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民夫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作者:給錢就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43章 民夫
而因此受到牽連,被流放的官員家屬,奴仆,吏員,更是兩千多人!
贏野是個相當有計劃的人,他並沒有針對性收拾某些貪汙的大員,否則有些事情不上稱沒有二兩,上稱了兩百斤都打不住!
他命令張耳抓捕的,大都是一些真正有貪腐實情,且情況惡劣,並且家產頗豐的官員。
所以在一番大肆反腐之下,朝堂上並沒有太大的動蕩,而贏野也狠狠樹立了一波威信,同時攢上了一大筆銀子,填上了造船所需的饑荒。
至於那些被牽連流放的人嘛……自然是統統送到各地的礦區,亦或者其他水利建造工程的地方,繼續發揮剩餘價值了。
而除了反腐這件大事外。
近期贏野還做了一件頗為重大的事情。
徭役!
贏野開始在民間大規模征集徭役!
在曆史上,嬴政便大肆招集民間徭役,修築長城,阿房宮,建造秦始皇陵等工程,消耗了數百萬的民力。
‘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驪山’
‘使丞相李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
……
不過在這個時候,始皇帝還沒到窮奢淫欲的時候,而且贏野也不會給自己大父這個機會了。
至於修長城嘛,按照正常曆史那也得到公元前215年,嬴政命蒙恬大將軍率軍出征,大破匈奴,收複河南地之後,然後嬴政才能命蒙恬組織民工,在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築起萬裏長城來。
現在匈奴還霸占著河南地,修長城自然是無從談起了。
所以贏野現在大規模征集徭役,當然不是為了修長城了,他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原因考慮。
第一,通過征集徭役,在國內修建大量的水利設施工程,讓農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至於第二嘛……主要還是為了鎮壓六國餘孽!
是的,為了鎮壓六國餘孽,所以征徭役。
這聽著似乎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其實曆史上的嬴政也做過這樣的操作。
當初嬴政滅掉六國,建立秦朝時,為了表現自己的寬厚仁慈,大方的放過了六國餘孽,結果他轉頭就後悔了,並且六國餘孽們也果然開始暗中行動,規劃起複國的事宜。
可他畢竟是九五至尊,總不能反悔吧。
所以嬴政就想了個法子,那就是大肆在六國故地,通過徭役召集年輕壯年男子,讓他們去修築長城!
六國故地的街溜子多,容易擾亂社會治安,甚至一些年輕人湊到一起,腦子一熱可能就會商量起造反了。
怎麽辦呢?
統統逮去服徭役!
如此一來。
六國故地的人力空虛,青壯年忙碌於徭役,自然沒什麽精力和時間去造反起義了。
不過到了秦始皇後期的時候,大秦的財政接近總崩盤,民眾們吃不起飯,又被徭役逼得家破人亡,最後才沒辦法開始造反。
而現在嬴野便是要效仿曆史上嬴政的這一招。
咱現在修不了長城,但是能修水利工程啊!
這都是利國利民的事情,而且能夠把六國故地有造反潛力的青壯年們,送到故鄉之外的事情,打散他們的凝聚力。
如此一來。
既修了水利工程利國利民,又大幅度削弱了六國餘孽的潛在勢力。
所謂一箭雙雕之計!
而贏野這次搞徭役的規模也很大,在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的故地,征集了超過六十萬民夫服徭役,修築各地的水利設施。
並且贏野還不準燕國的民夫,修築燕國當地的水利設施。
燕遣送至秦,楚遣送至齊,齊遣送至魏……
各地征集來的民富,需要遣送至其他國家故地或原秦國的地盤上,然後再修築本地的水利設施,徹底打亂這些民夫的凝聚力。
當然了。
六十萬人啊,日常開銷可是相當恐怖的一筆數字。
即使隻在大秦內部運轉,每日所需的食物都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而贏野也沒有嬴政那麽殘暴,不可能說真的如以前的徭役那般,不給民夫工錢,甚至糧食都得民夫自己帶的那種。
正兒八經的徭役,朝廷當然是不用出一毛錢,不用出一粒糧了,朝廷隻需要防備著這些被逼瘋的民夫們,可能造反的危險。
但贏野還是心軟,得為這些征集來的民夫負點責,所以勒令六國征召來的徭役民夫,在遣送其其他國家故地後,民夫的夥食由當地官府,民間提供。
簡單來說的話,即:魏國故地的民夫被送到齊國故地後,由齊國故地當地的官府,以及民間負責飲食,其他地方也如這般進行。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大大增加了各地官府的負擔,所以在徭役剛開始的時候,各地官府便是怨聲載道。
至於六國故地的民間那就更不用說了,不說是沸反盈天,官逼民反吧,那也算的上是民不聊生了。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贏野倒是沒有再表現出往日的仁慈寬厚,而是相當果決的頂住了一切壓力,強力的施行了這項政策。
……
……
鹹陽。
朝堂之上。
“殿下,此事還需再議呐!”
“六十萬民夫的衣食住行,均有地方官府負責,開銷實在甚巨,地方官府根本承受不起!”
“現在六國故地均是民怨載道,黔首們民不聊生,若是再這麽一意孤行下去,隻怕是……要逼反了啊!”
一名大臣跪拜在地,聲淚俱下的訴說道。
而朝堂上也有很大一批官員,此時雖然沒有開口,但觀其神色姿態,顯然是也持有這種想法的。
沒辦法。
一下征集六十萬民夫,這本就是個十分浩大的工程。
更莫說還要讓這些民夫轉到其他地方修築水利,沿途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
而如果真的這般還就罷了。
畢竟徭役嘛,這玩意是免費+強迫性質的,最多苦一苦百姓,朝廷是不用出一分錢一粒糧的。
就算死了幾萬十萬的黔首,也頂多搞出幾場暴動,起義出來,以如今鼎盛時期的大秦軍隊戰力,輕而易舉就能鎮壓下去。
結果倒好。
贏野還要各地官府負責這些民夫的衣食住行!
這一下才是大臣們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而因此受到牽連,被流放的官員家屬,奴仆,吏員,更是兩千多人!
贏野是個相當有計劃的人,他並沒有針對性收拾某些貪汙的大員,否則有些事情不上稱沒有二兩,上稱了兩百斤都打不住!
他命令張耳抓捕的,大都是一些真正有貪腐實情,且情況惡劣,並且家產頗豐的官員。
所以在一番大肆反腐之下,朝堂上並沒有太大的動蕩,而贏野也狠狠樹立了一波威信,同時攢上了一大筆銀子,填上了造船所需的饑荒。
至於那些被牽連流放的人嘛……自然是統統送到各地的礦區,亦或者其他水利建造工程的地方,繼續發揮剩餘價值了。
而除了反腐這件大事外。
近期贏野還做了一件頗為重大的事情。
徭役!
贏野開始在民間大規模征集徭役!
在曆史上,嬴政便大肆招集民間徭役,修築長城,阿房宮,建造秦始皇陵等工程,消耗了數百萬的民力。
‘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驪山’
‘使丞相李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
……
不過在這個時候,始皇帝還沒到窮奢淫欲的時候,而且贏野也不會給自己大父這個機會了。
至於修長城嘛,按照正常曆史那也得到公元前215年,嬴政命蒙恬大將軍率軍出征,大破匈奴,收複河南地之後,然後嬴政才能命蒙恬組織民工,在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築起萬裏長城來。
現在匈奴還霸占著河南地,修長城自然是無從談起了。
所以贏野現在大規模征集徭役,當然不是為了修長城了,他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原因考慮。
第一,通過征集徭役,在國內修建大量的水利設施工程,讓農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至於第二嘛……主要還是為了鎮壓六國餘孽!
是的,為了鎮壓六國餘孽,所以征徭役。
這聽著似乎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其實曆史上的嬴政也做過這樣的操作。
當初嬴政滅掉六國,建立秦朝時,為了表現自己的寬厚仁慈,大方的放過了六國餘孽,結果他轉頭就後悔了,並且六國餘孽們也果然開始暗中行動,規劃起複國的事宜。
可他畢竟是九五至尊,總不能反悔吧。
所以嬴政就想了個法子,那就是大肆在六國故地,通過徭役召集年輕壯年男子,讓他們去修築長城!
六國故地的街溜子多,容易擾亂社會治安,甚至一些年輕人湊到一起,腦子一熱可能就會商量起造反了。
怎麽辦呢?
統統逮去服徭役!
如此一來。
六國故地的人力空虛,青壯年忙碌於徭役,自然沒什麽精力和時間去造反起義了。
不過到了秦始皇後期的時候,大秦的財政接近總崩盤,民眾們吃不起飯,又被徭役逼得家破人亡,最後才沒辦法開始造反。
而現在嬴野便是要效仿曆史上嬴政的這一招。
咱現在修不了長城,但是能修水利工程啊!
這都是利國利民的事情,而且能夠把六國故地有造反潛力的青壯年們,送到故鄉之外的事情,打散他們的凝聚力。
如此一來。
既修了水利工程利國利民,又大幅度削弱了六國餘孽的潛在勢力。
所謂一箭雙雕之計!
而贏野這次搞徭役的規模也很大,在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的故地,征集了超過六十萬民夫服徭役,修築各地的水利設施。
並且贏野還不準燕國的民夫,修築燕國當地的水利設施。
燕遣送至秦,楚遣送至齊,齊遣送至魏……
各地征集來的民富,需要遣送至其他國家故地或原秦國的地盤上,然後再修築本地的水利設施,徹底打亂這些民夫的凝聚力。
當然了。
六十萬人啊,日常開銷可是相當恐怖的一筆數字。
即使隻在大秦內部運轉,每日所需的食物都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而贏野也沒有嬴政那麽殘暴,不可能說真的如以前的徭役那般,不給民夫工錢,甚至糧食都得民夫自己帶的那種。
正兒八經的徭役,朝廷當然是不用出一毛錢,不用出一粒糧了,朝廷隻需要防備著這些被逼瘋的民夫們,可能造反的危險。
但贏野還是心軟,得為這些征集來的民夫負點責,所以勒令六國征召來的徭役民夫,在遣送其其他國家故地後,民夫的夥食由當地官府,民間提供。
簡單來說的話,即:魏國故地的民夫被送到齊國故地後,由齊國故地當地的官府,以及民間負責飲食,其他地方也如這般進行。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大大增加了各地官府的負擔,所以在徭役剛開始的時候,各地官府便是怨聲載道。
至於六國故地的民間那就更不用說了,不說是沸反盈天,官逼民反吧,那也算的上是民不聊生了。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贏野倒是沒有再表現出往日的仁慈寬厚,而是相當果決的頂住了一切壓力,強力的施行了這項政策。
……
……
鹹陽。
朝堂之上。
“殿下,此事還需再議呐!”
“六十萬民夫的衣食住行,均有地方官府負責,開銷實在甚巨,地方官府根本承受不起!”
“現在六國故地均是民怨載道,黔首們民不聊生,若是再這麽一意孤行下去,隻怕是……要逼反了啊!”
一名大臣跪拜在地,聲淚俱下的訴說道。
而朝堂上也有很大一批官員,此時雖然沒有開口,但觀其神色姿態,顯然是也持有這種想法的。
沒辦法。
一下征集六十萬民夫,這本就是個十分浩大的工程。
更莫說還要讓這些民夫轉到其他地方修築水利,沿途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
而如果真的這般還就罷了。
畢竟徭役嘛,這玩意是免費+強迫性質的,最多苦一苦百姓,朝廷是不用出一分錢一粒糧的。
就算死了幾萬十萬的黔首,也頂多搞出幾場暴動,起義出來,以如今鼎盛時期的大秦軍隊戰力,輕而易舉就能鎮壓下去。
結果倒好。
贏野還要各地官府負責這些民夫的衣食住行!
這一下才是大臣們最不能接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