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信任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作者:給錢就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下這意思……
是要他全權負責鑄幣這件事嗎?!
李左車瞬間有些激動了,這意味著殿下對他的認可!
按理說。
李左車的心理素質不算差,可問題是驚喜太大了!
因為‘負責新幣’和‘全權負責新幣’,這差別可就太大了。
全權!
這兩個字可不是隨隨便便說出來的。
意味著李左車將完全主導大秦新幣事宜,從鑄造新幣到發行,流通,乃至直接關係到大秦今年明年的國庫收入!
幹係太大了!
一時間。
不說其他人。
就連李斯王綰等人的臉色都瞬間變了,有些難以置信的看向贏野。
甚至以如今李斯的身份,他的眼底都忍不住掠過了一抹細微的嫉妒,當然,這一抹嫉妒很快就全部散去了。
全權負責鑄幣事務是挺不錯的,但編撰法典、接任丞相、編撰簡體文字等事業對於李斯來說,則是更加海闊天空嘛。
但這也無法也是那刹那之間出現的一抹嫉妒。
是的,嫉妒。
要知道。
大秦又是華夏迄今為止,唯一也是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大秦在史書上的分量,遠遠不是戰國七雄能夠比擬的,所以對於任何想要大展拳腳的人而言,現如今的大秦,都絕對是他們‘表演’的黃金舞台!
而鑄幣一直是有史以來,任何國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如果僅僅是李左車負責鑄幣的話,那麽這事即便做得再好,也算不上什麽大的功績。
但現在贏野把新幣發行流通的事,也一股腦全交給李左車了!
雖說承擔的責任風險同樣飆升。
可要是把這事幹成了,那絕對會在史書上留下重重一筆!
丞相王綰忍不住說道:“殿下,新幣流通事關重大,是否再安排一位……”
不過他話語未落,就被贏野擺擺手打斷了:
“疑人不用。”
“無論是對李左車,還是對你,對朝堂上的諸公,孤都是這個態度。”
說著贏野看向李左車,詢問道:“你之前鑄幣的事情做的不錯,所以我給你加加擔子。”
“你是怎麽想的,如果不願意的話,孤也不勉強。”
李左車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是贏野對他的‘考驗’了,聽到這話哪還有猶豫,他立馬恭聲道:
“臣願立下軍令狀!”
“若新幣流通發行出現任何問題,臣願一力擔之!”
風險?
是。
新幣流通和發行牽扯大秦的方方麵麵,隻要李左車應下這事,那麽方方麵麵都需要李左車躬身親曆,負責到底。
可這又算得了什麽呢?
一旦成了,那他必然會進一步得到贏野的重用,甚至未來位列九卿!甚至留名史書!
其他人見李左車毫不猶豫的應下來,心裏也是豔羨不已。
而被打斷話的王綰卻是微微皺眉。
他倒不是出於嫉妒之類的,單單是因為新幣關係重大,不放心把此事完全交給一個年輕人而已,不過見贏野態度堅決,卻是不好多說了。
不過無論是李斯,王綰,還是朝堂上的其他諸公,心裏對贏野都愈發敬畏。
既敬,又畏!
贏野那句‘用人不疑,簡直到他們心底去了。
在這樣的君主手下做事,看來是不用擔心自己的才幹沒有施展的機會了。
當然前提是在贏野給了機會後,他們要把握住那個機會!
就連早就對贏野死心塌地的李斯,現在心裏都無比歡喜。
贏野對他,不就是用人不疑嗎!
而且贏野交給他的差事一旦辦好了,功績可比貨幣這事大得多得多!
是真正肉眼可見的,能夠流芳百世的功績!
實際上。
現在朝堂上的諸公,都非常‘喜歡’贏野。
因為贏野做事太漂亮了!
不貪功,有能力,有野心,還常常有天馬行空而富有實踐性的遠大計劃。
最關鍵的是不搞帝王權術那一套!
要知道。
縱觀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曆史。
從嬴政之前的春秋戰國,再到大秦之後曆朝曆代的皇帝,許多皇帝君主最喜歡鑽研帝王權術,搞什麽朝堂平衡,弄得臣子們壓力山大,做事畏首畏尾的。
而曆朝皇帝們之所以要這麽做,不僅僅是為了樹立威信雲雲。
更重要的是不想‘背鍋!’
這並不是調侃。
即使封建時代至高無上的皇帝,也怕背鍋!
畢竟一些事情要是做錯了,到時候皇帝是要被百姓們暗地戳脊梁骨罵的,更是要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的!
可贏野呢?
每每要做什麽事,根本不會跟他們藏著掖著,亦或者說的模棱兩可,故作高深雲雲,讓臣子們自己揣摩上意。
而贏野的這種直白並不是說他城府不深!
恰恰相反。
在李斯等人看來。
這反而是最自信的體現!
因為贏野的表現很直觀的告訴他們:
‘我不跟你玩虛的,你就按我說的做,要是出錯了鍋我背著,史書罵名我擔著,我不會讓臣子們替我背鍋!’
‘相反要是事成,功勞是你自個的!’
既用人不疑,又敢於攬責,還知人善用……
誰不喜歡跟著這樣的‘老板’?!
而坐在贏野身旁的嬴政,此刻心裏同樣對贏野的表現感到十分欣慰。
敬!畏!
皇帝要做的不是比臣子將軍們聰明,而是要做到讓手下的臣子將軍們對自己敬畏!
從今天朝堂上的情況來看。
這最重要的兩點,贏野已經做到了。
因為嬴政明顯看出了右丞相王綰對贏野的決定有些反對,但在贏野拍板後,王綰就沒再開口了。
能讓王綰這樣的朝堂大佬按下心中的反對意見。
不說一個‘畏’字,但贏野在朝堂上的威信已然確立,這是扶蘇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即使在他百年之後。
想到這,嬴政忍不住一笑,旋即便閉上眼睛假寐起來。
有這好孫子在,以後他倒是能省心不少了。
……
……
雒越更南(今老撾越南一帶)
山火彌漫,順著大風越燒越旺,火光連綿數十裏,這裏是越南之地最後一處頑抗部落。
不遠處。
東越王,西越王與王翦縱馬而立,三人目光幽幽,似乎正在欣賞著此地的最後一把大火。
而王翦則是一邊欣賞著這場大火,一邊也是暗暗打量著東越王,西越王二人。
是要他全權負責鑄幣這件事嗎?!
李左車瞬間有些激動了,這意味著殿下對他的認可!
按理說。
李左車的心理素質不算差,可問題是驚喜太大了!
因為‘負責新幣’和‘全權負責新幣’,這差別可就太大了。
全權!
這兩個字可不是隨隨便便說出來的。
意味著李左車將完全主導大秦新幣事宜,從鑄造新幣到發行,流通,乃至直接關係到大秦今年明年的國庫收入!
幹係太大了!
一時間。
不說其他人。
就連李斯王綰等人的臉色都瞬間變了,有些難以置信的看向贏野。
甚至以如今李斯的身份,他的眼底都忍不住掠過了一抹細微的嫉妒,當然,這一抹嫉妒很快就全部散去了。
全權負責鑄幣事務是挺不錯的,但編撰法典、接任丞相、編撰簡體文字等事業對於李斯來說,則是更加海闊天空嘛。
但這也無法也是那刹那之間出現的一抹嫉妒。
是的,嫉妒。
要知道。
大秦又是華夏迄今為止,唯一也是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大秦在史書上的分量,遠遠不是戰國七雄能夠比擬的,所以對於任何想要大展拳腳的人而言,現如今的大秦,都絕對是他們‘表演’的黃金舞台!
而鑄幣一直是有史以來,任何國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如果僅僅是李左車負責鑄幣的話,那麽這事即便做得再好,也算不上什麽大的功績。
但現在贏野把新幣發行流通的事,也一股腦全交給李左車了!
雖說承擔的責任風險同樣飆升。
可要是把這事幹成了,那絕對會在史書上留下重重一筆!
丞相王綰忍不住說道:“殿下,新幣流通事關重大,是否再安排一位……”
不過他話語未落,就被贏野擺擺手打斷了:
“疑人不用。”
“無論是對李左車,還是對你,對朝堂上的諸公,孤都是這個態度。”
說著贏野看向李左車,詢問道:“你之前鑄幣的事情做的不錯,所以我給你加加擔子。”
“你是怎麽想的,如果不願意的話,孤也不勉強。”
李左車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是贏野對他的‘考驗’了,聽到這話哪還有猶豫,他立馬恭聲道:
“臣願立下軍令狀!”
“若新幣流通發行出現任何問題,臣願一力擔之!”
風險?
是。
新幣流通和發行牽扯大秦的方方麵麵,隻要李左車應下這事,那麽方方麵麵都需要李左車躬身親曆,負責到底。
可這又算得了什麽呢?
一旦成了,那他必然會進一步得到贏野的重用,甚至未來位列九卿!甚至留名史書!
其他人見李左車毫不猶豫的應下來,心裏也是豔羨不已。
而被打斷話的王綰卻是微微皺眉。
他倒不是出於嫉妒之類的,單單是因為新幣關係重大,不放心把此事完全交給一個年輕人而已,不過見贏野態度堅決,卻是不好多說了。
不過無論是李斯,王綰,還是朝堂上的其他諸公,心裏對贏野都愈發敬畏。
既敬,又畏!
贏野那句‘用人不疑,簡直到他們心底去了。
在這樣的君主手下做事,看來是不用擔心自己的才幹沒有施展的機會了。
當然前提是在贏野給了機會後,他們要把握住那個機會!
就連早就對贏野死心塌地的李斯,現在心裏都無比歡喜。
贏野對他,不就是用人不疑嗎!
而且贏野交給他的差事一旦辦好了,功績可比貨幣這事大得多得多!
是真正肉眼可見的,能夠流芳百世的功績!
實際上。
現在朝堂上的諸公,都非常‘喜歡’贏野。
因為贏野做事太漂亮了!
不貪功,有能力,有野心,還常常有天馬行空而富有實踐性的遠大計劃。
最關鍵的是不搞帝王權術那一套!
要知道。
縱觀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曆史。
從嬴政之前的春秋戰國,再到大秦之後曆朝曆代的皇帝,許多皇帝君主最喜歡鑽研帝王權術,搞什麽朝堂平衡,弄得臣子們壓力山大,做事畏首畏尾的。
而曆朝皇帝們之所以要這麽做,不僅僅是為了樹立威信雲雲。
更重要的是不想‘背鍋!’
這並不是調侃。
即使封建時代至高無上的皇帝,也怕背鍋!
畢竟一些事情要是做錯了,到時候皇帝是要被百姓們暗地戳脊梁骨罵的,更是要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的!
可贏野呢?
每每要做什麽事,根本不會跟他們藏著掖著,亦或者說的模棱兩可,故作高深雲雲,讓臣子們自己揣摩上意。
而贏野的這種直白並不是說他城府不深!
恰恰相反。
在李斯等人看來。
這反而是最自信的體現!
因為贏野的表現很直觀的告訴他們:
‘我不跟你玩虛的,你就按我說的做,要是出錯了鍋我背著,史書罵名我擔著,我不會讓臣子們替我背鍋!’
‘相反要是事成,功勞是你自個的!’
既用人不疑,又敢於攬責,還知人善用……
誰不喜歡跟著這樣的‘老板’?!
而坐在贏野身旁的嬴政,此刻心裏同樣對贏野的表現感到十分欣慰。
敬!畏!
皇帝要做的不是比臣子將軍們聰明,而是要做到讓手下的臣子將軍們對自己敬畏!
從今天朝堂上的情況來看。
這最重要的兩點,贏野已經做到了。
因為嬴政明顯看出了右丞相王綰對贏野的決定有些反對,但在贏野拍板後,王綰就沒再開口了。
能讓王綰這樣的朝堂大佬按下心中的反對意見。
不說一個‘畏’字,但贏野在朝堂上的威信已然確立,這是扶蘇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即使在他百年之後。
想到這,嬴政忍不住一笑,旋即便閉上眼睛假寐起來。
有這好孫子在,以後他倒是能省心不少了。
……
……
雒越更南(今老撾越南一帶)
山火彌漫,順著大風越燒越旺,火光連綿數十裏,這裏是越南之地最後一處頑抗部落。
不遠處。
東越王,西越王與王翦縱馬而立,三人目光幽幽,似乎正在欣賞著此地的最後一把大火。
而王翦則是一邊欣賞著這場大火,一邊也是暗暗打量著東越王,西越王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