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文字差異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作者:給錢就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72章 文字差異
不過劉邦心裏雖然憂慮種種,卻也並非沒有收獲。
至少從明麵上。
他已經收獲了百越王的信任,接下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麽他自然能在兩日後的宴會上,好好的‘發揮’一通了。
“按照東越王所說,這百越王乃是一極狡詐陰狠之人,謹慎不亞於東越王,可今日一見……”
劉邦皺著眉頭思索著今日見到百越王的場景,心裏閃過無數念頭。
因為他今日所見到的百越王,完全和自己想象的,以及東越王等人口中描述的百越王形象,完全不同!
什麽謹慎狡詐?
他分明隻看到一個眼高於頂,自大到極致的百越王!
即使是徹底坐穩大秦儲君的贏野,都沒有今日百越王的排場來得大!
年老癡呆?權欲放縱?
莫非是百越王現在接管了南北越王的地盤人口後,變得逐漸奢靡狂妄了?
亦或者……
壓根就是演給他的一出戲???
……
……
而就在劉邦在床上輾轉反側之際。
大秦。
東宮之內。
忙碌完政事的贏野,也終於接見了李斯。
“拜見殿下!”
一見到贏野,李斯就急忙要行禮參拜,擺出一副無比恭順的模樣。
而見到李斯如此作態,贏野心裏不禁暗暗發笑,自是知道這家夥如此作態的原因,接著擺擺手道:
“罷了,莫在孤麵前做這些姿態。”
“今日讓蕭何召你來,原因你應當已經知曉了吧?”
聞言,李斯趕忙拱手道:
“啟稟殿下,某這些時日一直勤懇忙碌著殿下交代的差事,絕沒有半點馬虎鬆懈!”
“不過造字一事,茲事體大,容不得半點差池,即使某已召集了數十位大賢能士,日夜編撰,如今也不過完成了一小部分而已。”
“尚且……還需要殿下的指點!”
“哦?”贏野聞言忽然來了興趣。
他本以為李斯為了攬下總綱編撰的差事,會故意將造字的進程大誇特誇,沒想到這貨還算實誠,並沒有誇大其詞。
不過贏野自是知道造字工程的龐巨繁瑣,其中涉及到‘偏旁’的轉化,字形的簡化,還有象形字,通假字等等。
畢竟贏野要求的造字,可不是讓李斯造出繁體字來,而是要李斯造出後世的簡體字!
是的,簡體字!
其實從文學角度來說的話,繁體字自是比簡體字要好很多,但問題是許多文字筆畫太多,在書寫時耗時耗力,最關鍵的是在向底層黔首們傳播時,難度也會大大增加。
但簡體字則不同。
這玩意一旦推廣開來,最多隻消數代人,便能讓鄉間農夫都能識到幾百個常用字,這樣官府貼的告示,大家也能讀懂,不至於再被亭長保長之類的蒙騙了。
而且。
即使在造出了眾多新字後,這還僅僅隻能算是第一步!
因為數千個新文的詳細注釋,才是最龐巨的工程!
造字這等工程,不僅需要嫻熟夯實到極致的文學功底,還需要博覽群書,甚至還需要窮究人力的想象力!
所以饒是以李斯之才,再加上數十位大秦的大賢博士,弄了小半年,都僅僅隻是起了個頭,整個工程的進程連十分之一都遠遠沒有達到。
而贏野今日召李斯來的原因嘛,其實也很簡單。
自然是要給李斯好好指點下‘迷津’,讓其造字的進度加快,否則現在大秦一統都幾年了,文字遲遲沒能統一,這對於大秦人心的大一統,可不見得是好事。
至於總綱編撰之事嘛,不過是次要而已。
“殿下,這是臣這些日子帶人整理文字,編造新字的一些資料,請殿下過目。”
而就在贏野沉吟之際,李斯忽然拿出了厚厚一‘箱’紙,抬到了贏野麵前。
贏野這才迴過神來,才發現今日李斯見自己時,卻是帶了個半米長寬的箱子,沒曾想竟然其近期造字的進度資料。
隨即。
贏野也不說話,徑直拿起紙張,細細看了起來。
這一看之下,贏野倒是頗為驚訝,因為李斯率人造字時,其嚴謹程度卻是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
比如簡單的一個‘的’字,李斯為了造此字整理的資料,就足足有數斤重的紙張那麽多。
為什麽這麽多呢?
因為要造出‘的’字,不僅需要詳細的整理出‘的’字的起源曆史,這個字在曆史發展時的演化,還需要精準的闡述‘的’字的意思。
關鍵是還需要將各國文字裏的‘的’字,也依次整理出來,最後匯總成冊,如此方才算是‘造’出了‘的’字。
而之所以要如此繁瑣工序,原因也很簡單。
畢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七國間文字異形的現象非常嚴重!
這種現象至戰國時尤為嚴重,同一個文字往往齊楚有異,秦趙迥然,彼此間的文字都互不同識。
尤其在竹帛、貨幣、璽印、陶器、漆木……等帶有濃厚列國文化的器物上。
出現了各種字形紛繁、異國人難以辨認的字體!
就連近代學者王國維都曾經說過: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
而這還不算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七國間不僅官方文字不互同,在民間也緩慢演變出了一種種更加簡化,詭變,甚至算得上草率的‘新字體。’
所以後來東漢學者許慎都忍不住在《說文解字敘》裏感慨道:‘天下分七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什麽意思呢?
就是說七國間不但彼此文字迥乎不同,就連說話也完全不同。
其實這也能理解為何後世將秦始皇的地位抬得那般高的原因了。
畢竟七國間彼此文字不同,語言不同,要是就這麽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不消幾代人,隻怕就真成了一個個完全文化獨立的國家,又何來後世的五千年華夏文化?
而此時贏野看著李斯為造字整理出的資料,心裏也是泛起了諸多感慨念想。
不看不知道呐……
他的確沒想到!
七國間彼此的文字語言差異,竟然已經達到了這般地步!
若不是大父雄才大略,勵精圖治一統六國的話,隻怕……
不過劉邦心裏雖然憂慮種種,卻也並非沒有收獲。
至少從明麵上。
他已經收獲了百越王的信任,接下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麽他自然能在兩日後的宴會上,好好的‘發揮’一通了。
“按照東越王所說,這百越王乃是一極狡詐陰狠之人,謹慎不亞於東越王,可今日一見……”
劉邦皺著眉頭思索著今日見到百越王的場景,心裏閃過無數念頭。
因為他今日所見到的百越王,完全和自己想象的,以及東越王等人口中描述的百越王形象,完全不同!
什麽謹慎狡詐?
他分明隻看到一個眼高於頂,自大到極致的百越王!
即使是徹底坐穩大秦儲君的贏野,都沒有今日百越王的排場來得大!
年老癡呆?權欲放縱?
莫非是百越王現在接管了南北越王的地盤人口後,變得逐漸奢靡狂妄了?
亦或者……
壓根就是演給他的一出戲???
……
……
而就在劉邦在床上輾轉反側之際。
大秦。
東宮之內。
忙碌完政事的贏野,也終於接見了李斯。
“拜見殿下!”
一見到贏野,李斯就急忙要行禮參拜,擺出一副無比恭順的模樣。
而見到李斯如此作態,贏野心裏不禁暗暗發笑,自是知道這家夥如此作態的原因,接著擺擺手道:
“罷了,莫在孤麵前做這些姿態。”
“今日讓蕭何召你來,原因你應當已經知曉了吧?”
聞言,李斯趕忙拱手道:
“啟稟殿下,某這些時日一直勤懇忙碌著殿下交代的差事,絕沒有半點馬虎鬆懈!”
“不過造字一事,茲事體大,容不得半點差池,即使某已召集了數十位大賢能士,日夜編撰,如今也不過完成了一小部分而已。”
“尚且……還需要殿下的指點!”
“哦?”贏野聞言忽然來了興趣。
他本以為李斯為了攬下總綱編撰的差事,會故意將造字的進程大誇特誇,沒想到這貨還算實誠,並沒有誇大其詞。
不過贏野自是知道造字工程的龐巨繁瑣,其中涉及到‘偏旁’的轉化,字形的簡化,還有象形字,通假字等等。
畢竟贏野要求的造字,可不是讓李斯造出繁體字來,而是要李斯造出後世的簡體字!
是的,簡體字!
其實從文學角度來說的話,繁體字自是比簡體字要好很多,但問題是許多文字筆畫太多,在書寫時耗時耗力,最關鍵的是在向底層黔首們傳播時,難度也會大大增加。
但簡體字則不同。
這玩意一旦推廣開來,最多隻消數代人,便能讓鄉間農夫都能識到幾百個常用字,這樣官府貼的告示,大家也能讀懂,不至於再被亭長保長之類的蒙騙了。
而且。
即使在造出了眾多新字後,這還僅僅隻能算是第一步!
因為數千個新文的詳細注釋,才是最龐巨的工程!
造字這等工程,不僅需要嫻熟夯實到極致的文學功底,還需要博覽群書,甚至還需要窮究人力的想象力!
所以饒是以李斯之才,再加上數十位大秦的大賢博士,弄了小半年,都僅僅隻是起了個頭,整個工程的進程連十分之一都遠遠沒有達到。
而贏野今日召李斯來的原因嘛,其實也很簡單。
自然是要給李斯好好指點下‘迷津’,讓其造字的進度加快,否則現在大秦一統都幾年了,文字遲遲沒能統一,這對於大秦人心的大一統,可不見得是好事。
至於總綱編撰之事嘛,不過是次要而已。
“殿下,這是臣這些日子帶人整理文字,編造新字的一些資料,請殿下過目。”
而就在贏野沉吟之際,李斯忽然拿出了厚厚一‘箱’紙,抬到了贏野麵前。
贏野這才迴過神來,才發現今日李斯見自己時,卻是帶了個半米長寬的箱子,沒曾想竟然其近期造字的進度資料。
隨即。
贏野也不說話,徑直拿起紙張,細細看了起來。
這一看之下,贏野倒是頗為驚訝,因為李斯率人造字時,其嚴謹程度卻是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
比如簡單的一個‘的’字,李斯為了造此字整理的資料,就足足有數斤重的紙張那麽多。
為什麽這麽多呢?
因為要造出‘的’字,不僅需要詳細的整理出‘的’字的起源曆史,這個字在曆史發展時的演化,還需要精準的闡述‘的’字的意思。
關鍵是還需要將各國文字裏的‘的’字,也依次整理出來,最後匯總成冊,如此方才算是‘造’出了‘的’字。
而之所以要如此繁瑣工序,原因也很簡單。
畢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七國間文字異形的現象非常嚴重!
這種現象至戰國時尤為嚴重,同一個文字往往齊楚有異,秦趙迥然,彼此間的文字都互不同識。
尤其在竹帛、貨幣、璽印、陶器、漆木……等帶有濃厚列國文化的器物上。
出現了各種字形紛繁、異國人難以辨認的字體!
就連近代學者王國維都曾經說過: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
而這還不算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七國間不僅官方文字不互同,在民間也緩慢演變出了一種種更加簡化,詭變,甚至算得上草率的‘新字體。’
所以後來東漢學者許慎都忍不住在《說文解字敘》裏感慨道:‘天下分七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什麽意思呢?
就是說七國間不但彼此文字迥乎不同,就連說話也完全不同。
其實這也能理解為何後世將秦始皇的地位抬得那般高的原因了。
畢竟七國間彼此文字不同,語言不同,要是就這麽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不消幾代人,隻怕就真成了一個個完全文化獨立的國家,又何來後世的五千年華夏文化?
而此時贏野看著李斯為造字整理出的資料,心裏也是泛起了諸多感慨念想。
不看不知道呐……
他的確沒想到!
七國間彼此的文字語言差異,竟然已經達到了這般地步!
若不是大父雄才大略,勵精圖治一統六國的話,隻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