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你肯定沒有吃過路邊攤
這城有良田之霸道總裁被強愛 作者:心有可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離覺得,中國的大數據真是個神奇的東西。
她才剛和威廉聊完自己的早餐和他的晚餐,一打開小紅書,首頁就被新加坡美食的推送徹底攻陷。
從海南雞飯、肉骨茶,到加東叻沙、黑胡椒螃蟹,琳琅滿目的圖片看得她食欲大開,仿佛小紅書精準捕捉到了她剛才那句“饞了”的心情,體貼地給她安排了一場視覺盛宴。
她本著好奇點進去,一張張翻看著推薦,沒想到這一看就停不下來。
評論區裏有人熱烈討論著新加坡哪裏的咖椰吐司最正宗,哪家的炒粿條加的醬汁更足,還有人曬出自己淩晨排隊吃大華豬肉粿條麵的經曆,配圖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麵,鮮美的湯汁裏浮著幾片薄薄的豬肉,透著讓人無法抗拒的鮮香。
江離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小紅書推薦的這些新加坡美食,好像特別符合她的旅行風格——沒有高檔餐廳,清一色都是街頭小吃和隱藏在巷弄裏的蒼蠅小館。
她突然意識到,估計是因為自己之前去老撾旅遊時,特意在小紅書上搜索過琅勃拉邦和萬榮的本地小吃,大數據大概是通過她的搜索記錄,精準地把她歸類成了“熱愛融入當地文化的背包客”。
那趟旅行,她徹底沉迷於巷子深處的米粉攤、燒烤攤,甚至跑去集市跟當地人擠在一張塑料桌前,學著他們的樣子用手抓糯米飯。
她至今記得,為了找到一碗傳說中最正宗的老撾米粉,她在一個破舊的巷子裏繞了半個小時,期間穀歌地圖罷工,路標歪歪扭扭,全靠一家家小攤問過去。
巷子裏濕漉漉的,空氣裏混雜著香茅、炭火和魚露的味道,路過的人有的騎著摩托車,有的拎著剛買的水果,還有人好奇地看她這個迷路的遊客。
好在最後,她終於找到那家低調到像是居民家後院的小店,端上來的米粉果然湯濃味鮮,一口下去,她覺得自己這半小時迷路簡直值了。
想到這裏,江離忍不住笑了。
大數據是真的可怕,不僅精準分析她的飲食偏好,還幾乎是在提醒她:“你上次就是這麽吃的,這次是不是也該安排上?”
所以這次威廉去新加坡,江離和威廉聊到新加坡,它也理所當然地推送了“新加坡本地街頭美食指南”,畢竟按照她的風格,一定不會去高檔餐廳,而是會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叻沙,蹲在某個小巷的塑料桌前大快朵頤。
江離隨手點開一篇帖子,博主正在安利芽籠的一家肉骨茶,說是當地人最愛的老字號,湯底濃鬱,帶著胡椒的辛辣,配上油條蘸湯絕對是人間享受。
江離咽了咽口水,越看越覺得香。
她猶豫了一下,把這家店的名字複製,隨手發給了威廉。
江離: “你晚餐吃中餐,那明天可以去試試這個?我剛在小紅書刷到的,看起來很不錯。”
消息發出去後,她又翻了幾家,看見一家以黑胡椒螃蟹聞名的老店,忍不住又發過去。
江離: “這個也不錯!不過可能有點辣。”
沒過多久,威廉的消息彈了出來。
威廉: “你怎麽突然開始給我推薦美食了?”
江離: “因為我被大數據洗腦了。”
她理直氣壯地迴完,隨手截圖發過去,是小紅書首頁那一片“新加坡必吃美食”的推送。
江離: “你看看,我才剛跟你聊完晚餐,它就開始給我安排吃的了。”
這次威廉沒有立刻迴複,過了幾分鍾,他才發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你的大數據這麽聰明的嗎?”
江離點了點頭,正要打字,卻又刷到了一家特別的娘惹餐廳,照片拍得精致誘人,菜品色彩豐富,擺盤像藝術品一樣。
她看了一眼,毫不猶豫地複製下來,又發給威廉。
江離: “這個!這個一定要吃!娘惹菜!看著就很適合你。”
威廉: “……”
威廉: “是不是江小姐自己想吃了?怎麽感覺你比身在新加坡的我還興奮?”
江離心虛地縮了縮脖子。
江離: “沒有啦,隻是剛好刷到了,覺得不錯就推薦給你。”
她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突然這麽上心,大概是因為,她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認認真真研究一座城市的美食了。
或者——她隻是想讓威廉在異國的日子裏,能吃得更開心一點。
江離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這或許是她和威廉最大的不同。
她從小在煙火氣十足的環境裏長大,吃飯這件事對她來說,往往不是精致考究的享受,而是充滿隨性和樂趣的探索。
她可以站在熱氣騰騰的攤位前,排半個小時隊,隻為嚐一口傳說中的老字號米粉;也可以坐在一個油膩膩的折疊桌前,捏著塑料袋裝的甘蔗汁,一邊吸溜一邊和攤主閑聊。
但威廉呢?
他在英國長大,習慣了幹淨整潔的用餐環境,餐桌禮儀嚴謹到近乎刻板。
無論是牛排還是甜點,他總是不慌不忙地用刀叉切割,連喝湯都要用湯勺輕輕舀起,從不發出一點聲響。
江離實在難以想象,這麽一個講究優雅的男人,會在東南亞悶熱的街頭,坐在塑料板凳上,邊擦汗邊埋頭吃叻沙。
想到這,她一時興起,給威廉發了條消息:
“威廉,你去過最接地氣的餐廳是哪家?”
幾秒後,威廉的頭像亮起,他似乎愣了一下,然後迴了一個問號。
“什麽意思?”
“就是那種很本地化的、很……隨性的餐廳。”
她努力找詞,試圖描述她腦海裏那些人聲鼎沸的街頭小吃攤。
“比如,桌上有廉價的塑料紙巾,醬料瓶上可能沾著點油,服務員直接吆喝著點單,甚至……需要自己端飯。”
這次威廉沉默得更久了。
江離抱著手機等了一會兒,忍不住又補了一句:
“少爺出國在外,應該沒吃過路邊攤吧?”
幾分鍾後,威廉終於迴了消息:
“為什麽突然問這個?”
江離想了想,坦白道:
“因為我剛才在小紅書刷到一堆新加坡的路邊攤美食,想推薦給你。但又突然覺得,你可能從來沒試過這種地方。”
這次,威廉的迴複很快——
“路邊攤不至於沒吃過,但確實不常去。”
果然,符合他的風格。
江離想象了一下,估計他對“接地氣的餐廳”的理解,大概是某家裝修低調但食物極其精致的私房菜館,而不是她想象中的露天小攤。
她盯著手機屏幕,突然對一個問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如果真的讓威廉去試試,他能適應嗎?
他會不會看到桌上的辣椒醬瓶皺眉?會不會嫌塑料碗太燙?會不會因為嘈雜的環境而不知所措?
這個畫麵實在是太有趣了。
她越想越有挑戰欲,索性打開搜索欄,敲下幾個關鍵詞:“新加坡最值得一試的路邊攤”。
很快,手機屏幕上彈出了一大串推薦,天天海南雞飯、丹戎八葛潮州魚圓麵、詹爺爺冰淇淋夾吐司、九巷田雞粥……她一條條翻看,認真研究著哪一家更適合作為威廉的“入門級”街頭美食體驗。
最終,她挑了一家評分最高的攤位,把地址發給了威廉,並附上一句充滿期待的話:
“既然你在新加坡,不如破例去試試?”
這次,威廉的迴複格外簡單。
“你是認真的?”
江離咬著吸管,眼裏閃過一絲狡黠。
“當然,我可是認真推薦。”
她想象著威廉坐在塑料椅子上的畫麵,忍不住又補了一句:
“放心,你不用自己端飯。”
她才剛和威廉聊完自己的早餐和他的晚餐,一打開小紅書,首頁就被新加坡美食的推送徹底攻陷。
從海南雞飯、肉骨茶,到加東叻沙、黑胡椒螃蟹,琳琅滿目的圖片看得她食欲大開,仿佛小紅書精準捕捉到了她剛才那句“饞了”的心情,體貼地給她安排了一場視覺盛宴。
她本著好奇點進去,一張張翻看著推薦,沒想到這一看就停不下來。
評論區裏有人熱烈討論著新加坡哪裏的咖椰吐司最正宗,哪家的炒粿條加的醬汁更足,還有人曬出自己淩晨排隊吃大華豬肉粿條麵的經曆,配圖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麵,鮮美的湯汁裏浮著幾片薄薄的豬肉,透著讓人無法抗拒的鮮香。
江離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小紅書推薦的這些新加坡美食,好像特別符合她的旅行風格——沒有高檔餐廳,清一色都是街頭小吃和隱藏在巷弄裏的蒼蠅小館。
她突然意識到,估計是因為自己之前去老撾旅遊時,特意在小紅書上搜索過琅勃拉邦和萬榮的本地小吃,大數據大概是通過她的搜索記錄,精準地把她歸類成了“熱愛融入當地文化的背包客”。
那趟旅行,她徹底沉迷於巷子深處的米粉攤、燒烤攤,甚至跑去集市跟當地人擠在一張塑料桌前,學著他們的樣子用手抓糯米飯。
她至今記得,為了找到一碗傳說中最正宗的老撾米粉,她在一個破舊的巷子裏繞了半個小時,期間穀歌地圖罷工,路標歪歪扭扭,全靠一家家小攤問過去。
巷子裏濕漉漉的,空氣裏混雜著香茅、炭火和魚露的味道,路過的人有的騎著摩托車,有的拎著剛買的水果,還有人好奇地看她這個迷路的遊客。
好在最後,她終於找到那家低調到像是居民家後院的小店,端上來的米粉果然湯濃味鮮,一口下去,她覺得自己這半小時迷路簡直值了。
想到這裏,江離忍不住笑了。
大數據是真的可怕,不僅精準分析她的飲食偏好,還幾乎是在提醒她:“你上次就是這麽吃的,這次是不是也該安排上?”
所以這次威廉去新加坡,江離和威廉聊到新加坡,它也理所當然地推送了“新加坡本地街頭美食指南”,畢竟按照她的風格,一定不會去高檔餐廳,而是會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叻沙,蹲在某個小巷的塑料桌前大快朵頤。
江離隨手點開一篇帖子,博主正在安利芽籠的一家肉骨茶,說是當地人最愛的老字號,湯底濃鬱,帶著胡椒的辛辣,配上油條蘸湯絕對是人間享受。
江離咽了咽口水,越看越覺得香。
她猶豫了一下,把這家店的名字複製,隨手發給了威廉。
江離: “你晚餐吃中餐,那明天可以去試試這個?我剛在小紅書刷到的,看起來很不錯。”
消息發出去後,她又翻了幾家,看見一家以黑胡椒螃蟹聞名的老店,忍不住又發過去。
江離: “這個也不錯!不過可能有點辣。”
沒過多久,威廉的消息彈了出來。
威廉: “你怎麽突然開始給我推薦美食了?”
江離: “因為我被大數據洗腦了。”
她理直氣壯地迴完,隨手截圖發過去,是小紅書首頁那一片“新加坡必吃美食”的推送。
江離: “你看看,我才剛跟你聊完晚餐,它就開始給我安排吃的了。”
這次威廉沒有立刻迴複,過了幾分鍾,他才發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你的大數據這麽聰明的嗎?”
江離點了點頭,正要打字,卻又刷到了一家特別的娘惹餐廳,照片拍得精致誘人,菜品色彩豐富,擺盤像藝術品一樣。
她看了一眼,毫不猶豫地複製下來,又發給威廉。
江離: “這個!這個一定要吃!娘惹菜!看著就很適合你。”
威廉: “……”
威廉: “是不是江小姐自己想吃了?怎麽感覺你比身在新加坡的我還興奮?”
江離心虛地縮了縮脖子。
江離: “沒有啦,隻是剛好刷到了,覺得不錯就推薦給你。”
她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突然這麽上心,大概是因為,她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認認真真研究一座城市的美食了。
或者——她隻是想讓威廉在異國的日子裏,能吃得更開心一點。
江離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這或許是她和威廉最大的不同。
她從小在煙火氣十足的環境裏長大,吃飯這件事對她來說,往往不是精致考究的享受,而是充滿隨性和樂趣的探索。
她可以站在熱氣騰騰的攤位前,排半個小時隊,隻為嚐一口傳說中的老字號米粉;也可以坐在一個油膩膩的折疊桌前,捏著塑料袋裝的甘蔗汁,一邊吸溜一邊和攤主閑聊。
但威廉呢?
他在英國長大,習慣了幹淨整潔的用餐環境,餐桌禮儀嚴謹到近乎刻板。
無論是牛排還是甜點,他總是不慌不忙地用刀叉切割,連喝湯都要用湯勺輕輕舀起,從不發出一點聲響。
江離實在難以想象,這麽一個講究優雅的男人,會在東南亞悶熱的街頭,坐在塑料板凳上,邊擦汗邊埋頭吃叻沙。
想到這,她一時興起,給威廉發了條消息:
“威廉,你去過最接地氣的餐廳是哪家?”
幾秒後,威廉的頭像亮起,他似乎愣了一下,然後迴了一個問號。
“什麽意思?”
“就是那種很本地化的、很……隨性的餐廳。”
她努力找詞,試圖描述她腦海裏那些人聲鼎沸的街頭小吃攤。
“比如,桌上有廉價的塑料紙巾,醬料瓶上可能沾著點油,服務員直接吆喝著點單,甚至……需要自己端飯。”
這次威廉沉默得更久了。
江離抱著手機等了一會兒,忍不住又補了一句:
“少爺出國在外,應該沒吃過路邊攤吧?”
幾分鍾後,威廉終於迴了消息:
“為什麽突然問這個?”
江離想了想,坦白道:
“因為我剛才在小紅書刷到一堆新加坡的路邊攤美食,想推薦給你。但又突然覺得,你可能從來沒試過這種地方。”
這次,威廉的迴複很快——
“路邊攤不至於沒吃過,但確實不常去。”
果然,符合他的風格。
江離想象了一下,估計他對“接地氣的餐廳”的理解,大概是某家裝修低調但食物極其精致的私房菜館,而不是她想象中的露天小攤。
她盯著手機屏幕,突然對一個問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如果真的讓威廉去試試,他能適應嗎?
他會不會看到桌上的辣椒醬瓶皺眉?會不會嫌塑料碗太燙?會不會因為嘈雜的環境而不知所措?
這個畫麵實在是太有趣了。
她越想越有挑戰欲,索性打開搜索欄,敲下幾個關鍵詞:“新加坡最值得一試的路邊攤”。
很快,手機屏幕上彈出了一大串推薦,天天海南雞飯、丹戎八葛潮州魚圓麵、詹爺爺冰淇淋夾吐司、九巷田雞粥……她一條條翻看,認真研究著哪一家更適合作為威廉的“入門級”街頭美食體驗。
最終,她挑了一家評分最高的攤位,把地址發給了威廉,並附上一句充滿期待的話:
“既然你在新加坡,不如破例去試試?”
這次,威廉的迴複格外簡單。
“你是認真的?”
江離咬著吸管,眼裏閃過一絲狡黠。
“當然,我可是認真推薦。”
她想象著威廉坐在塑料椅子上的畫麵,忍不住又補了一句:
“放心,你不用自己端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