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無法被造假的新銅幣!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作者:給錢就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1.5!
說真的這個兌換比說有點誇張了。
但是沒辦法,之前大秦的銅錢不說是粗製濫造吧,那也絕對算得上不堪一用。
含銅銀量太少了,並且做工極差!
再加上當初嬴政並未對鑄幣局的鑄造工作施行嚴格監管,各國各地都在瘋狂私鑄半兩錢,導致各地鑄出的錢幣質量參差不齊。
許多地方的鑄幣局官員為了中飽私囊,鑄出的半兩錢含銅量不足三成!
還間接在大秦催生出了規模不小的假幣產業!
而新式銅幣則不同,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雕刻模板,經過嚴格工藝鑄造出來的,單單每一枚銅幣的成本就達到其幣值的九成!
甚至新式銅幣都還是憑借著規模化的國家生產,才不至於虧本,勉強有一成利潤歸入國庫。
黔首們不是傻子,錢幣好壞當然是分得清的,新式銅幣紮實的做工一放手裏就知道了,所以對新式銅幣當然十分追捧。
而就在商販老張興衝衝的去兌換銅幣的同時。
在不遠的一處街道上。
十幾名路人此刻正聚在一處布店內看熱鬧。
此刻。
布店老板此刻正死死攥住一名客人的衣領,口水全噴在了對方臉上:
“敢到老子的店裏使假錢?”
“你也不在周遭打聽打聽,老子馬季是吃幹飯的嗎!”
“瞧瞧新銅幣這分量,這做工,這質感……再瞧瞧你這破假錢!”
“真拿老子眼睛瞎了嗎!!”
布店老板越說越氣,啪啪就給了那用假錢的客人兩個耳光。
“走,跟我去見官!”
布店老板直接揪著那使假錢的人,就要往官府走去。
小二也趕忙將剛收到的幾枚假錢與新銅幣放在一起,一眾看熱鬧的路人頓時目光聚焦過來。
卻見到。
那幾枚假銅幣的做工也算是不錯了,可是明顯遠不如真錢那般精致,有好事者還特意把兩種錢拿在手裏掂量了下,發現二者重量也差距很大。
新錢沉,紮手,假錢則是輕飄飄的,是個人就能分辨得出來。
簡直一眼就能辨出真假!
“這新錢是造得真良心啊,起碼用了九成銅吧,不然分量沒這麽沉。”
“可不是!就這麽大點的銅幣,能有這分量,絕對是足工足料!”
“看著就和假錢不一樣,新錢上麵的紋飾明顯精致得多,這假錢上的圖案,就跟我二娃在地上畫的鬼畫符一樣。”
路人們對著櫃上的假錢指指點點,顯然都覺得剛才那家夥用的假錢,造得太粗劣了。
其實說起來。
這還真不能怪造假錢的人不用心,實在是新式銅幣太難造假了!
原因分成幾個方麵,不過歸根結底還是成本問題。
因為新式銅幣可是贏野親自找人,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雕刻的全副錢幣模板,這些模板相當精致,所以鑄出銅幣上的圖案當然也十分精致。
單單這些模板的價格便是個天價!
尋常的造假團夥,根本就不能有那麽龐大的資本弄出新式銅幣的模板來!
而有能力造出這種模板的大型造假團夥,也不會來造假新式銅幣了。
因為造假錢是為什麽?
還不是為了有利可圖嘛!
但是問題就來了。
新式銅幣用的可是九成銅,分量夠沉!
這就導致假錢銅幣用的稍微少點,百姓手裏一掂就知道了,而如果不少用銅的話……這踏馬壓根無利可圖啊!
因為即便是大秦造新式銅幣,那也是通過國家級別的大規模量產,才降低的成本,繼而才有一層薄利可圖的!
至於摻入鐵或者其他金屬代替?
這更不現實了!
因為現在是秦朝,可沒有什麽化學啥的學問,你要是其他金屬摻多了,顏色就不對了!
新式銅幣是由九成銅加錫等金屬鑄成的,是泛綠的!
如此種種。
直接便導致大秦範圍內規模眾多的假幣造假團夥們,要麽壓根放棄了鑄造新式假幣,要麽造出的假幣就是一眼假,即便是沒讀過書的黔首們也能分得清的那種!
甚至。
近來鹹陽附近許多使假錢的人,都被官府給逮著了,順藤摸瓜,很是揪出了幾個造假幣的大型團夥。
不過麵對如此大好局勢,李左車卻完全沒有急功近利,立即把新式錢幣向全國範圍推廣的想法。
而這也是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因為第一批流入民間的新銅幣,新銀幣,均是由鹹陽地區的鑄幣局造出,做工分量都很有保證。
但是要是讓各地的鑄幣局也開始大規模生產的話……
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
那必然有官員陽奉陰違,造出質量參差不齊的錢幣來!
而現在新式錢幣剛在民間引起了良好反響,黔首們爭相兌換使用,李左車可不是短視之人,是絕不會就這麽輕易破壞掉剛剛建立起的新錢幣信譽的!
新式貨幣流通全國這事,不能急!
貨幣信譽!
這玩意對國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像當初明朝太宗皇帝朱棣,在靖難後便大肆加印寶鈔(一種紙質鈔票),導致大明寶鈔急速貶值,甚至在明中期開始淪為了廢紙一般的存在。
甚至朱棣強令民間使用寶鈔,以他‘開國皇帝’的威望,都完全推動不下去,因為百姓們不認啊!
所以深知貨幣信譽重要性的贏野,也是立即讚同了李左車緩行慢施的策略,現在正在秘密趕製大量的銅幣銀幣模板,同時準備抽調黑冰台的秘諜,屆時等時機成熟後,再讓各地鑄幣局大規模鑄造流通新式貨幣。
而贏野見李左車辦事滴水不漏,事必親躬,也是對這個年輕人愈有好感,心裏已然存了重用的念頭了。
……
……
與此同時。
廬江郡。
項籍正與叔父項伯把酒言歡,哦不,應該說是把酒言愁。
項籍有兩個叔父,都在曆史中留下很大的名氣。
其中項梁是戰國末期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善武勇,喜結豪俠,一直在吳縣地區積蓄力量,許多史書中都將他都陳勝並稱,是秦末起義軍的巨頭之一,也是他教項羽“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的本事的。
至於這個項伯嘛,在曆史上曾犯殺人罪,跟隨張良躲避在下邳縣,後世大名鼎鼎的鴻門宴上,也是他‘保護’的劉邦,甚至最後項羽死了,項伯卻被劉邦封做射陽侯,乃至賜姓劉氏。
說真的這個兌換比說有點誇張了。
但是沒辦法,之前大秦的銅錢不說是粗製濫造吧,那也絕對算得上不堪一用。
含銅銀量太少了,並且做工極差!
再加上當初嬴政並未對鑄幣局的鑄造工作施行嚴格監管,各國各地都在瘋狂私鑄半兩錢,導致各地鑄出的錢幣質量參差不齊。
許多地方的鑄幣局官員為了中飽私囊,鑄出的半兩錢含銅量不足三成!
還間接在大秦催生出了規模不小的假幣產業!
而新式銅幣則不同,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雕刻模板,經過嚴格工藝鑄造出來的,單單每一枚銅幣的成本就達到其幣值的九成!
甚至新式銅幣都還是憑借著規模化的國家生產,才不至於虧本,勉強有一成利潤歸入國庫。
黔首們不是傻子,錢幣好壞當然是分得清的,新式銅幣紮實的做工一放手裏就知道了,所以對新式銅幣當然十分追捧。
而就在商販老張興衝衝的去兌換銅幣的同時。
在不遠的一處街道上。
十幾名路人此刻正聚在一處布店內看熱鬧。
此刻。
布店老板此刻正死死攥住一名客人的衣領,口水全噴在了對方臉上:
“敢到老子的店裏使假錢?”
“你也不在周遭打聽打聽,老子馬季是吃幹飯的嗎!”
“瞧瞧新銅幣這分量,這做工,這質感……再瞧瞧你這破假錢!”
“真拿老子眼睛瞎了嗎!!”
布店老板越說越氣,啪啪就給了那用假錢的客人兩個耳光。
“走,跟我去見官!”
布店老板直接揪著那使假錢的人,就要往官府走去。
小二也趕忙將剛收到的幾枚假錢與新銅幣放在一起,一眾看熱鬧的路人頓時目光聚焦過來。
卻見到。
那幾枚假銅幣的做工也算是不錯了,可是明顯遠不如真錢那般精致,有好事者還特意把兩種錢拿在手裏掂量了下,發現二者重量也差距很大。
新錢沉,紮手,假錢則是輕飄飄的,是個人就能分辨得出來。
簡直一眼就能辨出真假!
“這新錢是造得真良心啊,起碼用了九成銅吧,不然分量沒這麽沉。”
“可不是!就這麽大點的銅幣,能有這分量,絕對是足工足料!”
“看著就和假錢不一樣,新錢上麵的紋飾明顯精致得多,這假錢上的圖案,就跟我二娃在地上畫的鬼畫符一樣。”
路人們對著櫃上的假錢指指點點,顯然都覺得剛才那家夥用的假錢,造得太粗劣了。
其實說起來。
這還真不能怪造假錢的人不用心,實在是新式銅幣太難造假了!
原因分成幾個方麵,不過歸根結底還是成本問題。
因為新式銅幣可是贏野親自找人,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雕刻的全副錢幣模板,這些模板相當精致,所以鑄出銅幣上的圖案當然也十分精致。
單單這些模板的價格便是個天價!
尋常的造假團夥,根本就不能有那麽龐大的資本弄出新式銅幣的模板來!
而有能力造出這種模板的大型造假團夥,也不會來造假新式銅幣了。
因為造假錢是為什麽?
還不是為了有利可圖嘛!
但是問題就來了。
新式銅幣用的可是九成銅,分量夠沉!
這就導致假錢銅幣用的稍微少點,百姓手裏一掂就知道了,而如果不少用銅的話……這踏馬壓根無利可圖啊!
因為即便是大秦造新式銅幣,那也是通過國家級別的大規模量產,才降低的成本,繼而才有一層薄利可圖的!
至於摻入鐵或者其他金屬代替?
這更不現實了!
因為現在是秦朝,可沒有什麽化學啥的學問,你要是其他金屬摻多了,顏色就不對了!
新式銅幣是由九成銅加錫等金屬鑄成的,是泛綠的!
如此種種。
直接便導致大秦範圍內規模眾多的假幣造假團夥們,要麽壓根放棄了鑄造新式假幣,要麽造出的假幣就是一眼假,即便是沒讀過書的黔首們也能分得清的那種!
甚至。
近來鹹陽附近許多使假錢的人,都被官府給逮著了,順藤摸瓜,很是揪出了幾個造假幣的大型團夥。
不過麵對如此大好局勢,李左車卻完全沒有急功近利,立即把新式錢幣向全國範圍推廣的想法。
而這也是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因為第一批流入民間的新銅幣,新銀幣,均是由鹹陽地區的鑄幣局造出,做工分量都很有保證。
但是要是讓各地的鑄幣局也開始大規模生產的話……
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
那必然有官員陽奉陰違,造出質量參差不齊的錢幣來!
而現在新式錢幣剛在民間引起了良好反響,黔首們爭相兌換使用,李左車可不是短視之人,是絕不會就這麽輕易破壞掉剛剛建立起的新錢幣信譽的!
新式貨幣流通全國這事,不能急!
貨幣信譽!
這玩意對國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像當初明朝太宗皇帝朱棣,在靖難後便大肆加印寶鈔(一種紙質鈔票),導致大明寶鈔急速貶值,甚至在明中期開始淪為了廢紙一般的存在。
甚至朱棣強令民間使用寶鈔,以他‘開國皇帝’的威望,都完全推動不下去,因為百姓們不認啊!
所以深知貨幣信譽重要性的贏野,也是立即讚同了李左車緩行慢施的策略,現在正在秘密趕製大量的銅幣銀幣模板,同時準備抽調黑冰台的秘諜,屆時等時機成熟後,再讓各地鑄幣局大規模鑄造流通新式貨幣。
而贏野見李左車辦事滴水不漏,事必親躬,也是對這個年輕人愈有好感,心裏已然存了重用的念頭了。
……
……
與此同時。
廬江郡。
項籍正與叔父項伯把酒言歡,哦不,應該說是把酒言愁。
項籍有兩個叔父,都在曆史中留下很大的名氣。
其中項梁是戰國末期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善武勇,喜結豪俠,一直在吳縣地區積蓄力量,許多史書中都將他都陳勝並稱,是秦末起義軍的巨頭之一,也是他教項羽“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的本事的。
至於這個項伯嘛,在曆史上曾犯殺人罪,跟隨張良躲避在下邳縣,後世大名鼎鼎的鴻門宴上,也是他‘保護’的劉邦,甚至最後項羽死了,項伯卻被劉邦封做射陽侯,乃至賜姓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