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是你親手給我披的袈裟
從鄉鎮公務員到權力巔峰 作者:南方椰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昭陽的視線不經意間落在了曲倏手腕上那塊熠熠生輝的百達翡麗星空係列腕表上。
表盤上的銀河紋路讓他想起村民屋頂沉積的重金屬粉塵。
曲倏以為他在考慮之中。
“你知道現在幼兒園流行什麽童謠嗎?”
曲倏一愣,他完全沒想到江昭陽的話題會突然轉到這裏,一時語塞。
隻見江昭陽輕輕一點,手機屏幕亮起,一張照片映入眼簾。
照片中,一個戴著口罩的小女孩正踮起腳尖,在黑板上認真地畫畫。
那些歪扭卻充滿童真的字跡,一筆一劃地寫著:“白雲白,藍天藍,我的眼睛痛又酸。”
曲倏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
那副慈悲的麵具,在這一刻出現了難以掩飾的裂痕。
緊接著,他頸脖上的佛珠突然崩斷,一顆顆紫檀珠子從指縫間簌簌滑落,乒乒乓乓地散落在地上。
這些紫檀珠子彈跳、滾動,最終散落一地。
“江鎮長,還記得二年前那篇報道嗎?”
“那可是你在眾目睽睽之下,親手給我披的袈裟。”
他突然扯開襯衫,除了剛才掉落的佛珠外,曲倏的心口還紋著尊鎏金關公像,“看清楚,現在,整個琉璃鎮的命脈,都緊緊拴在這根無形的‘香火’上。”
“曲總,”江昭陽臉色鐵青,冷然道,“你口口聲聲說要再建三條生產線,提高產能,但你可曾想過,這樣做的後果?”
“我看到的,將是廣袤的農田因為汙染而絕收,辛勤耕作的農民失去生計。”
“清澈的河道裏魚蝦滅絕,生態鏈徹底崩潰。”
“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讓人窒息,連飛鳥都不願意棲息。”
“這樣的環境,怕你也是不願意多呆在這兒吧?”
曲倏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他沉默片刻,終於開口:“江鎮長,您說的我都明白,但企業也有企業的難處,競爭激烈,不擴張就意味著被淘汰。”
“不過……或許我們可以探討一些更環保的生產方式,既發展了經濟,又保護了環境。”
江昭陽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嘲諷弧度,帶著幾分戲謔道:“假如你能真正做到這些,確保所有環保措施到位,排汙嚴格達到環保監測標準,那麽,再建三條生產線,擴大生產規模,又何曾不可呢?”
“這將是雙贏的局麵。”
“隻是,你能嗎?”
曲倏的臉色瞬間僵住,額頭上隱約可見細密的汗珠。
他有些結結巴巴地迴應:“這……這投入得多大啊?”
“需要采購一係列昂貴的環保設備,對現有的煙囪進行徹底改造,排汙管道也要全部更換,時間成本不算,這資金多少?”
“幾乎等同於新建一個工廠所需的資金。我哪有那麽多錢啊?”
“曲總,你在省城買的別墅也該竣工了吧?錢的投入想必也不菲吧?”江昭陽出其不意地問道。
曲倏瞠目結舌。
他過了半晌才說道:“這天氣,確實有些悶人,讓人感到壓抑。”
“那開空調不就是了?”江昭陽並未感到絲毫炎熱,辦公室內的空調一直處於待機狀態,未曾開啟。
他伸手去拿遙控器,打算開空調。
“別!我隻想走一下,唿吸一下新鮮空氣。”
江昭陽的手停在半空,隨即釋然一笑,放下了遙控器,“好主意,正好我也想了解一下你博合化工的情況,不如我們就來個實地考察吧。”
“我去參觀一下。”
曲倏忙不迭地道:“領導蒞臨參觀,鄙人不幸歡迎之至。”
“那麽,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當然,一切聽從領導的安排!”曲倏連忙迴應。
兩人一前一後走出江昭陽的辦公室,穿過寬敞明亮的走廊,最終來到辦公樓下的停車場。
天空炙熱的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坪地上,帶來有些灼人的熱氣。
來到辦公樓下的坪裏,江昭陽上了曲倏的寶馬5係。
這車以藍天白雲徽標聞名。
這款式的車是暴發戶最喜歡開的車。
恰如其分地滿足了那些渴望展現自己成功與地位的暴發戶的虛榮心。
寶馬5係的流線型車身在陽光下更顯炫酷拉風!
江昭陽與曲倏上了車後,曲倏說了目的地。
司機按下啟動鍵,伴隨著引擎低沉而有力的轟鳴。
寶馬車如同一頭蓄勢待發的猛獸,瞬間迸發出驚人的動力,風馳電掣般向著產業園的方向疾馳而去。
沿途的風景如同電影畫麵般快速掠過。
不久,他們便抵達了博合化工的園區大門前。
江昭陽下車後,徑直走向園區內的觀景台。
觀景台上,不鏽鋼欄杆在烈日的炙烤下變得滾燙無比,幾乎讓人握不住。
他小心翼翼地扶著欄杆,目光穿透熱浪,落在了眼前的化工園區上。
眼前,縱橫交錯的排汙管道如同一張錯綜複雜的網,密布在園區之中,每一條管道都承載著未知的危險與汙染。
附近的水塘裏,有幾條死魚,翻著白肚皮浮在水麵。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一座高達三十米的煙囪正肆無忌憚地噴湧著墨綠色的濃煙。
那濃煙在空中緩緩擴散,遮蔽了原本蔚藍的天際,給這片土地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霾。
“江記者?”一個沙啞而略帶顫抖的嗓音突然從身後傳來。
他心頭一凜,轉頭望去,隻見一位身形佝僂的老農正緩緩向他走來。
老人的草帽斜斜地扣在頭上,遮擋了大半張臉。
但那露出的半張臉龐上布滿了歲月留下的褐斑,溝壑縱橫,寫滿了滄桑。
“老爺爺,您可能記錯了,我不是記者。”江昭陽連忙上前幾步,語氣中帶著幾分歉意糾正道。
老人停下腳步,渾濁的雙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但隨即又搖搖頭,“不,我沒有記錯,你的樣子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你還能認得出我嗎?我是王家村的王德昌啊,現在在這園區裏靠撿拾垃圾為生。”
“二年前你來采訪曲老板,是我給你的示範田稻穗。”
記憶如倒灌的汙水湧入腦海。
那天曲倏的車隊停在田埂旁。
“小江!你看,土壤肥力提升20%,真不錯。”穿白大褂的技術員捧著檢測儀說。
表盤上的銀河紋路讓他想起村民屋頂沉積的重金屬粉塵。
曲倏以為他在考慮之中。
“你知道現在幼兒園流行什麽童謠嗎?”
曲倏一愣,他完全沒想到江昭陽的話題會突然轉到這裏,一時語塞。
隻見江昭陽輕輕一點,手機屏幕亮起,一張照片映入眼簾。
照片中,一個戴著口罩的小女孩正踮起腳尖,在黑板上認真地畫畫。
那些歪扭卻充滿童真的字跡,一筆一劃地寫著:“白雲白,藍天藍,我的眼睛痛又酸。”
曲倏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
那副慈悲的麵具,在這一刻出現了難以掩飾的裂痕。
緊接著,他頸脖上的佛珠突然崩斷,一顆顆紫檀珠子從指縫間簌簌滑落,乒乒乓乓地散落在地上。
這些紫檀珠子彈跳、滾動,最終散落一地。
“江鎮長,還記得二年前那篇報道嗎?”
“那可是你在眾目睽睽之下,親手給我披的袈裟。”
他突然扯開襯衫,除了剛才掉落的佛珠外,曲倏的心口還紋著尊鎏金關公像,“看清楚,現在,整個琉璃鎮的命脈,都緊緊拴在這根無形的‘香火’上。”
“曲總,”江昭陽臉色鐵青,冷然道,“你口口聲聲說要再建三條生產線,提高產能,但你可曾想過,這樣做的後果?”
“我看到的,將是廣袤的農田因為汙染而絕收,辛勤耕作的農民失去生計。”
“清澈的河道裏魚蝦滅絕,生態鏈徹底崩潰。”
“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讓人窒息,連飛鳥都不願意棲息。”
“這樣的環境,怕你也是不願意多呆在這兒吧?”
曲倏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他沉默片刻,終於開口:“江鎮長,您說的我都明白,但企業也有企業的難處,競爭激烈,不擴張就意味著被淘汰。”
“不過……或許我們可以探討一些更環保的生產方式,既發展了經濟,又保護了環境。”
江昭陽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嘲諷弧度,帶著幾分戲謔道:“假如你能真正做到這些,確保所有環保措施到位,排汙嚴格達到環保監測標準,那麽,再建三條生產線,擴大生產規模,又何曾不可呢?”
“這將是雙贏的局麵。”
“隻是,你能嗎?”
曲倏的臉色瞬間僵住,額頭上隱約可見細密的汗珠。
他有些結結巴巴地迴應:“這……這投入得多大啊?”
“需要采購一係列昂貴的環保設備,對現有的煙囪進行徹底改造,排汙管道也要全部更換,時間成本不算,這資金多少?”
“幾乎等同於新建一個工廠所需的資金。我哪有那麽多錢啊?”
“曲總,你在省城買的別墅也該竣工了吧?錢的投入想必也不菲吧?”江昭陽出其不意地問道。
曲倏瞠目結舌。
他過了半晌才說道:“這天氣,確實有些悶人,讓人感到壓抑。”
“那開空調不就是了?”江昭陽並未感到絲毫炎熱,辦公室內的空調一直處於待機狀態,未曾開啟。
他伸手去拿遙控器,打算開空調。
“別!我隻想走一下,唿吸一下新鮮空氣。”
江昭陽的手停在半空,隨即釋然一笑,放下了遙控器,“好主意,正好我也想了解一下你博合化工的情況,不如我們就來個實地考察吧。”
“我去參觀一下。”
曲倏忙不迭地道:“領導蒞臨參觀,鄙人不幸歡迎之至。”
“那麽,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當然,一切聽從領導的安排!”曲倏連忙迴應。
兩人一前一後走出江昭陽的辦公室,穿過寬敞明亮的走廊,最終來到辦公樓下的停車場。
天空炙熱的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坪地上,帶來有些灼人的熱氣。
來到辦公樓下的坪裏,江昭陽上了曲倏的寶馬5係。
這車以藍天白雲徽標聞名。
這款式的車是暴發戶最喜歡開的車。
恰如其分地滿足了那些渴望展現自己成功與地位的暴發戶的虛榮心。
寶馬5係的流線型車身在陽光下更顯炫酷拉風!
江昭陽與曲倏上了車後,曲倏說了目的地。
司機按下啟動鍵,伴隨著引擎低沉而有力的轟鳴。
寶馬車如同一頭蓄勢待發的猛獸,瞬間迸發出驚人的動力,風馳電掣般向著產業園的方向疾馳而去。
沿途的風景如同電影畫麵般快速掠過。
不久,他們便抵達了博合化工的園區大門前。
江昭陽下車後,徑直走向園區內的觀景台。
觀景台上,不鏽鋼欄杆在烈日的炙烤下變得滾燙無比,幾乎讓人握不住。
他小心翼翼地扶著欄杆,目光穿透熱浪,落在了眼前的化工園區上。
眼前,縱橫交錯的排汙管道如同一張錯綜複雜的網,密布在園區之中,每一條管道都承載著未知的危險與汙染。
附近的水塘裏,有幾條死魚,翻著白肚皮浮在水麵。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一座高達三十米的煙囪正肆無忌憚地噴湧著墨綠色的濃煙。
那濃煙在空中緩緩擴散,遮蔽了原本蔚藍的天際,給這片土地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霾。
“江記者?”一個沙啞而略帶顫抖的嗓音突然從身後傳來。
他心頭一凜,轉頭望去,隻見一位身形佝僂的老農正緩緩向他走來。
老人的草帽斜斜地扣在頭上,遮擋了大半張臉。
但那露出的半張臉龐上布滿了歲月留下的褐斑,溝壑縱橫,寫滿了滄桑。
“老爺爺,您可能記錯了,我不是記者。”江昭陽連忙上前幾步,語氣中帶著幾分歉意糾正道。
老人停下腳步,渾濁的雙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但隨即又搖搖頭,“不,我沒有記錯,你的樣子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你還能認得出我嗎?我是王家村的王德昌啊,現在在這園區裏靠撿拾垃圾為生。”
“二年前你來采訪曲老板,是我給你的示範田稻穗。”
記憶如倒灌的汙水湧入腦海。
那天曲倏的車隊停在田埂旁。
“小江!你看,土壤肥力提升20%,真不錯。”穿白大褂的技術員捧著檢測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