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各府街道上,一群身穿統一服裝的報童一人一個搭肩包,手上拿著一份《奉興日報》說邊走邊說道:"瞧一瞧,看一看啦!最新一期的奉興日報。"路上不斷有人從報童手中買下一份報紙。
奉興日報的內容十分豐富:除了家國大事之外,現在大火的熱門小說都會在上麵刊登一部分,雖然呢,比不上花錢去那茶樓裏麵聽的快,但是一份報紙才七文錢,至於識字率低的問題,要說別的問題可能有,但是這江南魚米之鄉是不是說普通老百姓了,就是個乞丐都是個會識文斷字的主。而且行政服務隊的一大職責可是掃盲。
所以一天下來,《奉興日報》起碼能售出七八萬份。兩個老友拿著剛出爐的奉新日報,找一個不起眼的小茶攤點上一杯便宜的大碗茶,然後拉拉家常,討論討論奉新日報好不快哉。由於天子淩駕在江南地區加上無孔不入的行政服務隊,原本無惡不作,為虎作倀的惡少惡勢力還有那些貪官汙吏都收斂了不少,這也讓江南地區的百姓日子好過了不少。
一個小茶攤內,陳延忠是土生土長的農家漢子,原本呢,是給一戶官老爺家當佃戶的,這戶官老爺扯入了定王謀反案,家產直接被抄沒歸入了濟貧農業集團下屬的農業農莊下,成為了一個小頭目。這日子過的也不錯,這不趁著空閑時間來趕一趕集,順便會一會老友。
陳廷忠熱火朝天的和老友討論道:"哎,聽說了沒?又有一戶不給咱老百姓當人的劣紳,倒黴了。"老友頓時來了興致,趕忙問道:"哎哎,老陳怎麽迴事?你說說?"陳廷忠自豪地說這不前不久,行政服務隊剛剛抓獲了一個未經允許擅自刊印西遊記的人叫董老爺,這不人贓俱獲,又查了之前好家夥一大串罪名,直接被拉去問斬,家產抄沒啊!"兩人頓時拍手叫好,又一個平時欺壓咱們百姓的官老爺遭了殃,咱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啦。
兩人一高興,連點了幾碗大碗茶,喝完之後便各自告辭迴家了。而在他們附近的茶攤上,茶攤上一個略帶一絲兇狠的中年人,靜靜的品著茶,穆青剛呡了一口茶之後說道:"當今天子還真是大才告訴兄弟們,很快就到咱們顯本事的時候了。"
致興閣內,薑墨玉,江南書香門第出身,四大才子三人被抓入獄,一人投靠天子成為了江南才子眾人而不恥的弄臣,薑墨玉成為江南青年讀書人的領袖。
看著剛出的奉新日報,怒拍桌子道:"無中生有,這個唐興真是枉為我江南讀書人,竟敢為了嫵媚聖上造謠生事,壞我江南士子之名聲!"實際上,按照原本的預定,奉新日報上刊登的全部都是負麵新聞,但是趙宇專門指示矮子裏麵挑將軍從江南讀書人中挑選確實有才幹,有道德的人對其事跡進行報道宣傳,已經給保存了江南士子們一絲絲的顏麵。
李平君皺眉說道:"可是墨玉兄如今的局勢,吾江南文壇已無力發動第二場宗社運動,進諫天子,重迴正道。更何況說句不好聽的,宗社運動的影響是江南士紳集團的年輕士子,十年到二十年以內參加不了科舉,家裏有些家底是官宦子弟出身的還好一些。可是那些正兒八經的寒門子弟,日子可就不好過,說實話,薑墨玉這個江南文壇年輕一代的領袖,可是沒有服眾的。"
薑墨玉冷啍一聲說道:"當今天子不是個善類,我們發動宗社運動,想用民意逼天子重迴正道,肅清朝野沒有什麽用,隻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天子能辦報紙,我們自然也能。"
不久,江南地區在一夜之間出現了大大小小八十多家報社,什麽四經報社,天諭報社,自強報社……論別的江南士子可能比不過,可要是單論文采論寫文章那是綽綽有餘。
不過薑墨玉一開始就弄錯了方向,奉新日報的對象本來就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能有識字的就很不錯了,更別說那些錦繡什麽引經據典一大堆的文章,看著就頭疼,可能在那些士紳眼裏,老百姓都不算人,隻有士紳或者是讀書人才能算是人吧。所以有那麽多報紙加在一起,也沒有奉興日報,一家賣出去的多。
薑墨玉和一同報社的負責人也是急的直撓頭。報紙攻勢總不能連一個月都沒到,就敗下陣來了吧?那說出去有何年麵稱為大宋魚米之鄉讀書人之聖地?
奉興文修班內,趙宇正在親自授課。兆玉記憶中蔣光頭建立的黃埔係,給了趙宇很大的啟發。趙宇決定建立屬於自己的天子係培養屬於自己的天子門生,從冬暖閣,奉興政務係統和天子親軍中選拔了一批可造之才親自授課。特別學員趙守。
這一節經論課,剛剛下課。趙宇布置完功課之後,便走出收拾了一下課本,走出了教室。
李忠走了過來說道:"陛下,軍統那邊來了情報。"趙宇一邊走一邊說道:"去校長室,談話。"兆玉記憶中大名鼎鼎的情報機構:軍統的情報能力讓趙宇十分羨慕,正好穆青和戴老板一樣,都有一些江湖背景,幹脆以軍統命名了穆青組建的情報係統。
校長室是趙宇專門囑咐建造的,平時呢,是用來享受和辦公使用的,至於臨時行宮那真就隻是當一個睡覺的地方。
趙宇喝了一口茶之後說道:"如何,薑墨玉怎麽樣了?"李忠將穆青搜集到的情報一五一十地向趙宇做了匯報。趙宇聽完匯報,放下茶杯,然後說道:"這個薑墨玉比陶東庭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按計劃行事,讓他們內鬥起來。"
不久,一家名為《陽明日報》大大的從一眾江南報紙中脫穎而出,甚至能與奉興日報平起平坐。薑墨玉查了這家陽明日報的來頭,是江南士紳集團自己人。當即邀請了陽明日報的主筆撰寫何亦龍。
致興閣內,薑墨玉和何亦龍見麵之後,先是商業吹捧了一番。入座之後,待侍女上了一壺上等的春茶之後。薑墨玉直入主題的問道:"敢問亦龍兄,您家的報紙是怎麽辦的?為何如此受歡迎?還請不吝賜教。"
何亦龍裝作猶豫了一下,然後賠笑著說道:"薑兄說笑了,您出身書香門第世代為官。您家裏不愁吃不愁喝的不像我。世代務農家裏也是費了好大的代價,才培養出我這個寒酸秀才。您總不至於為這點蠅頭小利搶在下的飯吧?"
薑墨玉聞言笑著說道:"亦龍兄誤會了,在下是為天下著想啊。"何亦龍哈哈大笑著說道:"墨玉兄不愧是天下讀書人之領袖,不過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下,可是連獨善其身都沒有做到,何來兼濟天下之呢?"薑墨玉開口說道:"原來如此,是為兄思考不周。這是五十萬兩銀票,先拿給亦龍兄當筆墨錢,以後亦龍兄若有缺錢之處,盡管找在下便是。"
奉興日報的內容十分豐富:除了家國大事之外,現在大火的熱門小說都會在上麵刊登一部分,雖然呢,比不上花錢去那茶樓裏麵聽的快,但是一份報紙才七文錢,至於識字率低的問題,要說別的問題可能有,但是這江南魚米之鄉是不是說普通老百姓了,就是個乞丐都是個會識文斷字的主。而且行政服務隊的一大職責可是掃盲。
所以一天下來,《奉興日報》起碼能售出七八萬份。兩個老友拿著剛出爐的奉新日報,找一個不起眼的小茶攤點上一杯便宜的大碗茶,然後拉拉家常,討論討論奉新日報好不快哉。由於天子淩駕在江南地區加上無孔不入的行政服務隊,原本無惡不作,為虎作倀的惡少惡勢力還有那些貪官汙吏都收斂了不少,這也讓江南地區的百姓日子好過了不少。
一個小茶攤內,陳延忠是土生土長的農家漢子,原本呢,是給一戶官老爺家當佃戶的,這戶官老爺扯入了定王謀反案,家產直接被抄沒歸入了濟貧農業集團下屬的農業農莊下,成為了一個小頭目。這日子過的也不錯,這不趁著空閑時間來趕一趕集,順便會一會老友。
陳廷忠熱火朝天的和老友討論道:"哎,聽說了沒?又有一戶不給咱老百姓當人的劣紳,倒黴了。"老友頓時來了興致,趕忙問道:"哎哎,老陳怎麽迴事?你說說?"陳廷忠自豪地說這不前不久,行政服務隊剛剛抓獲了一個未經允許擅自刊印西遊記的人叫董老爺,這不人贓俱獲,又查了之前好家夥一大串罪名,直接被拉去問斬,家產抄沒啊!"兩人頓時拍手叫好,又一個平時欺壓咱們百姓的官老爺遭了殃,咱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啦。
兩人一高興,連點了幾碗大碗茶,喝完之後便各自告辭迴家了。而在他們附近的茶攤上,茶攤上一個略帶一絲兇狠的中年人,靜靜的品著茶,穆青剛呡了一口茶之後說道:"當今天子還真是大才告訴兄弟們,很快就到咱們顯本事的時候了。"
致興閣內,薑墨玉,江南書香門第出身,四大才子三人被抓入獄,一人投靠天子成為了江南才子眾人而不恥的弄臣,薑墨玉成為江南青年讀書人的領袖。
看著剛出的奉新日報,怒拍桌子道:"無中生有,這個唐興真是枉為我江南讀書人,竟敢為了嫵媚聖上造謠生事,壞我江南士子之名聲!"實際上,按照原本的預定,奉新日報上刊登的全部都是負麵新聞,但是趙宇專門指示矮子裏麵挑將軍從江南讀書人中挑選確實有才幹,有道德的人對其事跡進行報道宣傳,已經給保存了江南士子們一絲絲的顏麵。
李平君皺眉說道:"可是墨玉兄如今的局勢,吾江南文壇已無力發動第二場宗社運動,進諫天子,重迴正道。更何況說句不好聽的,宗社運動的影響是江南士紳集團的年輕士子,十年到二十年以內參加不了科舉,家裏有些家底是官宦子弟出身的還好一些。可是那些正兒八經的寒門子弟,日子可就不好過,說實話,薑墨玉這個江南文壇年輕一代的領袖,可是沒有服眾的。"
薑墨玉冷啍一聲說道:"當今天子不是個善類,我們發動宗社運動,想用民意逼天子重迴正道,肅清朝野沒有什麽用,隻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天子能辦報紙,我們自然也能。"
不久,江南地區在一夜之間出現了大大小小八十多家報社,什麽四經報社,天諭報社,自強報社……論別的江南士子可能比不過,可要是單論文采論寫文章那是綽綽有餘。
不過薑墨玉一開始就弄錯了方向,奉新日報的對象本來就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能有識字的就很不錯了,更別說那些錦繡什麽引經據典一大堆的文章,看著就頭疼,可能在那些士紳眼裏,老百姓都不算人,隻有士紳或者是讀書人才能算是人吧。所以有那麽多報紙加在一起,也沒有奉興日報,一家賣出去的多。
薑墨玉和一同報社的負責人也是急的直撓頭。報紙攻勢總不能連一個月都沒到,就敗下陣來了吧?那說出去有何年麵稱為大宋魚米之鄉讀書人之聖地?
奉興文修班內,趙宇正在親自授課。兆玉記憶中蔣光頭建立的黃埔係,給了趙宇很大的啟發。趙宇決定建立屬於自己的天子係培養屬於自己的天子門生,從冬暖閣,奉興政務係統和天子親軍中選拔了一批可造之才親自授課。特別學員趙守。
這一節經論課,剛剛下課。趙宇布置完功課之後,便走出收拾了一下課本,走出了教室。
李忠走了過來說道:"陛下,軍統那邊來了情報。"趙宇一邊走一邊說道:"去校長室,談話。"兆玉記憶中大名鼎鼎的情報機構:軍統的情報能力讓趙宇十分羨慕,正好穆青和戴老板一樣,都有一些江湖背景,幹脆以軍統命名了穆青組建的情報係統。
校長室是趙宇專門囑咐建造的,平時呢,是用來享受和辦公使用的,至於臨時行宮那真就隻是當一個睡覺的地方。
趙宇喝了一口茶之後說道:"如何,薑墨玉怎麽樣了?"李忠將穆青搜集到的情報一五一十地向趙宇做了匯報。趙宇聽完匯報,放下茶杯,然後說道:"這個薑墨玉比陶東庭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按計劃行事,讓他們內鬥起來。"
不久,一家名為《陽明日報》大大的從一眾江南報紙中脫穎而出,甚至能與奉興日報平起平坐。薑墨玉查了這家陽明日報的來頭,是江南士紳集團自己人。當即邀請了陽明日報的主筆撰寫何亦龍。
致興閣內,薑墨玉和何亦龍見麵之後,先是商業吹捧了一番。入座之後,待侍女上了一壺上等的春茶之後。薑墨玉直入主題的問道:"敢問亦龍兄,您家的報紙是怎麽辦的?為何如此受歡迎?還請不吝賜教。"
何亦龍裝作猶豫了一下,然後賠笑著說道:"薑兄說笑了,您出身書香門第世代為官。您家裏不愁吃不愁喝的不像我。世代務農家裏也是費了好大的代價,才培養出我這個寒酸秀才。您總不至於為這點蠅頭小利搶在下的飯吧?"
薑墨玉聞言笑著說道:"亦龍兄誤會了,在下是為天下著想啊。"何亦龍哈哈大笑著說道:"墨玉兄不愧是天下讀書人之領袖,不過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下,可是連獨善其身都沒有做到,何來兼濟天下之呢?"薑墨玉開口說道:"原來如此,是為兄思考不周。這是五十萬兩銀票,先拿給亦龍兄當筆墨錢,以後亦龍兄若有缺錢之處,盡管找在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