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不行,每月都要補貼點工資進去。
水庫裏的魚就是放過一批魚苗,平時都不喂料,偶爾有人來收魚的話就撈一點,也不請外人,都是你三個舅舅他們動的手。
那一百隻黑山羊也是剛買迴來的那段時間喂料,現在都很少喂了。
過了年你爸還打算再去買一百隻迴來,我估摸著農業公司裏能掙錢的也就隻有這黑山羊了。”
“那也沒事啊,反正這農業公司就是銘洋辦著玩的,想舅舅他們有個穩定的收入而已,不用老往外跑,這樣能顧著家裏。”
“這我知道,這小子最近幾年變化還真大,比畢業那會懂事多了,知道拿錢往家裏補貼。
不過你幾個舅舅不想吃閑飯,總想著把農業公司打理好,以後能夠賺些錢。”
“我迴來啦。。。”
這時,王銘洋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銘洋迴來啦,古話說得對,人就是不經叨,我和你姐剛剛還說到你呢,你就出現了。
手裏這麽多東西?是燕姿家裏的特產?每迴都給這麽多,親家他們真是太客氣了。”
“額。。。”
空氣突然就安靜下來。。。
不過王銘洋轉念一想,老媽說的還挺對,這還真是老丈人他們給的,隻不過此親家非彼親家而已,不過他哪敢挑明,說道:
“這是湘省的特產,我這幾天去那裏出差了。”
姐姐給了一個眼神王銘洋,你反應得挺快,這是另一個兒媳婦給咱媽的特產吧。。。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王銘洋白天忙著幫家裏做大掃除,隨後去外公外婆家轉了一圈,和幾個舅舅看看聊聊農業公司及水庫的情況,最後還抽空拿了些禮物去探望了爺爺奶奶和幾個叔伯一家子。
到了晚上,就約上朱宏黃升再拉上幾個高中同學出來,坐路邊攤圍著炭火擼串,就像以前讀高中和大學的時候一樣,基情滿滿的青蔥歲月,真讓人懷念和感慨。。。
“今年怎麽不帶燕姿迴來?你們不是鬧別扭了吧?”
年夜飯,桌麵上一桌子的菜,不過吃飯的時候隻有王銘洋和父母親共三個人,顯得有點冷清,王媽媽又開始念叨起來了。
“人家李姨家的兒子,比你還小一歲,上個月都擺滿月酒了。
我那天去赴宴,她那小孫子,長得白白胖胖的,看起來多可愛。”。。。
聽自己老媽的意思,話裏話外都是催著自己結婚生娃。
王銘洋也是一陣頭疼,小心翼翼的應付著老人家,連說話聲音都小了些。
“這個不用急,我今年才二十四歲,過兩年再結婚也不遲哈。”
“你這臭小子,虛歲都二十五六了,趁我和你爸還年輕,可以幫你們帶孩子,趕緊和燕姿把婚禮辦了生個孩子出來,到時你們該忙工作就忙工作,又不耽誤你們。”。。。
“我吃飽了,你們慢慢吃。”
沒法子,王銘洋隻好快速扒拉完碗裏的飯跑路了,連平時最愛吃的大雞腿都沒顧得上啃。
“劈裏啪啦,劈裏啪啦。。。”
如同往年一樣,小鎮上零點的鞭炮聲準時響起,辭走舊歲,迎來新年。
周圍的鞭炮聲太響,打不了電話,王銘洋給父母拜過年收了紅包後,兩手運指如飛,跟李美華和周燕姿兩女在oq上發著祝福的信息。
小半個鍾頭後,周邊的鞭炮聲有所減弱,王銘洋開著車和父母拿上貢品,和往年一樣前去附近的廟裏上香,祈願新的一年裏全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連續三天,王銘洋和父母都是在親朋好友們的迎來送往間度過。自從王銘洋發達後,上門來往的親戚比前幾年多了不少。
今天正月初四,終於可以清閑一些,伯父家的堂哥王銘澤叫上王銘洋和二叔家的堂弟去飯店吃飯,說三兄弟要小聚一下。
王銘澤在洋城讀大學畢業後進了丸子國著名企業富士公司在華國內的分公司做業務。
他本身就是化學專業出身,有技術又有業務能力。經過五年的努力,終於擁有穩定的客戶資源,如今自己出來單幹,掙的錢不少。
在王銘洋發家之前,王銘澤已經在洋城買車買房,算是王家的三代裏混得最好的。
二叔家的堂弟王銘章畢業後一直在西湘省的沙長市工作,從事的是跟文化傳媒有關的工作。
三人年紀相差幾歲,所以打小玩得比較近,其他的幾個堂弟妹年齡差的有點多,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少,所以這迴坐一起吹牛打屁的就這三人。
聊天中,王銘洋終於知道了堂哥王銘澤現在做的是化學顯影劑這類的產品。
王銘澤出來單幹後,拉了兩個學弟和自己一起研究和不斷改良顯影劑的配方,已經成功的在低端領域搶占了一部分的市場,實現國產替代。
但這個類型的產品屬於比較小眾的東西,一般人根本不知道。
幾年的經商曆練,王銘洋愈發覺得堂哥超出同齡人一大截的優秀思維和深思熟慮。
了因為王銘洋注意到一個情況,聊天時堂哥經常在不經意間說到他現在生意上的很多客戶以及合作夥伴都喜歡來找他聊生意場上的事,或者詢問他的看法。
這些人的年齡都要比王銘澤大上許多,超十幾二十年都有,甚至不乏從香島和灣灣來大陸做生意的老板。
一個人幹事業的時候能夠跟大上十幾二十幾年的人聊到一塊,證明他的思維會比同齡人成熟得多。
王銘章的變化也很大,但這種變化卻不是很好,給王銘洋和王銘澤的感覺是他變事故了,喜歡吹牛,不像以前那樣的腳踏實地了。
對於王銘章吹的牛,王銘洋和堂哥也是一笑而過,並不打算戳穿。。。
正月初五,下午三點,王銘洋跟父母說了聲後晃悠悠地出了門,往鎮上的中學而去。
今天高中同學聚會,是以前的班長劉軍發起的,讓大家下午在校園裏集合。
細雨紛呈的天氣今天終於放晴,多了幾分陽光,不再是又濕又冷,讓人心情愉悅。
王銘洋來到學校操場的時候,已經有好些個老同學在那裏打著籃球玩了,以前的班長劉軍也在。
當年王銘洋高二選的是理科班,所以女同學相對較少。
和大家笑著打了招唿,王銘洋在籃球場上隨意的投了幾個籃,還真別說,他投的角度還挺準,都進了。
心裏一琢磨,王銘洋就明白了,自己的大腦根據自身條件本能的給精確計算了投球的角度和力度,並在投籃時協調身體各個部位的發力讓其處於合適狀態。
這樣投出去的球自然就有了很高的精準度,跟當初自己手繞加工無刷電機時一樣。
水庫裏的魚就是放過一批魚苗,平時都不喂料,偶爾有人來收魚的話就撈一點,也不請外人,都是你三個舅舅他們動的手。
那一百隻黑山羊也是剛買迴來的那段時間喂料,現在都很少喂了。
過了年你爸還打算再去買一百隻迴來,我估摸著農業公司裏能掙錢的也就隻有這黑山羊了。”
“那也沒事啊,反正這農業公司就是銘洋辦著玩的,想舅舅他們有個穩定的收入而已,不用老往外跑,這樣能顧著家裏。”
“這我知道,這小子最近幾年變化還真大,比畢業那會懂事多了,知道拿錢往家裏補貼。
不過你幾個舅舅不想吃閑飯,總想著把農業公司打理好,以後能夠賺些錢。”
“我迴來啦。。。”
這時,王銘洋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銘洋迴來啦,古話說得對,人就是不經叨,我和你姐剛剛還說到你呢,你就出現了。
手裏這麽多東西?是燕姿家裏的特產?每迴都給這麽多,親家他們真是太客氣了。”
“額。。。”
空氣突然就安靜下來。。。
不過王銘洋轉念一想,老媽說的還挺對,這還真是老丈人他們給的,隻不過此親家非彼親家而已,不過他哪敢挑明,說道:
“這是湘省的特產,我這幾天去那裏出差了。”
姐姐給了一個眼神王銘洋,你反應得挺快,這是另一個兒媳婦給咱媽的特產吧。。。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王銘洋白天忙著幫家裏做大掃除,隨後去外公外婆家轉了一圈,和幾個舅舅看看聊聊農業公司及水庫的情況,最後還抽空拿了些禮物去探望了爺爺奶奶和幾個叔伯一家子。
到了晚上,就約上朱宏黃升再拉上幾個高中同學出來,坐路邊攤圍著炭火擼串,就像以前讀高中和大學的時候一樣,基情滿滿的青蔥歲月,真讓人懷念和感慨。。。
“今年怎麽不帶燕姿迴來?你們不是鬧別扭了吧?”
年夜飯,桌麵上一桌子的菜,不過吃飯的時候隻有王銘洋和父母親共三個人,顯得有點冷清,王媽媽又開始念叨起來了。
“人家李姨家的兒子,比你還小一歲,上個月都擺滿月酒了。
我那天去赴宴,她那小孫子,長得白白胖胖的,看起來多可愛。”。。。
聽自己老媽的意思,話裏話外都是催著自己結婚生娃。
王銘洋也是一陣頭疼,小心翼翼的應付著老人家,連說話聲音都小了些。
“這個不用急,我今年才二十四歲,過兩年再結婚也不遲哈。”
“你這臭小子,虛歲都二十五六了,趁我和你爸還年輕,可以幫你們帶孩子,趕緊和燕姿把婚禮辦了生個孩子出來,到時你們該忙工作就忙工作,又不耽誤你們。”。。。
“我吃飽了,你們慢慢吃。”
沒法子,王銘洋隻好快速扒拉完碗裏的飯跑路了,連平時最愛吃的大雞腿都沒顧得上啃。
“劈裏啪啦,劈裏啪啦。。。”
如同往年一樣,小鎮上零點的鞭炮聲準時響起,辭走舊歲,迎來新年。
周圍的鞭炮聲太響,打不了電話,王銘洋給父母拜過年收了紅包後,兩手運指如飛,跟李美華和周燕姿兩女在oq上發著祝福的信息。
小半個鍾頭後,周邊的鞭炮聲有所減弱,王銘洋開著車和父母拿上貢品,和往年一樣前去附近的廟裏上香,祈願新的一年裏全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連續三天,王銘洋和父母都是在親朋好友們的迎來送往間度過。自從王銘洋發達後,上門來往的親戚比前幾年多了不少。
今天正月初四,終於可以清閑一些,伯父家的堂哥王銘澤叫上王銘洋和二叔家的堂弟去飯店吃飯,說三兄弟要小聚一下。
王銘澤在洋城讀大學畢業後進了丸子國著名企業富士公司在華國內的分公司做業務。
他本身就是化學專業出身,有技術又有業務能力。經過五年的努力,終於擁有穩定的客戶資源,如今自己出來單幹,掙的錢不少。
在王銘洋發家之前,王銘澤已經在洋城買車買房,算是王家的三代裏混得最好的。
二叔家的堂弟王銘章畢業後一直在西湘省的沙長市工作,從事的是跟文化傳媒有關的工作。
三人年紀相差幾歲,所以打小玩得比較近,其他的幾個堂弟妹年齡差的有點多,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少,所以這迴坐一起吹牛打屁的就這三人。
聊天中,王銘洋終於知道了堂哥王銘澤現在做的是化學顯影劑這類的產品。
王銘澤出來單幹後,拉了兩個學弟和自己一起研究和不斷改良顯影劑的配方,已經成功的在低端領域搶占了一部分的市場,實現國產替代。
但這個類型的產品屬於比較小眾的東西,一般人根本不知道。
幾年的經商曆練,王銘洋愈發覺得堂哥超出同齡人一大截的優秀思維和深思熟慮。
了因為王銘洋注意到一個情況,聊天時堂哥經常在不經意間說到他現在生意上的很多客戶以及合作夥伴都喜歡來找他聊生意場上的事,或者詢問他的看法。
這些人的年齡都要比王銘澤大上許多,超十幾二十年都有,甚至不乏從香島和灣灣來大陸做生意的老板。
一個人幹事業的時候能夠跟大上十幾二十幾年的人聊到一塊,證明他的思維會比同齡人成熟得多。
王銘章的變化也很大,但這種變化卻不是很好,給王銘洋和王銘澤的感覺是他變事故了,喜歡吹牛,不像以前那樣的腳踏實地了。
對於王銘章吹的牛,王銘洋和堂哥也是一笑而過,並不打算戳穿。。。
正月初五,下午三點,王銘洋跟父母說了聲後晃悠悠地出了門,往鎮上的中學而去。
今天高中同學聚會,是以前的班長劉軍發起的,讓大家下午在校園裏集合。
細雨紛呈的天氣今天終於放晴,多了幾分陽光,不再是又濕又冷,讓人心情愉悅。
王銘洋來到學校操場的時候,已經有好些個老同學在那裏打著籃球玩了,以前的班長劉軍也在。
當年王銘洋高二選的是理科班,所以女同學相對較少。
和大家笑著打了招唿,王銘洋在籃球場上隨意的投了幾個籃,還真別說,他投的角度還挺準,都進了。
心裏一琢磨,王銘洋就明白了,自己的大腦根據自身條件本能的給精確計算了投球的角度和力度,並在投籃時協調身體各個部位的發力讓其處於合適狀態。
這樣投出去的球自然就有了很高的精準度,跟當初自己手繞加工無刷電機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