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餓不死你們
趙匡胤,你說你老婆是我媽? 作者:樊子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紫寰殿外麵,傳進來一個急切的聲音,讓殿內不少人的心,都提起來了。
而這個聲音下一句話,就讓趙匡胤整個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啟奏聖上,江南東路,淮南東路急報!”
“江南東路蝗蟲過境,滿天都是,數百裏地界,赤地如焚,寸草不生......”
皇城司侍衛,是連滾帶爬地進了紫寰殿,他也顧不得什麽體統,也顧不得自己有多疲憊了。
甚至,在進紫寰殿的時候,還因為一路勞累加上心急如焚,被紫寰殿的大門,給絆倒在了地上,他掙紮了許久,這才爬了起來,踉踉蹌蹌地來到了紫寰殿中間。
“啟奏聖上,蝗蟲災害,蝗蟲災害侵襲了長江以北,漫天都是蝗蟲,糧食,那些還沒有收獲的糧食,全部都沒了啊,聖上,全部都沒了啊!”
“漫天都是,遮天蔽日的蝗蟲,太嚇人了啊,大地赤貧,顆粒無收了啊!”
“求聖上,救救長江以北的老百姓吧!”
見到趙匡胤,皇城司侍衛直接就嘶喊了起來,這一路,也的確是把他給急壞了。
嘶喊了幾句後,這個皇城司的侍衛,就一頭栽倒在了地上,他累昏過去了。
“蝗蟲災害,這是饑荒,又要來了嗎,我大宋才初建國啊,怎麽如此多的困難?”
這一刻,趙匡胤也有些是迷茫了,再也沒有了淡定的表情,一雙帝眸都通紅了,龍袍下麵的雙手,也緊緊地握了起來。
這一刻,趙匡胤甚至有些羨慕前朝的東土大唐了。
大唐開國,雖然和大宋建國一樣,都是天下紛爭一統的。
可是大唐開國,可是撿了開皇之治的桃子,所以才能夠貞觀之治。
可是他大宋開國,撿到了什麽呢,安史之亂後的天下動蕩,黃巢之亂後的天下民不聊生,前朝五代十國的戰亂紛飛?
現在的大宋,雖然建國了,可就是一個爛攤子等著人來收拾啊。
可是,爛攤子都還沒有收拾了,又出現了蝗蟲災害。
哪怕趙匡胤再好的心態,泰山崩於其前而麵不改色,可是碰到了蝗蟲災害這四個字,他也不可能保持的了平靜的。
趙匡胤就是一個偏將軍出身,少年的時候,就見慣了饑荒,甚至是軍中,都經常斷糧,軍心不穩。
而現在,天下大定的時候,蝗蟲又來了,饑荒,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又要來了。
他趙匡胤有本事,可以改天換日,可以建立大宋王朝,可以一統江山社稷,可是對於“吃不飽飯”這個詞語來說,他也是束手無策啊。
蝗蟲過境,那可是寸草不生,樹皮草根,都沒得吃啊。
縱觀曆朝曆代,還真沒有一個皇帝,在遇到了蝗蟲災害,還可以從容處之了。
每一次的蝗蟲債還,都代表一個甚至多個地方,荒無人煙,滿地屍骨......
大宋雖然有賦稅,可是這些賦稅,大多都要供養軍隊,糧食本身朝廷也就不夠,根本就沒法子變出來糧食給百姓渡劫啊。
沉默了許久之後,趙匡胤這才歎了一口氣,道:“北方的蝗蟲災害,各位愛卿,不知道你們可有什麽對策?”
雖然趙匡胤是這麽問的,也是問的對策,但是他的聲音之中,卻充滿了絕望。
這個問題,他也知道,根本就沒有人可以有真正的決策辦法,朝廷現在能夠用到的辦法,無非就是撥款,賑災,調糧,放糧而已。
可是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各地糧庫的糧食,哪兒有那麽多啊,即便是江南富庶地方,也沒有那麽多糧食可以調啊!
這時候,立刻就有文臣站了出來,開口說道:“啟奏聖上,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應該立即著戶部撥款調糧,各地衙門開倉放糧,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麵對這等災害,朝廷上麵能夠想到的辦法,也就是這幾個字了。
這也怪不得文臣沒有辦法,因為這根本就是一個本身就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可是,每逢有天災,民間饑荒遍地,那些家裏藏的有糧食的,還能夠艱難地熬過去這一年。
可是那些真正吃不飽肚子的人,他們聚集在一起,會有什麽樣子的後果呢,他們就會去有糧食的地方搶。
餓極了的人,聚集在一起,什麽事情幹不出來?
所以最後,搶了糧,吃飽了肚子,就隻能造反了,因為不反是死,反也是死,還不是反了來搏一搏,萬一單車變了摩托,牛車變了龍輦呢?
趙匡胤皺了皺眉頭,正要說話,正準備批準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時,一直沒有怎麽說話的趙德秀,卻突然站了出來。
趙匡胤深吸一口氣,心頭猛地一跳,灰暗的帝眸之中,突然有了一些明亮的光芒。
“莫非秀......神醫先生,你有什麽可以解決這次災害的辦法嗎?”
趙匡胤的心,都有些加速了,因為根據他對趙德秀的了解,自己的秀兒,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出風頭的人,更不會在這種關鍵的時候,說出一些沒有用的話來。
秀兒都已經創造出來那麽多的奇跡了,難不成這一次,他真的能夠有辦法?
趙匡胤的心中,閃過了這個念頭,雖然他也清楚,這多少有些不太現實,但是他卻隱隱有一種感覺,他覺得趙德秀,或許還真的能夠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
瞬間,趙匡胤的心中,也有些矛盾了起來。
他期待趙德秀接下來的話,可是他又有些緊張,因為他害怕失望,趙德秀就是再厲害,他也不可能變的出來這麽多糧食啊。
江南東路,淮南東路,兩個路的百姓,那每日的消耗,根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恐怖如斯啊!
而趙匡胤緊張的時候,王政忠派係的那些殘存的官員們,卻是鬆了一口氣,甚至還在心中幸災樂禍了起來。
這棒子泥腿子,居然敢以下犯上,現在好了吧,蝗蟲來了,餓不死你們?
在他們來看,饑荒就饑荒唄,反正再饑荒也不可能來讓他們吃不飽肚子。
而且這一次,百姓們膽敢在汴京城暴亂,針對他們派係,他們看到那些百姓會餓死,心中還痛快的很呢。
當然了,他們的痛快,也隻能跟對趙德秀的仇恨一樣,憋在他們自己的心中,可不敢直接說出來的。
(求禮物,不送禮物點點為愛發電吧,不然真要完結了,一天隻有十多塊錢了!)
而這個聲音下一句話,就讓趙匡胤整個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啟奏聖上,江南東路,淮南東路急報!”
“江南東路蝗蟲過境,滿天都是,數百裏地界,赤地如焚,寸草不生......”
皇城司侍衛,是連滾帶爬地進了紫寰殿,他也顧不得什麽體統,也顧不得自己有多疲憊了。
甚至,在進紫寰殿的時候,還因為一路勞累加上心急如焚,被紫寰殿的大門,給絆倒在了地上,他掙紮了許久,這才爬了起來,踉踉蹌蹌地來到了紫寰殿中間。
“啟奏聖上,蝗蟲災害,蝗蟲災害侵襲了長江以北,漫天都是蝗蟲,糧食,那些還沒有收獲的糧食,全部都沒了啊,聖上,全部都沒了啊!”
“漫天都是,遮天蔽日的蝗蟲,太嚇人了啊,大地赤貧,顆粒無收了啊!”
“求聖上,救救長江以北的老百姓吧!”
見到趙匡胤,皇城司侍衛直接就嘶喊了起來,這一路,也的確是把他給急壞了。
嘶喊了幾句後,這個皇城司的侍衛,就一頭栽倒在了地上,他累昏過去了。
“蝗蟲災害,這是饑荒,又要來了嗎,我大宋才初建國啊,怎麽如此多的困難?”
這一刻,趙匡胤也有些是迷茫了,再也沒有了淡定的表情,一雙帝眸都通紅了,龍袍下麵的雙手,也緊緊地握了起來。
這一刻,趙匡胤甚至有些羨慕前朝的東土大唐了。
大唐開國,雖然和大宋建國一樣,都是天下紛爭一統的。
可是大唐開國,可是撿了開皇之治的桃子,所以才能夠貞觀之治。
可是他大宋開國,撿到了什麽呢,安史之亂後的天下動蕩,黃巢之亂後的天下民不聊生,前朝五代十國的戰亂紛飛?
現在的大宋,雖然建國了,可就是一個爛攤子等著人來收拾啊。
可是,爛攤子都還沒有收拾了,又出現了蝗蟲災害。
哪怕趙匡胤再好的心態,泰山崩於其前而麵不改色,可是碰到了蝗蟲災害這四個字,他也不可能保持的了平靜的。
趙匡胤就是一個偏將軍出身,少年的時候,就見慣了饑荒,甚至是軍中,都經常斷糧,軍心不穩。
而現在,天下大定的時候,蝗蟲又來了,饑荒,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又要來了。
他趙匡胤有本事,可以改天換日,可以建立大宋王朝,可以一統江山社稷,可是對於“吃不飽飯”這個詞語來說,他也是束手無策啊。
蝗蟲過境,那可是寸草不生,樹皮草根,都沒得吃啊。
縱觀曆朝曆代,還真沒有一個皇帝,在遇到了蝗蟲災害,還可以從容處之了。
每一次的蝗蟲債還,都代表一個甚至多個地方,荒無人煙,滿地屍骨......
大宋雖然有賦稅,可是這些賦稅,大多都要供養軍隊,糧食本身朝廷也就不夠,根本就沒法子變出來糧食給百姓渡劫啊。
沉默了許久之後,趙匡胤這才歎了一口氣,道:“北方的蝗蟲災害,各位愛卿,不知道你們可有什麽對策?”
雖然趙匡胤是這麽問的,也是問的對策,但是他的聲音之中,卻充滿了絕望。
這個問題,他也知道,根本就沒有人可以有真正的決策辦法,朝廷現在能夠用到的辦法,無非就是撥款,賑災,調糧,放糧而已。
可是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各地糧庫的糧食,哪兒有那麽多啊,即便是江南富庶地方,也沒有那麽多糧食可以調啊!
這時候,立刻就有文臣站了出來,開口說道:“啟奏聖上,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應該立即著戶部撥款調糧,各地衙門開倉放糧,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麵對這等災害,朝廷上麵能夠想到的辦法,也就是這幾個字了。
這也怪不得文臣沒有辦法,因為這根本就是一個本身就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可是,每逢有天災,民間饑荒遍地,那些家裏藏的有糧食的,還能夠艱難地熬過去這一年。
可是那些真正吃不飽肚子的人,他們聚集在一起,會有什麽樣子的後果呢,他們就會去有糧食的地方搶。
餓極了的人,聚集在一起,什麽事情幹不出來?
所以最後,搶了糧,吃飽了肚子,就隻能造反了,因為不反是死,反也是死,還不是反了來搏一搏,萬一單車變了摩托,牛車變了龍輦呢?
趙匡胤皺了皺眉頭,正要說話,正準備批準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時,一直沒有怎麽說話的趙德秀,卻突然站了出來。
趙匡胤深吸一口氣,心頭猛地一跳,灰暗的帝眸之中,突然有了一些明亮的光芒。
“莫非秀......神醫先生,你有什麽可以解決這次災害的辦法嗎?”
趙匡胤的心,都有些加速了,因為根據他對趙德秀的了解,自己的秀兒,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出風頭的人,更不會在這種關鍵的時候,說出一些沒有用的話來。
秀兒都已經創造出來那麽多的奇跡了,難不成這一次,他真的能夠有辦法?
趙匡胤的心中,閃過了這個念頭,雖然他也清楚,這多少有些不太現實,但是他卻隱隱有一種感覺,他覺得趙德秀,或許還真的能夠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
瞬間,趙匡胤的心中,也有些矛盾了起來。
他期待趙德秀接下來的話,可是他又有些緊張,因為他害怕失望,趙德秀就是再厲害,他也不可能變的出來這麽多糧食啊。
江南東路,淮南東路,兩個路的百姓,那每日的消耗,根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恐怖如斯啊!
而趙匡胤緊張的時候,王政忠派係的那些殘存的官員們,卻是鬆了一口氣,甚至還在心中幸災樂禍了起來。
這棒子泥腿子,居然敢以下犯上,現在好了吧,蝗蟲來了,餓不死你們?
在他們來看,饑荒就饑荒唄,反正再饑荒也不可能來讓他們吃不飽肚子。
而且這一次,百姓們膽敢在汴京城暴亂,針對他們派係,他們看到那些百姓會餓死,心中還痛快的很呢。
當然了,他們的痛快,也隻能跟對趙德秀的仇恨一樣,憋在他們自己的心中,可不敢直接說出來的。
(求禮物,不送禮物點點為愛發電吧,不然真要完結了,一天隻有十多塊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