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燙手山芋!
從鄉鎮公務員到權力巔峰 作者:南方椰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來到了邱洪的辦公室。
“哦,昭陽啊,快進來!恭喜你呀,後生可畏啊。”
“短短二三年間,你從一個科員到常務副鎮長……”邱洪繞過辦公桌,“現在進黨委班子,幾乎與我並駕齊驅了。”
他特意在“幾乎”二字上加了重音,手指輕輕撣去江昭陽肩頭並不存在的灰塵。
江昭陽聞言,他謙遜地低下頭,聲音裏帶著幾分敬意與誠懇:“哪裏,邱書記,您過獎了。”
“您永遠是我的領導。”他後退半步,皮鞋跟磕到門檻,“我現在隻是黨委委員,您可是分管組織的副書記。”
邱洪嗬嗬一笑,那笑聲爽朗而富有感染力。
他指了指沙發,語氣輕鬆而隨意:“坐吧,昭陽!別站著了。”
“要喝水,自己倒,別客氣。”
江昭陽也不再客氣,徑直走到飲水機旁,拿起一次性紙杯,輕輕地按下了出水按鈕。
水流細細地流入杯中,發出悅耳的聲響。
他端起杯子,輕輕地抿了一口,清冽的涼水瞬間滋潤了他的喉嚨,讓他感覺全身舒爽了一些。
邱洪也在寬大的沙發上緩緩坐了下來,身體微微後仰,臉上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你這次可真是讓人驚訝不已,簡直可以說是一鳴驚人啊。”
“我以為你充其量是副鎮長進黨委就已經是極限了。”
“沒有想到竟然是以常務副鎮長的身份進黨委,讓人大跌眼鏡啊。”
“年輕才俊,前途無量!你這小子,將來必成大器。”
然而,話鋒一轉,邱洪的語氣中帶上了幾分調侃與玩笑:“不過話說迴來,要說你現在這一切,沒有背景支撐的話,恐怕現在就連鬼都不相信!”
“這年頭,單靠實力可不容易爬得這麽快。”
“給老哥說說,到底你的關係是縣裏的,還是市裏的?亦或省裏的?”
江昭陽現在不可能說出魏榕的。
他含糊道:“邱書記,我想你能到目前的地位,肯定與你勤勉的工作努力是分不開的。”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靠山實際上是自己。”
“就像那棵生長在岩石縫隙中的鬆樹,隻有根係深深紮入土壤,才能抵禦風雨,茁壯成長。”
“若自身是淤泥,即便外界有再多的助力,也上不了牆的。”
書櫃玻璃映出邱洪瞬間繃緊的下頜線,又迅速恢複如常。
邱洪知道從江昭陽這裏得不到更多的信息,便也不再強求。
他話鋒一轉,換了一個話題:“今天林維泉在會上的一番話,你看出什麽門道來了嗎?”
江昭陽心中一緊。
他知道林維泉此人向來善於算計,今天的話必然暗藏玄機。
但他確實還沒有看出什麽來。
他如實迴答道:“我……我並沒有看出太多。”
“隻是覺得,在許多事情上,想要做到兩全其美,確實非常困難。”
邱洪輕輕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幾分銳利:“是啊!林維泉此人,心思深沉,今天他的話裏話外,都透露著一種算計。”
“他這是包藏禍心,居心叵測啊!”
“假如,萬一哪天安監工作出了紕漏,不慎發生了事故,那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這時候,你往往會首當其衝,在事故麵前,責任的分量顯得格外沉重,不容你有絲毫的推諉與逃避。因為你負責具體工作嗎。”
“所有的責任後果就是你去承擔。”
“責任重如山啊!”邱洪突然提高音量,驚飛了窗外棲息的麻雀。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放在茶幾上的一本《安全事故案例匯編》上,“去年鄰省那起重大事故,五個責任人現在還蹲在牢裏。我們可不能重蹈覆轍。”
“邱書記,林維泉說這是慣例,都是由常務副鎮長具體負責這一塊啊。”
邱洪臉色倏地變了,“他在黨委會上放屁呢,這家夥在大放厥詞,欺你是新進入黨委的呢。”
“哪有常務副鎮長直接兼管安監的?”
“那是誰管?”
邱洪緩了一口氣道:“在正常情況下,安監這一塊是燙手山芋,往往是由新提拔的副鎮長管這一攤子,因為別人都是避之不及的。”
“你雖然是新提拔的,可是你是常務副鎮長啊。”
“在政府裏,你的地位僅在鎮長之下,可管,但不是專管。”
“因為你要協助鎮長處理各種複雜的事務。”
“就像鎮長需要同時兼顧多個方麵的工作一樣,你也是兼任的。”
江昭陽不解地問道:“那顏源不也是管安監這一塊嗎?”
“那不一樣。”
“為什麽?”
“顏源與他不對付,在黨委會上提過他的意見,結果就得罪了他。”
“從那以後,林維泉就處處針對顏源,不僅在黨委會上故意為難他,給他穿小鞋,把一些棘手的問題都推給他處理,還將安監這一塊甩鍋給他。”
“你也看到了今天的會上,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敢跟林維泉唱對台戲呢?”
“林維泉雖然嘴上說自己不是一言堂,鼓勵大家暢所欲言,但顏源就是前車之鑒啊。”
“別人現在都是明哲保身,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他,有意見也不敢提。”
“其實顏源也就是管了一個多月安監工作,這些都讓他身心俱疲。”
“他感到自己的處境堪憂,怕出事禍及己身。”
“他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網暗中運作,這才調走了。”
江昭陽有些詫異道:“他不是提拔了嗎?”
“明麵上看,顏源從鎮上調到白嶺鄉似乎是種提拔,可這種提拔,在實質意義上,這種提拔又有多大的含金量?”
“白嶺鄉,那個幾乎藏匿於我縣版圖最邊緣的角落,交通閉塞,信息滯後,幾乎找不到什麽像樣的鄉鎮企業。”
“整個鄉的經濟命脈幾乎全靠傳統的農業苦苦支撐。”
“在這樣的環境下,又怎能奢望上級部門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資源傾斜呢?”
“你看看曆年來,白嶺鄉的書記、鄉長們,有幾個能得到提拔?”
“即便是偶爾有那麽一兩個幸運兒,到縣城任職。”
“也不過是在縣城裏某個小局當個副局長,權力有限,影響力更是微乎其微。”
“哦,昭陽啊,快進來!恭喜你呀,後生可畏啊。”
“短短二三年間,你從一個科員到常務副鎮長……”邱洪繞過辦公桌,“現在進黨委班子,幾乎與我並駕齊驅了。”
他特意在“幾乎”二字上加了重音,手指輕輕撣去江昭陽肩頭並不存在的灰塵。
江昭陽聞言,他謙遜地低下頭,聲音裏帶著幾分敬意與誠懇:“哪裏,邱書記,您過獎了。”
“您永遠是我的領導。”他後退半步,皮鞋跟磕到門檻,“我現在隻是黨委委員,您可是分管組織的副書記。”
邱洪嗬嗬一笑,那笑聲爽朗而富有感染力。
他指了指沙發,語氣輕鬆而隨意:“坐吧,昭陽!別站著了。”
“要喝水,自己倒,別客氣。”
江昭陽也不再客氣,徑直走到飲水機旁,拿起一次性紙杯,輕輕地按下了出水按鈕。
水流細細地流入杯中,發出悅耳的聲響。
他端起杯子,輕輕地抿了一口,清冽的涼水瞬間滋潤了他的喉嚨,讓他感覺全身舒爽了一些。
邱洪也在寬大的沙發上緩緩坐了下來,身體微微後仰,臉上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你這次可真是讓人驚訝不已,簡直可以說是一鳴驚人啊。”
“我以為你充其量是副鎮長進黨委就已經是極限了。”
“沒有想到竟然是以常務副鎮長的身份進黨委,讓人大跌眼鏡啊。”
“年輕才俊,前途無量!你這小子,將來必成大器。”
然而,話鋒一轉,邱洪的語氣中帶上了幾分調侃與玩笑:“不過話說迴來,要說你現在這一切,沒有背景支撐的話,恐怕現在就連鬼都不相信!”
“這年頭,單靠實力可不容易爬得這麽快。”
“給老哥說說,到底你的關係是縣裏的,還是市裏的?亦或省裏的?”
江昭陽現在不可能說出魏榕的。
他含糊道:“邱書記,我想你能到目前的地位,肯定與你勤勉的工作努力是分不開的。”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靠山實際上是自己。”
“就像那棵生長在岩石縫隙中的鬆樹,隻有根係深深紮入土壤,才能抵禦風雨,茁壯成長。”
“若自身是淤泥,即便外界有再多的助力,也上不了牆的。”
書櫃玻璃映出邱洪瞬間繃緊的下頜線,又迅速恢複如常。
邱洪知道從江昭陽這裏得不到更多的信息,便也不再強求。
他話鋒一轉,換了一個話題:“今天林維泉在會上的一番話,你看出什麽門道來了嗎?”
江昭陽心中一緊。
他知道林維泉此人向來善於算計,今天的話必然暗藏玄機。
但他確實還沒有看出什麽來。
他如實迴答道:“我……我並沒有看出太多。”
“隻是覺得,在許多事情上,想要做到兩全其美,確實非常困難。”
邱洪輕輕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幾分銳利:“是啊!林維泉此人,心思深沉,今天他的話裏話外,都透露著一種算計。”
“他這是包藏禍心,居心叵測啊!”
“假如,萬一哪天安監工作出了紕漏,不慎發生了事故,那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這時候,你往往會首當其衝,在事故麵前,責任的分量顯得格外沉重,不容你有絲毫的推諉與逃避。因為你負責具體工作嗎。”
“所有的責任後果就是你去承擔。”
“責任重如山啊!”邱洪突然提高音量,驚飛了窗外棲息的麻雀。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放在茶幾上的一本《安全事故案例匯編》上,“去年鄰省那起重大事故,五個責任人現在還蹲在牢裏。我們可不能重蹈覆轍。”
“邱書記,林維泉說這是慣例,都是由常務副鎮長具體負責這一塊啊。”
邱洪臉色倏地變了,“他在黨委會上放屁呢,這家夥在大放厥詞,欺你是新進入黨委的呢。”
“哪有常務副鎮長直接兼管安監的?”
“那是誰管?”
邱洪緩了一口氣道:“在正常情況下,安監這一塊是燙手山芋,往往是由新提拔的副鎮長管這一攤子,因為別人都是避之不及的。”
“你雖然是新提拔的,可是你是常務副鎮長啊。”
“在政府裏,你的地位僅在鎮長之下,可管,但不是專管。”
“因為你要協助鎮長處理各種複雜的事務。”
“就像鎮長需要同時兼顧多個方麵的工作一樣,你也是兼任的。”
江昭陽不解地問道:“那顏源不也是管安監這一塊嗎?”
“那不一樣。”
“為什麽?”
“顏源與他不對付,在黨委會上提過他的意見,結果就得罪了他。”
“從那以後,林維泉就處處針對顏源,不僅在黨委會上故意為難他,給他穿小鞋,把一些棘手的問題都推給他處理,還將安監這一塊甩鍋給他。”
“你也看到了今天的會上,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敢跟林維泉唱對台戲呢?”
“林維泉雖然嘴上說自己不是一言堂,鼓勵大家暢所欲言,但顏源就是前車之鑒啊。”
“別人現在都是明哲保身,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他,有意見也不敢提。”
“其實顏源也就是管了一個多月安監工作,這些都讓他身心俱疲。”
“他感到自己的處境堪憂,怕出事禍及己身。”
“他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網暗中運作,這才調走了。”
江昭陽有些詫異道:“他不是提拔了嗎?”
“明麵上看,顏源從鎮上調到白嶺鄉似乎是種提拔,可這種提拔,在實質意義上,這種提拔又有多大的含金量?”
“白嶺鄉,那個幾乎藏匿於我縣版圖最邊緣的角落,交通閉塞,信息滯後,幾乎找不到什麽像樣的鄉鎮企業。”
“整個鄉的經濟命脈幾乎全靠傳統的農業苦苦支撐。”
“在這樣的環境下,又怎能奢望上級部門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資源傾斜呢?”
“你看看曆年來,白嶺鄉的書記、鄉長們,有幾個能得到提拔?”
“即便是偶爾有那麽一兩個幸運兒,到縣城任職。”
“也不過是在縣城裏某個小局當個副局長,權力有限,影響力更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