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立生祠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十萬明軍猶如潮水一般衝進升龍城。
裴參將和他手下的安南士兵,以及那些負隅頑抗的安南刁民根本擋不住。
兩個多時辰後,明軍基本肅清了升龍城裏的安南守軍和那些刁民。
那個帶頭反抗的裴參將也被活捉到了朱高煦麵前。
“就是你鼓動手下的叛軍來抵抗我們的?”
朱高煦騎在戰馬上冷冷地看著裴參將。
“tui!”
裴參將吐了一口帶血的唾沫,一臉不忿地看著朱高煦。
“虧你們大明還自稱天朝上國,為何對我們這等番邦小國如此絕情?”
“王朝更替,本來是自然法則。”
“你們大明不也是推翻了大元才建立的嗎?”
“陳氏氣數已盡,胡氏代之,有何不可?”
裴參將不卑不亢道。
“沒想到你小子還挺有骨氣的。”
“可本王不喜歡安南有骨氣的人。”
“來人!”
“把他拉下去淩遲處死!”
“屍體掛到城門口!”
“讓這些安南刁民看一看,這就是反抗我們大明的下場!”
朱高煦冷笑了一下,隨即揮動了一下手裏的馬鞭,讓人把裴參將拉下去淩遲處死了。
處理完裴參將後,朱高煦看了一下城門口那些陣亡的大明騎兵。
“把這些弟兄的屍體都收殮好,找個地方埋了。”
“每個人給五十兩撫恤費。”
朱高煦知道現在是兌現之前承諾的時候了。
他手下的將士們看著這富庶的升龍城早就饑渴難耐了。
“傳本王的命令!”
“全軍在升龍城休整三日,三日後城外集合!”
“另外陳氏的王宮不要動,違令者,軍法從事!”
隨著朱高煦一聲令下,他麾下的明軍士兵開始瘋狂地升龍城進行搶掠。
朱高煦對於這些金銀珠寶倒是沒有什麽興趣,他想要的是整個天下。
他縱容手下對升龍城進行搶掠,也是為了震懾胡一元和其他安南人。
隻要你敢負隅頑抗,就是這個下場。
朱高煦帶領手下進入了升龍城中心的安南前國王陳氏的王宮。
因為安南屬於大明的藩屬國,按照規矩他們的國王隻能享受大明郡王的待遇。
他們的王宮也是按照大明郡王府的規格修建的。
因此常年在親王府居住,在皇宮出入的朱高煦看到這安南的王宮,不禁搖了搖頭。
“果然是番邦小國,這王宮修的還沒有皇宮的茅房大。”
當他走到王宮內的祠堂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了腳步。
“皇兄對我不薄。”
“到時候他把皇位禪讓給我了,如果隻是給他一個太上皇的稱號,把他囚禁在深宮之中,我實在是於心不忍。”
“安南的王室現在已經完全被胡一元給殺光了。”
“等我繼位之後,幹脆讓皇兄來安南當國王算了。”
原本薄情寡義的朱高煦居然在朱允炆的長時間潛移默化的pua之下居然對朱允炆產生了感恩的心。
他想著與其把這塊地交給那些安南刁民統治,還不如做個人情送給朱允炆。
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安南的穩定,又讓他心中對朱允炆沒有愧疚之感。
“來人,把這些安南國王的靈位都燒了。”
朱高煦可是個急性子,說幹就幹。
“殿下,這是安南前任國王的祠堂,要是隨意這麽幹,很容易引起安南百姓的不滿呀。”
李彬抱拳勸道。
“既然怕安南百姓不滿,那你現在去叫你手下的人把搶掠來的金銀財寶還給他們。”
“那些殺了人的,全都給人家償命。”
朱高煦白了李彬一眼。
“末將這就把這些靈位給燒了。”
李彬一聽這話,立馬上去把祠堂上供奉的靈位給扒拉了下來。
“陳旭,你找一些工匠,把這座王宮全部改造成當今的陛下的生祠。”
“本王要讓安南人都知道,安南是大明的安南,他們的主子隻有一個,那就是當今大明皇帝!”
趁著李彬清理靈位的功夫,朱高煦又馬上安排陳旭將整座王宮改成生祠。
“殿下,是立燕王殿下的還是?”
陳旭有些疑惑地問道。
他心裏想著朱高煦的意思應該是立燕王朱棣的生祠,但燕王現在名義上還不是皇帝,所以他隻能再確認一下。
“本王說的當今皇帝!”
“你聽不懂嗎?”
朱高煦瞪了陳旭一眼。
“末將遵命。”
陳旭趕忙跪地磕頭。
朱高煦說完便快步離開了。
“漢王殿下怎麽會讓我立建文的生祠?”
待朱高煦離開後陳旭滿臉詫異地看向李彬。
“你可真笨!”
“燕王現在還不是皇帝,你就在這裏給他立生祠,這不是讓燕王背上篡位的罪名嗎?”
“漢王殿下肯定想的是現在先以建文的名義立生祠,把安南人給鎮住。”
“等後麵燕王登基了,再把這座生祠改成燕王的。”
李彬自作聰明道。
“李參將說的有理。”
陳旭很讚同李彬的說法。
......
安南西都清化城。
朱高煦攻破多邦城和升龍城的消息剛剛傳到這裏。
“這麽快多邦和升龍城就丟了?”
“衛王呢?”
“我給他這麽多兵馬,還有象軍,他居然這麽快就把多邦和升龍城給我丟了?”
胡一元聽到這個消息後,很是氣憤。
因為多邦城和升龍城丟了,西都清化城就隻有一條黃江可以守了。
一旦黃江失守,清化城很快就會淪陷。
他原本期望著胡元澄能在多邦城多抵抗朱高煦一段時間。
他派去聯絡韃靼的使者已經迴來了,韃靼已經派兵南下了。
隻要他們再堅持一段時間,朱高煦必然撤兵。
“迴稟太上王。”
“衛王已經投降朱高煦了。”
“小的聽從升龍城逃出來的弟兄說,就是衛王帶領明軍騎兵殺進的升龍城。”
負責稟報的斥候怯生生地的說道。
“什麽?!”
“胡元澄他居然投降了?”
“這個逆子!”
“逆子!”
“我要親手殺了他!”
胡一元聽到胡元澄居然投降了朱高煦,還親自帶領明軍攻破了升龍城,頓時怒不可遏。
他拔出隨身佩戴的寶劍,隨機選擇了一個現場的一名幸運隨從砍了過去。
“父王,息怒!”
等胡一元發泄完畢後,胡漢蒼才上前安撫。
“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我們還是商議一下如何在黃江抵禦朱高煦吧。”
裴參將和他手下的安南士兵,以及那些負隅頑抗的安南刁民根本擋不住。
兩個多時辰後,明軍基本肅清了升龍城裏的安南守軍和那些刁民。
那個帶頭反抗的裴參將也被活捉到了朱高煦麵前。
“就是你鼓動手下的叛軍來抵抗我們的?”
朱高煦騎在戰馬上冷冷地看著裴參將。
“tui!”
裴參將吐了一口帶血的唾沫,一臉不忿地看著朱高煦。
“虧你們大明還自稱天朝上國,為何對我們這等番邦小國如此絕情?”
“王朝更替,本來是自然法則。”
“你們大明不也是推翻了大元才建立的嗎?”
“陳氏氣數已盡,胡氏代之,有何不可?”
裴參將不卑不亢道。
“沒想到你小子還挺有骨氣的。”
“可本王不喜歡安南有骨氣的人。”
“來人!”
“把他拉下去淩遲處死!”
“屍體掛到城門口!”
“讓這些安南刁民看一看,這就是反抗我們大明的下場!”
朱高煦冷笑了一下,隨即揮動了一下手裏的馬鞭,讓人把裴參將拉下去淩遲處死了。
處理完裴參將後,朱高煦看了一下城門口那些陣亡的大明騎兵。
“把這些弟兄的屍體都收殮好,找個地方埋了。”
“每個人給五十兩撫恤費。”
朱高煦知道現在是兌現之前承諾的時候了。
他手下的將士們看著這富庶的升龍城早就饑渴難耐了。
“傳本王的命令!”
“全軍在升龍城休整三日,三日後城外集合!”
“另外陳氏的王宮不要動,違令者,軍法從事!”
隨著朱高煦一聲令下,他麾下的明軍士兵開始瘋狂地升龍城進行搶掠。
朱高煦對於這些金銀珠寶倒是沒有什麽興趣,他想要的是整個天下。
他縱容手下對升龍城進行搶掠,也是為了震懾胡一元和其他安南人。
隻要你敢負隅頑抗,就是這個下場。
朱高煦帶領手下進入了升龍城中心的安南前國王陳氏的王宮。
因為安南屬於大明的藩屬國,按照規矩他們的國王隻能享受大明郡王的待遇。
他們的王宮也是按照大明郡王府的規格修建的。
因此常年在親王府居住,在皇宮出入的朱高煦看到這安南的王宮,不禁搖了搖頭。
“果然是番邦小國,這王宮修的還沒有皇宮的茅房大。”
當他走到王宮內的祠堂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了腳步。
“皇兄對我不薄。”
“到時候他把皇位禪讓給我了,如果隻是給他一個太上皇的稱號,把他囚禁在深宮之中,我實在是於心不忍。”
“安南的王室現在已經完全被胡一元給殺光了。”
“等我繼位之後,幹脆讓皇兄來安南當國王算了。”
原本薄情寡義的朱高煦居然在朱允炆的長時間潛移默化的pua之下居然對朱允炆產生了感恩的心。
他想著與其把這塊地交給那些安南刁民統治,還不如做個人情送給朱允炆。
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安南的穩定,又讓他心中對朱允炆沒有愧疚之感。
“來人,把這些安南國王的靈位都燒了。”
朱高煦可是個急性子,說幹就幹。
“殿下,這是安南前任國王的祠堂,要是隨意這麽幹,很容易引起安南百姓的不滿呀。”
李彬抱拳勸道。
“既然怕安南百姓不滿,那你現在去叫你手下的人把搶掠來的金銀財寶還給他們。”
“那些殺了人的,全都給人家償命。”
朱高煦白了李彬一眼。
“末將這就把這些靈位給燒了。”
李彬一聽這話,立馬上去把祠堂上供奉的靈位給扒拉了下來。
“陳旭,你找一些工匠,把這座王宮全部改造成當今的陛下的生祠。”
“本王要讓安南人都知道,安南是大明的安南,他們的主子隻有一個,那就是當今大明皇帝!”
趁著李彬清理靈位的功夫,朱高煦又馬上安排陳旭將整座王宮改成生祠。
“殿下,是立燕王殿下的還是?”
陳旭有些疑惑地問道。
他心裏想著朱高煦的意思應該是立燕王朱棣的生祠,但燕王現在名義上還不是皇帝,所以他隻能再確認一下。
“本王說的當今皇帝!”
“你聽不懂嗎?”
朱高煦瞪了陳旭一眼。
“末將遵命。”
陳旭趕忙跪地磕頭。
朱高煦說完便快步離開了。
“漢王殿下怎麽會讓我立建文的生祠?”
待朱高煦離開後陳旭滿臉詫異地看向李彬。
“你可真笨!”
“燕王現在還不是皇帝,你就在這裏給他立生祠,這不是讓燕王背上篡位的罪名嗎?”
“漢王殿下肯定想的是現在先以建文的名義立生祠,把安南人給鎮住。”
“等後麵燕王登基了,再把這座生祠改成燕王的。”
李彬自作聰明道。
“李參將說的有理。”
陳旭很讚同李彬的說法。
......
安南西都清化城。
朱高煦攻破多邦城和升龍城的消息剛剛傳到這裏。
“這麽快多邦和升龍城就丟了?”
“衛王呢?”
“我給他這麽多兵馬,還有象軍,他居然這麽快就把多邦和升龍城給我丟了?”
胡一元聽到這個消息後,很是氣憤。
因為多邦城和升龍城丟了,西都清化城就隻有一條黃江可以守了。
一旦黃江失守,清化城很快就會淪陷。
他原本期望著胡元澄能在多邦城多抵抗朱高煦一段時間。
他派去聯絡韃靼的使者已經迴來了,韃靼已經派兵南下了。
隻要他們再堅持一段時間,朱高煦必然撤兵。
“迴稟太上王。”
“衛王已經投降朱高煦了。”
“小的聽從升龍城逃出來的弟兄說,就是衛王帶領明軍騎兵殺進的升龍城。”
負責稟報的斥候怯生生地的說道。
“什麽?!”
“胡元澄他居然投降了?”
“這個逆子!”
“逆子!”
“我要親手殺了他!”
胡一元聽到胡元澄居然投降了朱高煦,還親自帶領明軍攻破了升龍城,頓時怒不可遏。
他拔出隨身佩戴的寶劍,隨機選擇了一個現場的一名幸運隨從砍了過去。
“父王,息怒!”
等胡一元發泄完畢後,胡漢蒼才上前安撫。
“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我們還是商議一下如何在黃江抵禦朱高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