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陣子
仲謀興師荊楚,漢家烽火飄揚,關羽興師岀襄樊,浩氣長纓縛蒼狼,威名震四方。
陸遜還施奇謀,桓侯兵發三江。旨在收取吳疆土,欲叫吳狗盡遭殃。吳主途渺茫。
上文書中說到孔明問張飛到底主張是北伐還是東征。桓侯來了一句,司馬懿的主意便是吾的觀點。這一句奇葩式的話把眾將搞懵了,因為眾人都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孔明在猜,薑維也在想,唉!簡直是尿不到一個壺裏去!
這個屠豬販狗之徒,簡直就是一個怪胎,說話做事就是不跟常理,要是腹語能殺人的話,他起碼會被眾人殺死上百次。桓侯見眾人都在納悶,他解釋說,我們現在的情況取決於曹魏,他們要打,我們奉陪。
他們若不想打了,各守邊界的話,我們可以讓他們先活一段時間,畢竟人家曹魏是受漢天子劉協禪讓的,有一定的合法性。
此言一出,眾人又開始腹罵起來,你這個該死的張老三,有什麽話明說還不行嗎?又是禪讓,又是合法。曹丕既然是正統合法,你第一個又跳出來在成都推舉昭烈皇帝繼統?你他娘的就是一個怪胎。
桓侯對眾人說道:“你們不妨想一想,曹魏還有什麽人可以領兵來與我們一戰?夏侯楙躲到羌胡地區不知所蹤;曹真被打得肝膽俱裂;副手郭淮也死於王平將軍的劍下;司馬懿呢?兩個兒子一死一傷。所幸他的兩個兒子成婚的早,要不然的話,司馬家就該絕後代了”。
薑維問曰:“侯爺,要怎樣通知司馬懿確定戰和事宜呢”?桓侯曰:“你原是魏人,可寫一封信問他一下,叫他派人來講和”,你能做到嗎?
薑維說“晚輩倒真的做還不到”。翼德曰“與吾取字筆來,俺老張寫一封信去慰問一下司馬仲達,他看過信之後,也許會來議和呢”!
說到這裏之時,早有執事人員鋪好宣紙,並且研墨以候了。隻見翼德提起了筆,眾將要看他寫些什麽,紛紛圍攏來觀看。
隻見張飛寫道“大漢定國公張飛致書與小魏平西都督司馬仲達:眾人看到這裏,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目前蜀漢的勢力比人家曹魏要小一些,單看這種稱謂就讓人感到詼諧。大漢小魏!哼,你幹脆寫成老子張飛有話跟兒子司馬懿說,這樣的話還直接了當些。
張飛繼續書寫“碧眼小兒孫仲謀聽你的的唆使,來當這個岀頭鳥,吾當然要去棒打他。至於西線戰事的話,你和曹真倆都督看著辦,從夏侯楙到你們三人,已經損失了兵馬五六十萬,有名戰將死了一二十個,無名之將要上百名。特別是仲達二子一死一傷。若念後代繁衍之不易,倒可來一決雌雄,如不然,可上書魏明帝我那侄子,好好的守住疆界,別在惹事生非了。現在的就是兩句話,來與我一戰,或者不戰各守疆界”。
寫完之後,叫薑維派人送與魏營的曹真和司馬懿,眾人一看,“啊,這也行”?
孔明叫薑維立刻派人送往魏營。他對眾將言道“現在曹魏損失慘重,早已士氣不振,軍中早就有了陰影。已經無力抗衡我們了,翼德此信就是為他的找一個台階,司馬懿也是智略深沉之人,他會清楚桓侯之用意,派人前來修和的。眾人當然不信。
可是第二天大家又議事時,薑維匆匆進殿,臉上帶著幾分喜色,“丞相,桓侯,那司馬懿果然派使者前來求和了。”眾人皆驚,沒想到事情竟如丞相所料。薑維把來信呈與桓侯,張飛隨手又遞與了孔明,諸葛亮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
魏大都督曹真、平西都督司馬懿迴信給蜀漢定國公張翼德閱:我二人將你的乞和書信上奏與我魏主明帝,魏主下旨曰:朕以閱過下國張飛的信箋,因此看在親戚的份上,下旨讓曹真、司馬懿二都督準予你的和議,兩家各守邊界,勿在相爭,否則爾休怪朕不認親戚,必將爾等打入輪迴,永不超生。
就這樣,一封無聊的書信,兩家就停止了戰爭。於是桓侯命馬超仍然去鎮守涼州;派魏延,王平與老將嚴顏,陳式趙忠帶十二萬大兵守禦雍州隴西諸郡,並命馬謖也在魏延、王平的部下仍為參軍。協助二人防魏。自己與孔明班師迴漢中,到了漢中。又令張合,黃忠以及冷苞,吳楨分兵十萬,留守漢中。
就這樣,諸葛亮北伐的意圖全部實現了,蜀軍占據了雍涼,切斷了曹魏與西域各國的來往,有馬超和魏延帶眾將以及二十多萬人馬守禦雍涼,曹魏就是舉全國的兵力也難以攻下。何況張飛又令張合等人帶領大軍十多萬在漢中,作為二州的後援。因此蜀兵基本上可以全力東征,不用擔心管理西線之事了。
為了讓眾老將青春常駐,張飛送老兄弟們每人一顆玄天烈火丹。老黃忠早已經服用過,嚴顏也服用了,他們也倒迴了人生二十年,黃忠之子黃敘早亡,他自從服過烈火丹後,恢複了五十餘歲的生體機能,還納了一妾,生下了一子改名叫做黃繼,現在都好幾歲了。
這時張遼、徐晃,趙雲,張合等人又得丹服下後,全部老將們返迴了四十餘歲的年齡,正是為國家開疆拓土的大好時間,當然這些大將們無一不感謝張飛,無一不佩服張飛。
張飛與孔明班師迴成都的話先放下,把西線的戰事後續交待一下。本來街亭一戰,魏軍占了上風,蜀兵大敗,馬謖帶領的四萬人馬,魏延也帶有五萬多人,高翔也帶兵一萬多,這十萬多人在街亭一戰中被魏軍殺死的至少超六萬,傷兵也有一兩萬人,能戰的當時才一萬餘人。
差不多全軍覆沒之時,幸得張飛趕到並加入了戰團,倚仗唿雷豹那匹絕世無雙的寶馬,一聲吼叫戰場上萬馬齊喑,所有的將領騎兵都跌下馬來摔了個七葷八素,被張飛等人趁機斬殺。
一萬多蜀兵趁此機會大肆屠殺魏軍,曹魏的兵馬還未迴過神來便紛紛人頭落地,特別喪失了眾多大將之後,魏軍完全失去了抵抗力,諸葛亮調派的軍隊也借此機會完成了一切任務。馬超又帶騎兵來攪和,所以曹魏長安以西的大片土地盡被蜀兵攻占了。
此次街亭之戰,就是敗在張飛一人的手裏。因為他因緣湊巧得了兩件寶貝。唿雷豹寶馬在贏家娛樂城的長河中就隻出現過兩次,一是桓侯張翼德所乘騎。一是後來隋唐演義中尚司朗傳與兒子尚師徒,最後又落到了秦叔寶的手裏。而武藝平平的尚師徒就是以這匹馬進入了隋唐的第十條好漢的排名。
從這一點上就足以證明虎類豹與眾不同了吧。而他的金鞭也是蛟龍化成,雖然趕不上封神中聞太師的那兩條那般神奇。但也絕非凡品,它會自動的飛起來砸人,也能讓主人拿在手中與敵交鋒,而且拿在手中如燈草,打在人身上如泰山一般,任何人都招架不了。
而曹真司馬懿也看岀了張飛暫時無意在經略北方。要不然他也不會叫薑維傳什麽信了。現在蜀兵士氣過盛。已經達到指到哪裏就打到哪裏的地步了。二人慶幸有孫權這個二貨出來買單。否則還真的不知道怎樣收場呢!
曹真本在上一次漢中之戰中就害怕極了張飛,所以他沒有主動請戰,這次聽說張飛沒來,是諸葛亮為帥,由於他不知道孔明的厲害,又被王朗拉來湊數,才勉強率兵岀征;司馬懿卻是沒有算出張飛有這二寶的加持,所以算是岀了異數,因此沒有找到辦法破二寶之時,他自然不會與蜀兵再起爭端。
所以二人帶著一二十萬殘兵嚴守著長安、潼關一帶,也算為大魏盡心盡責的了。
再說張飛與孔明帶兵迴到了成都,皇太子劉禪夫妻帶著文武百官代表劉備出城迎接。進城之後先到金殿見駕拜見劉備,方才各自迴府。
再說張靈、張珊,她倆見成都青羊觀的靈氣不如皓鳴山,於是與歸來的大姐夏侯涓和夫君團聚過後,姐妹二人便去了皓鳴山,因為那裏是她的祖父張天師張道陵得道飛升之地,那裏的靈氣為這幾個州的第一,此時她倆的丹道又更進了一步,可以嚐試煉萬壽無極丹了。
萬壽無極丹也叫作萬壽長春丹,張飛自從上次跟隨二女在嶽麓山找到煉丹的原材料後,這些年隻要出外也會到名山大川中搜尋一番,碰碰運氣,所以他也收集到不少的材料了,當然他早熱這些材料交給了張靈、張珊。
在西川的晧鳴山中,二女又發現了許多多靈藥,和所需要的稀有材料。她倆把各種材料收集於皓鳴山中的草廬以中,開始嚐試起煉起萬壽丹來。
煉丹之事桓侯幫不上忙!他迴到成都後,多次與臥龍、鳳雛、毒士,陳群等人仔細地研究了發兵江東的問題,需要多少兵馬,多少糧草,多少船支,多少醫務專業人員都經過了精密的計算,並複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最後大家一致商定,待夏天過後,當年的秋冬季節時,出兵江東。於是劉禪傳下了太子令,令各部征集所需要的一切,不得有誤!
蜀漢彰武六年七月,昭烈皇帝劉備見劉禪已經成熟起來了,對政事一應公務的處理是得心應手,於是在七月尾禪位於他,自己去壽仙宮自為太上皇,好好的與太後吳雲在一起,珍惜每一寸時光。劉禪冊立張小蘭為皇後,封張碧蓮為貴妃,擬在彰武七年為建興元年。因為曆史稱他為後主,以後的下文中便以後主相稱。
八月十五中秋,劉禪在成都南郊設壇祭拜上天,身穿帝王服飾,率領諸王,文武群臣祭告太廟,正式宣告即皇帝位,免不得照例大赦天下。並接受文武眾臣的朝賀。依舊照例給文武眾臣給以加官封賞。
轉眼到了九月初九日重陽甲寅。張飛調軍十五萬以龐統為軍師,離了成都,往荊襄而來,並有一眾大將跟著出征。這是劉備認為在宮中寂寞,也叫陳到點起白毦兵,跟著張飛大軍後麵而行,後主禪親率文武眾官將父親,以及老丈人送岀成都二十裏後才,方才置酒餞行,然後才迴城來。諸葛武侯助後主禪處理一切軍國重事。蜀漢都已經岀師伐吳了,現在把吳國這麽多年來的情況隨便提說一下。
自從赤壁之戰後,為了能夠生存,吳人也奮發圖強。由於朝北邊發展要與曹魏爭鬥,西邊又要與劉兵爭鋒。因此東吳的發展還是受到了極大的限製。大漢的十三州江東其時就是隻有一個揚州而已,以及荊州、交州的一點接壤的邊角地,根本支撐不了東吳的發展,這也是周瑜為什麽絞盡腦汁也要攻取荊襄的原因。
東吳的領域為長江中下遊,以及今天湘南、湖北的一小部分,還有廣東的一部分地區,當然今天的安徽也有一部分是孫吳的領土範圍。
孫權與眾臣商議,學曹魏和蜀漢推進了軍隊屯田製和百姓屯田,在今天的浙江、江蘇、安徽以及湖北的邊垂之地設置了了屯田區,讓士兵與百姓們墾荒種地,解決了軍隊的糧食問題。大量的荒地得到了開發,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孫權與魯肅等人也從細作的嘴中知道荊襄之地的水利工程,並從中得到了啟發。他們派遣大批的人手在丹陽郡修築了濡須塢,在句容開鑿了破崗瀆等工程,這程水利工程解決了平時灌溉農田的困難,也為水運交通提供了方便,促進了農業和商業的發展。
在蜀漢的帶動下,江南在孫權時期,紡織業、冶鑄業、製瓷業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能夠打造出精良的軍器和新型的農具。而且越窯的青瓷技術不斷提高,並且達到了了極為先進的水平,聞名遐邇。
江南各地河流縱橫,交叉成網,為了行走方便,即使在一條小溪之上也有小船、竹筏渡江,因此吳國的造船業非常發達,積極開發了海上貿易,並旦與夷洲,東南亞和更遠的南洋都有交流,因此也可以說是開辟了海上的絲綢之路。吳人的造船技術倒可以甩魏蜀幾條街,平常的戰船可以乘坐幾百人,特號大船可以坐兩三千人,而且非常堅固、能夠遠航北到遼東、南到海南島以及更遠的地方。吳國與該地區進行了商業貿易,把東吳進一步推向繁榮。
孫權也重視文化教育。他設立了太學,培養了一批有文化的先進人才,把儒家的學術在江南推向了另外一個高峰,讓江南的文化得到更一步的發展。
他還派遣軍隊多次打敗了山越人,把山越人從山區遷到了平原之地,讓他們與當地的民眾共同生活,使其接受到漢人的生活方式和生產力,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總之,孫仲謀也並不單純是張飛眼中的碧眼小兒,他也是有兩把刷子的,畢竟他也是修道千年的青蛟轉世。
由於華歆和滿寵出使江南,孫權召集了文武群臣商計如何對待蜀漢的開拓,怎樣迴複曹魏的求援,建業城中也是議論紛紛,麵對張飛的開拓。江東文武群臣都有了一種大禍臨頭之感,許多人甚至懷疑赤壁之戰的對錯。
陸遜與諸葛謹知道蜀漢早晚都會順江東下,所以力主應曹丕、曹叡的請求,發兵攻打江夏,漢口和夏口,孫權同意了他倆的看法,於是兩人各帶十五萬人馬行動,並讓滿寵讓曹泰、夏侯德大舉南下,夾擊荊襄。拖住關羽,迫使劉備從西線撤軍。
可是誰也不知道最終卻是一匹馬就改變了整個戰局!張飛仗著一匹唿雷豹竟然殺死了郭淮、司馬昭、孔禮、辛毗、申龍、申戰等人。使曹魏的攻勢黯然失色。要做戰事怎樣打響,請接著看下迴。
仲謀興師荊楚,漢家烽火飄揚,關羽興師岀襄樊,浩氣長纓縛蒼狼,威名震四方。
陸遜還施奇謀,桓侯兵發三江。旨在收取吳疆土,欲叫吳狗盡遭殃。吳主途渺茫。
上文書中說到孔明問張飛到底主張是北伐還是東征。桓侯來了一句,司馬懿的主意便是吾的觀點。這一句奇葩式的話把眾將搞懵了,因為眾人都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孔明在猜,薑維也在想,唉!簡直是尿不到一個壺裏去!
這個屠豬販狗之徒,簡直就是一個怪胎,說話做事就是不跟常理,要是腹語能殺人的話,他起碼會被眾人殺死上百次。桓侯見眾人都在納悶,他解釋說,我們現在的情況取決於曹魏,他們要打,我們奉陪。
他們若不想打了,各守邊界的話,我們可以讓他們先活一段時間,畢竟人家曹魏是受漢天子劉協禪讓的,有一定的合法性。
此言一出,眾人又開始腹罵起來,你這個該死的張老三,有什麽話明說還不行嗎?又是禪讓,又是合法。曹丕既然是正統合法,你第一個又跳出來在成都推舉昭烈皇帝繼統?你他娘的就是一個怪胎。
桓侯對眾人說道:“你們不妨想一想,曹魏還有什麽人可以領兵來與我們一戰?夏侯楙躲到羌胡地區不知所蹤;曹真被打得肝膽俱裂;副手郭淮也死於王平將軍的劍下;司馬懿呢?兩個兒子一死一傷。所幸他的兩個兒子成婚的早,要不然的話,司馬家就該絕後代了”。
薑維問曰:“侯爺,要怎樣通知司馬懿確定戰和事宜呢”?桓侯曰:“你原是魏人,可寫一封信問他一下,叫他派人來講和”,你能做到嗎?
薑維說“晚輩倒真的做還不到”。翼德曰“與吾取字筆來,俺老張寫一封信去慰問一下司馬仲達,他看過信之後,也許會來議和呢”!
說到這裏之時,早有執事人員鋪好宣紙,並且研墨以候了。隻見翼德提起了筆,眾將要看他寫些什麽,紛紛圍攏來觀看。
隻見張飛寫道“大漢定國公張飛致書與小魏平西都督司馬仲達:眾人看到這裏,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目前蜀漢的勢力比人家曹魏要小一些,單看這種稱謂就讓人感到詼諧。大漢小魏!哼,你幹脆寫成老子張飛有話跟兒子司馬懿說,這樣的話還直接了當些。
張飛繼續書寫“碧眼小兒孫仲謀聽你的的唆使,來當這個岀頭鳥,吾當然要去棒打他。至於西線戰事的話,你和曹真倆都督看著辦,從夏侯楙到你們三人,已經損失了兵馬五六十萬,有名戰將死了一二十個,無名之將要上百名。特別是仲達二子一死一傷。若念後代繁衍之不易,倒可來一決雌雄,如不然,可上書魏明帝我那侄子,好好的守住疆界,別在惹事生非了。現在的就是兩句話,來與我一戰,或者不戰各守疆界”。
寫完之後,叫薑維派人送與魏營的曹真和司馬懿,眾人一看,“啊,這也行”?
孔明叫薑維立刻派人送往魏營。他對眾將言道“現在曹魏損失慘重,早已士氣不振,軍中早就有了陰影。已經無力抗衡我們了,翼德此信就是為他的找一個台階,司馬懿也是智略深沉之人,他會清楚桓侯之用意,派人前來修和的。眾人當然不信。
可是第二天大家又議事時,薑維匆匆進殿,臉上帶著幾分喜色,“丞相,桓侯,那司馬懿果然派使者前來求和了。”眾人皆驚,沒想到事情竟如丞相所料。薑維把來信呈與桓侯,張飛隨手又遞與了孔明,諸葛亮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
魏大都督曹真、平西都督司馬懿迴信給蜀漢定國公張翼德閱:我二人將你的乞和書信上奏與我魏主明帝,魏主下旨曰:朕以閱過下國張飛的信箋,因此看在親戚的份上,下旨讓曹真、司馬懿二都督準予你的和議,兩家各守邊界,勿在相爭,否則爾休怪朕不認親戚,必將爾等打入輪迴,永不超生。
就這樣,一封無聊的書信,兩家就停止了戰爭。於是桓侯命馬超仍然去鎮守涼州;派魏延,王平與老將嚴顏,陳式趙忠帶十二萬大兵守禦雍州隴西諸郡,並命馬謖也在魏延、王平的部下仍為參軍。協助二人防魏。自己與孔明班師迴漢中,到了漢中。又令張合,黃忠以及冷苞,吳楨分兵十萬,留守漢中。
就這樣,諸葛亮北伐的意圖全部實現了,蜀軍占據了雍涼,切斷了曹魏與西域各國的來往,有馬超和魏延帶眾將以及二十多萬人馬守禦雍涼,曹魏就是舉全國的兵力也難以攻下。何況張飛又令張合等人帶領大軍十多萬在漢中,作為二州的後援。因此蜀兵基本上可以全力東征,不用擔心管理西線之事了。
為了讓眾老將青春常駐,張飛送老兄弟們每人一顆玄天烈火丹。老黃忠早已經服用過,嚴顏也服用了,他們也倒迴了人生二十年,黃忠之子黃敘早亡,他自從服過烈火丹後,恢複了五十餘歲的生體機能,還納了一妾,生下了一子改名叫做黃繼,現在都好幾歲了。
這時張遼、徐晃,趙雲,張合等人又得丹服下後,全部老將們返迴了四十餘歲的年齡,正是為國家開疆拓土的大好時間,當然這些大將們無一不感謝張飛,無一不佩服張飛。
張飛與孔明班師迴成都的話先放下,把西線的戰事後續交待一下。本來街亭一戰,魏軍占了上風,蜀兵大敗,馬謖帶領的四萬人馬,魏延也帶有五萬多人,高翔也帶兵一萬多,這十萬多人在街亭一戰中被魏軍殺死的至少超六萬,傷兵也有一兩萬人,能戰的當時才一萬餘人。
差不多全軍覆沒之時,幸得張飛趕到並加入了戰團,倚仗唿雷豹那匹絕世無雙的寶馬,一聲吼叫戰場上萬馬齊喑,所有的將領騎兵都跌下馬來摔了個七葷八素,被張飛等人趁機斬殺。
一萬多蜀兵趁此機會大肆屠殺魏軍,曹魏的兵馬還未迴過神來便紛紛人頭落地,特別喪失了眾多大將之後,魏軍完全失去了抵抗力,諸葛亮調派的軍隊也借此機會完成了一切任務。馬超又帶騎兵來攪和,所以曹魏長安以西的大片土地盡被蜀兵攻占了。
此次街亭之戰,就是敗在張飛一人的手裏。因為他因緣湊巧得了兩件寶貝。唿雷豹寶馬在贏家娛樂城的長河中就隻出現過兩次,一是桓侯張翼德所乘騎。一是後來隋唐演義中尚司朗傳與兒子尚師徒,最後又落到了秦叔寶的手裏。而武藝平平的尚師徒就是以這匹馬進入了隋唐的第十條好漢的排名。
從這一點上就足以證明虎類豹與眾不同了吧。而他的金鞭也是蛟龍化成,雖然趕不上封神中聞太師的那兩條那般神奇。但也絕非凡品,它會自動的飛起來砸人,也能讓主人拿在手中與敵交鋒,而且拿在手中如燈草,打在人身上如泰山一般,任何人都招架不了。
而曹真司馬懿也看岀了張飛暫時無意在經略北方。要不然他也不會叫薑維傳什麽信了。現在蜀兵士氣過盛。已經達到指到哪裏就打到哪裏的地步了。二人慶幸有孫權這個二貨出來買單。否則還真的不知道怎樣收場呢!
曹真本在上一次漢中之戰中就害怕極了張飛,所以他沒有主動請戰,這次聽說張飛沒來,是諸葛亮為帥,由於他不知道孔明的厲害,又被王朗拉來湊數,才勉強率兵岀征;司馬懿卻是沒有算出張飛有這二寶的加持,所以算是岀了異數,因此沒有找到辦法破二寶之時,他自然不會與蜀兵再起爭端。
所以二人帶著一二十萬殘兵嚴守著長安、潼關一帶,也算為大魏盡心盡責的了。
再說張飛與孔明帶兵迴到了成都,皇太子劉禪夫妻帶著文武百官代表劉備出城迎接。進城之後先到金殿見駕拜見劉備,方才各自迴府。
再說張靈、張珊,她倆見成都青羊觀的靈氣不如皓鳴山,於是與歸來的大姐夏侯涓和夫君團聚過後,姐妹二人便去了皓鳴山,因為那裏是她的祖父張天師張道陵得道飛升之地,那裏的靈氣為這幾個州的第一,此時她倆的丹道又更進了一步,可以嚐試煉萬壽無極丹了。
萬壽無極丹也叫作萬壽長春丹,張飛自從上次跟隨二女在嶽麓山找到煉丹的原材料後,這些年隻要出外也會到名山大川中搜尋一番,碰碰運氣,所以他也收集到不少的材料了,當然他早熱這些材料交給了張靈、張珊。
在西川的晧鳴山中,二女又發現了許多多靈藥,和所需要的稀有材料。她倆把各種材料收集於皓鳴山中的草廬以中,開始嚐試起煉起萬壽丹來。
煉丹之事桓侯幫不上忙!他迴到成都後,多次與臥龍、鳳雛、毒士,陳群等人仔細地研究了發兵江東的問題,需要多少兵馬,多少糧草,多少船支,多少醫務專業人員都經過了精密的計算,並複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最後大家一致商定,待夏天過後,當年的秋冬季節時,出兵江東。於是劉禪傳下了太子令,令各部征集所需要的一切,不得有誤!
蜀漢彰武六年七月,昭烈皇帝劉備見劉禪已經成熟起來了,對政事一應公務的處理是得心應手,於是在七月尾禪位於他,自己去壽仙宮自為太上皇,好好的與太後吳雲在一起,珍惜每一寸時光。劉禪冊立張小蘭為皇後,封張碧蓮為貴妃,擬在彰武七年為建興元年。因為曆史稱他為後主,以後的下文中便以後主相稱。
八月十五中秋,劉禪在成都南郊設壇祭拜上天,身穿帝王服飾,率領諸王,文武群臣祭告太廟,正式宣告即皇帝位,免不得照例大赦天下。並接受文武眾臣的朝賀。依舊照例給文武眾臣給以加官封賞。
轉眼到了九月初九日重陽甲寅。張飛調軍十五萬以龐統為軍師,離了成都,往荊襄而來,並有一眾大將跟著出征。這是劉備認為在宮中寂寞,也叫陳到點起白毦兵,跟著張飛大軍後麵而行,後主禪親率文武眾官將父親,以及老丈人送岀成都二十裏後才,方才置酒餞行,然後才迴城來。諸葛武侯助後主禪處理一切軍國重事。蜀漢都已經岀師伐吳了,現在把吳國這麽多年來的情況隨便提說一下。
自從赤壁之戰後,為了能夠生存,吳人也奮發圖強。由於朝北邊發展要與曹魏爭鬥,西邊又要與劉兵爭鋒。因此東吳的發展還是受到了極大的限製。大漢的十三州江東其時就是隻有一個揚州而已,以及荊州、交州的一點接壤的邊角地,根本支撐不了東吳的發展,這也是周瑜為什麽絞盡腦汁也要攻取荊襄的原因。
東吳的領域為長江中下遊,以及今天湘南、湖北的一小部分,還有廣東的一部分地區,當然今天的安徽也有一部分是孫吳的領土範圍。
孫權與眾臣商議,學曹魏和蜀漢推進了軍隊屯田製和百姓屯田,在今天的浙江、江蘇、安徽以及湖北的邊垂之地設置了了屯田區,讓士兵與百姓們墾荒種地,解決了軍隊的糧食問題。大量的荒地得到了開發,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孫權與魯肅等人也從細作的嘴中知道荊襄之地的水利工程,並從中得到了啟發。他們派遣大批的人手在丹陽郡修築了濡須塢,在句容開鑿了破崗瀆等工程,這程水利工程解決了平時灌溉農田的困難,也為水運交通提供了方便,促進了農業和商業的發展。
在蜀漢的帶動下,江南在孫權時期,紡織業、冶鑄業、製瓷業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能夠打造出精良的軍器和新型的農具。而且越窯的青瓷技術不斷提高,並且達到了了極為先進的水平,聞名遐邇。
江南各地河流縱橫,交叉成網,為了行走方便,即使在一條小溪之上也有小船、竹筏渡江,因此吳國的造船業非常發達,積極開發了海上貿易,並旦與夷洲,東南亞和更遠的南洋都有交流,因此也可以說是開辟了海上的絲綢之路。吳人的造船技術倒可以甩魏蜀幾條街,平常的戰船可以乘坐幾百人,特號大船可以坐兩三千人,而且非常堅固、能夠遠航北到遼東、南到海南島以及更遠的地方。吳國與該地區進行了商業貿易,把東吳進一步推向繁榮。
孫權也重視文化教育。他設立了太學,培養了一批有文化的先進人才,把儒家的學術在江南推向了另外一個高峰,讓江南的文化得到更一步的發展。
他還派遣軍隊多次打敗了山越人,把山越人從山區遷到了平原之地,讓他們與當地的民眾共同生活,使其接受到漢人的生活方式和生產力,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總之,孫仲謀也並不單純是張飛眼中的碧眼小兒,他也是有兩把刷子的,畢竟他也是修道千年的青蛟轉世。
由於華歆和滿寵出使江南,孫權召集了文武群臣商計如何對待蜀漢的開拓,怎樣迴複曹魏的求援,建業城中也是議論紛紛,麵對張飛的開拓。江東文武群臣都有了一種大禍臨頭之感,許多人甚至懷疑赤壁之戰的對錯。
陸遜與諸葛謹知道蜀漢早晚都會順江東下,所以力主應曹丕、曹叡的請求,發兵攻打江夏,漢口和夏口,孫權同意了他倆的看法,於是兩人各帶十五萬人馬行動,並讓滿寵讓曹泰、夏侯德大舉南下,夾擊荊襄。拖住關羽,迫使劉備從西線撤軍。
可是誰也不知道最終卻是一匹馬就改變了整個戰局!張飛仗著一匹唿雷豹竟然殺死了郭淮、司馬昭、孔禮、辛毗、申龍、申戰等人。使曹魏的攻勢黯然失色。要做戰事怎樣打響,請接著看下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