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人才太多也不好啊!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作者:給錢就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一副當甩手掌櫃模樣的嬴政,贏野也是無奈笑了笑。
連黑冰台都由自己調動,看來大父還真是信任自己呢。
不過贏野也對收拾六國餘孽很有信心,見嬴政如此,也不再繼續推辭了。
很快。
迴到寢宮後,贏野便開始仔細思索起如今大秦的走勢。
畢竟現如今的大秦真的算得上內憂外患,雖不至於說有亡國危險,可內外動蕩卻委實不少。
特別是現在還是大秦建國初期,有嬴政滅六國之餘威震懾,贏野做許多事情的阻力還沒那麽大,若是不盡快解決的話,很多事越拖越解決不了。
其他且不說。
如今大秦諸多正在實施的新政,每一樣都無比緊要,容不得半分差池。
至於東越王和百越,贏野倒是很放心,因為現在百越已經統合,幾乎沒有消耗大秦的半分錢糧。
而後續東越王出征有毒之地,毫無疑問更是一樁無本買賣。
因為錢糧兵馬都是由百越方麵自己提供的,無論東越王敗得有多慘,都完全影響不到大秦絲毫。
而東越王如果打下有毒,那大秦將收獲新的領土,人口,無數肥沃的土地,還有珍貴的香料,棉花等等。
至於六國餘孽的問題,贏野其實也沒怎麽擔心。
因為現在大秦的格局可與後世曆史書上的不同,如張良,劉邦,蕭何等人早就被自己收為己用,而李斯也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胡亥更是早早被處死,如此種種,再加上自己在六國故族那的布局,六國餘孽已然成不了什麽氣候了。
其實對於嬴政的擔心,贏野都覺得有點多餘了。
因為現在是大秦三年,可不是大秦十三年!
六國餘孽雖然在世家和地方上擁有不小的力量
至於徐福出海的事,倒是的確動用了大秦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徐福最終沒能在海上找到扶桑島國的話,贏野是肯定要虧本的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贏野比誰都清楚。
海洋才是後世的主旋律!
後世西方各國正是憑借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瘋狂在全球無數殖民地攫取恐怖的收益,最終才對華夏實現的彎道超車。
海洋,代表了希望,代表了無數的金山銀山,各種資源,遼闊的殖民地,肥沃的土地,大量的海外人口,還有能夠成為主糧輔糧的土豆,番薯,玉米……
所以。
海洋必須探索!
即使虧本也在所不惜!
因為就算這個時代大秦從海外得不到利益,也能給後世的華夏提供一種方向,讓華夏不至於被時代的滾滾洪流淹沒。
而贏野更清楚另一點。
那就是沒有利益,就沒有動力!
隻有讓大秦的商戶,貴族,黔首,大臣們,知道大海所能帶來的恐怖利益,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自主積極的向大海探索!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可沒有和他一樣擁有‘天眼’,要是他在海上一直虧本的話,莫說滿朝文武必然集體反對,隻怕連一直最支持他的大父都不會答應這種虧本生意了。
也正因如此。
贏野才對徐福的這次出海如此重視。
因為徐福隻要找到了前往扶桑的海上航線!
那麽一切問題就將迎刃而解!
扶桑的土地雖不算肥沃,可人口也是種資源啊!
更不要說石見銀山誇張的白銀儲量,足以讓大秦任何大臣,貴族,黔首……集體陷入瘋狂!
“唿……”
贏野輕輕吐出一口氣,旋即又露出了一絲苦笑。
他這還沒當上皇帝呢!
怎麽感覺整個大秦的重擔,全壓到他肩頭上了?
況且徐福出海這事,甚至都隻是贏野海上探索的一個開端!
後續還要尋找新大陸,還要建立大秦的海外殖民地,還要找番薯玉米土豆,還要移民……
贏野頭大如牛,不禁撓了撓頭。
這麽多事他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可扶蘇他是指望不了的,大父現在又完全放權給他,左膀右臂李斯現在忙著造字。
贏野頓時開始思索起自己現在手底下的人才梯隊。
李斯,王綰,王翦,徐福,張耳,這些人屬於自己的第一梯隊人選,算是自己當下用得順手的,並且確實有才幹,但是王綰還不完全屬於自己派係的,要他做事可以,真要他做什麽機密的事情,贏野真有點不放心。
而除了這五人之外。
李左車算是正在考察期,也就是實習期,如果這小子能把新幣的事辦好,後續自然會委以重任。
東越王?這勉強也算一個,根據王翦的迴信,這家夥也是個妙人,隻是具體是否有才幹,也需要進一步的驗證。
除此之外。
自己手下還未得到重用的預備役倒是很多。
蕭何,張良,曹參,這些漢初的頂級人才,現在都聚攏到了自己手底下,不過之前贏野要忙的事情太多,倒是一直沒時間仔細思考這些人的去處。
曆史無疑已經證明了這些人的才華和能力,但是具體給他們安排個什麽位置,這還真挺棘手的。
畢竟如張良就是韓國前貴族,如果贏野直接搞空降委以重任的話,勢必引發朝堂上的不滿,可要是讓張良從小官做起……
未免又過於浪費他的才華了!
“要不,讓他們當個侍禦史?”
“也不行,侍禦史僅次於九卿,現在張良幾人根本是無名小卒,毫無建樹,即使我知道他們的才華,別人不知道啊,如此空降……”
贏野一陣糾結。
人才多了也是一種麻煩啊!
自己現在既不能直接搞空降,也不能慢慢等他們一步步爬起……
哦對了,還有個劉邦!
贏野一拍腦袋。
自己收了這尊大神後,隻是畫了一張大餅,之後竟然都能給忘了!
要知道。
漢祖可不僅僅擅長搞政治,軍事上那絕對也是頂級好手!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僅僅隻是打不過項羽,可收拾起項羽的手下來那絕對是戰無不勝,甚至許多人都認為劉邦才是秦末漢初時期的第三號軍事家,僅次於項羽和韓信。
對於這種頂級人才,贏野是必須物盡其用的。
仔細思索了一陣後,贏野決定先和劉邦聊聊。
連黑冰台都由自己調動,看來大父還真是信任自己呢。
不過贏野也對收拾六國餘孽很有信心,見嬴政如此,也不再繼續推辭了。
很快。
迴到寢宮後,贏野便開始仔細思索起如今大秦的走勢。
畢竟現如今的大秦真的算得上內憂外患,雖不至於說有亡國危險,可內外動蕩卻委實不少。
特別是現在還是大秦建國初期,有嬴政滅六國之餘威震懾,贏野做許多事情的阻力還沒那麽大,若是不盡快解決的話,很多事越拖越解決不了。
其他且不說。
如今大秦諸多正在實施的新政,每一樣都無比緊要,容不得半分差池。
至於東越王和百越,贏野倒是很放心,因為現在百越已經統合,幾乎沒有消耗大秦的半分錢糧。
而後續東越王出征有毒之地,毫無疑問更是一樁無本買賣。
因為錢糧兵馬都是由百越方麵自己提供的,無論東越王敗得有多慘,都完全影響不到大秦絲毫。
而東越王如果打下有毒,那大秦將收獲新的領土,人口,無數肥沃的土地,還有珍貴的香料,棉花等等。
至於六國餘孽的問題,贏野其實也沒怎麽擔心。
因為現在大秦的格局可與後世曆史書上的不同,如張良,劉邦,蕭何等人早就被自己收為己用,而李斯也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胡亥更是早早被處死,如此種種,再加上自己在六國故族那的布局,六國餘孽已然成不了什麽氣候了。
其實對於嬴政的擔心,贏野都覺得有點多餘了。
因為現在是大秦三年,可不是大秦十三年!
六國餘孽雖然在世家和地方上擁有不小的力量
至於徐福出海的事,倒是的確動用了大秦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徐福最終沒能在海上找到扶桑島國的話,贏野是肯定要虧本的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贏野比誰都清楚。
海洋才是後世的主旋律!
後世西方各國正是憑借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瘋狂在全球無數殖民地攫取恐怖的收益,最終才對華夏實現的彎道超車。
海洋,代表了希望,代表了無數的金山銀山,各種資源,遼闊的殖民地,肥沃的土地,大量的海外人口,還有能夠成為主糧輔糧的土豆,番薯,玉米……
所以。
海洋必須探索!
即使虧本也在所不惜!
因為就算這個時代大秦從海外得不到利益,也能給後世的華夏提供一種方向,讓華夏不至於被時代的滾滾洪流淹沒。
而贏野更清楚另一點。
那就是沒有利益,就沒有動力!
隻有讓大秦的商戶,貴族,黔首,大臣們,知道大海所能帶來的恐怖利益,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自主積極的向大海探索!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可沒有和他一樣擁有‘天眼’,要是他在海上一直虧本的話,莫說滿朝文武必然集體反對,隻怕連一直最支持他的大父都不會答應這種虧本生意了。
也正因如此。
贏野才對徐福的這次出海如此重視。
因為徐福隻要找到了前往扶桑的海上航線!
那麽一切問題就將迎刃而解!
扶桑的土地雖不算肥沃,可人口也是種資源啊!
更不要說石見銀山誇張的白銀儲量,足以讓大秦任何大臣,貴族,黔首……集體陷入瘋狂!
“唿……”
贏野輕輕吐出一口氣,旋即又露出了一絲苦笑。
他這還沒當上皇帝呢!
怎麽感覺整個大秦的重擔,全壓到他肩頭上了?
況且徐福出海這事,甚至都隻是贏野海上探索的一個開端!
後續還要尋找新大陸,還要建立大秦的海外殖民地,還要找番薯玉米土豆,還要移民……
贏野頭大如牛,不禁撓了撓頭。
這麽多事他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可扶蘇他是指望不了的,大父現在又完全放權給他,左膀右臂李斯現在忙著造字。
贏野頓時開始思索起自己現在手底下的人才梯隊。
李斯,王綰,王翦,徐福,張耳,這些人屬於自己的第一梯隊人選,算是自己當下用得順手的,並且確實有才幹,但是王綰還不完全屬於自己派係的,要他做事可以,真要他做什麽機密的事情,贏野真有點不放心。
而除了這五人之外。
李左車算是正在考察期,也就是實習期,如果這小子能把新幣的事辦好,後續自然會委以重任。
東越王?這勉強也算一個,根據王翦的迴信,這家夥也是個妙人,隻是具體是否有才幹,也需要進一步的驗證。
除此之外。
自己手下還未得到重用的預備役倒是很多。
蕭何,張良,曹參,這些漢初的頂級人才,現在都聚攏到了自己手底下,不過之前贏野要忙的事情太多,倒是一直沒時間仔細思考這些人的去處。
曆史無疑已經證明了這些人的才華和能力,但是具體給他們安排個什麽位置,這還真挺棘手的。
畢竟如張良就是韓國前貴族,如果贏野直接搞空降委以重任的話,勢必引發朝堂上的不滿,可要是讓張良從小官做起……
未免又過於浪費他的才華了!
“要不,讓他們當個侍禦史?”
“也不行,侍禦史僅次於九卿,現在張良幾人根本是無名小卒,毫無建樹,即使我知道他們的才華,別人不知道啊,如此空降……”
贏野一陣糾結。
人才多了也是一種麻煩啊!
自己現在既不能直接搞空降,也不能慢慢等他們一步步爬起……
哦對了,還有個劉邦!
贏野一拍腦袋。
自己收了這尊大神後,隻是畫了一張大餅,之後竟然都能給忘了!
要知道。
漢祖可不僅僅擅長搞政治,軍事上那絕對也是頂級好手!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僅僅隻是打不過項羽,可收拾起項羽的手下來那絕對是戰無不勝,甚至許多人都認為劉邦才是秦末漢初時期的第三號軍事家,僅次於項羽和韓信。
對於這種頂級人才,贏野是必須物盡其用的。
仔細思索了一陣後,贏野決定先和劉邦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