氣,厲聲喝道。
這是他慣用的審人方式。
通過自己先聲奪人的氣場,讓那些做了虧心事的人膽寒,最終露出破綻。
“殿下!”
“臣冤枉呀!”
金忠聽到朱棣的質問,當場就跪下來搖頭否認。
他作為靖難功臣之一,在朱棣身邊也待了很久,自然也清楚朱棣的脾氣。
所以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破綻。
“那你府上這些人的供詞怎麽說?”
朱棣將桌上的供詞丟到了金忠麵前。
兩人對視了一眼,互相打量了對方一下。
他們都知道對方來此的目的。
所以雙方並沒有任何寒暄,甚至招唿都沒打一個,就急匆匆地朝著文華殿一路小跑而去。
沿途的侍衛看著朱高燧和金忠兩人幾乎並排著朝宮裏跑來。
心裏還有些納悶:“今天金大人和趙王爺還挺有雅興,居然在比賽跑步。”
兩人從午門一口氣跑到了文華殿。
最終被殿外的鄭和給攔住了。
“趙王爺,金大人。”
“你們二位這麽在賽跑嗎?”
鄭和看到氣喘籲籲的兩人,也以為他們在賽跑。
“唿~~”
“唿~~”
金忠喘了兩口粗氣後,率先開口道:“麻煩鄭公公幫我進去通報一聲。”
“就說兵部尚書金忠有急事麵見燕王殿下!”
一旁的朱高燧見金忠開口了,他咽了咽口水,不甘示弱道:“鄭公公,本王也要覲見父王!”
鄭和有些詫異地拉著這兩個並排跑到文華殿門口的人。
他敏銳地嗅到了空氣裏淡淡的火藥味。
“二位稍等一下,我這就進去通報。”
鄭和微微躬身,然後轉身進了文華殿。
“殿下。”
“趙王在殿下求見。”
鄭和進入文華殿後,對金忠隻字不提,直接通報了朱高燧求見。
他還記得之前金忠和楊士奇背刺他的樣子。
所以他現在隻要有機會,就會暗中對他們使絆子。
反正不管誰跟你金忠鬧矛盾,我鄭和都要出手幫幫場子。
“老三?”
“他不在孝陵好好保護皇帝,跑這裏來幹什麽?”
朱棣停下批閱奏疏的筆,抬頭看了鄭和一眼。
隨後點點頭:
“讓他進來吧。”
鄭和點頭躬身退了出去。
“趙王殿下。”
“燕王殿下讓你進去。”
鄭和出來後,朝著朱高燧說了一聲。
“多謝鄭公公。”
朱高燧朝鄭和抱了抱拳,瞥了金忠一眼就走進了文華殿。
金忠看著朱高燧進去,他頓時感覺到了疑惑。
明明是自己先喊的,為啥是朱高燧先進去?
“鄭公公,為何殿下先召見趙王?”
金忠忍不住問道。
“我也不知道。”
鄭和不露聲色地搖了搖頭。
心裏卻暗道:“你這個偽君子,還好意思問我?”
“當然是我從中作梗啦!”
朱高燧進入文華殿後,恭敬地給朱棣行了個禮。
朱棣抬眼看了他一眼:“老三,你不在孝陵保護皇帝,跑本王這裏來幹什麽?”
“迴稟父王,兒臣有一件非常要緊的事情要稟報給父王!”
朱高燧說著,撲通一聲給朱棣跪了下來。
“什麽事?”
朱棣見朱高燧言詞舉止這麽嚴肅,立刻意識到了事情不簡單。
“啟稟父王,兒臣手下的人在追蹤一則君側之奸的案子時候,意外查出大哥的洗馬楊溥和兵部尚書金忠一同合謀,企圖在二哥出兵倭國的時候,暗地裏對二哥的後勤輜重下手,讓二哥戰死在倭國!”
朱高燧非常嚴肅正經地給朱棣匯報道。
“什麽?”
“他們敢聯合起來密謀對老二下手?”
“你說的可是真的?”
朱棣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頗為震驚。
他知道支持朱高熾的人一直在跟朱高煦對抗。
但他沒想到有一方為了勝利會搞這麽大,不惜犧牲幾十萬將士的性命來謀害朱高煦。
“這是兒臣得到的金忠府上家丁的供詞。”
“請父王過目。”
朱高燧雙手將那些簽字畫押的供詞給朱棣呈了上去。
朱棣拿到供詞後看了幾頁。
臉上就露出了懷疑的神情。
他知道朱高燧向來跟朱高煦關係不錯,雖然有時候會對他打朱高煦的小報告。
而金忠和楊溥擺明了都是支持朱高熾的人。
朱高燧現在突然拿著這些供詞來舉報金忠和楊溥,免不了讓人懷疑,他是來幫朱高煦打擊報複對手的。
朱棣也知道朱高燧手下北鎮撫司的辦案手段,他從來沒有指望過北鎮撫司秉公執法。
他隻是將北鎮撫司當成自己的白手套,讓他們幫自己處理一些他不能明麵處理的人。
所以朱高燧拿出來的這些有金府人簽字畫押的供詞,在朱棣眼裏就跟廢紙差不多。
“這件事非同小可。”
“本王要是知道你是誣告人家,本王可饒不了你。”
朱棣怕朱高燧為了幫朱高煦,專門去誣告金忠和楊溥,所以專門把醜話說到了前麵。
“兒臣所言句句屬實。”
“請父王明鑒。”
朱高燧心想:這一切都是太祖皇帝的指示,絕對不可能有錯的。
即使有錯,也是你們的錯。
“鄭和,你快去把金忠和楊溥給本王叫來!”
朱棣見朱高燧這麽胸有成竹,當即命令鄭和去把另外兩人喊來當麵對峙。
朱高燧聽見朱棣這麽一說,心裏還有點納悶,金忠不就在殿外嗎?
但他立刻就明白了為啥金忠比他先喊通報,但朱棣卻先召見了他。
原來鄭和都沒有通報金忠。
“太祖皇帝真是厲害,居然讓老二把鄭和都拉攏了過來。”
......
鄭和慢慢走到殿外,昂起頭對滿臉愁容的金忠喊道:“金大人,殿下有請。”
金忠聽到朱棣終於要召見自己了,趕忙走了進去。
“臣金忠參見殿下。”
金忠雖然著急,但該有的禮儀還是不敢怠慢。
朱棣見金忠這麽快就來了,心裏還有點奇怪。
但他現在就想了解清楚朱高燧說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所以他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金忠!”
“趙王說你和楊溥密謀在漢王出兵倭國的時候,通過控製後勤輜重想要謀害漢王以及遠征倭國的幾十萬將士,是不是真的?!”
朱棣滿臉怒氣,厲聲喝道。
這是他慣用的審人方式。
通過自己先聲奪人的氣場,讓那些做了虧心事的人膽寒,最終露出破綻。
“殿下!”
“臣冤枉呀!”
金忠聽到朱棣的質問,當場就跪下來搖頭否認。
他作為靖難功臣之一,在朱棣身邊也待了很久,自然也清楚朱棣的脾氣。
所以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破綻。
“那你府上這些人的供詞怎麽說?”
朱棣將桌上的供詞丟到了金忠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