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鹽梟
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 作者:趙樹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燕月沉默片刻,隨即說道:“仙人遺體已經化作大陣一部分,玄幽老魔也徹底魂飛魄散,十四件至寶同樣歸於大陣之內。”
此時趙忘機神色凝重。
以如此慘烈的代價,居然才堪堪鎮壓住了那人。
曹淵卻是笑了笑,說道:“能夠鎮壓那人,總歸是值得的。”
太和王朝與後梁如今已經締結“幽州之盟”。
作為一起圍殺林錯的兩座王朝,事前結下幽州之盟。
除去兩邊各自出動一位天人境大宗師、以及湊出二十四件至寶之外,等到通天河陷入枯涸之時,後梁與太和將以幽州三十裏外為界限,三年互不出兵。
太和王朝隻管一門心思和南邊的開元王朝大打出手就好,無須擔憂後梁的突襲,以至於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後梁雖然占據西漠,可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國庫底蘊,都是遜色於早就占據中原數十年的開元與太和,正好讓開元與太和先打個兩敗俱傷,再徐徐圖之中原。
總歸天京城楊赫與沂水梁雀,二人各有所需,又有圍殺林錯此事,順勢締下幽州之盟。
曹淵輕輕咳嗽,笑道:“這一份幽州之盟,換取的太和與後梁的三年和平歲月,無異於鏡花水月,終歸是聽的好聽,卻絕不牢靠。”
“楊赫有心先去對付陳凡這塊硬骨頭,想要先啃下南邊天下,再返迴頭來收拾西漠,先難後易,的確毫無問題。”
“隻是就看楊赫能否得利了。”
若是楊赫能夠勢如破竹,一路打過通天河,旗開得勝,那便毫無問題。
可一旦楊赫與陳凡僵持不下,或者是反而兵敗不止,到那時後梁一定會撕毀那份幽州之盟,直取幽州。
到那時太和將會腹背受敵,陷入萬劫不複得局麵。
曹淵直言不諱,說道:“一道屠魔令,殺的未來西漠江湖五十年都要一蹶不振。”
“玄幽老魔又身死道消,如今後梁武運慘淡到了極致。”
“天京城有真龍燭薪,長安城有真陽武聖。”
說罷,曹淵頓了頓,緩緩說道:“接下來要將全部資源都傾向軍隊,才有一戰之力。”
軍隊中有寧泰坐鎮,更有蔡仙元緊隨其後。
尤其是將整個西漠江湖殺了一遍之後,如今蔡仙元以及那留存的一千鐵甲,殺氣正旺。
用作斬殺江湖宗師,將會是極其關鍵的一招。
可也就在此時,自始至終都一言不發的梁雀突然開口打斷。
“夠了。”
“今日到此為止。”
王座之上,梁雀麵容模糊,看不清神色。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陷入沉默。
趙忘機與周圭元相互對視一眼,神色微變。
燕月使勁低下頭顱。
曹淵卻是神色不變,仍舊如常。
說罷,梁雀便站起身子。
眾人退下之後,這位女帝離開王座,沿著天清殿的階梯拾階而上。
直到來到天清殿最高處。
梁雀站在原地,遙遙看向十萬大山方向。
微風吹過梁雀發絲。
這位西漠霸主輕輕閉上眼眸。
西漠貧瘠,就連微風都夾雜荒蕪的味道。
梁雀雙手緊握,直直看向十萬大山方向。
幾年過去,手腕處那條極其廉價的鍍銀手鏈已經褪色。
自西出幽州之後,得以真容示人的梁雀,反而愈加不得見真我。
梁雀隻是直直看向十萬大山方向,直到視線模糊不清,再也看不真切。
————
涼州。
一大隊人馬,拉十數輛車,沿著山路蜿蜒向上。
此處人跡罕至,荒草叢生,甚至都無一條像樣的大道。
十幾輛車在山路間走的極為困難,速度極慢,而且需要人在前不斷開道。
僅僅十裏之外,便是一條平坦官道,不僅不需翻山越嶺,更平坦順當。
可哪怕如此,這群人仍舊不辭辛苦,硬要沿著山路蜿蜒向上。
至於緣由,便是因為這隊人馬,做的是販私鹽生意。
那十幾輛馬車上麵,藏得是粗鹽。
這群人也稱為鹽梟。
天生與朝廷作對,與官府搶利。
無論南北,所有私自販鹽之人,一旦超過五斤,便要殺頭!
可哪怕如此,天下各地私鹽販子仍舊是層出不窮,殺了一批就又來一批。
隻因為利潤實在是太高,足夠去鋌而走險。
鹽的重要性無需多言,自古以來便是被朝廷牢牢握在手中。
隻要朝廷牢牢抓住售鹽的權利,便會有源源不斷地的收入湧入國庫。
官鹽價格極高,催生出無數私鹽販子。
最前方,是兩位男子。
一位是留著八字胡的中年男子,身形消瘦,卻眼神明亮。
另一位是一位年輕人,讀過不少書,也走過不少路,書卷氣與匪氣皆備。
八字胡的中年男子名為周寶泉,是涼州最大的幾個私鹽販子之一。
周家世代販私鹽,到周寶泉如今已經是第三代,家財萬貫。
而那位書卷氣與匪氣皆備的年輕男子,名為王一。
前些年,這位年輕人躋身周家販私鹽的隊伍。
這位年輕人頭腦活絡,為周家新開出一條販鹽、銷鹽的私道。
周家能夠越做越大,王一居功至偉,如今已經是周家的座上賓。
周寶泉勒住韁繩,看了眼身後的車隊,隨後伸長脖子,看著前方的山路。
“翻過這座山頭,再走三十裏,就到了博源郡。”
說罷,周寶泉看向身旁的王一,笑道:“此次過後,必然是大賺一筆,這些年還要多虧了你。”
王一隻是笑了笑,說道:“還是要小心。”
周寶泉不置可否,一邊開路,一邊問道:“王一,你一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憑你的功底,考取功名是信手拈來,怎麽非要來和我做這殺頭的買賣?”
王一則是搖了搖頭,說道:“走過些路,便覺得考取功名,反而並非我願。”
周寶泉卻是更加疑惑,說道:“讀書不為功名,怪哉。”
“販私鹽是大罪,不去作官老爺,反而作這把腦袋栓在腰上的活,你是為了錢?”
“更不可能。”
剛一說完,周寶泉便瞬間反駁自己。
要說眼前這位年輕人是為了錢,那更是絕無可能。
這幾年下來,周寶泉清楚至極,王一絕對不是貪圖錢財之人。
不為名,不為利。
那是為了什麽?
此時趙忘機神色凝重。
以如此慘烈的代價,居然才堪堪鎮壓住了那人。
曹淵卻是笑了笑,說道:“能夠鎮壓那人,總歸是值得的。”
太和王朝與後梁如今已經締結“幽州之盟”。
作為一起圍殺林錯的兩座王朝,事前結下幽州之盟。
除去兩邊各自出動一位天人境大宗師、以及湊出二十四件至寶之外,等到通天河陷入枯涸之時,後梁與太和將以幽州三十裏外為界限,三年互不出兵。
太和王朝隻管一門心思和南邊的開元王朝大打出手就好,無須擔憂後梁的突襲,以至於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後梁雖然占據西漠,可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國庫底蘊,都是遜色於早就占據中原數十年的開元與太和,正好讓開元與太和先打個兩敗俱傷,再徐徐圖之中原。
總歸天京城楊赫與沂水梁雀,二人各有所需,又有圍殺林錯此事,順勢締下幽州之盟。
曹淵輕輕咳嗽,笑道:“這一份幽州之盟,換取的太和與後梁的三年和平歲月,無異於鏡花水月,終歸是聽的好聽,卻絕不牢靠。”
“楊赫有心先去對付陳凡這塊硬骨頭,想要先啃下南邊天下,再返迴頭來收拾西漠,先難後易,的確毫無問題。”
“隻是就看楊赫能否得利了。”
若是楊赫能夠勢如破竹,一路打過通天河,旗開得勝,那便毫無問題。
可一旦楊赫與陳凡僵持不下,或者是反而兵敗不止,到那時後梁一定會撕毀那份幽州之盟,直取幽州。
到那時太和將會腹背受敵,陷入萬劫不複得局麵。
曹淵直言不諱,說道:“一道屠魔令,殺的未來西漠江湖五十年都要一蹶不振。”
“玄幽老魔又身死道消,如今後梁武運慘淡到了極致。”
“天京城有真龍燭薪,長安城有真陽武聖。”
說罷,曹淵頓了頓,緩緩說道:“接下來要將全部資源都傾向軍隊,才有一戰之力。”
軍隊中有寧泰坐鎮,更有蔡仙元緊隨其後。
尤其是將整個西漠江湖殺了一遍之後,如今蔡仙元以及那留存的一千鐵甲,殺氣正旺。
用作斬殺江湖宗師,將會是極其關鍵的一招。
可也就在此時,自始至終都一言不發的梁雀突然開口打斷。
“夠了。”
“今日到此為止。”
王座之上,梁雀麵容模糊,看不清神色。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陷入沉默。
趙忘機與周圭元相互對視一眼,神色微變。
燕月使勁低下頭顱。
曹淵卻是神色不變,仍舊如常。
說罷,梁雀便站起身子。
眾人退下之後,這位女帝離開王座,沿著天清殿的階梯拾階而上。
直到來到天清殿最高處。
梁雀站在原地,遙遙看向十萬大山方向。
微風吹過梁雀發絲。
這位西漠霸主輕輕閉上眼眸。
西漠貧瘠,就連微風都夾雜荒蕪的味道。
梁雀雙手緊握,直直看向十萬大山方向。
幾年過去,手腕處那條極其廉價的鍍銀手鏈已經褪色。
自西出幽州之後,得以真容示人的梁雀,反而愈加不得見真我。
梁雀隻是直直看向十萬大山方向,直到視線模糊不清,再也看不真切。
————
涼州。
一大隊人馬,拉十數輛車,沿著山路蜿蜒向上。
此處人跡罕至,荒草叢生,甚至都無一條像樣的大道。
十幾輛車在山路間走的極為困難,速度極慢,而且需要人在前不斷開道。
僅僅十裏之外,便是一條平坦官道,不僅不需翻山越嶺,更平坦順當。
可哪怕如此,這群人仍舊不辭辛苦,硬要沿著山路蜿蜒向上。
至於緣由,便是因為這隊人馬,做的是販私鹽生意。
那十幾輛馬車上麵,藏得是粗鹽。
這群人也稱為鹽梟。
天生與朝廷作對,與官府搶利。
無論南北,所有私自販鹽之人,一旦超過五斤,便要殺頭!
可哪怕如此,天下各地私鹽販子仍舊是層出不窮,殺了一批就又來一批。
隻因為利潤實在是太高,足夠去鋌而走險。
鹽的重要性無需多言,自古以來便是被朝廷牢牢握在手中。
隻要朝廷牢牢抓住售鹽的權利,便會有源源不斷地的收入湧入國庫。
官鹽價格極高,催生出無數私鹽販子。
最前方,是兩位男子。
一位是留著八字胡的中年男子,身形消瘦,卻眼神明亮。
另一位是一位年輕人,讀過不少書,也走過不少路,書卷氣與匪氣皆備。
八字胡的中年男子名為周寶泉,是涼州最大的幾個私鹽販子之一。
周家世代販私鹽,到周寶泉如今已經是第三代,家財萬貫。
而那位書卷氣與匪氣皆備的年輕男子,名為王一。
前些年,這位年輕人躋身周家販私鹽的隊伍。
這位年輕人頭腦活絡,為周家新開出一條販鹽、銷鹽的私道。
周家能夠越做越大,王一居功至偉,如今已經是周家的座上賓。
周寶泉勒住韁繩,看了眼身後的車隊,隨後伸長脖子,看著前方的山路。
“翻過這座山頭,再走三十裏,就到了博源郡。”
說罷,周寶泉看向身旁的王一,笑道:“此次過後,必然是大賺一筆,這些年還要多虧了你。”
王一隻是笑了笑,說道:“還是要小心。”
周寶泉不置可否,一邊開路,一邊問道:“王一,你一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憑你的功底,考取功名是信手拈來,怎麽非要來和我做這殺頭的買賣?”
王一則是搖了搖頭,說道:“走過些路,便覺得考取功名,反而並非我願。”
周寶泉卻是更加疑惑,說道:“讀書不為功名,怪哉。”
“販私鹽是大罪,不去作官老爺,反而作這把腦袋栓在腰上的活,你是為了錢?”
“更不可能。”
剛一說完,周寶泉便瞬間反駁自己。
要說眼前這位年輕人是為了錢,那更是絕無可能。
這幾年下來,周寶泉清楚至極,王一絕對不是貪圖錢財之人。
不為名,不為利。
那是為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