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愁到時候咋去道觀,沒想到這兩個人應該是道村的,要不問問?說不定他們能幫上忙。’
一念及此,陳十一迅速轉身,原本望向窗外的目光此刻滿含期待,直直地看向身旁的老者。
他微微欠身,臉上帶著禮貌而又急切的笑容,開口問道:“老人家,你們都是在道村生活的嘛?”
問話的同時,他的目光也快速掃向不遠處的中年人,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得到答案的機會 。
老者聽到陳十一的詢問,原本微眯的眼睛瞬間睜開,轉過頭來,臉上笑意盈盈,那笑容裏帶著老年人特有的和藹與親切。
他的嘴角上揚,露出幾顆殘缺不全的牙齒,說道:
“對咯,我家是祖祖輩輩都在道村生活,已經好多代咯。”
前方的中年人聽到這話,也轉過頭來,目光和陳十一交匯,輕輕點了點頭,用一個簡單的動作,無聲地表明自己也是道村的一員。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陳十一眼中閃過一絲欣喜,緊接著追問道:
“那你們那是不是有座紫雲觀?” 他的聲音因為期待而微微有些拔高,身體不自覺地向前傾,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中年人聞言,原本平和的麵容上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陷入了思索。
他摩挲著下巴,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我們那確實有座道觀,但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紫雲觀。”
語氣裏帶著些許不確定。
“你個憨兒,我記得前幾年,你才去幫李叔翻新瓦了撒,咋個眼神那麽不好,李叔那道觀就叫紫雲觀!”
老者一聽這話,眼睛頓時瞪大,像看一個糊塗蛋似的瞪了瞪中年人,提高音量說道,那語氣裏既有嗔怪,又帶著幾分恨鐵不成鋼。
說完,老者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眼神快速在車廂裏掃視一圈,隨後壓低聲音,身子湊近陳十一,神神秘秘地說道:“小兄弟,你是來找李叔李道長的吧,車上人多,有些話不方便說。待會在道村下車了,我們再聊。”
那模樣,就好像他們之間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陳十一聞言,先是微微一怔,隨後很快反應過來,看著老人,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感激與期待
老人再次狠狠地瞪了瞪大勇,那眼神仿佛在說 “再多嘴就把你嘴縫上”,示意其趕緊閉嘴。
而欲言又止的大勇,脖子一縮,立刻噤聲,原本還微微張開的嘴巴瞬間緊緊閉上,眼神中閃過一絲畏懼。
隨後,車廂裏再度陷入一片死寂,安靜得仿佛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那些原本好奇心爆棚、耳朵豎得像兔子一樣的好事之徒,見沒了熱鬧可看,也都一臉失望地放下了耳朵,各自縮迴自己的小世界裏。
時間悄無聲息地流逝著。
約莫過了半個多小時,客車緩緩減速,在一處馬路旁穩穩停下。司機扯著嗓子,聲音洪亮地喊道:
“道村到了哈!”
那聲音在車廂內來迴迴蕩,打破了長久的寧靜。
話音還在空氣中縈繞,陳十一身旁的老者就已經迅速起身,動作麻利得不像個老人。
他順手一把抓起放在座位旁邊的布包,同時,前方的大勇也像彈簧一樣彈了起來,幾步跨到車門邊,伸手用力拉開了車門。
陳十一見狀,也趕緊起身,緊跟在他們身後下了車。下車後,陳十一順手拉上了車門,動作嫻熟而自然。
不多時,客車發動引擎,“嗖” 的一聲揚長而去,隻留下一片揚起的塵土。這時,陳十一才有機會打量周圍的環境。
他發現,馬路往前不遠處便是一座橋,一條清澈的小河如一條靈動的絲帶,蜿蜒著橫穿過馬路。
小河兩旁是連綿起伏的小山,就像一個個綠色的巨人安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恰巧,兩旁的山在這條通往清鎮的馬路處變成了平緩的坡地,不然的話,修這條路怕是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過也有可能是修路的時候,特意選在了這平坦的坡地之處。
在陳十一三人下車的左側,還有另一條馬路,沿著溪流來時的方向彎彎曲曲地延伸著,不過整體大致還能看作一條直線。
順著這條路望去,能看到道路的盡頭有一些錯落有致的房屋,再遠點,便沒有馬路了,隻能看到這條河流向著更深處蜿蜒而去。
此刻,老人抬起手臂,伸出幹枯的手指,指著這條馬路,臉上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說道:
“小兄弟,這就是去道村的路。”
大勇被解開了嘴上的封印,立刻來了精神,大聲說道:
“二叔,原來李爺爺那叫紫雲觀啊,是我的不對,李爺爺平時給我的感覺就是老家裏年齡最大的長輩,平時對我們照拂頗多,也沒像電視裏那些道人一樣神神叨叨的,所以我還真沒咋記那些。”
老人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並沒有先對大勇解釋疑問,而是對著陳十一說道:
“小兄弟,咱們邊走邊說。”
說完,便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了另一條馬路。
陳十一與大勇趕忙跟在老者身後,亦步亦趨。此刻,老人側過頭,對著大勇說道:“大勇呀,李叔以前為我們村可做過不少好事,以前我爸爸那輩曾說過,我們老家可是十裏八鄉第一個安裝上電燈泡的,當時李叔可是出了不少力。”
說著,老者臉上流露出一絲自豪,那神情仿佛在講述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
大勇聞言,臉上浮現出一絲疑惑,眉毛微微皺起,撓了撓頭說道:
“我好像記得李爺爺那間道觀平時並沒有什麽香火啊,很多年以前倒是我看見過有個小生一直跟著他,不過那個人也不見了,李爺爺能有那麽大影響力?”
老人擺了擺頭,語重心長地對著大勇說道:
“大勇呀,你這就不懂了,有些道觀門庭若市,但是來的人皆是索求;而李叔的道觀看似門可羅雀,來的人可都是報恩的。”
說著,老人微微抬起頭,目光望向天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深邃,迴憶那些過往的歲月。
老人緩緩閉上雙眼,臉上的皺紋訴說著往昔的故事,深陷的眼窩裏,滿是迴憶的神色,他的聲音微微顫抖,緩緩開口:
“我爸還在世的時候,每次說起那段過往,眼裏都滿是感慨。那時候,咱們這窮鄉僻壤,電可是個稀罕玩意兒,一到晚上,整個村子就被黑暗吞噬,大家夥兒隻能早早睡下,日子過得艱難又乏味。”
老人微微停頓,喉結滾動,吞咽那些艱難歲月的苦澀:
“有一天,兩個陌生人突然出現在村口,打聽李叔的住處。村裏人都麵麵相覷,誰也不認識他們。我爸心善,主動上前帶路。一路上,我爸聽見其中一個人畢恭畢敬地稱唿另一個為‘書記’。那兩人穿著筆挺的中山裝,皮鞋鋥亮,和咱們這些穿著粗布麻衣、沾滿泥土的村裏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說到這兒,老人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又迴到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沒過多久,村裏就來了施工隊,架線、裝變壓器,忙得熱火朝天。當第一盞電燈亮起的時候,整個村子都沸騰了!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孩子們興奮地滿村子跑,那燈光,比天上的星星還要耀眼,那是希望的光啊!”
老人輕輕歎了口氣,眼神變得柔和而悠遠:
“李叔這人,一輩子閑不住,總愛背著個布包四處雲遊。我琢磨著,他肯定是在外麵的世界裏,結下了不少善緣,幫了不少貴人,才有了後來的通電這事。”
老人猛地轉過身,目光緊緊盯著大勇,神情格外嚴肅:
“大勇,你好好迴憶迴憶,這麽多年,你可曾見過李叔的道觀為交電費發愁?可曾見過他的道觀裏缺過一粒鹽、一顆米?”
大勇一聽,眼睛瞬間瞪得如同銅鈴一般,嘴巴大張,臉上寫滿了驚訝與疑惑,好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說:
“對啊,我怎麽從來沒留意過這些事兒?李爺爺平日裏看著普普通通,沒想到竟然這麽深藏不露!要不,咱們找個機會,去跟李爺爺取取經,讓他指點指點,說不定咱們也能發家致富呢!”
說著,大勇的眼睛裏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老人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如墨,腳步戛然而止,帶起一陣塵土。
正聽得入迷的大勇,被這突如其來的停頓嚇了一跳,也急忙停下腳步,陳十一也跟著停下腳步。老人緩緩轉過身,挺直了脊梁,目光如炬,直視著大勇,語氣低沉而有力:
“大勇!你年紀輕,又常年在外打工,對村裏的事兒了解太少。有些事兒,是我這個當長輩的疏忽了,一直沒跟你們這些後生講清楚。”
老人深吸一口氣,眼神中滿是敬畏與莊重:
“紫雲觀在咱們道村,那可是曆經了好幾輩人的時光。我爸說,從我爺爺的爺爺那時候起,紫雲觀就已經立在那兒了。
那時候,觀裏主持也是姓李,是個有大本事的人。
後來,小日本侵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戰火眼看著就要燒到咱們這兒。整個村子人心惶惶,大家都嚇得六神無主,不知道該往哪兒逃。
就在這生死關頭,那位李觀主站了出來!他獨自一人,守在村口,念念有詞。說也奇怪,原本氣勢洶洶的鬼子,愣是像被什麽東西擋住了一樣,怎麽也進不了村子。
就這麽著,咱們道村躲過了一劫,全村人的性命都保住了!所以李叔作為道觀的繼承人,我們必須尊重他!”
老人的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也有些哽咽:
“這份恩情,比山還重,比海還深,咱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村裏的老人們,哪怕牙齒掉光、走路都不穩了,每年都會自發組織起來,為道觀翻瓦、修繕,平日裏送糧送菜更是家常便飯。
這是咱們的心意,也是對恩人的敬重與感激啊!”
說完,老人緩緩轉過身,夕陽的餘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個孤獨而又滄桑的背影。他的腳步愈發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曆史的長河,向著遠方,緩緩走去 。
一會,老人停下腳步,轉過身,神色凝重地看向陳十一,目光中滿是關切與叮囑,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位小兄弟,我瞧你也是個實誠人。隻是不知究竟是誰讓你來找李叔的,但不管怎樣,李叔他老人家一生行善積德,幫過的人數都數不清,希望你能打心底裏尊重他。”
說著,老人微微仰起頭,好似看見不知坐落於何處的道觀,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
陳十一連忙上前一步,臉上帶著謙遜的微笑,恭敬地迴應道:
“老人家,您放心。我的師傅曾經受過李道長的大恩,這份恩情我雖未親身經曆,卻也聽師傅念叨過無數次。我此番前來,本就是帶著敬意與感激,絕對不會有絲毫冒犯。”
他一邊說,一邊微微躬身,以表誠意,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誠懇。
老者聽聞,臉上的神情緩和了許多,微微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他輕輕地歎了口氣,感慨道:
“唉,如今這世道變化太快,或許是我們日子過得太安逸了,時間久了,骨子裏那些最純粹的情感都被慢慢磨滅了,對感恩這種事,遠不如上一輩人那般放在心上。又或許是人心不足,即便如今衣食無憂,可還是有不少人總覺得不滿足,忘了曾經的苦日子,也忘了那些在困難時刻拉過我們一把的人。”
老人說著,緩緩低下頭,看著腳下的土地,迴憶往昔那些艱苦卻又充滿溫情的歲月。
老人頓了頓,側過頭看向大勇,接著說道:“
大勇啊,你看看咱們現在,有房住,有飯吃,一家人平平安安的,這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可不能被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迷了心智,忘了根本啊。”
大勇聽到這話,微微一愣,臉上閃過一絲愧疚,嘴唇動了動,卻終究沒有說出什麽。
他默默地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尖,像是在反思自己之前的言行。
隨後,他邁著略顯沉重的步伐,緊緊跟在老人身後,繼續朝著村子的方向走去。
一念及此,陳十一迅速轉身,原本望向窗外的目光此刻滿含期待,直直地看向身旁的老者。
他微微欠身,臉上帶著禮貌而又急切的笑容,開口問道:“老人家,你們都是在道村生活的嘛?”
問話的同時,他的目光也快速掃向不遠處的中年人,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得到答案的機會 。
老者聽到陳十一的詢問,原本微眯的眼睛瞬間睜開,轉過頭來,臉上笑意盈盈,那笑容裏帶著老年人特有的和藹與親切。
他的嘴角上揚,露出幾顆殘缺不全的牙齒,說道:
“對咯,我家是祖祖輩輩都在道村生活,已經好多代咯。”
前方的中年人聽到這話,也轉過頭來,目光和陳十一交匯,輕輕點了點頭,用一個簡單的動作,無聲地表明自己也是道村的一員。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陳十一眼中閃過一絲欣喜,緊接著追問道:
“那你們那是不是有座紫雲觀?” 他的聲音因為期待而微微有些拔高,身體不自覺地向前傾,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中年人聞言,原本平和的麵容上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陷入了思索。
他摩挲著下巴,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我們那確實有座道觀,但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紫雲觀。”
語氣裏帶著些許不確定。
“你個憨兒,我記得前幾年,你才去幫李叔翻新瓦了撒,咋個眼神那麽不好,李叔那道觀就叫紫雲觀!”
老者一聽這話,眼睛頓時瞪大,像看一個糊塗蛋似的瞪了瞪中年人,提高音量說道,那語氣裏既有嗔怪,又帶著幾分恨鐵不成鋼。
說完,老者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眼神快速在車廂裏掃視一圈,隨後壓低聲音,身子湊近陳十一,神神秘秘地說道:“小兄弟,你是來找李叔李道長的吧,車上人多,有些話不方便說。待會在道村下車了,我們再聊。”
那模樣,就好像他們之間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陳十一聞言,先是微微一怔,隨後很快反應過來,看著老人,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感激與期待
老人再次狠狠地瞪了瞪大勇,那眼神仿佛在說 “再多嘴就把你嘴縫上”,示意其趕緊閉嘴。
而欲言又止的大勇,脖子一縮,立刻噤聲,原本還微微張開的嘴巴瞬間緊緊閉上,眼神中閃過一絲畏懼。
隨後,車廂裏再度陷入一片死寂,安靜得仿佛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那些原本好奇心爆棚、耳朵豎得像兔子一樣的好事之徒,見沒了熱鬧可看,也都一臉失望地放下了耳朵,各自縮迴自己的小世界裏。
時間悄無聲息地流逝著。
約莫過了半個多小時,客車緩緩減速,在一處馬路旁穩穩停下。司機扯著嗓子,聲音洪亮地喊道:
“道村到了哈!”
那聲音在車廂內來迴迴蕩,打破了長久的寧靜。
話音還在空氣中縈繞,陳十一身旁的老者就已經迅速起身,動作麻利得不像個老人。
他順手一把抓起放在座位旁邊的布包,同時,前方的大勇也像彈簧一樣彈了起來,幾步跨到車門邊,伸手用力拉開了車門。
陳十一見狀,也趕緊起身,緊跟在他們身後下了車。下車後,陳十一順手拉上了車門,動作嫻熟而自然。
不多時,客車發動引擎,“嗖” 的一聲揚長而去,隻留下一片揚起的塵土。這時,陳十一才有機會打量周圍的環境。
他發現,馬路往前不遠處便是一座橋,一條清澈的小河如一條靈動的絲帶,蜿蜒著橫穿過馬路。
小河兩旁是連綿起伏的小山,就像一個個綠色的巨人安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恰巧,兩旁的山在這條通往清鎮的馬路處變成了平緩的坡地,不然的話,修這條路怕是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過也有可能是修路的時候,特意選在了這平坦的坡地之處。
在陳十一三人下車的左側,還有另一條馬路,沿著溪流來時的方向彎彎曲曲地延伸著,不過整體大致還能看作一條直線。
順著這條路望去,能看到道路的盡頭有一些錯落有致的房屋,再遠點,便沒有馬路了,隻能看到這條河流向著更深處蜿蜒而去。
此刻,老人抬起手臂,伸出幹枯的手指,指著這條馬路,臉上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說道:
“小兄弟,這就是去道村的路。”
大勇被解開了嘴上的封印,立刻來了精神,大聲說道:
“二叔,原來李爺爺那叫紫雲觀啊,是我的不對,李爺爺平時給我的感覺就是老家裏年齡最大的長輩,平時對我們照拂頗多,也沒像電視裏那些道人一樣神神叨叨的,所以我還真沒咋記那些。”
老人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並沒有先對大勇解釋疑問,而是對著陳十一說道:
“小兄弟,咱們邊走邊說。”
說完,便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了另一條馬路。
陳十一與大勇趕忙跟在老者身後,亦步亦趨。此刻,老人側過頭,對著大勇說道:“大勇呀,李叔以前為我們村可做過不少好事,以前我爸爸那輩曾說過,我們老家可是十裏八鄉第一個安裝上電燈泡的,當時李叔可是出了不少力。”
說著,老者臉上流露出一絲自豪,那神情仿佛在講述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
大勇聞言,臉上浮現出一絲疑惑,眉毛微微皺起,撓了撓頭說道:
“我好像記得李爺爺那間道觀平時並沒有什麽香火啊,很多年以前倒是我看見過有個小生一直跟著他,不過那個人也不見了,李爺爺能有那麽大影響力?”
老人擺了擺頭,語重心長地對著大勇說道:
“大勇呀,你這就不懂了,有些道觀門庭若市,但是來的人皆是索求;而李叔的道觀看似門可羅雀,來的人可都是報恩的。”
說著,老人微微抬起頭,目光望向天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深邃,迴憶那些過往的歲月。
老人緩緩閉上雙眼,臉上的皺紋訴說著往昔的故事,深陷的眼窩裏,滿是迴憶的神色,他的聲音微微顫抖,緩緩開口:
“我爸還在世的時候,每次說起那段過往,眼裏都滿是感慨。那時候,咱們這窮鄉僻壤,電可是個稀罕玩意兒,一到晚上,整個村子就被黑暗吞噬,大家夥兒隻能早早睡下,日子過得艱難又乏味。”
老人微微停頓,喉結滾動,吞咽那些艱難歲月的苦澀:
“有一天,兩個陌生人突然出現在村口,打聽李叔的住處。村裏人都麵麵相覷,誰也不認識他們。我爸心善,主動上前帶路。一路上,我爸聽見其中一個人畢恭畢敬地稱唿另一個為‘書記’。那兩人穿著筆挺的中山裝,皮鞋鋥亮,和咱們這些穿著粗布麻衣、沾滿泥土的村裏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說到這兒,老人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又迴到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沒過多久,村裏就來了施工隊,架線、裝變壓器,忙得熱火朝天。當第一盞電燈亮起的時候,整個村子都沸騰了!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孩子們興奮地滿村子跑,那燈光,比天上的星星還要耀眼,那是希望的光啊!”
老人輕輕歎了口氣,眼神變得柔和而悠遠:
“李叔這人,一輩子閑不住,總愛背著個布包四處雲遊。我琢磨著,他肯定是在外麵的世界裏,結下了不少善緣,幫了不少貴人,才有了後來的通電這事。”
老人猛地轉過身,目光緊緊盯著大勇,神情格外嚴肅:
“大勇,你好好迴憶迴憶,這麽多年,你可曾見過李叔的道觀為交電費發愁?可曾見過他的道觀裏缺過一粒鹽、一顆米?”
大勇一聽,眼睛瞬間瞪得如同銅鈴一般,嘴巴大張,臉上寫滿了驚訝與疑惑,好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說:
“對啊,我怎麽從來沒留意過這些事兒?李爺爺平日裏看著普普通通,沒想到竟然這麽深藏不露!要不,咱們找個機會,去跟李爺爺取取經,讓他指點指點,說不定咱們也能發家致富呢!”
說著,大勇的眼睛裏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老人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如墨,腳步戛然而止,帶起一陣塵土。
正聽得入迷的大勇,被這突如其來的停頓嚇了一跳,也急忙停下腳步,陳十一也跟著停下腳步。老人緩緩轉過身,挺直了脊梁,目光如炬,直視著大勇,語氣低沉而有力:
“大勇!你年紀輕,又常年在外打工,對村裏的事兒了解太少。有些事兒,是我這個當長輩的疏忽了,一直沒跟你們這些後生講清楚。”
老人深吸一口氣,眼神中滿是敬畏與莊重:
“紫雲觀在咱們道村,那可是曆經了好幾輩人的時光。我爸說,從我爺爺的爺爺那時候起,紫雲觀就已經立在那兒了。
那時候,觀裏主持也是姓李,是個有大本事的人。
後來,小日本侵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戰火眼看著就要燒到咱們這兒。整個村子人心惶惶,大家都嚇得六神無主,不知道該往哪兒逃。
就在這生死關頭,那位李觀主站了出來!他獨自一人,守在村口,念念有詞。說也奇怪,原本氣勢洶洶的鬼子,愣是像被什麽東西擋住了一樣,怎麽也進不了村子。
就這麽著,咱們道村躲過了一劫,全村人的性命都保住了!所以李叔作為道觀的繼承人,我們必須尊重他!”
老人的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也有些哽咽:
“這份恩情,比山還重,比海還深,咱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村裏的老人們,哪怕牙齒掉光、走路都不穩了,每年都會自發組織起來,為道觀翻瓦、修繕,平日裏送糧送菜更是家常便飯。
這是咱們的心意,也是對恩人的敬重與感激啊!”
說完,老人緩緩轉過身,夕陽的餘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個孤獨而又滄桑的背影。他的腳步愈發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曆史的長河,向著遠方,緩緩走去 。
一會,老人停下腳步,轉過身,神色凝重地看向陳十一,目光中滿是關切與叮囑,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位小兄弟,我瞧你也是個實誠人。隻是不知究竟是誰讓你來找李叔的,但不管怎樣,李叔他老人家一生行善積德,幫過的人數都數不清,希望你能打心底裏尊重他。”
說著,老人微微仰起頭,好似看見不知坐落於何處的道觀,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
陳十一連忙上前一步,臉上帶著謙遜的微笑,恭敬地迴應道:
“老人家,您放心。我的師傅曾經受過李道長的大恩,這份恩情我雖未親身經曆,卻也聽師傅念叨過無數次。我此番前來,本就是帶著敬意與感激,絕對不會有絲毫冒犯。”
他一邊說,一邊微微躬身,以表誠意,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誠懇。
老者聽聞,臉上的神情緩和了許多,微微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他輕輕地歎了口氣,感慨道:
“唉,如今這世道變化太快,或許是我們日子過得太安逸了,時間久了,骨子裏那些最純粹的情感都被慢慢磨滅了,對感恩這種事,遠不如上一輩人那般放在心上。又或許是人心不足,即便如今衣食無憂,可還是有不少人總覺得不滿足,忘了曾經的苦日子,也忘了那些在困難時刻拉過我們一把的人。”
老人說著,緩緩低下頭,看著腳下的土地,迴憶往昔那些艱苦卻又充滿溫情的歲月。
老人頓了頓,側過頭看向大勇,接著說道:“
大勇啊,你看看咱們現在,有房住,有飯吃,一家人平平安安的,這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可不能被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迷了心智,忘了根本啊。”
大勇聽到這話,微微一愣,臉上閃過一絲愧疚,嘴唇動了動,卻終究沒有說出什麽。
他默默地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尖,像是在反思自己之前的言行。
隨後,他邁著略顯沉重的步伐,緊緊跟在老人身後,繼續朝著村子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