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秦群臣:嗯??你說什麽???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作者:給錢就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
本來聽了王翦的話後已經不太感興趣的群臣們瞬間抬起了頭。
什麽?什麽 ?什麽?
剛剛太孫殿下說了什麽?山河使者徐福前往百越潛伏,之後發現百越有可以一年三熟的土地?
山河使者是什麽職位?徐福又是誰?
怎麽他們什麽都沒聽說過...?
當然了,這也不算很重要,重點是,徐福發現了什麽?一年三熟的肥沃土地?
真的假的?
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先“哦,一年三熟的土地啊”,然後“嗯?一年三熟的土地?”這樣的連鎖反應。
畢竟...如今的土地糧食大多數是一年兩熟,甚至有些地方是一年一熟的、
若是能夠有一大塊這麽肥沃的土地,那麽大秦日後或許就不需要為了糧食發愁了,而百越也一定會從蠻夷之地變成大秦的糧倉!
本來麽,打仗這種事情...群臣們是不怎麽在意的。
畢竟這種事情雖然會產生不少的軍功,但問題是能夠站在朝堂上左右政事的人哪一個身上沒有功勞,哪一個不是權貴?
在乎那點軍功?
當然是不在乎的。
他們隻在乎打仗需要花多少錢,花多少糧食,而這些錢財也好,糧食也好,從哪裏出。
而若是打仗這種事情能給他們帶來利益,能給大秦帶來利益....
那自然是好事了。
至於打下來百越怎麽給他們帶來利益....這事情就太簡單了。
百越那裏現在是不是荒涼的蠻夷之地?蠻夷之地有人會耕種麽?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該給誰呢??
不還是他們這群貴族們瓜分了?
於是...
孔安連忙站了起來,臉上帶著恭敬的神色:“啟稟陛下,這百越之人竟然敢多次挑釁我大秦,簡直是沒有將我大秦的天威放在心中,放在眼裏。”
“臣以為,對付這樣子的蠻夷,當以強橫的武力去教化他們,等到將他們打服了之後,再用知識去教化他們,讓他們從蠻夷變成我大秦的子民。”
“所以臣附議王翦將軍的想法。”
“請陛下發詔,下令攻伐百越,以討不臣!”
而孔安表態之後,朝堂上的其他重臣也都是一個個的反應了過來。
連忙開口附和此事。
嬴政坐在那裏,看著下首的所有人都在支持攻打百越,攻打蠻夷,與之前完全他提起來要攻伐蠻夷的時候完全不一樣的樣子,不由得嗤笑一聲。
從前天下方才平定的時候,他看出來了軍功製度的弊端,所以不想停止戰爭的腳步,那個時候這群人可不是這麽說的。
那時候的儒家可沒有現在的聽話,那會這些大臣可一個個的都是勸誡自己 ,讓自己不要繼續大興刀兵,這樣對大秦不好,甚至還隱隱約約的在上奏的奏疏中斥責他是個暴君。
斥責大秦是暴秦。
怎麽?
現在不過是短暫的一年時間過去,這群人就忘記了當初自己說的什麽話,做的什麽事情了?
這會的大秦攻伐百越就不是暴秦了?
他裝作遲疑的說道:“百越之地雖然略有錯處,但卻依舊是一國之地,哪怕其為蠻夷之輩也是如此,而我大秦方才平定天下,一統河山,此時擅動刀兵,恐怕會給國內的黔首們帶來無盡的災難啊。”
“朕想了想,暫且還是不要下令攻伐百越了。”
“不如便下令讓百越的諸王前來鹹陽城朝拜,而後獻上那些土地好了。”
嬴政站了起來,滿臉都是“朕很仁慈”的表情,但眼神中的玩味卻是充斥整個瞳孔,令那些大臣看了都感覺有些無奈。
這個時候您裝什麽仁德之君啊,裝什麽仁慈啊。
您也不想想,咱們都伺候了您多少年了,您什麽德行咱們還能不知道?
少府下意識的瞥了一眼站在那裏一動不動的贏野,而後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讓太孫殿下勸一勸陛下,盡快征討百越好了。
他這個少府管理財物,大概是知道大秦如今狀況的,早一日將百越納入大秦的版圖,早一日在百越種上能夠一年三熟的稻穀,他們也就可以多積攢一些糧食。
畢竟....如今的北疆雖然有三十萬大軍橫陳,但匈奴卻依舊虎視眈眈啊。
少府一直擔憂,若是征討百越的時候北疆也一起發動該如何?
而前線傳來的消息前兩日也在朝堂上傳閱了一遍,匈奴去歲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雪災,如今牛羊遭害,恐怕是無力起兵。
所以他們還有機會。
速戰速決!
盡快拿下百越,以免腹背受敵。
贏野此時卻低著頭,一副乖寶寶的樣子,裝作自己什麽都不知道,裝作自己什麽都沒做的樣子低著頭,然後默默的在心裏發笑。
他自然是看出來了嬴政想要幹什麽的。
嬴政是不滿這些人“前倨後恭”的表現,想要出一口惡氣來著。
畢竟當年他想要攻伐百越的時候,麵前的這些人一大部分都是阻攔的。
贏野悄悄的在心裏歎了口氣,順手拉住了想要站出來勸誡嬴政的扶蘇,而後心裏再次感慨。
老爹不懂事,大父還是個老頑童。
這大秦要是沒了他這個成熟穩重的人,該怎麽辦啊!
.... .....
散朝之後。
鹹陽宮外,大臣們三三兩兩的走著,臉上都是帶著困惑。
“你說,陛下到底是什麽意思?我怎麽感覺這是和上將軍唱戲呢?”
“但怎麽就是不同意呢?難道是沒商量好?”
“我看不像。”
一旁的李斯悄然無聲的瞥了一眼這些人,而後撇了撇嘴,揣測上意都不會,這些人啊。
嬴政的意思在李斯看來十分簡單,隻有兩個。
第一,師出無名。
這個是真的。
百越其實沒有幹什麽足以讓他們滅國的事情——畢竟一群蠻夷躲在山林子裏麵,也不出來找事,最多你也就是說他們不服教化。
但....不服教化就滅了人家,是不是有點太過了?
必須要找一個完美的理由,這樣才能師出有名。
第二麽....大概是陛下心裏的確是有氣吧?
... ....
章台宮
本應該走了的王翦卻坐在那裏,打了個哈欠。
“陛下,老夫到底什麽時候出發?”
本來聽了王翦的話後已經不太感興趣的群臣們瞬間抬起了頭。
什麽?什麽 ?什麽?
剛剛太孫殿下說了什麽?山河使者徐福前往百越潛伏,之後發現百越有可以一年三熟的土地?
山河使者是什麽職位?徐福又是誰?
怎麽他們什麽都沒聽說過...?
當然了,這也不算很重要,重點是,徐福發現了什麽?一年三熟的肥沃土地?
真的假的?
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先“哦,一年三熟的土地啊”,然後“嗯?一年三熟的土地?”這樣的連鎖反應。
畢竟...如今的土地糧食大多數是一年兩熟,甚至有些地方是一年一熟的、
若是能夠有一大塊這麽肥沃的土地,那麽大秦日後或許就不需要為了糧食發愁了,而百越也一定會從蠻夷之地變成大秦的糧倉!
本來麽,打仗這種事情...群臣們是不怎麽在意的。
畢竟這種事情雖然會產生不少的軍功,但問題是能夠站在朝堂上左右政事的人哪一個身上沒有功勞,哪一個不是權貴?
在乎那點軍功?
當然是不在乎的。
他們隻在乎打仗需要花多少錢,花多少糧食,而這些錢財也好,糧食也好,從哪裏出。
而若是打仗這種事情能給他們帶來利益,能給大秦帶來利益....
那自然是好事了。
至於打下來百越怎麽給他們帶來利益....這事情就太簡單了。
百越那裏現在是不是荒涼的蠻夷之地?蠻夷之地有人會耕種麽?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該給誰呢??
不還是他們這群貴族們瓜分了?
於是...
孔安連忙站了起來,臉上帶著恭敬的神色:“啟稟陛下,這百越之人竟然敢多次挑釁我大秦,簡直是沒有將我大秦的天威放在心中,放在眼裏。”
“臣以為,對付這樣子的蠻夷,當以強橫的武力去教化他們,等到將他們打服了之後,再用知識去教化他們,讓他們從蠻夷變成我大秦的子民。”
“所以臣附議王翦將軍的想法。”
“請陛下發詔,下令攻伐百越,以討不臣!”
而孔安表態之後,朝堂上的其他重臣也都是一個個的反應了過來。
連忙開口附和此事。
嬴政坐在那裏,看著下首的所有人都在支持攻打百越,攻打蠻夷,與之前完全他提起來要攻伐蠻夷的時候完全不一樣的樣子,不由得嗤笑一聲。
從前天下方才平定的時候,他看出來了軍功製度的弊端,所以不想停止戰爭的腳步,那個時候這群人可不是這麽說的。
那時候的儒家可沒有現在的聽話,那會這些大臣可一個個的都是勸誡自己 ,讓自己不要繼續大興刀兵,這樣對大秦不好,甚至還隱隱約約的在上奏的奏疏中斥責他是個暴君。
斥責大秦是暴秦。
怎麽?
現在不過是短暫的一年時間過去,這群人就忘記了當初自己說的什麽話,做的什麽事情了?
這會的大秦攻伐百越就不是暴秦了?
他裝作遲疑的說道:“百越之地雖然略有錯處,但卻依舊是一國之地,哪怕其為蠻夷之輩也是如此,而我大秦方才平定天下,一統河山,此時擅動刀兵,恐怕會給國內的黔首們帶來無盡的災難啊。”
“朕想了想,暫且還是不要下令攻伐百越了。”
“不如便下令讓百越的諸王前來鹹陽城朝拜,而後獻上那些土地好了。”
嬴政站了起來,滿臉都是“朕很仁慈”的表情,但眼神中的玩味卻是充斥整個瞳孔,令那些大臣看了都感覺有些無奈。
這個時候您裝什麽仁德之君啊,裝什麽仁慈啊。
您也不想想,咱們都伺候了您多少年了,您什麽德行咱們還能不知道?
少府下意識的瞥了一眼站在那裏一動不動的贏野,而後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讓太孫殿下勸一勸陛下,盡快征討百越好了。
他這個少府管理財物,大概是知道大秦如今狀況的,早一日將百越納入大秦的版圖,早一日在百越種上能夠一年三熟的稻穀,他們也就可以多積攢一些糧食。
畢竟....如今的北疆雖然有三十萬大軍橫陳,但匈奴卻依舊虎視眈眈啊。
少府一直擔憂,若是征討百越的時候北疆也一起發動該如何?
而前線傳來的消息前兩日也在朝堂上傳閱了一遍,匈奴去歲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雪災,如今牛羊遭害,恐怕是無力起兵。
所以他們還有機會。
速戰速決!
盡快拿下百越,以免腹背受敵。
贏野此時卻低著頭,一副乖寶寶的樣子,裝作自己什麽都不知道,裝作自己什麽都沒做的樣子低著頭,然後默默的在心裏發笑。
他自然是看出來了嬴政想要幹什麽的。
嬴政是不滿這些人“前倨後恭”的表現,想要出一口惡氣來著。
畢竟當年他想要攻伐百越的時候,麵前的這些人一大部分都是阻攔的。
贏野悄悄的在心裏歎了口氣,順手拉住了想要站出來勸誡嬴政的扶蘇,而後心裏再次感慨。
老爹不懂事,大父還是個老頑童。
這大秦要是沒了他這個成熟穩重的人,該怎麽辦啊!
.... .....
散朝之後。
鹹陽宮外,大臣們三三兩兩的走著,臉上都是帶著困惑。
“你說,陛下到底是什麽意思?我怎麽感覺這是和上將軍唱戲呢?”
“但怎麽就是不同意呢?難道是沒商量好?”
“我看不像。”
一旁的李斯悄然無聲的瞥了一眼這些人,而後撇了撇嘴,揣測上意都不會,這些人啊。
嬴政的意思在李斯看來十分簡單,隻有兩個。
第一,師出無名。
這個是真的。
百越其實沒有幹什麽足以讓他們滅國的事情——畢竟一群蠻夷躲在山林子裏麵,也不出來找事,最多你也就是說他們不服教化。
但....不服教化就滅了人家,是不是有點太過了?
必須要找一個完美的理由,這樣才能師出有名。
第二麽....大概是陛下心裏的確是有氣吧?
... ....
章台宮
本應該走了的王翦卻坐在那裏,打了個哈欠。
“陛下,老夫到底什麽時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