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重用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作者:給錢就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嬴政雙手把玩著銀幣,微微一握。
果然。
這銀幣頗為堅硬,明顯不像純銀那般柔軟。
他饒有興致的點點頭,然後問道:“錢幣是國家根本,不容動搖。”
“此幣能否被仿製呢?”
聞言,李斯等人頓時麵色一肅。
的確。
錢幣如果被造假,對國家危害太大了。
關鍵是。
現如今六國餘孽蠢蠢欲動,一旦讓他們能夠製造出假銀幣的話,大量假錢便會流入民間,屆時秦國的經濟基礎,都可能被顛覆!
李左車當即笑道:“啟稟陛下,銅幣,銀幣均需要特製的模板和許多工具才能製造,這些東西耗資甚巨。”
“許多工具甚至集結我秦國物力,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即使有心懷不軌之人想要仿製,難度也過於巨大。”
“更何況銀幣的配方隻有極少數人知曉,這些人都隨時處於嚴密監視中。”
“而若是沒有比例配方,製造出的銀幣無論是色澤,質地,都遠遠比不上我所造的銀幣,即使是尋常黔首也輕易能夠察覺真假。”
眾人聽得微微點頭。
不過王綰卻好似想起來什麽,又問道:“此幣含銀幾何?”
這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雖說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麽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之類的說法。
可誰都知道國家發行錢幣,肯定也要有利可圖的,隻是利潤大小的問題。
銀幣的含銀量過高的話,那麽當然不可能出現假幣,因為製造出來根本沒有利潤,但同樣秦國也沒有了‘利潤。’
那這錢幣造出來有什麽用?
可要是含銀量太低。
黔首們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用手裏的真金白銀換一塊‘鐵疙瘩。
就算有嚴酷刑法的強迫,可民間積極性不高,相應的新錢幣被黔首們接受的速度就非常慢!
如此一來,新錢幣對國家同樣沒有任何用處。
而李左車卻是胸有成竹的迴答道:“此幣含銀並不算低。”
“其中比例是殿下與我仔細商討後決定的,既不會造成銀幣的本身質量低廉、令其無法在民間流通,也不會過多,以至於被人重新熔鑄後得到更多的銀。”
“而且無論是銀幣和銅幣,都采用了對應的混合鍛造配方,質地非常堅固,極其耐用,無論光澤,手感,均為上乘,一般黔首的接受度很高。”
“關鍵是耐磨損!”
說到這,李左車微微一頓。
他從懷中拿出一枚銀幣:“此枚銀幣便是經過“磨損”驗證的,其光滑程度,以及本身質量並沒有什麽變化。”
眾人也不禁若有所思。
是啊。
新錢幣的製造全程保密,想要泄露出去的話難度太大了。
而且工序繁瑣複雜,又耗時耗力,等閑是不容易仿造的。
關鍵是銀幣含銀八成左右,仿製的人想要流通假幣,除去中間渠道的話,成本根本就收不迴來。
不過這‘耐磨損’……
又有什麽門道嗎?
而嬴野此時也接過話茬道:“一般金銀銅在作為貨幣使用時,日積月累下難免會有損耗。”
“甚至絕對有大量商戶將到手的銀幣‘搓’下來一小點,這樣長期積攢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利潤。”
“究其根本。”
“是因為金銀的質地都比較柔軟,而價值又夠高,自然有人見財起意去做這種勾當了。”
“不過新錢幣卻不同。”
“銅幣不用多說,本來質地就非常堅硬,再加上價值不算太高,所以不會出現損耗。”
“而新銀幣在通過特殊配方造出來後,質地同樣堅固異常,並且表麵很光滑,如果硬是‘搓’下來一點的話,黔首們不傻,當然不會願意交易這樣的銀幣。”
嬴野這番話落下後,李斯等人頓時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雖然造新幣這個事已經很久了,可他們還真沒考慮過‘日常損耗’這個問題。
現在嬴野一提,他們頓時就意識到這個問題非常關鍵。
事實上。
後世的‘一條鞭法’‘火耗歸公’等等,都和這個‘日常損耗’有關係。
而這個問題引發的嚴重性。
導致後世的明朝收不上足夠的賦稅!
甚至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因為明中期開始向百姓收賦稅時。
按照一條鞭法的規定,是徭役,田賦和其他雜征全部統計在一起,以收銀子的方式統一折算的。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
銀子因為是貴金屬,質地柔軟,貧苦百姓日常使用時通常是以碎銀的形式交易的,是會磨損的!
打個比方:
假設明朝某年要收1000萬兩銀子的賦稅,而官員肯定不能把百姓交的碎銀交上中央,必須要重新迴爐重鑄成銀錠!
而地方官員們在重鑄銀錠時,期間肯定有折耗,也就是火耗了,而這個火耗當然也隻能有百姓們承擔了。
如此一來。
各地官員就借著所謂的‘火耗’大肆斂財,甚至火耗是賦稅雜征的幾倍!
這樣明朝的百姓們越來越窮,地方豪紳官員們越來越富,唯獨明朝自個啥好沒占著,還得被百姓指著脊梁骨罵!
不過嬴野當然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銀幣!
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因為新銀幣並不柔軟,除非故意破壞,不然很難出現磨損。
而且銀幣如果作為秦朝通用貨幣單位之一,與銅幣共同流通民間的話。
一般黔首們都完全用得起!
也完全不用擔心秦朝中央派給地方的賦稅,會被官員們以某種名義加征了。
而就在眾人沉思時。
嬴野已經對李左車繼續說道:“金幣的價值太高,尋常黔首不可能用得起,所以有關金幣的鍛造,你暫時也不用著急。”
“你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保證銀幣,銅幣的鍛造流程,配方的保密性!”
“那些參與製造新幣的工匠,官員們……你心裏要有數!”
嬴野向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現在既然把鑄幣這事交給了李左車,相關的事情當然也一並交給李左車負責。
當然這也是因為李左車在鑄幣這事上表現不錯,嬴野準備借此再考驗他一番,然後決定是否重用。
“不要讓孤失望。”
果然。
這銀幣頗為堅硬,明顯不像純銀那般柔軟。
他饒有興致的點點頭,然後問道:“錢幣是國家根本,不容動搖。”
“此幣能否被仿製呢?”
聞言,李斯等人頓時麵色一肅。
的確。
錢幣如果被造假,對國家危害太大了。
關鍵是。
現如今六國餘孽蠢蠢欲動,一旦讓他們能夠製造出假銀幣的話,大量假錢便會流入民間,屆時秦國的經濟基礎,都可能被顛覆!
李左車當即笑道:“啟稟陛下,銅幣,銀幣均需要特製的模板和許多工具才能製造,這些東西耗資甚巨。”
“許多工具甚至集結我秦國物力,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即使有心懷不軌之人想要仿製,難度也過於巨大。”
“更何況銀幣的配方隻有極少數人知曉,這些人都隨時處於嚴密監視中。”
“而若是沒有比例配方,製造出的銀幣無論是色澤,質地,都遠遠比不上我所造的銀幣,即使是尋常黔首也輕易能夠察覺真假。”
眾人聽得微微點頭。
不過王綰卻好似想起來什麽,又問道:“此幣含銀幾何?”
這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雖說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麽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之類的說法。
可誰都知道國家發行錢幣,肯定也要有利可圖的,隻是利潤大小的問題。
銀幣的含銀量過高的話,那麽當然不可能出現假幣,因為製造出來根本沒有利潤,但同樣秦國也沒有了‘利潤。’
那這錢幣造出來有什麽用?
可要是含銀量太低。
黔首們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用手裏的真金白銀換一塊‘鐵疙瘩。
就算有嚴酷刑法的強迫,可民間積極性不高,相應的新錢幣被黔首們接受的速度就非常慢!
如此一來,新錢幣對國家同樣沒有任何用處。
而李左車卻是胸有成竹的迴答道:“此幣含銀並不算低。”
“其中比例是殿下與我仔細商討後決定的,既不會造成銀幣的本身質量低廉、令其無法在民間流通,也不會過多,以至於被人重新熔鑄後得到更多的銀。”
“而且無論是銀幣和銅幣,都采用了對應的混合鍛造配方,質地非常堅固,極其耐用,無論光澤,手感,均為上乘,一般黔首的接受度很高。”
“關鍵是耐磨損!”
說到這,李左車微微一頓。
他從懷中拿出一枚銀幣:“此枚銀幣便是經過“磨損”驗證的,其光滑程度,以及本身質量並沒有什麽變化。”
眾人也不禁若有所思。
是啊。
新錢幣的製造全程保密,想要泄露出去的話難度太大了。
而且工序繁瑣複雜,又耗時耗力,等閑是不容易仿造的。
關鍵是銀幣含銀八成左右,仿製的人想要流通假幣,除去中間渠道的話,成本根本就收不迴來。
不過這‘耐磨損’……
又有什麽門道嗎?
而嬴野此時也接過話茬道:“一般金銀銅在作為貨幣使用時,日積月累下難免會有損耗。”
“甚至絕對有大量商戶將到手的銀幣‘搓’下來一小點,這樣長期積攢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利潤。”
“究其根本。”
“是因為金銀的質地都比較柔軟,而價值又夠高,自然有人見財起意去做這種勾當了。”
“不過新錢幣卻不同。”
“銅幣不用多說,本來質地就非常堅硬,再加上價值不算太高,所以不會出現損耗。”
“而新銀幣在通過特殊配方造出來後,質地同樣堅固異常,並且表麵很光滑,如果硬是‘搓’下來一點的話,黔首們不傻,當然不會願意交易這樣的銀幣。”
嬴野這番話落下後,李斯等人頓時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雖然造新幣這個事已經很久了,可他們還真沒考慮過‘日常損耗’這個問題。
現在嬴野一提,他們頓時就意識到這個問題非常關鍵。
事實上。
後世的‘一條鞭法’‘火耗歸公’等等,都和這個‘日常損耗’有關係。
而這個問題引發的嚴重性。
導致後世的明朝收不上足夠的賦稅!
甚至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因為明中期開始向百姓收賦稅時。
按照一條鞭法的規定,是徭役,田賦和其他雜征全部統計在一起,以收銀子的方式統一折算的。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
銀子因為是貴金屬,質地柔軟,貧苦百姓日常使用時通常是以碎銀的形式交易的,是會磨損的!
打個比方:
假設明朝某年要收1000萬兩銀子的賦稅,而官員肯定不能把百姓交的碎銀交上中央,必須要重新迴爐重鑄成銀錠!
而地方官員們在重鑄銀錠時,期間肯定有折耗,也就是火耗了,而這個火耗當然也隻能有百姓們承擔了。
如此一來。
各地官員就借著所謂的‘火耗’大肆斂財,甚至火耗是賦稅雜征的幾倍!
這樣明朝的百姓們越來越窮,地方豪紳官員們越來越富,唯獨明朝自個啥好沒占著,還得被百姓指著脊梁骨罵!
不過嬴野當然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銀幣!
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因為新銀幣並不柔軟,除非故意破壞,不然很難出現磨損。
而且銀幣如果作為秦朝通用貨幣單位之一,與銅幣共同流通民間的話。
一般黔首們都完全用得起!
也完全不用擔心秦朝中央派給地方的賦稅,會被官員們以某種名義加征了。
而就在眾人沉思時。
嬴野已經對李左車繼續說道:“金幣的價值太高,尋常黔首不可能用得起,所以有關金幣的鍛造,你暫時也不用著急。”
“你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保證銀幣,銅幣的鍛造流程,配方的保密性!”
“那些參與製造新幣的工匠,官員們……你心裏要有數!”
嬴野向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現在既然把鑄幣這事交給了李左車,相關的事情當然也一並交給李左車負責。
當然這也是因為李左車在鑄幣這事上表現不錯,嬴野準備借此再考驗他一番,然後決定是否重用。
“不要讓孤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