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推波助瀾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18. 推波助瀾
“嗯......皇兄說的有道理。”
“到時候城外駐紮著兩支軍隊,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朱高煦捏著自己的下巴想了一下,覺得京城外擺著兩支軍隊,無論誰想作亂都要考慮到另外一支軍隊的存在。
這樣投鼠忌器之下,反而都不會有異動。
“朕也是想盡快把皇位禪讓給皇弟,安心去當個安逸的富家翁。”
朱允炆見朱高煦答應,心裏暗喜,但嘴上還是繼續給朱高煦說好聽的話。
“皇兄放心,弟弟繼位以後,絕對不會食言的。”
正在興頭上的朱高煦見朱允炆已經完全喪失了對權力的欲望,隻想當個安逸的鹹魚,心裏也是高興的很。
果然,朱高煦從朱允炆這邊離開以後,就馬上派人去通知駐紮在淮安的大軍前來京城暫時駐防。
“真是天助我也!”
“天助我也!”
梅殷得知這個消息後,簡直喜出望外,覺得大事可成。
同樣很高興的還有梅殷招募的那些千戶,原本他們答應跟隨梅殷幫助朱允炆,心裏還有點擔心怎麽突破沿途駐軍和京營的阻攔才能殺到京城。
現在漢王直接一紙調令,他們就直接到了京城外。
這不是想殺豬了,有人主動遞來了殺豬刀嗎?
日子真的越來有盼頭了。
.......
在朱允炆的助攻之下,梅殷這邊進展的很順利,但徐欽那邊依舊沒有什麽進展。
“父親,孩兒無能。”
“燕王進京以後,把三大營都改造了一番。”
“孩兒實在是找不到能共謀大事的將領。”
“請父親在天之靈能保佑孩兒能盡快找到願意共襄盛舉的將領。”
無奈的徐欽隻能跪倒在徐輝祖的靈位前,懇求他老爹保佑了。
與此同時,在北鎮撫司衙門,朱高燧也正在為徐欽找不到合作將領而煩惱。
“這個徐欽到底是怎麽搞的?”
“他找了這麽久都還沒有找到人?”
自從朱高燧動了跟朱高煦搶皇位的小心思以後,他就一直暗中觀察著徐欽。
他是想讓徐欽找到合作夥伴,在禪位大典那天殺了朱高煦,然後他再出來收拾徐欽和朱允炆。
可如今徐欽處處碰壁,讓他心裏也不爽。
“王爺,那我們現在是把徐欽給抓了,送到漢王那邊領賞嗎?”
朱高燧的手下見徐欽起兵無望,便想把徐欽抓起來,送到朱高煦那邊去領賞。
要物盡其用嘛。
“不行。”
“既然徐欽他自己找不到人,那我們幫他找。”
朱高燧搖了搖頭。
“王爺是想捉賊捉贓?”
朱高燧的手下以為他想釣魚執法,找人故意去勾引徐欽,然後抓個現行。
“你們的格局能不能大一些?”
“本王和漢王都是燕王的嫡子,憑什麽他能當皇帝,而本王不行?”
“本王要借徐欽的手,除掉老二,然後本王再除掉建文。”
“到時候,坐在龍椅上的就是本王了。”
皇位的誘惑太大了。
它可以讓朱高煦不顧父子之情。
也可以讓朱高燧不顧兄弟之情。
朱高燧決定助徐欽一臂之力,幫徐欽牽線搭橋一些三大營的將領,然後等這些人在禪位大典那天殺了朱高煦後,他再出來坐收漁翁之利。
“遵命!”
朱高燧的手下聽見朱高燧也有奪位的想法後,顯得又驚又喜。
驚的是怕行動失敗,他們這些做手下的也會收到牽連。
喜的是行動要是成功,他們這些做手下的也能加官進爵。
所謂富貴險中求,不過如此。
朱高燧在軍中的威望雖然沒有朱高煦高,但他畢竟也是參加過靖難的。
還是有一些跟隨過他的將領。
朱高煦把這些將領也安排到了三大營中。
於是,朱高燧親自出馬,去找這些將領密談。
“諸位將軍,今日本王把你們秘密召集於此,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跟諸位商議。”
朱高燧把這些將領秘密召集在了北鎮撫司的一處秘密據點裏。
“王爺,您有什麽事直接吩咐就是了。”
“沒有您的提攜,哪裏有我們的今天?”
這些將領紛紛抱拳說道。
“好,既然諸位這麽爽快,那本王也不藏著掖著了。”
“下個月二十四,是漢王舉行禪位大典的日子。”
“原本本王已經對皇位不抱希望了。”
“但近來本王得知魏國公徐欽悄悄在三大營中拉攏將領,準備在禪位大典那天發動兵變,讓建文複辟。”
“本王覺得這是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好機會。”
“本王想讓你們主動去聯係徐欽,假意配合他,以建文的名義招募兵馬。”
“然後在禪位大典那天按照計劃行事,先除掉漢王,然後再除掉徐欽和建文。”
“屆時,本王就可以出來主持大局,登基稱帝了。”
“而你們,就本王登基的功臣。”
朱高燧嘴角上揚,冷笑道。
現場的將領們聽完朱高燧的話,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麵麵相覷,都在看別人的態度。
他們也怕槍打出頭鳥。
“本王也不勉強你們,這種事情畢竟是掉腦袋的。”
“如果你們有人想走,就走吧,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朱高燧見眾人沒有反應,於是主動把房間的門打開了。
現場眾人看到打開的房門,也沒有人敢第一個出去,大家都還在觀望。
過了一會兒,一個參將從人群裏走了出來,直奔大門而去。
眾人都緊張地看著他,他們想看看朱高燧會不會殺了他。
朱高燧也看著他,目光慢慢地變得冰冷起來。
站在門口的幾個錦衣衛,默默地把握緊了繡春刀的刀柄。
因為他們事先得到了朱高燧的命令,隻要有人不答應參加朱高燧舉事,格殺勿論。
眼看這個參將距離大門越來越近,現場其他將領的心情也越來越緊張。
因為他們也看到門口錦衣衛正在慢慢地拔刀。
可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參將突然把大門給關上了。
“王爺!”
“這屋裏的弟兄,都是您一手提拔上來的,當然願意為您赴湯蹈火。”
“您怎麽吩咐,我們就怎麽辦!”
這個參將虛晃一槍,轉過身來就給朱高燧跪下了。
窩草,讓這小子給裝到了。
其他將領到這個參將的操作,都呆了一下。
緊接著,他們就一同給朱高燧跪下了,並異口同聲地高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嗯......皇兄說的有道理。”
“到時候城外駐紮著兩支軍隊,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朱高煦捏著自己的下巴想了一下,覺得京城外擺著兩支軍隊,無論誰想作亂都要考慮到另外一支軍隊的存在。
這樣投鼠忌器之下,反而都不會有異動。
“朕也是想盡快把皇位禪讓給皇弟,安心去當個安逸的富家翁。”
朱允炆見朱高煦答應,心裏暗喜,但嘴上還是繼續給朱高煦說好聽的話。
“皇兄放心,弟弟繼位以後,絕對不會食言的。”
正在興頭上的朱高煦見朱允炆已經完全喪失了對權力的欲望,隻想當個安逸的鹹魚,心裏也是高興的很。
果然,朱高煦從朱允炆這邊離開以後,就馬上派人去通知駐紮在淮安的大軍前來京城暫時駐防。
“真是天助我也!”
“天助我也!”
梅殷得知這個消息後,簡直喜出望外,覺得大事可成。
同樣很高興的還有梅殷招募的那些千戶,原本他們答應跟隨梅殷幫助朱允炆,心裏還有點擔心怎麽突破沿途駐軍和京營的阻攔才能殺到京城。
現在漢王直接一紙調令,他們就直接到了京城外。
這不是想殺豬了,有人主動遞來了殺豬刀嗎?
日子真的越來有盼頭了。
.......
在朱允炆的助攻之下,梅殷這邊進展的很順利,但徐欽那邊依舊沒有什麽進展。
“父親,孩兒無能。”
“燕王進京以後,把三大營都改造了一番。”
“孩兒實在是找不到能共謀大事的將領。”
“請父親在天之靈能保佑孩兒能盡快找到願意共襄盛舉的將領。”
無奈的徐欽隻能跪倒在徐輝祖的靈位前,懇求他老爹保佑了。
與此同時,在北鎮撫司衙門,朱高燧也正在為徐欽找不到合作將領而煩惱。
“這個徐欽到底是怎麽搞的?”
“他找了這麽久都還沒有找到人?”
自從朱高燧動了跟朱高煦搶皇位的小心思以後,他就一直暗中觀察著徐欽。
他是想讓徐欽找到合作夥伴,在禪位大典那天殺了朱高煦,然後他再出來收拾徐欽和朱允炆。
可如今徐欽處處碰壁,讓他心裏也不爽。
“王爺,那我們現在是把徐欽給抓了,送到漢王那邊領賞嗎?”
朱高燧的手下見徐欽起兵無望,便想把徐欽抓起來,送到朱高煦那邊去領賞。
要物盡其用嘛。
“不行。”
“既然徐欽他自己找不到人,那我們幫他找。”
朱高燧搖了搖頭。
“王爺是想捉賊捉贓?”
朱高燧的手下以為他想釣魚執法,找人故意去勾引徐欽,然後抓個現行。
“你們的格局能不能大一些?”
“本王和漢王都是燕王的嫡子,憑什麽他能當皇帝,而本王不行?”
“本王要借徐欽的手,除掉老二,然後本王再除掉建文。”
“到時候,坐在龍椅上的就是本王了。”
皇位的誘惑太大了。
它可以讓朱高煦不顧父子之情。
也可以讓朱高燧不顧兄弟之情。
朱高燧決定助徐欽一臂之力,幫徐欽牽線搭橋一些三大營的將領,然後等這些人在禪位大典那天殺了朱高煦後,他再出來坐收漁翁之利。
“遵命!”
朱高燧的手下聽見朱高燧也有奪位的想法後,顯得又驚又喜。
驚的是怕行動失敗,他們這些做手下的也會收到牽連。
喜的是行動要是成功,他們這些做手下的也能加官進爵。
所謂富貴險中求,不過如此。
朱高燧在軍中的威望雖然沒有朱高煦高,但他畢竟也是參加過靖難的。
還是有一些跟隨過他的將領。
朱高煦把這些將領也安排到了三大營中。
於是,朱高燧親自出馬,去找這些將領密談。
“諸位將軍,今日本王把你們秘密召集於此,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跟諸位商議。”
朱高燧把這些將領秘密召集在了北鎮撫司的一處秘密據點裏。
“王爺,您有什麽事直接吩咐就是了。”
“沒有您的提攜,哪裏有我們的今天?”
這些將領紛紛抱拳說道。
“好,既然諸位這麽爽快,那本王也不藏著掖著了。”
“下個月二十四,是漢王舉行禪位大典的日子。”
“原本本王已經對皇位不抱希望了。”
“但近來本王得知魏國公徐欽悄悄在三大營中拉攏將領,準備在禪位大典那天發動兵變,讓建文複辟。”
“本王覺得這是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好機會。”
“本王想讓你們主動去聯係徐欽,假意配合他,以建文的名義招募兵馬。”
“然後在禪位大典那天按照計劃行事,先除掉漢王,然後再除掉徐欽和建文。”
“屆時,本王就可以出來主持大局,登基稱帝了。”
“而你們,就本王登基的功臣。”
朱高燧嘴角上揚,冷笑道。
現場的將領們聽完朱高燧的話,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麵麵相覷,都在看別人的態度。
他們也怕槍打出頭鳥。
“本王也不勉強你們,這種事情畢竟是掉腦袋的。”
“如果你們有人想走,就走吧,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朱高燧見眾人沒有反應,於是主動把房間的門打開了。
現場眾人看到打開的房門,也沒有人敢第一個出去,大家都還在觀望。
過了一會兒,一個參將從人群裏走了出來,直奔大門而去。
眾人都緊張地看著他,他們想看看朱高燧會不會殺了他。
朱高燧也看著他,目光慢慢地變得冰冷起來。
站在門口的幾個錦衣衛,默默地把握緊了繡春刀的刀柄。
因為他們事先得到了朱高燧的命令,隻要有人不答應參加朱高燧舉事,格殺勿論。
眼看這個參將距離大門越來越近,現場其他將領的心情也越來越緊張。
因為他們也看到門口錦衣衛正在慢慢地拔刀。
可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參將突然把大門給關上了。
“王爺!”
“這屋裏的弟兄,都是您一手提拔上來的,當然願意為您赴湯蹈火。”
“您怎麽吩咐,我們就怎麽辦!”
這個參將虛晃一槍,轉過身來就給朱高燧跪下了。
窩草,讓這小子給裝到了。
其他將領到這個參將的操作,都呆了一下。
緊接著,他們就一同給朱高燧跪下了,並異口同聲地高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