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擂鼓
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 作者:趙樹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砰,砰,砰。”
三道響亮鼓聲交疊一起,響徹天際。
百獸鼓前,有一赤裸上身的江湖武夫,以雙拳擂鼓,足足四十三次。
那位大漢上身赤裸,臉色鐵青,一口武道真氣匯聚於雙拳,雙腿死死定於地麵。
隻是下一刻,仍舊是被百獸鼓反震出去,身形倒飛而去。
見此情景,青城山上,立馬響起一陣叫喊聲,有惋惜亦有嘲笑,喧鬧至極。
那位赤裸上身的武夫爬起身來,看向那座百獸鼓使勁搖頭,而後長歎一聲。
擂鼓一次,便有一獸之力,層層疊加,直到百次。
壯骨境的武夫,擂鼓不會超過十次。
尋意境的武夫,約莫能在三十到五十之間,卻絕不會超過五十。
氣和境的武夫,就能擂鼓八十往上。
唯獨隻有半步金身境,一隻腳踏入上三境的半步宗師,才能擂鼓足足百次。
百獸鼓越是往後,層層疊加威力更甚,反震越是強烈。
剛才那位赤裸上身的武夫,則是擂鼓四十三次,已經是尋意境後期的好手。
往後又有二三十位江湖武夫躍上山巔,重錘巨鼓。
可這二三十位江湖武夫中,擂鼓最多之人,也隻有八十六次。
其中大都是一些想要嚐試一番的武夫,境界根本夠不到氣和境門檻,對於那顆金丹也並無幻想。
直到一位背有一把梨花開山巨斧的魁梧男子,身形好似一座小山,躍上山巔。
僅僅看此人的氣勢,便知曉武道修為理應不低。
那位魁梧男子將身後的梨花開山斧取下,隨意擱置在一旁。
魁梧身形好似不動磐石,皮膚隱約有深黃閃光覆蓋,一口剛猛真氣貫通全身,丹田中有龍吟虎嘯之音。
“喝!”
魁梧男子大喝一聲,一拳便捶在百獸鼓麵,頓時鼓聲如雷。
四周青城派道士相互對視一眼,半步金身境。
一鼓作氣,接連又是數十聲鼓聲喧天而起,密集如雨。
直到第九十聲,仍舊不停。
四位青城派道士,身形飄散落至四方,穩住這方高台。
山巔之下,是上千位眼神炙熱,緊盯百獸鼓的江湖武夫。
幾乎所有人的視線都被引向百獸鼓,不由自主地提起一口氣,緊張的數著每一聲鼓響。
魁梧男子臉色漲紅,氣血翻湧不停,雙拳好似灌入鐵水,重達千斤。
“給我開!”
魁梧男子仰天大喝一聲,而後猛然雙手握拳,高舉頭頂,轟然砸下!
一百!
第一百聲鼓聲響徹山間,無數武夫嚎叫聲、喝彩聲不停,整座青城山都沸騰不止。
那位魁梧男子終於支撐不住,連連後退,氣血上湧。
一位青城派的道士,飄然出現在魁梧男子背後,單手托住後背,止住了魁梧男子跌倒身形,笑道:“貧道恭喜道友,成功擂鼓百次。”
道士從袖袍中伸出手掌,赫然是一枚上品金丹!
在下方無數熾熱的眼神下,那位魁梧男子一手取過金丹,另一隻手高高舉起那把梨花開山斧。
“我乃董家開山斧傳人,董慶濤!”
這位半步金身境的魁梧男子,董家開山斧傳人,董慶濤的名號,瞬間便傳遍青城山。
不僅如此,董家開山斧傳人董慶濤的名號,還會迅速響徹幽州。
青城山上擂鼓百次,青城派取上品金丹。
每五年青城山上,凡是取走金丹之人,都會在江湖上會享有一份不小的名聲。
百獸鼓下方,背有虎頭大刀的梁守義眼神灼灼,緊盯著擺放於紫檀木桌上的那些上品金丹。
梁守義剛要踏上台去,自己胳膊就被程真拽住。
程真神色擔憂,小聲道:“倘若不成,切莫硬撐。”
梁守義輕拍女子手背,柔聲道:“知道了。”
這位並不高大的漢子,揚起一個憨厚笑容,神色溫柔的抽出胳膊,而後隨後身形一躍而起,落在百獸鼓前。
董慶濤之後,又有一位背虎頭大刀的江湖大漢上台,四周立馬聲勢高漲。
梁守義深吸一口氣,直到真正站在這座百獸鼓麵前,才覺得氣勢壓人。
半步氣和境的漢子摩挲手掌,眼神堅毅,毫無懼色。
梁守義閉上眼眸,細細感受自身體內的那條真氣火龍走向,直到貫通全身,才悍然出拳。
“砰!”
隨著梁守義一拳遞出,百獸鼓隨即聲響大作。
好似一隻猛獸撲麵而來,反震之力沿著拳頭傳遞全身,梁守義身形微微一晃,隨後猛然站定。
四周青城派的道士,皆是心中有數,輕輕搖頭。
半步金身境。
百獸鼓由當年青城派老祖所煉製,唯獨隻有半步金身境的武夫,才有機會擂鼓百次,哪怕是氣和境大圓滿,最多也不過九十聲鼓響。
三百年來,隻有一個例外。
八十年前,有一位名頭不顯,初出茅廬的年輕武夫,登山擂鼓。
那時無人覺得此人能夠擂鼓百次,甚至在場道士覺得此人擂鼓八十便是極限。
可那位初入江湖的年輕武夫,以氣和境大圓滿,擂鼓足足一百二十次,震驚天下!
這等壯舉很快便天下皆知,江湖中都知曉,有一位武道天才出世!
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初入江湖,便名聲大噪。
五十年後,那位年輕武夫不再年輕,而他的名號也早就名動天下。
當代四位大宗師之一,天人境武道修士,真陽武聖!
如今這位被奉為“武聖”的大宗師,初入江湖之時,便是在青城派,擂打百獸鼓一百二十次。
“砰!”
又是一聲悶響,百獸鼓再次巨震。
“三十一。”
青城派的中年道士默默數道。
此時梁守義,已經擂鼓足足三十一次。
程真站在不遠處,神色緊張的看著擂台上的男人。
梁守義好似心有所感,微微扭頭,朝著程真咧嘴一笑。
而後繼續出拳不停。
“砰,砰,砰!”
接連又有二十聲鼓聲響徹青城山,隻是勢頭卻算不上迅猛。
“五十一......應該快到極限了。”
中年道士喃喃自語,五十聲便是尋意境的極限,眼前這位精壯漢子是半步氣和境,約莫還能多聽幾聲響,不過卻也不會超過雙手之數。
三道響亮鼓聲交疊一起,響徹天際。
百獸鼓前,有一赤裸上身的江湖武夫,以雙拳擂鼓,足足四十三次。
那位大漢上身赤裸,臉色鐵青,一口武道真氣匯聚於雙拳,雙腿死死定於地麵。
隻是下一刻,仍舊是被百獸鼓反震出去,身形倒飛而去。
見此情景,青城山上,立馬響起一陣叫喊聲,有惋惜亦有嘲笑,喧鬧至極。
那位赤裸上身的武夫爬起身來,看向那座百獸鼓使勁搖頭,而後長歎一聲。
擂鼓一次,便有一獸之力,層層疊加,直到百次。
壯骨境的武夫,擂鼓不會超過十次。
尋意境的武夫,約莫能在三十到五十之間,卻絕不會超過五十。
氣和境的武夫,就能擂鼓八十往上。
唯獨隻有半步金身境,一隻腳踏入上三境的半步宗師,才能擂鼓足足百次。
百獸鼓越是往後,層層疊加威力更甚,反震越是強烈。
剛才那位赤裸上身的武夫,則是擂鼓四十三次,已經是尋意境後期的好手。
往後又有二三十位江湖武夫躍上山巔,重錘巨鼓。
可這二三十位江湖武夫中,擂鼓最多之人,也隻有八十六次。
其中大都是一些想要嚐試一番的武夫,境界根本夠不到氣和境門檻,對於那顆金丹也並無幻想。
直到一位背有一把梨花開山巨斧的魁梧男子,身形好似一座小山,躍上山巔。
僅僅看此人的氣勢,便知曉武道修為理應不低。
那位魁梧男子將身後的梨花開山斧取下,隨意擱置在一旁。
魁梧身形好似不動磐石,皮膚隱約有深黃閃光覆蓋,一口剛猛真氣貫通全身,丹田中有龍吟虎嘯之音。
“喝!”
魁梧男子大喝一聲,一拳便捶在百獸鼓麵,頓時鼓聲如雷。
四周青城派道士相互對視一眼,半步金身境。
一鼓作氣,接連又是數十聲鼓聲喧天而起,密集如雨。
直到第九十聲,仍舊不停。
四位青城派道士,身形飄散落至四方,穩住這方高台。
山巔之下,是上千位眼神炙熱,緊盯百獸鼓的江湖武夫。
幾乎所有人的視線都被引向百獸鼓,不由自主地提起一口氣,緊張的數著每一聲鼓響。
魁梧男子臉色漲紅,氣血翻湧不停,雙拳好似灌入鐵水,重達千斤。
“給我開!”
魁梧男子仰天大喝一聲,而後猛然雙手握拳,高舉頭頂,轟然砸下!
一百!
第一百聲鼓聲響徹山間,無數武夫嚎叫聲、喝彩聲不停,整座青城山都沸騰不止。
那位魁梧男子終於支撐不住,連連後退,氣血上湧。
一位青城派的道士,飄然出現在魁梧男子背後,單手托住後背,止住了魁梧男子跌倒身形,笑道:“貧道恭喜道友,成功擂鼓百次。”
道士從袖袍中伸出手掌,赫然是一枚上品金丹!
在下方無數熾熱的眼神下,那位魁梧男子一手取過金丹,另一隻手高高舉起那把梨花開山斧。
“我乃董家開山斧傳人,董慶濤!”
這位半步金身境的魁梧男子,董家開山斧傳人,董慶濤的名號,瞬間便傳遍青城山。
不僅如此,董家開山斧傳人董慶濤的名號,還會迅速響徹幽州。
青城山上擂鼓百次,青城派取上品金丹。
每五年青城山上,凡是取走金丹之人,都會在江湖上會享有一份不小的名聲。
百獸鼓下方,背有虎頭大刀的梁守義眼神灼灼,緊盯著擺放於紫檀木桌上的那些上品金丹。
梁守義剛要踏上台去,自己胳膊就被程真拽住。
程真神色擔憂,小聲道:“倘若不成,切莫硬撐。”
梁守義輕拍女子手背,柔聲道:“知道了。”
這位並不高大的漢子,揚起一個憨厚笑容,神色溫柔的抽出胳膊,而後隨後身形一躍而起,落在百獸鼓前。
董慶濤之後,又有一位背虎頭大刀的江湖大漢上台,四周立馬聲勢高漲。
梁守義深吸一口氣,直到真正站在這座百獸鼓麵前,才覺得氣勢壓人。
半步氣和境的漢子摩挲手掌,眼神堅毅,毫無懼色。
梁守義閉上眼眸,細細感受自身體內的那條真氣火龍走向,直到貫通全身,才悍然出拳。
“砰!”
隨著梁守義一拳遞出,百獸鼓隨即聲響大作。
好似一隻猛獸撲麵而來,反震之力沿著拳頭傳遞全身,梁守義身形微微一晃,隨後猛然站定。
四周青城派的道士,皆是心中有數,輕輕搖頭。
半步金身境。
百獸鼓由當年青城派老祖所煉製,唯獨隻有半步金身境的武夫,才有機會擂鼓百次,哪怕是氣和境大圓滿,最多也不過九十聲鼓響。
三百年來,隻有一個例外。
八十年前,有一位名頭不顯,初出茅廬的年輕武夫,登山擂鼓。
那時無人覺得此人能夠擂鼓百次,甚至在場道士覺得此人擂鼓八十便是極限。
可那位初入江湖的年輕武夫,以氣和境大圓滿,擂鼓足足一百二十次,震驚天下!
這等壯舉很快便天下皆知,江湖中都知曉,有一位武道天才出世!
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初入江湖,便名聲大噪。
五十年後,那位年輕武夫不再年輕,而他的名號也早就名動天下。
當代四位大宗師之一,天人境武道修士,真陽武聖!
如今這位被奉為“武聖”的大宗師,初入江湖之時,便是在青城派,擂打百獸鼓一百二十次。
“砰!”
又是一聲悶響,百獸鼓再次巨震。
“三十一。”
青城派的中年道士默默數道。
此時梁守義,已經擂鼓足足三十一次。
程真站在不遠處,神色緊張的看著擂台上的男人。
梁守義好似心有所感,微微扭頭,朝著程真咧嘴一笑。
而後繼續出拳不停。
“砰,砰,砰!”
接連又有二十聲鼓聲響徹青城山,隻是勢頭卻算不上迅猛。
“五十一......應該快到極限了。”
中年道士喃喃自語,五十聲便是尋意境的極限,眼前這位精壯漢子是半步氣和境,約莫還能多聽幾聲響,不過卻也不會超過雙手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