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鬆江盛會
重生後成為繼兄的心尖寵 作者:複奇複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兄長,好走哦~”葉萱麵帶微笑,向溫裴玄揮手道別。看著他漸行漸遠的身影,葉萱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她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
為了能讓溫裴玄早點離開,葉萱可謂是費盡口舌、好說歹說。如今他終於如自己所願地離去,葉萱覺得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姑娘,我們迴吧~”一旁的青梔輕聲提醒道。
葉萱點點頭,轉身正準備邁步迴府,突然,一陣車輪滾動的聲音由遠及近傳來。她不由得停下腳步,定睛望去,隻見一輛馬車正朝她疾馳而來。
葉萱站在原地,靜靜地注視著那輛越來越近的馬車。不一會兒,馬車在她麵前穩穩地停了下來,車簾被輕輕掀開,露出了王樂樂和姚文衫兩張熟悉的麵孔。
“萱姐!好久不見呀!有沒有想我?!”王樂樂一臉興奮地喊道,她的大半個腦袋都探出了車窗,拚命地向葉萱揮手打招唿。
還沒等葉萱迴應,王樂樂就像一隻靈活的小兔子一樣,迅速地放下車簾,然後“嗖”的一聲從馬車內鑽了出來,滿臉笑容地朝她招手,“萱姐!走啊!和我們出去玩!”
葉萱有些驚訝地看著王樂樂,然後轉頭看了看天色,遲疑地問道:“現在?你們為何這時候來?”
她心裏暗自納悶,這天都快完全黑了,王樂樂和姚文衫怎麽會突然跑來邀請自己出去玩呢?
姚文衫掀起車簾,看到葉萱臉上露出的疑惑神色,微笑著解釋道:“我們一起去看看年前的最後一個盛會吧~”
葉萱聞言,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久遠的記憶。她若有所思地問道:“莫非是鬆江上的詩歌對唱?”
葉萱想起,年前的最後一個盛會似乎就是這個了。當初,葉欣還曾在她麵前炫耀過這個活動呢。
過年時,家家戶戶都關起門來,熱熱鬧鬧地團聚在一起。而外麵的街道則顯得有些冷清。然而,這個詩歌對唱卻是朋友們在各自迴家團圓前的最後一次聚會。
由於參與對歌的人來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去的人比較混雜,但這絲毫沒有減少人們的熱情。
姚文衫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肯定。一旁的王樂樂也興奮地附和道:“對啊!萱姐,你去過嗎?我可是第一次去呢~”
葉萱嘴角微揚,笑著迴答:“我沒去過呢,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瞧瞧吧。”
說罷,她隨即吩咐小翠迴家傳個話,然後便帶著青梔一同前往鬆江,去感受那熱鬧的詩歌對唱盛會。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她們乘坐的馬車終於在一座靠江的三層酒樓門前緩緩停下。
“已經讓人訂好了位置,他們應該已經到了。”姚文衫在馬車停穩後,一邊說著,一邊先一步下了馬車。
聽到這話,葉萱不禁有些驚訝:“嗯?還有其他人嗎?”不過她很快就迴過神來,心想估計是薑尚他們吧。
果然,下一刻就看到薑尚從酒樓裏快步走了出來,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你們可算到啦!王姑娘,葉姑娘也一起來啦~”薑尚笑著向她們打招唿。
“薑公子!”王樂樂見狀,立刻開心地朝他揮揮手。
“薑公子,好久不見!”葉萱也微笑著點頭示意。
眾人簡單寒暄了幾句後,便在薑尚的引領下走進了酒樓。
“裏麵還有幾位舊識哦~”薑尚邊走邊說,然後輕輕推開了三樓包間的門。
葉萱她們一進門,果然看到了幾張熟悉的麵孔。除了梁萌之外,還有牧五和牧六。
“咦,那位何大力怎麽沒來啊?”葉萱環顧四周,沒有看到何大力的身影,不禁好奇地問道。
薑尚嘴角微揚,露出一抹笑容,說道:“他對什麽詩歌可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就算他來了,也隻會找個地方倒頭就睡。”話音剛落,房間裏的其他人都不約而同地笑出聲來。
就在這時,梁萌邁步走了過來,他麵帶微笑,微微躬身作揖,禮數周到地說道:“葉姑娘,別來無恙啊。”
葉萱見狀,連忙還禮,同樣客氣地迴應道:“梁公子,幸會。”
梁萌輕笑一聲,接著說道:“各位都別光站著,咱們都快些坐下,慢慢聊。”說罷,他熱情地招唿著眾人入座。
待眾人紛紛落座後,梁萌轉頭看向葉萱,眼中閃過一絲殷勤,指著一個位置,柔聲說道:“葉姑娘,您請坐這邊吧,這個位置可以方便您欣賞窗外的美景。”
葉萱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個位置正對著窗外的江水,視野開闊,的確是個觀賞風景的好地方。
葉萱微微一笑,對著梁萌道了聲謝,然後款款走到那個位置坐下。剛一落座,她便好奇地問道:“這邊的窗戶開得如此之大,難道就是為了方便我們看風景嗎?”
梁萌連忙點頭,笑著解釋道:
“沒錯,這窗戶開得大,一來是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欣賞江上的美景,二來嘛,也方便大家在此吟詩對歌,增添些雅趣。”
一旁的王樂樂聞言,也附和著說道:“正是如此呢,萱姐,您往窗外瞧,此刻江上的景色可真是美不勝收啊。”說著,她抬手示意葉萱看向窗外。
葉萱依言看去,隻見窗外的江麵上波光粼粼,一艘畫舫正緩緩駛過。而在隔壁的樓閣裏,一名男子正趴在窗戶沿上,與樓下畫舫裏的女子對起歌來,歌聲婉轉悠揚,在江麵上迴蕩。
那吟唱出來的詩如同一陣春風,輕輕拂過人們的耳畔,然後迅速向兩邊傳遞開來。每一個字都像是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跳躍著、舞動著,與周圍的人相互補充,彼此唿應。
隨著詩句的傳遞,人們的情緒也被漸漸帶動起來,原本有些冷清的氛圍瞬間變得熱烈而歡快。大家紛紛跟著吟唱,聲音此起彼伏,交織成一片和諧的樂章。
這熱鬧的場景吸引了姚文衫的注意,她不禁好奇地看向窗外,隻見樓下的畫舫中,隱隱約約有幾個人影,
“這樓下畫舫中的是什麽人呢?”
為了能讓溫裴玄早點離開,葉萱可謂是費盡口舌、好說歹說。如今他終於如自己所願地離去,葉萱覺得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姑娘,我們迴吧~”一旁的青梔輕聲提醒道。
葉萱點點頭,轉身正準備邁步迴府,突然,一陣車輪滾動的聲音由遠及近傳來。她不由得停下腳步,定睛望去,隻見一輛馬車正朝她疾馳而來。
葉萱站在原地,靜靜地注視著那輛越來越近的馬車。不一會兒,馬車在她麵前穩穩地停了下來,車簾被輕輕掀開,露出了王樂樂和姚文衫兩張熟悉的麵孔。
“萱姐!好久不見呀!有沒有想我?!”王樂樂一臉興奮地喊道,她的大半個腦袋都探出了車窗,拚命地向葉萱揮手打招唿。
還沒等葉萱迴應,王樂樂就像一隻靈活的小兔子一樣,迅速地放下車簾,然後“嗖”的一聲從馬車內鑽了出來,滿臉笑容地朝她招手,“萱姐!走啊!和我們出去玩!”
葉萱有些驚訝地看著王樂樂,然後轉頭看了看天色,遲疑地問道:“現在?你們為何這時候來?”
她心裏暗自納悶,這天都快完全黑了,王樂樂和姚文衫怎麽會突然跑來邀請自己出去玩呢?
姚文衫掀起車簾,看到葉萱臉上露出的疑惑神色,微笑著解釋道:“我們一起去看看年前的最後一個盛會吧~”
葉萱聞言,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久遠的記憶。她若有所思地問道:“莫非是鬆江上的詩歌對唱?”
葉萱想起,年前的最後一個盛會似乎就是這個了。當初,葉欣還曾在她麵前炫耀過這個活動呢。
過年時,家家戶戶都關起門來,熱熱鬧鬧地團聚在一起。而外麵的街道則顯得有些冷清。然而,這個詩歌對唱卻是朋友們在各自迴家團圓前的最後一次聚會。
由於參與對歌的人來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去的人比較混雜,但這絲毫沒有減少人們的熱情。
姚文衫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肯定。一旁的王樂樂也興奮地附和道:“對啊!萱姐,你去過嗎?我可是第一次去呢~”
葉萱嘴角微揚,笑著迴答:“我沒去過呢,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瞧瞧吧。”
說罷,她隨即吩咐小翠迴家傳個話,然後便帶著青梔一同前往鬆江,去感受那熱鬧的詩歌對唱盛會。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她們乘坐的馬車終於在一座靠江的三層酒樓門前緩緩停下。
“已經讓人訂好了位置,他們應該已經到了。”姚文衫在馬車停穩後,一邊說著,一邊先一步下了馬車。
聽到這話,葉萱不禁有些驚訝:“嗯?還有其他人嗎?”不過她很快就迴過神來,心想估計是薑尚他們吧。
果然,下一刻就看到薑尚從酒樓裏快步走了出來,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你們可算到啦!王姑娘,葉姑娘也一起來啦~”薑尚笑著向她們打招唿。
“薑公子!”王樂樂見狀,立刻開心地朝他揮揮手。
“薑公子,好久不見!”葉萱也微笑著點頭示意。
眾人簡單寒暄了幾句後,便在薑尚的引領下走進了酒樓。
“裏麵還有幾位舊識哦~”薑尚邊走邊說,然後輕輕推開了三樓包間的門。
葉萱她們一進門,果然看到了幾張熟悉的麵孔。除了梁萌之外,還有牧五和牧六。
“咦,那位何大力怎麽沒來啊?”葉萱環顧四周,沒有看到何大力的身影,不禁好奇地問道。
薑尚嘴角微揚,露出一抹笑容,說道:“他對什麽詩歌可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就算他來了,也隻會找個地方倒頭就睡。”話音剛落,房間裏的其他人都不約而同地笑出聲來。
就在這時,梁萌邁步走了過來,他麵帶微笑,微微躬身作揖,禮數周到地說道:“葉姑娘,別來無恙啊。”
葉萱見狀,連忙還禮,同樣客氣地迴應道:“梁公子,幸會。”
梁萌輕笑一聲,接著說道:“各位都別光站著,咱們都快些坐下,慢慢聊。”說罷,他熱情地招唿著眾人入座。
待眾人紛紛落座後,梁萌轉頭看向葉萱,眼中閃過一絲殷勤,指著一個位置,柔聲說道:“葉姑娘,您請坐這邊吧,這個位置可以方便您欣賞窗外的美景。”
葉萱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個位置正對著窗外的江水,視野開闊,的確是個觀賞風景的好地方。
葉萱微微一笑,對著梁萌道了聲謝,然後款款走到那個位置坐下。剛一落座,她便好奇地問道:“這邊的窗戶開得如此之大,難道就是為了方便我們看風景嗎?”
梁萌連忙點頭,笑著解釋道:
“沒錯,這窗戶開得大,一來是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欣賞江上的美景,二來嘛,也方便大家在此吟詩對歌,增添些雅趣。”
一旁的王樂樂聞言,也附和著說道:“正是如此呢,萱姐,您往窗外瞧,此刻江上的景色可真是美不勝收啊。”說著,她抬手示意葉萱看向窗外。
葉萱依言看去,隻見窗外的江麵上波光粼粼,一艘畫舫正緩緩駛過。而在隔壁的樓閣裏,一名男子正趴在窗戶沿上,與樓下畫舫裏的女子對起歌來,歌聲婉轉悠揚,在江麵上迴蕩。
那吟唱出來的詩如同一陣春風,輕輕拂過人們的耳畔,然後迅速向兩邊傳遞開來。每一個字都像是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跳躍著、舞動著,與周圍的人相互補充,彼此唿應。
隨著詩句的傳遞,人們的情緒也被漸漸帶動起來,原本有些冷清的氛圍瞬間變得熱烈而歡快。大家紛紛跟著吟唱,聲音此起彼伏,交織成一片和諧的樂章。
這熱鬧的場景吸引了姚文衫的注意,她不禁好奇地看向窗外,隻見樓下的畫舫中,隱隱約約有幾個人影,
“這樓下畫舫中的是什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