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聖旨啦
趙匡胤,你說你老婆是我媽? 作者:樊子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下方的文武百官,賀皇後從鳳鸞上麵站了起來
“各位愛卿,你們都聽本宮一句,聖上禦駕親征的事情,雖然是有些激進了,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所謂燕雲,乃是重中之重的地方,薊州更是我中原最後一道屏障,絕不可失,眼下正是危急存亡之秋,聖上禦駕親征,也是可以安定人心,穩定軍心的!”
“聖上昔日就是天下有名的名將,有他在軍中,也是必然可以激勵三軍,守住薊州的,若是現在你們讓聖上退迴汴京城,那樣反而會讓軍心大亂,讓遼兵有機可乘!”
“屆時,一旦燕雲之地落入遼兵手中,他們便可直入關內,長驅直下中原,我大宋到時候,就隻能剩下個半壁江山了!”
“所以各中輕重,諸位愛卿心中也要有數才是。”
賀皇後的這一番話,說的也算是有理有據,可見其這麽多年的巾幗生涯,目光也是非常長遠的。
能和趙匡胤手牽手肩並肩的女人,那必然也不是什麽等閑之人!
她常年處於深宮,宅心仁厚,但是需要她拿出她本身該有的魄力時,那她同樣也是不會含糊的。
然而,臭狗屎就是臭狗屎,酸腐儒就是酸腐儒,這樣的人,總是冥頑不靈的!
尤其是郭安康,當即就站了出來,踏前一步,“皇後娘娘此言差矣,娘娘這簡直就是婦人之仁!”
“老臣心中也是知曉,娘娘你是心係聖上,唯聖上的命令是從,但是眼下聖上已經是任性而為之,娘娘母儀天下,應該深明大義才是。”
“所以娘娘您應該盡快發布懿旨,勸諫聖上迴宮主持大局才是!”
“聖上禦駕親征,娘娘您獨斷朝綱,本就是有違禮數,老臣還請娘娘為我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
“若是娘娘執意獨行,老臣甘願一頭撞死在這殿內的柱子上,用老臣的性命,來勸諫聖上歸來!”
“老臣甘願以死效忠,也絕對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聖上犯險!”
隨著郭安康的話說完後,史圭等文臣,也全部都緊隨其後,紛紛開口勸諫。
趙德昭哪怕是在仁慈,他的鼻子這一刻都要被氣歪了。
尤其是郭安康最後一句話,簡直就是殺人誅心,他可以說皇後婦人之仁,也可以說皇後有違禮數。
但是他偏偏說他以死效忠,那豈不是就是在意指賀皇後不顧趙匡胤的生死安危?
隻是趙德昭這個時候,又沒有辦法開口說一句責備的話,因為下麵的郭安康,已經梗著個脖子,準備朝著殿內的柱子上麵撞過去了。
哪怕是那些平素裏極為討厭郭安康的武將們,都在前麵擋成了一排,阻止郭安康的撞擊。
這個時候,不管郭安康要不要撞柱子,趙德昭或者賀皇後但凡說一句反對的話,那可都是要詬病於人了。
然後,就在這個時候,一聲高亢的公鴨嗓子聲音,從紫寰殿外麵傳了進來。
“啟奏皇後娘娘,聖上有旨迴宮!”
“皇城司一位副統領,已經在店外等候娘娘傳喚了!”
皇帝不在,皇後最大,哪怕是奉旨的欽差,也必須要等候皇後的傳喚!
賀皇後和趙德昭對視了一眼,都看出對方心中鬆了一口氣的意思。
郭安康在下麵搞搞震,他們還真的不好辦,尤其是賀皇後,她完全不敢去逼迫一個大臣。
甚至可以說,百官們對聖上禦駕親征,或許是有不滿,但也不是一定不能接受。
但是朝廷如果再出一個權傾朝野的呂後,那就真的沒有一個人可以接受了。
雖然賀皇後也在苦苦支撐,但是麵對百官給予的壓力,她也是開始力不從心了,不過要說對趙匡胤的擔心,還是她這個皇後為最!
尤其是,賀皇後還知道,她的好大兒,可是也在軍中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此時,聽到趙匡胤的旨意迴來了,她心中也是難免非常激動的。
“呈上來!”
趙德昭立刻對著皇城司那位副統領說了一句。
雖然是聖旨,但是也沒有道理讓皇後去接,所以隻能拿給皇後看。
然而,當賀皇後打開趙匡胤旨意看了一眼後,她臉上的冷漠,也是瞬間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心痛和擔憂。
這麽多年了,她還從來沒有過這麽擔憂,這麽心痛。
哪怕是昭兒幼年時期的那場大病,哪怕是她自己已經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哪怕是她已經病入膏肓,已經在等死了的時候......
剛剛,被大臣齊齊逼宮,她都在堅持,甚至臉上都沒有絲毫的變化。
可是現在,她瞬間就蚌埠住了,眼淚也是直接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流淌了下來。
“啟奏皇後娘娘,聖上的旨意中,說的是什麽?”
“義社”十兄弟中的殿前都指揮使劉慶義,有些著急了,這可是她的嫂夫人啊。
剛剛,麵對文臣的逼宮,他隻能無動於衷,不敢冒失開口,但是現在可不同了。
趙德昭看著自己母親這個樣子,心中也是一沉。
難道,是大兄出事兒了?
這可不行啊,教坊司的姑娘們,還等著我去捏上一個泥娃娃,我當爹來她當媽呢!
就在這個時候,賀皇後沒有理會劉慶義,隻是把旨意遞給了趙德昭,示意他當眾宣讀給百官聽。
趙德昭不敢怠慢,立刻接過旨意,宣讀了起來。
“門下:五運推移,上皇於禦駕親征,雖然未和諸位愛卿商議,但是邊關戰事極為吃緊,已無半點時間耽誤。”
“朕行至薊州城,薊州城已破,數萬將士幾乎死絕,滿城百姓遭到屠城,薊州防禦使大帥楊業,滿門重傷,長子前將軍楊延平戰死!”
“薊州一萬大宋好兒郎,用自己血肉身軀,阻擋南城門前,刀劍加身,血肉模糊,硬是讓遼兵不可進城半分,堪堪擋住遼兵一日,悉數死於南城門口!”
“薊州百姓,協助守城,老弱婦孺皆上城樓,死亡之數無窮,十歲孩童,都手持刀槍......”
“薊州城內,百姓自發自焚,不給遼兵留下一寸可用之物,遍地大火,阻攔遼兵入城!”
“邊關戰事慘烈到如此地步,屍山血海,滿目瘡痍,朕深感痛心!”
“在此危難之際,神醫趙德秀,手持方天畫戟,自願孤身前往遼國,欲要攻打遼國城池,以求圍魏救趙,打破薊州僵局,為援軍的馳援,爭取更多的時間。”
“他本隻是一大夫,卻欲征戰遼國,堪稱我中原大地,百年以來第一人!”
“此等兒郎,方才是我大宋的脊梁,真堪稱我大宋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大夫尚可如此,朕乃是天子,又何懼之有......”
(聖旨不太會寫,就這樣吧,你們別要求太高,不然本宮要是會寫聖旨,先把那狗日的前男友抓起來,讓他進宮專門給本宮傳旨了!)
“各位愛卿,你們都聽本宮一句,聖上禦駕親征的事情,雖然是有些激進了,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所謂燕雲,乃是重中之重的地方,薊州更是我中原最後一道屏障,絕不可失,眼下正是危急存亡之秋,聖上禦駕親征,也是可以安定人心,穩定軍心的!”
“聖上昔日就是天下有名的名將,有他在軍中,也是必然可以激勵三軍,守住薊州的,若是現在你們讓聖上退迴汴京城,那樣反而會讓軍心大亂,讓遼兵有機可乘!”
“屆時,一旦燕雲之地落入遼兵手中,他們便可直入關內,長驅直下中原,我大宋到時候,就隻能剩下個半壁江山了!”
“所以各中輕重,諸位愛卿心中也要有數才是。”
賀皇後的這一番話,說的也算是有理有據,可見其這麽多年的巾幗生涯,目光也是非常長遠的。
能和趙匡胤手牽手肩並肩的女人,那必然也不是什麽等閑之人!
她常年處於深宮,宅心仁厚,但是需要她拿出她本身該有的魄力時,那她同樣也是不會含糊的。
然而,臭狗屎就是臭狗屎,酸腐儒就是酸腐儒,這樣的人,總是冥頑不靈的!
尤其是郭安康,當即就站了出來,踏前一步,“皇後娘娘此言差矣,娘娘這簡直就是婦人之仁!”
“老臣心中也是知曉,娘娘你是心係聖上,唯聖上的命令是從,但是眼下聖上已經是任性而為之,娘娘母儀天下,應該深明大義才是。”
“所以娘娘您應該盡快發布懿旨,勸諫聖上迴宮主持大局才是!”
“聖上禦駕親征,娘娘您獨斷朝綱,本就是有違禮數,老臣還請娘娘為我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
“若是娘娘執意獨行,老臣甘願一頭撞死在這殿內的柱子上,用老臣的性命,來勸諫聖上歸來!”
“老臣甘願以死效忠,也絕對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聖上犯險!”
隨著郭安康的話說完後,史圭等文臣,也全部都緊隨其後,紛紛開口勸諫。
趙德昭哪怕是在仁慈,他的鼻子這一刻都要被氣歪了。
尤其是郭安康最後一句話,簡直就是殺人誅心,他可以說皇後婦人之仁,也可以說皇後有違禮數。
但是他偏偏說他以死效忠,那豈不是就是在意指賀皇後不顧趙匡胤的生死安危?
隻是趙德昭這個時候,又沒有辦法開口說一句責備的話,因為下麵的郭安康,已經梗著個脖子,準備朝著殿內的柱子上麵撞過去了。
哪怕是那些平素裏極為討厭郭安康的武將們,都在前麵擋成了一排,阻止郭安康的撞擊。
這個時候,不管郭安康要不要撞柱子,趙德昭或者賀皇後但凡說一句反對的話,那可都是要詬病於人了。
然後,就在這個時候,一聲高亢的公鴨嗓子聲音,從紫寰殿外麵傳了進來。
“啟奏皇後娘娘,聖上有旨迴宮!”
“皇城司一位副統領,已經在店外等候娘娘傳喚了!”
皇帝不在,皇後最大,哪怕是奉旨的欽差,也必須要等候皇後的傳喚!
賀皇後和趙德昭對視了一眼,都看出對方心中鬆了一口氣的意思。
郭安康在下麵搞搞震,他們還真的不好辦,尤其是賀皇後,她完全不敢去逼迫一個大臣。
甚至可以說,百官們對聖上禦駕親征,或許是有不滿,但也不是一定不能接受。
但是朝廷如果再出一個權傾朝野的呂後,那就真的沒有一個人可以接受了。
雖然賀皇後也在苦苦支撐,但是麵對百官給予的壓力,她也是開始力不從心了,不過要說對趙匡胤的擔心,還是她這個皇後為最!
尤其是,賀皇後還知道,她的好大兒,可是也在軍中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此時,聽到趙匡胤的旨意迴來了,她心中也是難免非常激動的。
“呈上來!”
趙德昭立刻對著皇城司那位副統領說了一句。
雖然是聖旨,但是也沒有道理讓皇後去接,所以隻能拿給皇後看。
然而,當賀皇後打開趙匡胤旨意看了一眼後,她臉上的冷漠,也是瞬間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心痛和擔憂。
這麽多年了,她還從來沒有過這麽擔憂,這麽心痛。
哪怕是昭兒幼年時期的那場大病,哪怕是她自己已經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哪怕是她已經病入膏肓,已經在等死了的時候......
剛剛,被大臣齊齊逼宮,她都在堅持,甚至臉上都沒有絲毫的變化。
可是現在,她瞬間就蚌埠住了,眼淚也是直接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流淌了下來。
“啟奏皇後娘娘,聖上的旨意中,說的是什麽?”
“義社”十兄弟中的殿前都指揮使劉慶義,有些著急了,這可是她的嫂夫人啊。
剛剛,麵對文臣的逼宮,他隻能無動於衷,不敢冒失開口,但是現在可不同了。
趙德昭看著自己母親這個樣子,心中也是一沉。
難道,是大兄出事兒了?
這可不行啊,教坊司的姑娘們,還等著我去捏上一個泥娃娃,我當爹來她當媽呢!
就在這個時候,賀皇後沒有理會劉慶義,隻是把旨意遞給了趙德昭,示意他當眾宣讀給百官聽。
趙德昭不敢怠慢,立刻接過旨意,宣讀了起來。
“門下:五運推移,上皇於禦駕親征,雖然未和諸位愛卿商議,但是邊關戰事極為吃緊,已無半點時間耽誤。”
“朕行至薊州城,薊州城已破,數萬將士幾乎死絕,滿城百姓遭到屠城,薊州防禦使大帥楊業,滿門重傷,長子前將軍楊延平戰死!”
“薊州一萬大宋好兒郎,用自己血肉身軀,阻擋南城門前,刀劍加身,血肉模糊,硬是讓遼兵不可進城半分,堪堪擋住遼兵一日,悉數死於南城門口!”
“薊州百姓,協助守城,老弱婦孺皆上城樓,死亡之數無窮,十歲孩童,都手持刀槍......”
“薊州城內,百姓自發自焚,不給遼兵留下一寸可用之物,遍地大火,阻攔遼兵入城!”
“邊關戰事慘烈到如此地步,屍山血海,滿目瘡痍,朕深感痛心!”
“在此危難之際,神醫趙德秀,手持方天畫戟,自願孤身前往遼國,欲要攻打遼國城池,以求圍魏救趙,打破薊州僵局,為援軍的馳援,爭取更多的時間。”
“他本隻是一大夫,卻欲征戰遼國,堪稱我中原大地,百年以來第一人!”
“此等兒郎,方才是我大宋的脊梁,真堪稱我大宋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大夫尚可如此,朕乃是天子,又何懼之有......”
(聖旨不太會寫,就這樣吧,你們別要求太高,不然本宮要是會寫聖旨,先把那狗日的前男友抓起來,讓他進宮專門給本宮傳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