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李道長展現出的一係列超乎常人的舉動,恰似一連串威力十足的重磅炸彈,在陳十一的內心世界轟然炸開,帶來了排山倒海般的震撼。
起初,道長那雙手輕描淡寫地折斷成人手臂粗細木棍的場景,讓陳十一驚得瞪大了雙眼,看到了世間最不可思議的奇景;而後,單手輕鬆提起裝滿水的沉重水桶,那舉重若輕的姿態,更是讓陳十一的下巴都快驚掉了。
這些場景,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腦海之中。然而,當陳十一強抑內心的波瀾,讓自己逐漸平靜下來,開始細細思量這一切時,卻驚覺所有的震撼,竟都能在常理之中尋得根源。
迴溯到遙遠的農耕文明時期,那時的醫療水平極度落後,人們飽受疾病與困苦的折磨,平均壽命短得可憐。但艱苦的環境並未壓垮他們,反而鑄就了堅韌不拔的品性。
在廣袤無垠的田間地頭,農民們宛如不知疲倦的耕牛,日複一日地彎著那被歲月壓彎的脊梁,雙手緊緊握住鋤頭,一下又一下,奮力地翻耕著堅硬的土地。
每一次鋤頭入土,都帶著他們對生活的期望與對土地的深情。在茂密幽深的山林之間,樵夫們則如同敏捷的猿猴,穿梭於荊棘叢中。
他們肩扛沉重的柴擔,腳步雖略顯蹣跚,卻無比堅定。
這般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持續著,如同神奇的鍛造師,將他們的身體錘煉得愈發強壯,使得那時的人們力氣普遍偏大。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即便在食不果腹、物資極度匱乏的困境下,他們依然憑借著頑強不屈的意誌,在艱苦的勞作中不斷打磨自己的身體,用汗水書寫著生命的堅韌。
陳十一不禁浮想聯翩,倘若那時的人們能夠擁有充足的營養,得以滋養疲憊的身軀,那麽他們所爆發出來的力量,必將如衝破牢籠的猛獸,更加超乎想象,足以震撼整個世界。
思緒如脫韁的野馬,肆意馳騁,陳十一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 項羽。
項羽,天生骨骼精奇,體魄宛如巍峨的高山般強健,仿佛是上天親手雕琢的戰神坯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在曆史的舞台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幼,他便對武術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癡迷,武術是他靈魂深處的召喚。
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寒風刺骨的嚴冬,他都未曾有過絲毫懈怠。在那空曠的練武場上,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快速穿梭,手中的兵器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招每一式都傾注了他全部的熱情與專注。
更為關鍵的是,項羽身為項家的公子哥,身份尊貴無比,閃耀於眾人之上。
在物質生活方麵,他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金銀財寶堆積如山,美食佳肴應有盡有,從未為衣食之事發過愁。豐富的營養源源不斷地滋補著他的身體,為他的成長與修煉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這樣的環境下,日複一日的刻苦鍛煉與充足良好的營養供給相互交融,如同陰陽調和,最終鑄就了這位千古傳頌、“力拔山兮氣蓋世” 的楚霸王。
遙想巨鹿之戰,那是一場決定曆史走向的關鍵戰役。
項羽率領著楚軍,直麵數倍於己的秦軍,形勢岌岌可危。
然而,項羽卻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決斷力,他毅然下令破釜沉舟,隻帶三日口糧,以破釜沉舟的決絕之勢,向全軍將士表明了決一死戰的堅定決心。
戰場上,他宛如從地獄歸來的魔神,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地衝入敵陣。
他手中的兵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舞,都伴隨著唿唿的風聲,仿佛要撕裂空氣。所到之處,秦軍士兵如同脆弱的螻蟻,紛紛倒下,血濺當場。他那英勇無畏的身姿,如同一麵不倒的旗幟,在戰場上獵獵作響,令敵人聞風喪膽,心生畏懼,同時也讓麾下將士們熱血沸騰,備受鼓舞。
最終,楚軍以少勝多,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不朽奇跡,項羽的威名也自此威震天下。
還有那充滿權謀與驚險的鴻門宴上,營帳內氣氛緊張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每一劍的揮舞都暗藏殺機。項羽雖未直接出手,隻是靜靜地坐在主位之上,但他那強大的氣場,卻如同無形的巨網,籠罩著整個營帳。他隻需微微挑眉,輕輕頷首,便能讓在場眾人感受到那股令人膽寒的威懾力。
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讓人心驚膽戰。
如今細細想來,李道長雖身處現代社會,遠離了古代的金戈鐵馬與艱苦農耕,但在這寧靜清幽的道觀中,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挑水、撿柴等繁重勞作,與古代農耕文明下人們的鍛煉方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那看似簡單枯燥的勞作,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強大的力量。
或許正是這種持之以恆、默默堅守的辛勤付出,才讓道長練就了這般令人驚歎、超乎常人的力量。
如此一來,這一切似乎也並非那麽難以理解,而是有著其內在的邏輯與必然 。
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無論是古代農耕文明下辛勤勞作的普通百姓,還是如項羽這般天生神力且後天勤奮鍛煉又有優渥條件滋養的豪傑,亦或是眼前在道觀中默默堅持繁重勞作的李道長,力量的鍛造都遵循著相似的規律。
汗水的澆灌、歲月的沉澱以及對生活的執著,共同編織出這股超乎常人力量的脈絡。
這讓陳十一意識到,力量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源於不懈的付出與堅持。
所以說陳十一此刻認為,或許不是道長太強了,可能是自己太弱了。
他反思著自己的生活,在現代都市的快節奏中,每天奔波於各種事務之間,雖然有一定的鍛煉,但身體機能並未鍛煉到極致。
與道長相比,自己不僅在力量上相差甚遠,在對生活的體悟和堅持上,更是有著天壤之別。
這種差距,讓他的內心泛起一絲淡淡的慚愧。
陳十一微微搖頭,將這些複雜的思緒都甩出去,清了清自己的思緒後,下意識地看了看手機。
屏幕亮起,顯示此刻才剛好快十二點。
時間在這場心靈的震撼與思索中,不知不覺地流逝著。
此時從隔壁也傳來了炒菜,油沸騰後放入菜的滋啦滋啦聲,那聲音清脆而熱烈,如同一個信號,說明道長已經在開始炒菜了。
陳十一原本還有些紛亂的心,瞬間被這聲音吸引,他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鍋中食材在熱油中翻滾、跳躍的畫麵,想象著一道道美味即將誕生。
陳十一不由期待了起來。他的目光望向廚房的方向,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渴望。
在這道觀中,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繁華,即將品嚐到的飯菜,想必有著獨特的風味。
那不僅是簡單的食物,更是道長生活的一種體現,帶著這方寧靜天地的質樸與純粹。
就這般,時間在百無聊賴之間流逝,而在這途中,陳十一時不時聞到一股菜香。
那香味若有若無,似是在故意撩撥他的味蕾。每一次菜香飄來,都讓他的期待更增添幾分,肚子也適時地發出了幾聲輕微的咕嚕聲。
約莫過了十多二十分鍾,靜謐的偏房裏,陳十一正百無聊賴地坐在那兒,時不時望向廚房的方向,滿心期待著美食上桌。
就在這時,李道長那熟悉而溫和的聲音悠悠傳來:
“來端菜吃飯啦!”
這聲音瞬間驅散了陳十一的無聊,他的精神為之一振。
聞言,陳十一不禁感慨,柴火炒菜確實快得驚人。
迴想起曾經對烹飪的了解,他深知柴火炒菜之所以又快又香,有著獨特的門道。
柴火燃燒時,能釋放出極高的溫度,當將要炒製的菜放入鍋中的瞬間,那股強大的熱量迅速包裹住食材,使得菜品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熟透。
若是炒肉,在高溫的作用下,肉的表麵迅速變焦,鎖住內部的汁水,從而輕鬆炒出外焦裏嫩的絕佳口感。這種獨特的烹飪效果,是現代燃氣爐灶難以企及的。
懷著對美食的期待,陳十一快步來到廚房。一踏入廚房,他的目光便被橫櫃上擺放的一盤青椒炒肉牢牢吸引。
隻見青椒被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狀,與鮮嫩的肉片相互交織。
青椒的翠綠與肉片的棕褐相互映襯,色澤誘人。青椒的清香與肉的鮮香充分交融,在空氣中彌漫開來,綻放出一種別樣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
看著陳十一的神色,李道長忍俊不禁,他不由想到,若是王林此時也在這兒,以他那性子,怕是要興奮得原地蹦起,瞪大雙眼,滿臉羨慕地對著自己說:‘為什麽我跟了你那麽久,就沒吃過肉?我還一直以為道長您清心寡欲,對美食毫無追求呢,原來您這是區別對待啊!’
李道長收迴思緒,看著陳十一目光一轉,注意到了一旁的白菜煮豆腐,還有一盤色澤紅亮的麻婆豆腐。
白菜煮豆腐中,白菜的葉片鮮嫩水靈,豆腐則潔白如玉,兩者搭配在一起,散發著清新的氣息。
而那盤麻婆豆腐,紅油鮮亮,辣椒與花椒的香氣撲鼻而來,豆腐表麵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肉末和翠綠的蔥花,看上去格外誘人。
陳十一不禁在心中暗暗感慨,道長這手藝可真是了得。在這道觀有限的條件下,竟能做出如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雖然還未品嚐,但從賣相和香氣判斷,味道肯定不差。
此時,李道長雙手穩穩地端起了青椒炒肉和麻婆豆腐,邁著穩健的步伐,向著陳十一走來。
他的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一場美味的盛宴即將開啟 。
“在門口杵著幹嘛,快點來端菜!”
李道長的聲音帶著幾分爽朗,打破了陳十一的思緒,那語調就像長輩對晚輩的親切嗔怪,在這略顯狹小的廚房裏迴蕩。
聞言,陳十一像是從一場短暫的夢境中驚醒,臉上瞬間浮現出一抹略帶憨態的笑容,對著道長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他的臉頰微微泛紅,帶著些許不好意思,在為自己剛才的失神而感到羞愧。
緊接著,他快步來到橫桌前,伸出雙手穩穩地捧起那裝著白菜煮豆腐的小錫盆。錫盆因為剛出鍋不久,還帶著些許溫熱,透過手掌傳遞到他的全身,仿佛是一種溫暖的慰藉。
端起錫盆後,陳十一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電飯煲上,心中湧起一股想要一次性將兩樣東西都拿過去的念頭。
他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隨後小心翼翼地嚐試著將手伸向電飯煲,試圖在不打翻錫盆的前提下,把電飯煲也一並拿起。
然而,現實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那錫盆的尺寸稍大,他的雙手在端穩錫盆後,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和力量去拿起電飯煲了。
他的手臂微微顫抖了幾下,最終無奈地放棄了這個想法,輕輕歎了口氣。
於是,陳十一端著那盆白菜煮豆腐,步伐穩健地朝著擺放飯菜的桌子走去。
此時,他看見道長已經將那兩盤菜穩穩地放在了桌子上,動作幹淨利落。道長正準備轉身,再次折返廚房去拿電飯煲。
“道長,一會我去拿電飯煲,您先坐著吧!”
陳十一趕忙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誠懇,想要為道長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道長聽聞,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容,眼睛微微眯起,眼角的皺紋如同綻放的菊花,充滿了慈祥。
他輕輕點了點頭,以示迴應。
不過,他卻並未立刻坐下,而是轉身朝著偏房的碗櫃走去。
他的步伐不緊不慢,透著一種從容。
來到碗櫃前,他熟練地打開櫃門,從裏麵拿出幾個潔白的瓷碗和幾雙光滑的木筷,動作一氣嗬成,這些動作已經重複了無數次。
陳十一雙手穩穩地將白菜煮豆腐放在桌子上,動作輕柔,生怕灑出一滴湯汁。
放好後,他沒有絲毫耽擱,轉身便如離弦之箭般迅速返迴到廚房中。
此時的廚房,彌漫著飯菜的香氣,煙火氣十足。
他的目光精準地落在電飯煲上,那電飯煲在這略顯古樸的廚房裏,散發著一絲現代的氣息。
他伸手握住電飯煲的把手,感覺沉甸甸的,又拿起一旁的飯勺,將飯勺輕輕搭在電飯煲的邊緣,隨後穩穩地將電飯煲捧起。
陳十一小心翼翼地捧著電飯煲,步伐穩健卻又帶著一絲急切,朝著偏房走去。每一步都邁得紮實,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讓電飯煲裏的米飯灑出。
不一會兒,他便來到了偏房,將電飯煲穩穩地放在了桌子上。此時,電飯煲的熱氣透過外殼散發出來。
而此刻的李道長,已經悠然地坐在了板凳上。他的坐姿端正,腰背挺直,雖然年事已高,但依然透著一股精氣神。
在他的麵前,整整齊齊地放著兩個潔白的瓷碗,瓷碗在屋內微弱的光線下,泛著柔和的光澤。李道長見陳十一將電飯煲放好,便伸手拿起飯勺,動作嫻熟地將兩個碗都盛滿了米飯。
熱氣騰騰的米飯堆成了小小的尖塔,散發著誘人的米香。
隨後,李道長拿起一雙光滑的木筷,微微側身,將筷子遞給陳十一,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眼神中滿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
起初,道長那雙手輕描淡寫地折斷成人手臂粗細木棍的場景,讓陳十一驚得瞪大了雙眼,看到了世間最不可思議的奇景;而後,單手輕鬆提起裝滿水的沉重水桶,那舉重若輕的姿態,更是讓陳十一的下巴都快驚掉了。
這些場景,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腦海之中。然而,當陳十一強抑內心的波瀾,讓自己逐漸平靜下來,開始細細思量這一切時,卻驚覺所有的震撼,竟都能在常理之中尋得根源。
迴溯到遙遠的農耕文明時期,那時的醫療水平極度落後,人們飽受疾病與困苦的折磨,平均壽命短得可憐。但艱苦的環境並未壓垮他們,反而鑄就了堅韌不拔的品性。
在廣袤無垠的田間地頭,農民們宛如不知疲倦的耕牛,日複一日地彎著那被歲月壓彎的脊梁,雙手緊緊握住鋤頭,一下又一下,奮力地翻耕著堅硬的土地。
每一次鋤頭入土,都帶著他們對生活的期望與對土地的深情。在茂密幽深的山林之間,樵夫們則如同敏捷的猿猴,穿梭於荊棘叢中。
他們肩扛沉重的柴擔,腳步雖略顯蹣跚,卻無比堅定。
這般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持續著,如同神奇的鍛造師,將他們的身體錘煉得愈發強壯,使得那時的人們力氣普遍偏大。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即便在食不果腹、物資極度匱乏的困境下,他們依然憑借著頑強不屈的意誌,在艱苦的勞作中不斷打磨自己的身體,用汗水書寫著生命的堅韌。
陳十一不禁浮想聯翩,倘若那時的人們能夠擁有充足的營養,得以滋養疲憊的身軀,那麽他們所爆發出來的力量,必將如衝破牢籠的猛獸,更加超乎想象,足以震撼整個世界。
思緒如脫韁的野馬,肆意馳騁,陳十一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 項羽。
項羽,天生骨骼精奇,體魄宛如巍峨的高山般強健,仿佛是上天親手雕琢的戰神坯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在曆史的舞台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幼,他便對武術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癡迷,武術是他靈魂深處的召喚。
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寒風刺骨的嚴冬,他都未曾有過絲毫懈怠。在那空曠的練武場上,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快速穿梭,手中的兵器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招每一式都傾注了他全部的熱情與專注。
更為關鍵的是,項羽身為項家的公子哥,身份尊貴無比,閃耀於眾人之上。
在物質生活方麵,他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金銀財寶堆積如山,美食佳肴應有盡有,從未為衣食之事發過愁。豐富的營養源源不斷地滋補著他的身體,為他的成長與修煉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這樣的環境下,日複一日的刻苦鍛煉與充足良好的營養供給相互交融,如同陰陽調和,最終鑄就了這位千古傳頌、“力拔山兮氣蓋世” 的楚霸王。
遙想巨鹿之戰,那是一場決定曆史走向的關鍵戰役。
項羽率領著楚軍,直麵數倍於己的秦軍,形勢岌岌可危。
然而,項羽卻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決斷力,他毅然下令破釜沉舟,隻帶三日口糧,以破釜沉舟的決絕之勢,向全軍將士表明了決一死戰的堅定決心。
戰場上,他宛如從地獄歸來的魔神,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地衝入敵陣。
他手中的兵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舞,都伴隨著唿唿的風聲,仿佛要撕裂空氣。所到之處,秦軍士兵如同脆弱的螻蟻,紛紛倒下,血濺當場。他那英勇無畏的身姿,如同一麵不倒的旗幟,在戰場上獵獵作響,令敵人聞風喪膽,心生畏懼,同時也讓麾下將士們熱血沸騰,備受鼓舞。
最終,楚軍以少勝多,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不朽奇跡,項羽的威名也自此威震天下。
還有那充滿權謀與驚險的鴻門宴上,營帳內氣氛緊張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每一劍的揮舞都暗藏殺機。項羽雖未直接出手,隻是靜靜地坐在主位之上,但他那強大的氣場,卻如同無形的巨網,籠罩著整個營帳。他隻需微微挑眉,輕輕頷首,便能讓在場眾人感受到那股令人膽寒的威懾力。
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讓人心驚膽戰。
如今細細想來,李道長雖身處現代社會,遠離了古代的金戈鐵馬與艱苦農耕,但在這寧靜清幽的道觀中,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挑水、撿柴等繁重勞作,與古代農耕文明下人們的鍛煉方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那看似簡單枯燥的勞作,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強大的力量。
或許正是這種持之以恆、默默堅守的辛勤付出,才讓道長練就了這般令人驚歎、超乎常人的力量。
如此一來,這一切似乎也並非那麽難以理解,而是有著其內在的邏輯與必然 。
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無論是古代農耕文明下辛勤勞作的普通百姓,還是如項羽這般天生神力且後天勤奮鍛煉又有優渥條件滋養的豪傑,亦或是眼前在道觀中默默堅持繁重勞作的李道長,力量的鍛造都遵循著相似的規律。
汗水的澆灌、歲月的沉澱以及對生活的執著,共同編織出這股超乎常人力量的脈絡。
這讓陳十一意識到,力量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源於不懈的付出與堅持。
所以說陳十一此刻認為,或許不是道長太強了,可能是自己太弱了。
他反思著自己的生活,在現代都市的快節奏中,每天奔波於各種事務之間,雖然有一定的鍛煉,但身體機能並未鍛煉到極致。
與道長相比,自己不僅在力量上相差甚遠,在對生活的體悟和堅持上,更是有著天壤之別。
這種差距,讓他的內心泛起一絲淡淡的慚愧。
陳十一微微搖頭,將這些複雜的思緒都甩出去,清了清自己的思緒後,下意識地看了看手機。
屏幕亮起,顯示此刻才剛好快十二點。
時間在這場心靈的震撼與思索中,不知不覺地流逝著。
此時從隔壁也傳來了炒菜,油沸騰後放入菜的滋啦滋啦聲,那聲音清脆而熱烈,如同一個信號,說明道長已經在開始炒菜了。
陳十一原本還有些紛亂的心,瞬間被這聲音吸引,他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鍋中食材在熱油中翻滾、跳躍的畫麵,想象著一道道美味即將誕生。
陳十一不由期待了起來。他的目光望向廚房的方向,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渴望。
在這道觀中,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繁華,即將品嚐到的飯菜,想必有著獨特的風味。
那不僅是簡單的食物,更是道長生活的一種體現,帶著這方寧靜天地的質樸與純粹。
就這般,時間在百無聊賴之間流逝,而在這途中,陳十一時不時聞到一股菜香。
那香味若有若無,似是在故意撩撥他的味蕾。每一次菜香飄來,都讓他的期待更增添幾分,肚子也適時地發出了幾聲輕微的咕嚕聲。
約莫過了十多二十分鍾,靜謐的偏房裏,陳十一正百無聊賴地坐在那兒,時不時望向廚房的方向,滿心期待著美食上桌。
就在這時,李道長那熟悉而溫和的聲音悠悠傳來:
“來端菜吃飯啦!”
這聲音瞬間驅散了陳十一的無聊,他的精神為之一振。
聞言,陳十一不禁感慨,柴火炒菜確實快得驚人。
迴想起曾經對烹飪的了解,他深知柴火炒菜之所以又快又香,有著獨特的門道。
柴火燃燒時,能釋放出極高的溫度,當將要炒製的菜放入鍋中的瞬間,那股強大的熱量迅速包裹住食材,使得菜品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熟透。
若是炒肉,在高溫的作用下,肉的表麵迅速變焦,鎖住內部的汁水,從而輕鬆炒出外焦裏嫩的絕佳口感。這種獨特的烹飪效果,是現代燃氣爐灶難以企及的。
懷著對美食的期待,陳十一快步來到廚房。一踏入廚房,他的目光便被橫櫃上擺放的一盤青椒炒肉牢牢吸引。
隻見青椒被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狀,與鮮嫩的肉片相互交織。
青椒的翠綠與肉片的棕褐相互映襯,色澤誘人。青椒的清香與肉的鮮香充分交融,在空氣中彌漫開來,綻放出一種別樣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
看著陳十一的神色,李道長忍俊不禁,他不由想到,若是王林此時也在這兒,以他那性子,怕是要興奮得原地蹦起,瞪大雙眼,滿臉羨慕地對著自己說:‘為什麽我跟了你那麽久,就沒吃過肉?我還一直以為道長您清心寡欲,對美食毫無追求呢,原來您這是區別對待啊!’
李道長收迴思緒,看著陳十一目光一轉,注意到了一旁的白菜煮豆腐,還有一盤色澤紅亮的麻婆豆腐。
白菜煮豆腐中,白菜的葉片鮮嫩水靈,豆腐則潔白如玉,兩者搭配在一起,散發著清新的氣息。
而那盤麻婆豆腐,紅油鮮亮,辣椒與花椒的香氣撲鼻而來,豆腐表麵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肉末和翠綠的蔥花,看上去格外誘人。
陳十一不禁在心中暗暗感慨,道長這手藝可真是了得。在這道觀有限的條件下,竟能做出如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雖然還未品嚐,但從賣相和香氣判斷,味道肯定不差。
此時,李道長雙手穩穩地端起了青椒炒肉和麻婆豆腐,邁著穩健的步伐,向著陳十一走來。
他的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一場美味的盛宴即將開啟 。
“在門口杵著幹嘛,快點來端菜!”
李道長的聲音帶著幾分爽朗,打破了陳十一的思緒,那語調就像長輩對晚輩的親切嗔怪,在這略顯狹小的廚房裏迴蕩。
聞言,陳十一像是從一場短暫的夢境中驚醒,臉上瞬間浮現出一抹略帶憨態的笑容,對著道長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他的臉頰微微泛紅,帶著些許不好意思,在為自己剛才的失神而感到羞愧。
緊接著,他快步來到橫桌前,伸出雙手穩穩地捧起那裝著白菜煮豆腐的小錫盆。錫盆因為剛出鍋不久,還帶著些許溫熱,透過手掌傳遞到他的全身,仿佛是一種溫暖的慰藉。
端起錫盆後,陳十一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電飯煲上,心中湧起一股想要一次性將兩樣東西都拿過去的念頭。
他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隨後小心翼翼地嚐試著將手伸向電飯煲,試圖在不打翻錫盆的前提下,把電飯煲也一並拿起。
然而,現實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那錫盆的尺寸稍大,他的雙手在端穩錫盆後,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和力量去拿起電飯煲了。
他的手臂微微顫抖了幾下,最終無奈地放棄了這個想法,輕輕歎了口氣。
於是,陳十一端著那盆白菜煮豆腐,步伐穩健地朝著擺放飯菜的桌子走去。
此時,他看見道長已經將那兩盤菜穩穩地放在了桌子上,動作幹淨利落。道長正準備轉身,再次折返廚房去拿電飯煲。
“道長,一會我去拿電飯煲,您先坐著吧!”
陳十一趕忙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誠懇,想要為道長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道長聽聞,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容,眼睛微微眯起,眼角的皺紋如同綻放的菊花,充滿了慈祥。
他輕輕點了點頭,以示迴應。
不過,他卻並未立刻坐下,而是轉身朝著偏房的碗櫃走去。
他的步伐不緊不慢,透著一種從容。
來到碗櫃前,他熟練地打開櫃門,從裏麵拿出幾個潔白的瓷碗和幾雙光滑的木筷,動作一氣嗬成,這些動作已經重複了無數次。
陳十一雙手穩穩地將白菜煮豆腐放在桌子上,動作輕柔,生怕灑出一滴湯汁。
放好後,他沒有絲毫耽擱,轉身便如離弦之箭般迅速返迴到廚房中。
此時的廚房,彌漫著飯菜的香氣,煙火氣十足。
他的目光精準地落在電飯煲上,那電飯煲在這略顯古樸的廚房裏,散發著一絲現代的氣息。
他伸手握住電飯煲的把手,感覺沉甸甸的,又拿起一旁的飯勺,將飯勺輕輕搭在電飯煲的邊緣,隨後穩穩地將電飯煲捧起。
陳十一小心翼翼地捧著電飯煲,步伐穩健卻又帶著一絲急切,朝著偏房走去。每一步都邁得紮實,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讓電飯煲裏的米飯灑出。
不一會兒,他便來到了偏房,將電飯煲穩穩地放在了桌子上。此時,電飯煲的熱氣透過外殼散發出來。
而此刻的李道長,已經悠然地坐在了板凳上。他的坐姿端正,腰背挺直,雖然年事已高,但依然透著一股精氣神。
在他的麵前,整整齊齊地放著兩個潔白的瓷碗,瓷碗在屋內微弱的光線下,泛著柔和的光澤。李道長見陳十一將電飯煲放好,便伸手拿起飯勺,動作嫻熟地將兩個碗都盛滿了米飯。
熱氣騰騰的米飯堆成了小小的尖塔,散發著誘人的米香。
隨後,李道長拿起一雙光滑的木筷,微微側身,將筷子遞給陳十一,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眼神中滿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