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要活的還是要死的
趙匡胤,你說你老婆是我媽? 作者:樊子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無數的遼國蠻子,葬身在了火海裏麵,所有的大宋將士們,心中都振奮了起來。
大宋和遼國之間的深仇大恨,可以說是無解的。
往近了說,薊州城的屍山血海,到了現在都還沒有來得及全部處理幹淨呢。
而那些屍體當中,除了有守城將士們的,還有多少無辜的百姓?
遼國屠城,可從來都是連老弱病殘還有婦孺都不會放過的,孩子被他們用槍尖挑起,懸掛在半空之中,至於婦孺,甚至是衣衫全無。
往遠了說,遼國侵犯中原地帶,從前朝時期就開始了,近百年的欺辱之仇,數代人的血海深仇,都已經融入到了大宋子民的骨子裏去了。
但凡是大宋子民,他們誰人能不恨遼國?
他們等報仇都等了那麽久了,早就已經等的不耐煩了,都恨不得把遼國蠻子吃其肉,喝其血,寢其皮,扒其皮,抽其筋。
至於說憐憫?
遼國蠻子,他們不配得到憐憫。
隨著城樓上麵的戰鼓聲聲響起,不下於十萬的大宋將士們, 帶著深入骨子裏麵的仇恨, 一擁而上,開始了屠殺。
好戲,開場了。
薊州城城關上麵。
趙匡胤雙拳緊握,看著前方的遼國蠻子,在大宋將士們的鐵蹄之下,絕望地死去,雙目之中,都隻有無盡的冰冷和痛快。
再說趙德秀,此時此刻,他麵對著巨大的戰鼓,背對著戰場。
手中的鼓槌,不停地敲擊在巨大的大鼓上麵,發出了一陣又一陣密集的鼓聲。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預料進行著。
沒有什麽絕望,比從一個巨大的希望之中,重新跌落深淵之中的絕望,來的更加讓人深刻了。
殺人,最狠就不過誅心。
這場大雨來的及時,也給了遼國蠻子無限的希望,但是也帶給了他們更大的絕望。
接下來的戰鬥,不下於十萬的大宋將士們,一個個都是氣勢如虹,屠殺不足五萬且毫無戰意的遼國蠻子,趙德秀連看都不需要去看,就可以知道,這場麵絕對是一邊倒的。
絕對是摧枯拉朽一樣的痛快。
趙匡胤看著遠方的戰場,良久過後,才長長地深唿吸了一口氣。
至此,他的心中,甚至都有了一陣不敢相信的感覺,就好像麵前發生的一切,都是在做夢一樣。
他從來都沒有想過,遼國蠻子,這麽輕易地就可以給他們滅了?
明明,十多天前,他還在汴京城,對著一道道煙雲之地送來的折子而愁眉不展。
這一路上,染血的情報,一封接著一封。
薊州城上麵,是屍山血海,可是這才僅僅過去了十天,一切就都發生了改變啊。
遼國蠻子傾巢而出,卻很快就被他們給屠殺的都快沒有了。
想到這兒,趙匡胤轉頭,看向了身後正在敲擊戰鼓的趙德秀,不知不覺當中,他的眼眶也都微微發紅了起來。
這一切,可都是秀兒完成的啊。
手持方天畫戟,他可以孤身直入遼國境內,一戟貫穿遼國皇帝耶律阮的喉嚨。
放下方天畫戟,他可以著手成春,也可以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一計就可以坑殺百萬敵寇。
趙匡胤差點兒都要忘記了,自己是為了什麽,而禦駕親征而來的?
好像為的是,要親自保護自己的秀兒,要親自把自己的秀兒,給平安地帶迴去吧?
可是現在,他非但沒有親自保護好他的秀兒,甚至還讓他的秀兒,身陷遼國境內那種十死無生的險境之中了。
而且還是他的秀兒,反過來保護了他,還順帶幫他,可以平了遼國。
一想到這件事情,趙匡胤就忍不住了,老淚都要流出來了,他心中也生出了濃濃的愧疚。
兩行淚水,終於是繃不住而悄然滑落。
好在,趙德秀是背對著他的,其他人的注意力,也全部都在戰場上,所以沒有人能夠看到他的這副樣子。
趙德秀的耳朵微微一動,他的五官感覺,都要遠超常人,即便是背對著戰場,他也能夠大概了解戰場的情況。
現在,戰場上的喊殺聲,也明顯變小了,所以趙德秀也停下了手中的戰鼓。
接下來,就隻是收尾的工作了。
趙德秀不急不慌地把手中的鼓槌,放迴了自己的鼓架子上麵。
趙匡胤也隻能立刻收起了自己的情緒,慌忙地抹了一把臉上的淚痕,轉頭假裝查看戰場的樣子去了。
趙德秀也轉過了頭,看向了戰場,對於遼國蠻子的恨意,他不比任何一個人少。
從小經曆了戰亂饑荒的苦難,又親眼見到了薊州城的慘烈,更是看著大宋將士們,死在了遼國鐵蹄下麵。
即便是已經預料到了結果,他也要親眼去看一看,看看遼國蠻子被屠殺的幹幹淨淨,看看遼國蠻子死後被化作焦土枯骨的下場。
就在他轉身的一瞬間,趙德秀頓時目光一凜,麵如寒冰,眼神之中也閃過了一絲寒芒。
與此同時,一旁好幾個守城的將士們,也都是臉色大變。
“逃了?不好,那個是遼國的大將軍耶律武,他居然要逃跑?”
“此人乃是遼國皇帝耶律阮的胞弟,武藝超絕,沒有想到,他居然可以從十萬大軍之中逃脫出去?”
“嘶,遼國現在群龍無首,若是讓他逃了迴去,他很有可能會成為遼國的主心骨。”
隨著幾個視力極好的守城將士們的唿喊聲音,其他人也都是臉色大變,眯著眼睛,想要看清楚戰場上麵的情況。
趙匡胤再怎麽說,也是上了年紀,不同於昔日的年輕,他眯著眼睛,也隻能看到一個小黑點子,朝著遼國的方向奔襲而去。
很顯然,那個人就是耶律阮了。
那些將士們,也沒有說謊的必要。
頓時,趙匡胤的臉上,也露出了一抹遺憾的神色。
終究,還是沒有能夠將蠻夷給一網打盡,不過這個結果,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了,四十五萬遼國蠻子,悉數葬身在這裏,這已經不能說是大勝,而可以說是完勝了。
就在這個時候,趙匡胤的耳邊,突然響起了一個非常熟悉的聲音,“不知道聖上,你是想要活的,還是想要死的呢?”
大宋和遼國之間的深仇大恨,可以說是無解的。
往近了說,薊州城的屍山血海,到了現在都還沒有來得及全部處理幹淨呢。
而那些屍體當中,除了有守城將士們的,還有多少無辜的百姓?
遼國屠城,可從來都是連老弱病殘還有婦孺都不會放過的,孩子被他們用槍尖挑起,懸掛在半空之中,至於婦孺,甚至是衣衫全無。
往遠了說,遼國侵犯中原地帶,從前朝時期就開始了,近百年的欺辱之仇,數代人的血海深仇,都已經融入到了大宋子民的骨子裏去了。
但凡是大宋子民,他們誰人能不恨遼國?
他們等報仇都等了那麽久了,早就已經等的不耐煩了,都恨不得把遼國蠻子吃其肉,喝其血,寢其皮,扒其皮,抽其筋。
至於說憐憫?
遼國蠻子,他們不配得到憐憫。
隨著城樓上麵的戰鼓聲聲響起,不下於十萬的大宋將士們, 帶著深入骨子裏麵的仇恨, 一擁而上,開始了屠殺。
好戲,開場了。
薊州城城關上麵。
趙匡胤雙拳緊握,看著前方的遼國蠻子,在大宋將士們的鐵蹄之下,絕望地死去,雙目之中,都隻有無盡的冰冷和痛快。
再說趙德秀,此時此刻,他麵對著巨大的戰鼓,背對著戰場。
手中的鼓槌,不停地敲擊在巨大的大鼓上麵,發出了一陣又一陣密集的鼓聲。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預料進行著。
沒有什麽絕望,比從一個巨大的希望之中,重新跌落深淵之中的絕望,來的更加讓人深刻了。
殺人,最狠就不過誅心。
這場大雨來的及時,也給了遼國蠻子無限的希望,但是也帶給了他們更大的絕望。
接下來的戰鬥,不下於十萬的大宋將士們,一個個都是氣勢如虹,屠殺不足五萬且毫無戰意的遼國蠻子,趙德秀連看都不需要去看,就可以知道,這場麵絕對是一邊倒的。
絕對是摧枯拉朽一樣的痛快。
趙匡胤看著遠方的戰場,良久過後,才長長地深唿吸了一口氣。
至此,他的心中,甚至都有了一陣不敢相信的感覺,就好像麵前發生的一切,都是在做夢一樣。
他從來都沒有想過,遼國蠻子,這麽輕易地就可以給他們滅了?
明明,十多天前,他還在汴京城,對著一道道煙雲之地送來的折子而愁眉不展。
這一路上,染血的情報,一封接著一封。
薊州城上麵,是屍山血海,可是這才僅僅過去了十天,一切就都發生了改變啊。
遼國蠻子傾巢而出,卻很快就被他們給屠殺的都快沒有了。
想到這兒,趙匡胤轉頭,看向了身後正在敲擊戰鼓的趙德秀,不知不覺當中,他的眼眶也都微微發紅了起來。
這一切,可都是秀兒完成的啊。
手持方天畫戟,他可以孤身直入遼國境內,一戟貫穿遼國皇帝耶律阮的喉嚨。
放下方天畫戟,他可以著手成春,也可以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一計就可以坑殺百萬敵寇。
趙匡胤差點兒都要忘記了,自己是為了什麽,而禦駕親征而來的?
好像為的是,要親自保護自己的秀兒,要親自把自己的秀兒,給平安地帶迴去吧?
可是現在,他非但沒有親自保護好他的秀兒,甚至還讓他的秀兒,身陷遼國境內那種十死無生的險境之中了。
而且還是他的秀兒,反過來保護了他,還順帶幫他,可以平了遼國。
一想到這件事情,趙匡胤就忍不住了,老淚都要流出來了,他心中也生出了濃濃的愧疚。
兩行淚水,終於是繃不住而悄然滑落。
好在,趙德秀是背對著他的,其他人的注意力,也全部都在戰場上,所以沒有人能夠看到他的這副樣子。
趙德秀的耳朵微微一動,他的五官感覺,都要遠超常人,即便是背對著戰場,他也能夠大概了解戰場的情況。
現在,戰場上的喊殺聲,也明顯變小了,所以趙德秀也停下了手中的戰鼓。
接下來,就隻是收尾的工作了。
趙德秀不急不慌地把手中的鼓槌,放迴了自己的鼓架子上麵。
趙匡胤也隻能立刻收起了自己的情緒,慌忙地抹了一把臉上的淚痕,轉頭假裝查看戰場的樣子去了。
趙德秀也轉過了頭,看向了戰場,對於遼國蠻子的恨意,他不比任何一個人少。
從小經曆了戰亂饑荒的苦難,又親眼見到了薊州城的慘烈,更是看著大宋將士們,死在了遼國鐵蹄下麵。
即便是已經預料到了結果,他也要親眼去看一看,看看遼國蠻子被屠殺的幹幹淨淨,看看遼國蠻子死後被化作焦土枯骨的下場。
就在他轉身的一瞬間,趙德秀頓時目光一凜,麵如寒冰,眼神之中也閃過了一絲寒芒。
與此同時,一旁好幾個守城的將士們,也都是臉色大變。
“逃了?不好,那個是遼國的大將軍耶律武,他居然要逃跑?”
“此人乃是遼國皇帝耶律阮的胞弟,武藝超絕,沒有想到,他居然可以從十萬大軍之中逃脫出去?”
“嘶,遼國現在群龍無首,若是讓他逃了迴去,他很有可能會成為遼國的主心骨。”
隨著幾個視力極好的守城將士們的唿喊聲音,其他人也都是臉色大變,眯著眼睛,想要看清楚戰場上麵的情況。
趙匡胤再怎麽說,也是上了年紀,不同於昔日的年輕,他眯著眼睛,也隻能看到一個小黑點子,朝著遼國的方向奔襲而去。
很顯然,那個人就是耶律阮了。
那些將士們,也沒有說謊的必要。
頓時,趙匡胤的臉上,也露出了一抹遺憾的神色。
終究,還是沒有能夠將蠻夷給一網打盡,不過這個結果,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了,四十五萬遼國蠻子,悉數葬身在這裏,這已經不能說是大勝,而可以說是完勝了。
就在這個時候,趙匡胤的耳邊,突然響起了一個非常熟悉的聲音,“不知道聖上,你是想要活的,還是想要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