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皇孫類我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作者:給錢就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4章 皇孫類我
可要是沒編撰好,大家夥肯定不會去怪罪蕭何墨矩,乃至那些個墨家弟子們,而是會將矛頭指向贏野。
你贏野是儲君,負責總綱的編撰,出了問題,肯定要找你這個頭頭的啊!
所以編撰大秦江河水利工程總綱這件事情,在其他人那,絕對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甚至對嬴政都是如此。
畢竟大臣們如果負責此事,一旦功成,那就是大禹轉世,在朝中威望暴增,升官不說,還能青史留名,成為一代名臣。
而如果失敗了,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畢竟隻是編撰書籍而已,頂多就是罰俸,連降職都有點不可能,甚至還能推諉責任,把責任推給手底下的人。
而如果是嬴政命人編撰此書的話,功成那嬴政的履曆上又多了一筆大功績,論功績那是正兒八經直追三皇五帝,甚至文治武功比三皇五帝都還更猛!
至於編撰失敗了嘛……以嬴政在大秦的威望,這種事情也算不得什麽,甚至連發牢騷的人都不敢當著嬴政麵說出口。
但是放眼大秦,誰都可以搞這部總綱的修撰,唯獨贏野不行!
畢竟他身為儲君,早就已經是封無可封,就算真弄出啥功績來,除了史書留名外,還能有什麽封賞,嬴政總不能把皇位直接拱手讓給他來當吧?!
對於身為儲君的贏野來說,現在最應該做的是‘穩’!
所以現在贏野編撰大秦江河水利工程總綱的操作,在眾多臣子心裏,立即就樹立起了‘魄力’‘心胸’的印象。
沒有魄力,沒有心胸的儲君,是絕不可能冒險做這樣一件吃力不討好,僅僅為國為民有利的事情了!
更莫說。
現在贏野還要在鹹陽學宮裏,公開這部大秦江河水利工程總綱!
甚至還要遍邀群賢,一同來修繕編寫這部總綱!
這擺明就是給一些想攻擊他的人遞靶子打啊!
根本不用想。
屆時必然有無數人前往鹹陽學宮,觀閱總綱,或是為了解惑,或是為了好奇,或是為了……故意找總綱中的錯誤疏漏!
而贏野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
傻子都猜得出來!
這是為了進一步的修繕總綱,為將來落實到地方上做準備!
而贏野自己則需要承擔許多風險,甚至威望動搖的威脅!
一時間。
莫說其他人,便是李斯王綰兩位丞相,看向贏野的目光都有點不一樣了。
“殿下公心為國,臣實在萬分敬佩!”
李斯納頭便拜,忽然無比誠懇的說道。
而王綰也隨即拜下,恭聲道:
“殿下修繕如此巨典,若功成,未來必為千古明君典範!”
“臣雖不才,待殿下公開大秦江河水利工程總綱之日,某必到場,隨學宮大賢們一同修繕此書!”
二人現在自是十分高興。
王綰自不必多說了,身為大秦文官之首,現在眼見著有一部如此巨典出世,很可能讓大秦的水患從此無憂,心裏當然是高興到了極致。
至於李斯……
李斯當然也很高興,同時心裏也有著自己的小九九。
因為……
如果他也能參與到這部巨典的後續編撰工作,在其上留下一個名字的話。
那麽功績自然又大了許多,在以後史書上的分量也更重了許多!
試想。
未來無數年後,後人仍然在使用著大秦水利總綱,修繕各地的水患,那麽他李斯的名號,當然會一直流傳下去!
所以現在李斯已經打定主意了。
此前他沒能參與到水利總綱的編撰工作中,但是從今天之後,他必須參與到裏麵,並且還要發揮出比他人更大的作用!
如此一來,再加上未來他‘造字’成功。
單單這兩大功績!
就足以讓他將來在文人騷客的嘴裏,從李斯,李丞相,變成李斯子!!!
而贏野見到兩位丞相接連表態,臉上也是難得的露出了一抹笑意,接著點頭笑道:
“兩位丞相不必多禮。”
“孤乃是大秦皇孫,為國做事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又豈能受此讚頌呢?”
“譬如我大秦有無數農夫,他們勤勤懇懇的耕耘田地,最終豐收,這是對我大秦有利的事情,能夠讓我大秦有更多的糧食,可這也是他們賴以維生的手段。”
“而孤乃皇孫,為大秦做事就譬如農夫耕地一般,乃是本分!”
“既為本分之事,又何須什麽讚頌!”
聞聽此言,坐在他旁邊的嬴政不由得哈哈大笑,立即道:
“說得好!”
“皇孫類我,此乃我大秦之幸也!”
“既然諸卿都沒有意見,那就按照野兒的想法去辦吧。”
“明日在鹹陽學宮,遍召群賢,若有想去的大臣,也盡可前去學宮翻閱總綱!”
“若誰能找到其中的紕漏錯誤,均重重有賞!”
“此綱若成……”
“就立即下發各地官府,讓他們依照此總綱,整治自己屬地的江河湖泊,建造水利工程!”
嬴政現在算是整個朝堂中最高興的人。
還有誰能比看到自己親孫子有出息更高興的?
嬴政現在簡直恨不得立即將扶蘇揪出來,先是暴打一頓,再勒令其跟自己的兒子好好學學。
嗯……
扶蘇是誰?
俺嬴政真不熟啊,要不誅個九族玩玩?
而隨著嬴政一聲令下,朝堂上自然也再沒了反對的聲音。
這個時候。
即使是心中不滿贏野的人,也不再開口了,打算明日去鹹陽學宮瞧瞧,待看到那部總綱的內容到底是什麽後,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而在下朝之後,李斯王綰二人也是立即被一群大臣,堵在了章台宮外,詢問著總綱中的內容到底是否屬實等問題。
“諸位,諸位!”
“我王某願用名聲擔保,總綱中記載的水勢圖和工程,均沒有錯誤!”
“某一生修築過那麽多大堤,大壩,在場之人中貌似還沒有比某更懂水利之人,莫非還能懷疑王某的眼力嗎!”
被眾人問得煩了,王綰頓時冷哼一聲,如此說道,接著便是推開眾人拂袖而去。
見到王綰如此離去,群臣不由得一愣。
可要是沒編撰好,大家夥肯定不會去怪罪蕭何墨矩,乃至那些個墨家弟子們,而是會將矛頭指向贏野。
你贏野是儲君,負責總綱的編撰,出了問題,肯定要找你這個頭頭的啊!
所以編撰大秦江河水利工程總綱這件事情,在其他人那,絕對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甚至對嬴政都是如此。
畢竟大臣們如果負責此事,一旦功成,那就是大禹轉世,在朝中威望暴增,升官不說,還能青史留名,成為一代名臣。
而如果失敗了,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畢竟隻是編撰書籍而已,頂多就是罰俸,連降職都有點不可能,甚至還能推諉責任,把責任推給手底下的人。
而如果是嬴政命人編撰此書的話,功成那嬴政的履曆上又多了一筆大功績,論功績那是正兒八經直追三皇五帝,甚至文治武功比三皇五帝都還更猛!
至於編撰失敗了嘛……以嬴政在大秦的威望,這種事情也算不得什麽,甚至連發牢騷的人都不敢當著嬴政麵說出口。
但是放眼大秦,誰都可以搞這部總綱的修撰,唯獨贏野不行!
畢竟他身為儲君,早就已經是封無可封,就算真弄出啥功績來,除了史書留名外,還能有什麽封賞,嬴政總不能把皇位直接拱手讓給他來當吧?!
對於身為儲君的贏野來說,現在最應該做的是‘穩’!
所以現在贏野編撰大秦江河水利工程總綱的操作,在眾多臣子心裏,立即就樹立起了‘魄力’‘心胸’的印象。
沒有魄力,沒有心胸的儲君,是絕不可能冒險做這樣一件吃力不討好,僅僅為國為民有利的事情了!
更莫說。
現在贏野還要在鹹陽學宮裏,公開這部大秦江河水利工程總綱!
甚至還要遍邀群賢,一同來修繕編寫這部總綱!
這擺明就是給一些想攻擊他的人遞靶子打啊!
根本不用想。
屆時必然有無數人前往鹹陽學宮,觀閱總綱,或是為了解惑,或是為了好奇,或是為了……故意找總綱中的錯誤疏漏!
而贏野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
傻子都猜得出來!
這是為了進一步的修繕總綱,為將來落實到地方上做準備!
而贏野自己則需要承擔許多風險,甚至威望動搖的威脅!
一時間。
莫說其他人,便是李斯王綰兩位丞相,看向贏野的目光都有點不一樣了。
“殿下公心為國,臣實在萬分敬佩!”
李斯納頭便拜,忽然無比誠懇的說道。
而王綰也隨即拜下,恭聲道:
“殿下修繕如此巨典,若功成,未來必為千古明君典範!”
“臣雖不才,待殿下公開大秦江河水利工程總綱之日,某必到場,隨學宮大賢們一同修繕此書!”
二人現在自是十分高興。
王綰自不必多說了,身為大秦文官之首,現在眼見著有一部如此巨典出世,很可能讓大秦的水患從此無憂,心裏當然是高興到了極致。
至於李斯……
李斯當然也很高興,同時心裏也有著自己的小九九。
因為……
如果他也能參與到這部巨典的後續編撰工作,在其上留下一個名字的話。
那麽功績自然又大了許多,在以後史書上的分量也更重了許多!
試想。
未來無數年後,後人仍然在使用著大秦水利總綱,修繕各地的水患,那麽他李斯的名號,當然會一直流傳下去!
所以現在李斯已經打定主意了。
此前他沒能參與到水利總綱的編撰工作中,但是從今天之後,他必須參與到裏麵,並且還要發揮出比他人更大的作用!
如此一來,再加上未來他‘造字’成功。
單單這兩大功績!
就足以讓他將來在文人騷客的嘴裏,從李斯,李丞相,變成李斯子!!!
而贏野見到兩位丞相接連表態,臉上也是難得的露出了一抹笑意,接著點頭笑道:
“兩位丞相不必多禮。”
“孤乃是大秦皇孫,為國做事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又豈能受此讚頌呢?”
“譬如我大秦有無數農夫,他們勤勤懇懇的耕耘田地,最終豐收,這是對我大秦有利的事情,能夠讓我大秦有更多的糧食,可這也是他們賴以維生的手段。”
“而孤乃皇孫,為大秦做事就譬如農夫耕地一般,乃是本分!”
“既為本分之事,又何須什麽讚頌!”
聞聽此言,坐在他旁邊的嬴政不由得哈哈大笑,立即道:
“說得好!”
“皇孫類我,此乃我大秦之幸也!”
“既然諸卿都沒有意見,那就按照野兒的想法去辦吧。”
“明日在鹹陽學宮,遍召群賢,若有想去的大臣,也盡可前去學宮翻閱總綱!”
“若誰能找到其中的紕漏錯誤,均重重有賞!”
“此綱若成……”
“就立即下發各地官府,讓他們依照此總綱,整治自己屬地的江河湖泊,建造水利工程!”
嬴政現在算是整個朝堂中最高興的人。
還有誰能比看到自己親孫子有出息更高興的?
嬴政現在簡直恨不得立即將扶蘇揪出來,先是暴打一頓,再勒令其跟自己的兒子好好學學。
嗯……
扶蘇是誰?
俺嬴政真不熟啊,要不誅個九族玩玩?
而隨著嬴政一聲令下,朝堂上自然也再沒了反對的聲音。
這個時候。
即使是心中不滿贏野的人,也不再開口了,打算明日去鹹陽學宮瞧瞧,待看到那部總綱的內容到底是什麽後,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而在下朝之後,李斯王綰二人也是立即被一群大臣,堵在了章台宮外,詢問著總綱中的內容到底是否屬實等問題。
“諸位,諸位!”
“我王某願用名聲擔保,總綱中記載的水勢圖和工程,均沒有錯誤!”
“某一生修築過那麽多大堤,大壩,在場之人中貌似還沒有比某更懂水利之人,莫非還能懷疑王某的眼力嗎!”
被眾人問得煩了,王綰頓時冷哼一聲,如此說道,接著便是推開眾人拂袖而去。
見到王綰如此離去,群臣不由得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