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灑淚而別
楊再興跟隨高寵登上桃花山,來到桃花寨。完顏明月陪著高寵的母親,在院子裏欣賞滿院子的奇花異草。高夫人閑來無事,總喜歡帶著仆人,在院子裏種些奇花異草,讓這個簡樸的院落,別有一番幽雅的景致。
高夫人還喜歡養一些小動物,尤其白色的小兔子,在院子裏跳來跳去,增添了許多情趣。楊再興在山下射殺的那隻白色的野兔,還真就是高夫人自己飼養的,不知怎麽,就跑到了山下,也正因為如此,才引出了楊再興和高寵的偶然奇遇。
楊再興和高寵,則在廳堂內,相談甚歡。高寵講完了自己的身世,又聽了楊再興說的自己一些經曆。高寵說道,“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就該做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你能協助嶺南王抗金,真是令人敬佩。我也早想如此,和母親商量,前去投軍抗金,報效朝廷。”
楊再興說道,“抗金何須投靠朝廷,現在的朝廷哪裏指望的上,如果高兄不嫌棄,我向嶺南王舉薦,咱們一起攜手抗金如何?";
高寵說道,”多謝楊公子,不過,我已經有了投奔的人選,跟著他,一定可以做一番大事。“
楊再興問道,“哦?是什麽人?能讓高兄趨之若鶩。”
高寵高興的站起身來,說道,“就是那嶽家軍的首領,嶽飛嶽鵬舉。此人可是了不起的人物,馬家渡一戰,以少數人馬,阻擊完顏宗望十萬大軍,艱難之際,不騷擾百姓一分一毫。金兵壓境,還能夠剿匪保護百姓,嶽家軍深得民心。聽說他們現在建康一帶,正準備與金兀術一場惡戰,嶽家軍決心收複建康失地,我正準備投到嶽家軍效力,楊公子以為如何?”
楊再興一聽,頓覺失望,悵然道,“嶽飛嶽鵬舉,哼!這個背信棄義之人,我與他道不同不相為謀。”
高寵驚詫不已,看著楊再興。
楊再興就把自己和嶽飛的一些矛盾糾葛,大致說了一遍。
高寵思忖說道,“不可能吧?嶽飛豈是 你說的那樣?我真的有些難以置信。”
楊再興說道,“我說的都是實情,絕無半點虛言,高兄難道不相信我?”
高寵趕緊說道,“不不,楊公子切莫誤會,隻是實在讓人難以置信。此事咱們暫且不提。時候不早,我命人準備酒菜,咱們邊吃邊聊。”
兩人相識之後,楊再興一有閑暇時間,就會來到桃花山,和高寵或把酒言歡,或切磋武藝。兩人都感覺到,自從兩人相識之後,互相交流切磋,武藝上都互相大有裨益,兩人都十分高興,將對方視為自己的知己。
這一日,楊再興和完顏明月,又來到桃花寨,驚異的發現,全寨上上下下的人,正忙忙碌碌,似在打點行裝,一見到高寵,楊再興就問這是何故。
高寵說道,“楊公子來的正好,我正要派人送信給你,既然你來了,那我正好不用去請。我們今天好好聚聚,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有緣再見啦。”
得知分別在即,完顏明月也和高夫人“悲悲切切”,難舍難離。高寵則對楊再興說道,“當年我流落到桃花山下,偶遇桃花寨山匪攔路搶劫,我一怒之下,殺了桃花寨寨主,本來打算遣散所有山匪,可是他們都是當地的貧苦百姓,無奈之下,被桃花寨寨主威逼利誘,才做出這種勾當,如今寨主已死,他們願意奉我為主,繼續在桃花山種地為生,自給自足,再不去做攔路搶劫的勾當。當時我正無處可去,也就答應下來,說來已經五年之久啦。”
楊再興說道,“原來如此,那高兄也算一舉兩得,一來你也有了落腳之處,二來他們也算有了依靠。”
高寵說道,“母親經不住我的再三央求,終於同意我投奔嶽家軍,為抗金報國出一份力。於是我打算和他們分別,誰知他們不忍心我一人獨去,竟然舍命相隨,隨我到陣前,一起為嶽家軍效力,沒辦法,我挑選了一百名身強力壯,有些武藝的與我同行,其他人依然在這裏謀生,三天後,我們就打算啟程啦。”
楊再興聽後,久久無語,最終起身舉杯,說道,“既然高兄執意投奔嶽家軍,人各有誌,在下也無話可說,楊再興先飲此杯,祝高兄兩軍陣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高寵說道,“我高寵無兄弟姊妹,能與楊公子相逢,早將楊公子視為知己兄弟,如果楊公子不棄,咱們就在離別之際,結為異姓兄弟如何?從此縱然天各一方,你我依然是最好的知己兄弟。”
楊再興施禮說道,“既然高兄如此錯愛,楊再興那就高攀啦。”
完顏明月一聽,也拉著高夫人的手說道,“明月願意拜夫人為義母,不知老夫人答不答應啊?”
高夫人聽了,高興的合不攏嘴,開心的說道,“老身一輩子最想有個女兒,在身邊知冷知熱,和老身說說心裏話。自從遇到姑娘,老身就如有了女兒一般。不知老身何時修來的福氣,竟然能有你這樣的女兒,老身真是想都不敢想啊,求之不得,如何能不答應”。
完顏明月立刻退後兩步,規規矩矩,恭恭敬敬的向高夫人行大禮叩拜,並甜甜的說道,“義母在上,女兒給您見禮啦!”高夫人趕緊雙手攙起,攬在懷裏,疼愛一番。
完顏明月又向高寵見禮,拜見大哥,高寵也趕緊還禮,自然十分高興。
此時手下人擺好香案,高寵、楊再興各自焚香,結拜為異姓兄弟。高寵年長楊再興兩歲為兄,楊再興為弟,楊再興跪拜了高夫人,和高寵又與完顏明月互相見禮。
第三天,楊再興和完顏明月,早早就趕往桃花山,為高寵送行。但是到了桃花寨,卻發現已經人去寨空。兩人大驚,趕緊找來山寨裏其他人詢問。才知道高寵母子,在天不亮時,就已經率領眾人下山而去了,並將一封書信,交到了楊再興的手中。
楊再興和完顏明月急忙翻身上馬,下山追趕,追了十來裏路,前麵依然杳無蹤影,兩人登上一個山頭,往山下的大路張望,但見朝霞映照青翠的山路上,一隊人馬,正往前急行,轉眼就繞過山林,再也見不到他們的身影......
楊再興悵然若失,含淚取出高寵留給自己的書信,隻見上麵寫道:
最怕離別痛斷腸,兄弟兩分路茫茫。
烽煙萬裏家何在?各自珍重記心上。
同為抗金保國家,殊途同歸在疆場。
但願勝利再相逢,同斟美酒話滄桑。
楊再興跟隨高寵登上桃花山,來到桃花寨。完顏明月陪著高寵的母親,在院子裏欣賞滿院子的奇花異草。高夫人閑來無事,總喜歡帶著仆人,在院子裏種些奇花異草,讓這個簡樸的院落,別有一番幽雅的景致。
高夫人還喜歡養一些小動物,尤其白色的小兔子,在院子裏跳來跳去,增添了許多情趣。楊再興在山下射殺的那隻白色的野兔,還真就是高夫人自己飼養的,不知怎麽,就跑到了山下,也正因為如此,才引出了楊再興和高寵的偶然奇遇。
楊再興和高寵,則在廳堂內,相談甚歡。高寵講完了自己的身世,又聽了楊再興說的自己一些經曆。高寵說道,“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就該做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你能協助嶺南王抗金,真是令人敬佩。我也早想如此,和母親商量,前去投軍抗金,報效朝廷。”
楊再興說道,“抗金何須投靠朝廷,現在的朝廷哪裏指望的上,如果高兄不嫌棄,我向嶺南王舉薦,咱們一起攜手抗金如何?";
高寵說道,”多謝楊公子,不過,我已經有了投奔的人選,跟著他,一定可以做一番大事。“
楊再興問道,“哦?是什麽人?能讓高兄趨之若鶩。”
高寵高興的站起身來,說道,“就是那嶽家軍的首領,嶽飛嶽鵬舉。此人可是了不起的人物,馬家渡一戰,以少數人馬,阻擊完顏宗望十萬大軍,艱難之際,不騷擾百姓一分一毫。金兵壓境,還能夠剿匪保護百姓,嶽家軍深得民心。聽說他們現在建康一帶,正準備與金兀術一場惡戰,嶽家軍決心收複建康失地,我正準備投到嶽家軍效力,楊公子以為如何?”
楊再興一聽,頓覺失望,悵然道,“嶽飛嶽鵬舉,哼!這個背信棄義之人,我與他道不同不相為謀。”
高寵驚詫不已,看著楊再興。
楊再興就把自己和嶽飛的一些矛盾糾葛,大致說了一遍。
高寵思忖說道,“不可能吧?嶽飛豈是 你說的那樣?我真的有些難以置信。”
楊再興說道,“我說的都是實情,絕無半點虛言,高兄難道不相信我?”
高寵趕緊說道,“不不,楊公子切莫誤會,隻是實在讓人難以置信。此事咱們暫且不提。時候不早,我命人準備酒菜,咱們邊吃邊聊。”
兩人相識之後,楊再興一有閑暇時間,就會來到桃花山,和高寵或把酒言歡,或切磋武藝。兩人都感覺到,自從兩人相識之後,互相交流切磋,武藝上都互相大有裨益,兩人都十分高興,將對方視為自己的知己。
這一日,楊再興和完顏明月,又來到桃花寨,驚異的發現,全寨上上下下的人,正忙忙碌碌,似在打點行裝,一見到高寵,楊再興就問這是何故。
高寵說道,“楊公子來的正好,我正要派人送信給你,既然你來了,那我正好不用去請。我們今天好好聚聚,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有緣再見啦。”
得知分別在即,完顏明月也和高夫人“悲悲切切”,難舍難離。高寵則對楊再興說道,“當年我流落到桃花山下,偶遇桃花寨山匪攔路搶劫,我一怒之下,殺了桃花寨寨主,本來打算遣散所有山匪,可是他們都是當地的貧苦百姓,無奈之下,被桃花寨寨主威逼利誘,才做出這種勾當,如今寨主已死,他們願意奉我為主,繼續在桃花山種地為生,自給自足,再不去做攔路搶劫的勾當。當時我正無處可去,也就答應下來,說來已經五年之久啦。”
楊再興說道,“原來如此,那高兄也算一舉兩得,一來你也有了落腳之處,二來他們也算有了依靠。”
高寵說道,“母親經不住我的再三央求,終於同意我投奔嶽家軍,為抗金報國出一份力。於是我打算和他們分別,誰知他們不忍心我一人獨去,竟然舍命相隨,隨我到陣前,一起為嶽家軍效力,沒辦法,我挑選了一百名身強力壯,有些武藝的與我同行,其他人依然在這裏謀生,三天後,我們就打算啟程啦。”
楊再興聽後,久久無語,最終起身舉杯,說道,“既然高兄執意投奔嶽家軍,人各有誌,在下也無話可說,楊再興先飲此杯,祝高兄兩軍陣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高寵說道,“我高寵無兄弟姊妹,能與楊公子相逢,早將楊公子視為知己兄弟,如果楊公子不棄,咱們就在離別之際,結為異姓兄弟如何?從此縱然天各一方,你我依然是最好的知己兄弟。”
楊再興施禮說道,“既然高兄如此錯愛,楊再興那就高攀啦。”
完顏明月一聽,也拉著高夫人的手說道,“明月願意拜夫人為義母,不知老夫人答不答應啊?”
高夫人聽了,高興的合不攏嘴,開心的說道,“老身一輩子最想有個女兒,在身邊知冷知熱,和老身說說心裏話。自從遇到姑娘,老身就如有了女兒一般。不知老身何時修來的福氣,竟然能有你這樣的女兒,老身真是想都不敢想啊,求之不得,如何能不答應”。
完顏明月立刻退後兩步,規規矩矩,恭恭敬敬的向高夫人行大禮叩拜,並甜甜的說道,“義母在上,女兒給您見禮啦!”高夫人趕緊雙手攙起,攬在懷裏,疼愛一番。
完顏明月又向高寵見禮,拜見大哥,高寵也趕緊還禮,自然十分高興。
此時手下人擺好香案,高寵、楊再興各自焚香,結拜為異姓兄弟。高寵年長楊再興兩歲為兄,楊再興為弟,楊再興跪拜了高夫人,和高寵又與完顏明月互相見禮。
第三天,楊再興和完顏明月,早早就趕往桃花山,為高寵送行。但是到了桃花寨,卻發現已經人去寨空。兩人大驚,趕緊找來山寨裏其他人詢問。才知道高寵母子,在天不亮時,就已經率領眾人下山而去了,並將一封書信,交到了楊再興的手中。
楊再興和完顏明月急忙翻身上馬,下山追趕,追了十來裏路,前麵依然杳無蹤影,兩人登上一個山頭,往山下的大路張望,但見朝霞映照青翠的山路上,一隊人馬,正往前急行,轉眼就繞過山林,再也見不到他們的身影......
楊再興悵然若失,含淚取出高寵留給自己的書信,隻見上麵寫道:
最怕離別痛斷腸,兄弟兩分路茫茫。
烽煙萬裏家何在?各自珍重記心上。
同為抗金保國家,殊途同歸在疆場。
但願勝利再相逢,同斟美酒話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