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公府。
宰相蓋仲走出之後,後續拜訪之人,連同荀彧一同被攔了迴去。
此事盧思義自是不知,就算知道亦是不會見,他來邳都可不是聽小報告的,不知這些未見到盧思義的人,心中作何感想。
內室。
“蓋仲此人禍國殃民,不知收斂,帶壞的官員更加多了。”
三人並未休息,李秀寧所言讓盧思義聽出她心中頗有不瞞,要知邳國律法,腐敗者族滅可是盧思義提出來的。
這些年沒少殺貪官,然最大的貪官,活得還是這般自在,對方所貪之財比之國庫有過之而無不及。
盧思義輕聲言道:“這亦是我想要提拔張召之因。”
“張召所言施政綱領:先治心(君臣修身正氣)、敦教化(教化民眾)、盡地利(勸課農桑)、擢賢良(選拔合格官員)、恤獄訟(重視刑獄)、均賦役(合理安排賦稅徭役),眼界高超不在我之下。”
“然,蓋仲私下所言,你亦是熟知,我雖不予苟同,然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是永恆不變的鐵律。”
“自是有人認同的,我等又豈能殺盡天下人。”
“除惡務盡,除惡不盡啊。”
李秀寧此刻腦海裏麵浮現出蓋仲論。
私下他們團體裏麵有一篇蓋仲所編著的為官之道乃:天下無不貪之官。貪,何所懼?所懼者不忠也。凡不忠者,必為異己,以罷貪官之名,排除異己,則內可安枕,外得民心,何樂而不為?此其一。其二,官若貪,君必知之,君既知,則官必恐,官愈恐則愈忠,是以罷棄貪官,乃馭官之術也。若不用貪官,何以棄貪官?是以必用又必棄之也。倘若國中皆清廉之官,民必喜,則君必危矣。清官以清廉為恃,直言強項,犯上非忠,君以何名罷棄之?罷棄清官,則民不喜,不喜則生怨,生怨則國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所用者皆為貪官,民怨沸騰,殺之可也。抄其家,沒其財,如是則民怨息,頌聲起,收賄財,又何樂而不為?
蓋仲論被他們的團體總結為,三十七字箴言:
用貪官,以結其忠,
罷貪官,以排異己,
殺大貪,以平民憤,
沒其財,以充宮用。
此乃千古帝王之術也。
李秀寧思考片刻,眼睛一亮:“夫君是想讓張召對付蓋仲?”
盧思義看李秀寧思考之色,甚是可愛,眼中露出笑容,並未迴答。
李秀寧自知猜對了,接著言道:“蓋仲已是宰相,結黨營私的這張大網,如何是張召一人之力可以抗衡的?”
盧思義:“所以他不應在內閣秘書之列,應在檢察院。”
李秀寧:“是讓張召當禦史中丞?”
盧思義:“鄴城按察使一職吧,先讓他從鄴城查起。”
“若鄴城他能肅清最大的,可任職都察院左都禦史,若是他還能有所作為,禦史中丞之位也不是不能做。”
李秀寧明白過來,這是名著給張召降職位,從司隸台大夫升為內閣秘書,張召甚是高興,現從內閣秘書降為按察使,不知他是否還能高興起來。
再說這職位可是降的不低,直接脫離了中央機構,他會做何感想?李秀寧再一想明白過來,為何自家夫君為其放假兩天,是讓他尋找可靠之人去了。
她與小璧對視一眼,此事無法告知張召,也不能給他提供什麽幫助,也隻能派人暗中保護他人身安全,畢竟這是夫君看上的人才。
張召想要做到禦史大夫一職,在都察院左都禦史一職就要向蓋仲開刀,禦史中丞一職就要提出修改刑法建議,不然無法向青州一些官員開刀,而他敢向青州開刀,拿下所有貪腐之人,自是能做到禦史大夫一職,權傾朝野,在無人看不起他。
此過程任重而道遠,不知對方能否走到這一步,李秀寧露出期待之色,盧思義又何嚐不是。
二人解開心惑,服侍盧思義一同睡了去。
翌日,辰時,有人來報,太尉、丞相、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在外求見。
此刻正是上早朝之時,這幾位為何要來見自己?
盧思義有些不解,要知他從不過問朝中之事,不過這也是明麵之上。
“不見。”盧思義頗為生氣。
等盧思義、李秀寧、小璧吃過早食,虎六前來匯報,他們已經前去上朝。
盧思義點頭,沒說什麽。
巳時,眾人再次前來,這一刻多了兩位宰相,蓋仲、徐相。
朝中議論下來的國宴清單與價格需要讓盧思義過目。
護國公府如何擴建,圖紙已經畫出,需要盧思義過目。
驛站住宿、用食及他國使節外出安保費用,需要盧思義過目。
這些不說二相,程昱也拿不定主意,大的方針程昱知道怎麽走,然而這些別出心裁的細節,必須經過盧思義點頭,若是盧思義不在邳都,也會八百裏加急,把形成的文書遞交到盧思義麵前,讓其簽字才敢執行。
盧思義首先看的是國宴清單與價格,畢竟晚宴要用,廣陽國使者已經到了城外,禮部侍郎已經前往迎接。
盧思義看著清單上列出的食物有二十四中,多是肉醬,一個個劃了去。
盧思義念,秘書記錄,不多時上麵添了一些新的食材,至於熟食名字,禮部要起上富有美好寓意的名字才行,盧思義舉出一個例子:“比如魚子醬應叫‘萬民同心’,是我邳國百姓洋鮭受仙人夢中所托,帶人進入北冥之中所得,然,入北冥者,九死一生,仙人所言‘食此物者可受萬民敬仰,百邪不侵’,特為主上所用;諸位你們說這一粒魚子是否價值一兩可貴唿?”
禮部尚書:“是否太過便宜?”
盧思義:“你所食一盤有幾粒?”
禮部尚書一正,迴想一下,一粒如米粒,一握五千粒左右,一盤應在萬粒左右,這般下來,一盤應是萬兩?
禮部尚書忽然眼睛一亮:“主公,我明白了,原來這就叫萬民同心,萬粒仔,萬顆心,萬兩銀。”
大堂之中所坐之人,一個個臉色發燙。
盧思義看出眾人異樣,淡然開口:“眾所周知,北冥兇險,九死一生,此乃仙人所托,又豈能當凡物視之,一粒一兩既然不貴,為何要糾結一盤價格?”
禮部尚書:“主公教育的是。”
禮部尚書早已釋然,甚是認可盧思義所言。
程昱似有所悟。
盧思義看眾人點頭,繼續言道:“諸位我們再來探討一下洋鮭吧,既然魚子醬從洋鮭處所得,以洋鮭明麵之物應為神物,生食其肉,成人可延年益壽、孩提可補腦明智。大家說叫什麽名字好,一片又該價值幾許?”
程昱心中明了盧思義用意了,暗驚“不愧為主公”。
隨之探討的是洋鮭之眼,食之可明目、一身隻有兩個,價值又該幾許。
接著是洋鮭之膘可護膚,可養顏,可補陽,一身隻有一個,價值又該幾許。
接著盧思義拋出鮫人。
“此乃北冥仙島神物,飛羽之肉,食之延緩衰老,價值又該幾何?”
眾人接著議論紛紛。
鮫人討論結束。
接下來討論的是人魚,食之肉增壽,油燃之長久不滅。
談之鰒魚,補精元。
談之柔魚,壯骨骼。
最後一道菜乃九轉迴魂腸,配料乃純陽與純陰之體金汁為引,地龍腸為料,熬製九九八十一天而成,長久食之可消百病。
談論完菜品,就是談論飲品,青州有果酒,隻在貴族之中流傳,此次國宴用之;而果酒之來曆,就需要禮部的人來定製講解了,一壇上品仙釀,品上一盞也得百兩銀子,一壇怎麽也要價值一金。
談論完飲品,還有食點:巨勝奴、貴妃紅、玉露團、甜雪等等。
談論完食點還有羹湯:鳳凰羹、長生粥、白龍臛、湯浴繡丸等等。
全部下來菜品58種。
禮部尚書粗略算下,一桌百萬銀子打底,這還沒有細算觀看表演費用,算是與三國交好,免費觀之的,若是對菜單費用有異議,再算上表演費用不遲。
蓋仲內心唿吸急促起來,護國公不愧是經營過賤商行當,與之相比乃雲泥之別也。
程昱低頭不語,心中為三國使節默哀,為吳國躲過一劫感到不值。
他國使節吃住、安保,眾人所定,盧思義給予肯定,沒做任何修改。
禮部尚書得道想要結果,匆忙安排去了。
工部給予的建造圖,盧思義在其中修修改改,探討一個時辰,建造圖已經改的麵目全非,然在工部尚書的腦海裏麵卻是形成一個清晰的全新概念。
圖紙的完善也代表著至此邳都將在無護國公府,隻有邳都人民大會堂。
不管是蓋仲還是徐相心中多有不解,荀彧倒是猜出了盧思義八成心思,至於程昱想著的就是在各個城市都應建設一座。
這就是程昱與荀彧思考不同的地方,站位不同,思考方式不同。
現,重要的還是國宴,眾人散了去。
唯獨程昱未走,此刻說出心中所想。
盧思義同意下來,接著提出,改善驛站,更換名字為迎賓館,官員出差吃住都有迎賓館接待,定出統一標準,國家報銷,除此之外,迎賓官平日可對腳行、商人、百姓開放,想要請吃酒席的皆可在迎賓館,不過價格上要貴上一些,也不能太貴,要讓人覺得肉疼,又能消費的起。
除此之外,還要建設小型的會議室,方便他人商討事情使用。要建設閑情逸致的戶外場所,供人散步、休閑所用,但是不能有歌妓、賣藝等項目,畢竟迎賓館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怎可藏汙納垢。
程昱會意,這是大到一城之地,小到一縣之地都要有,是個大工程,靠國庫不知要消耗多少錢財才能辦到,現在隻能算是一個藍圖。
盧思義想了想提出國宴菜品,部分可出現在迎賓館之中,要讓商人能夠吃得起,讓他們獲得優越感。
程昱覺得腦子不夠用了,這是宰各國使節覺得不夠過癮,也要無差別宰商人了。
盧思義繼續言道:“國宴之後,凡是國宴菜單之上食材都要漲價,尤其是我們定製出來高價的菜品,不管今後捕多少,都要限購,對外要宣稱供不應求。”
“尤其是難吃之物,更要限製,哪怕爛掉扔掉,也不能讓有錢之人輕易獲得,此事告之商部,讓他們給定製出詳細方案。”
“隻有這般,慢慢才能賣上價錢,才能讓貴族趨之若鶩,才會讓百姓覺得高不可攀,才能保證這些食材的價值,也能讓他國之人相信,我等國宴就值這個價錢。”
程昱眼睛亮了起來。
盧思義繼續言道:“迴頭,我們在定製出一個保護動物的名單,隨意獵殺就是觸犯我邳國法律,這般就會出現走私情況,炒作出更高價格.......。”
“算了此事不急,暫時就這些吧,首先讓北冥的產物精細加工後,賣上一個高價再說。”
“兵部可挑選出來幾個苗子?”
程昱聽到此話,腦子一下清醒過來。
“將才不少,帥才...還未發現一個。”
盧思義冷笑一聲:“你這匹夫,是覺得他們都不如你,還想上前線吧。”
程昱聽盧思義這般罵自己,露出一臉笑容:“主公,這文官確實不如在戰場之上啊。”
盧思義:“賤骨頭,你乃一國太尉,兵部亦是在你管轄範圍之內,調兵遣將,哪裏比上前線差了。”
程昱:“嘿嘿,若是在大上幾歲,自是不會想這些。”
盧思義:“邳國沒你統籌不行,前線你就別想了,還是給我挑選出幾個帥才較為可行。”
“我們的部下若是有能力亦是可以往上提拔,不怕他們能力出眾,就怕他們能力不行。”
“張遼、高順如何?”
程昱微微一愣忙是言道:“統領三萬不在話下,再多我亦不知。”
“段邵呢?”
程昱:“臣分析過他的戰績,尚可。”
盧思義:“攻打趙國交與他如何?”
程昱沉思片刻:“可。”
盧思義:“善。”
“可有善水戰將領?”
程昱一驚,這是要對吳國開戰。
“有,不過並非我邳國出身之人。”
盧思義 :“倭國、高麗。”
程昱點頭。
“讓他們著手訓練水軍,從各處抽調一千善弓弩之人,前來青州參加水軍淘汰製訓練,淘汰的原路返迴。”
“將領也是如此。”
“我等暫時不會與四國開戰。”
“今日國宴之後,他國自是不敢對我國動武,隻要我們表現足夠強勢,他們就會忌憚三分,除非真能探出我國虛實。”
“晚宴結束,給他們表演個神技,巫神炸石。”
“讓他們吃個定心丸,想要賴賬,亦可問問他們是自己的身板硬,還是石頭硬。”
程昱領命,急忙安排去了,邳都可沒炸山石之藥,離之最近的還在青州。
需要八百裏加急,才能趕上今晚國宴之後表演。
宰相蓋仲走出之後,後續拜訪之人,連同荀彧一同被攔了迴去。
此事盧思義自是不知,就算知道亦是不會見,他來邳都可不是聽小報告的,不知這些未見到盧思義的人,心中作何感想。
內室。
“蓋仲此人禍國殃民,不知收斂,帶壞的官員更加多了。”
三人並未休息,李秀寧所言讓盧思義聽出她心中頗有不瞞,要知邳國律法,腐敗者族滅可是盧思義提出來的。
這些年沒少殺貪官,然最大的貪官,活得還是這般自在,對方所貪之財比之國庫有過之而無不及。
盧思義輕聲言道:“這亦是我想要提拔張召之因。”
“張召所言施政綱領:先治心(君臣修身正氣)、敦教化(教化民眾)、盡地利(勸課農桑)、擢賢良(選拔合格官員)、恤獄訟(重視刑獄)、均賦役(合理安排賦稅徭役),眼界高超不在我之下。”
“然,蓋仲私下所言,你亦是熟知,我雖不予苟同,然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是永恆不變的鐵律。”
“自是有人認同的,我等又豈能殺盡天下人。”
“除惡務盡,除惡不盡啊。”
李秀寧此刻腦海裏麵浮現出蓋仲論。
私下他們團體裏麵有一篇蓋仲所編著的為官之道乃:天下無不貪之官。貪,何所懼?所懼者不忠也。凡不忠者,必為異己,以罷貪官之名,排除異己,則內可安枕,外得民心,何樂而不為?此其一。其二,官若貪,君必知之,君既知,則官必恐,官愈恐則愈忠,是以罷棄貪官,乃馭官之術也。若不用貪官,何以棄貪官?是以必用又必棄之也。倘若國中皆清廉之官,民必喜,則君必危矣。清官以清廉為恃,直言強項,犯上非忠,君以何名罷棄之?罷棄清官,則民不喜,不喜則生怨,生怨則國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所用者皆為貪官,民怨沸騰,殺之可也。抄其家,沒其財,如是則民怨息,頌聲起,收賄財,又何樂而不為?
蓋仲論被他們的團體總結為,三十七字箴言:
用貪官,以結其忠,
罷貪官,以排異己,
殺大貪,以平民憤,
沒其財,以充宮用。
此乃千古帝王之術也。
李秀寧思考片刻,眼睛一亮:“夫君是想讓張召對付蓋仲?”
盧思義看李秀寧思考之色,甚是可愛,眼中露出笑容,並未迴答。
李秀寧自知猜對了,接著言道:“蓋仲已是宰相,結黨營私的這張大網,如何是張召一人之力可以抗衡的?”
盧思義:“所以他不應在內閣秘書之列,應在檢察院。”
李秀寧:“是讓張召當禦史中丞?”
盧思義:“鄴城按察使一職吧,先讓他從鄴城查起。”
“若鄴城他能肅清最大的,可任職都察院左都禦史,若是他還能有所作為,禦史中丞之位也不是不能做。”
李秀寧明白過來,這是名著給張召降職位,從司隸台大夫升為內閣秘書,張召甚是高興,現從內閣秘書降為按察使,不知他是否還能高興起來。
再說這職位可是降的不低,直接脫離了中央機構,他會做何感想?李秀寧再一想明白過來,為何自家夫君為其放假兩天,是讓他尋找可靠之人去了。
她與小璧對視一眼,此事無法告知張召,也不能給他提供什麽幫助,也隻能派人暗中保護他人身安全,畢竟這是夫君看上的人才。
張召想要做到禦史大夫一職,在都察院左都禦史一職就要向蓋仲開刀,禦史中丞一職就要提出修改刑法建議,不然無法向青州一些官員開刀,而他敢向青州開刀,拿下所有貪腐之人,自是能做到禦史大夫一職,權傾朝野,在無人看不起他。
此過程任重而道遠,不知對方能否走到這一步,李秀寧露出期待之色,盧思義又何嚐不是。
二人解開心惑,服侍盧思義一同睡了去。
翌日,辰時,有人來報,太尉、丞相、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在外求見。
此刻正是上早朝之時,這幾位為何要來見自己?
盧思義有些不解,要知他從不過問朝中之事,不過這也是明麵之上。
“不見。”盧思義頗為生氣。
等盧思義、李秀寧、小璧吃過早食,虎六前來匯報,他們已經前去上朝。
盧思義點頭,沒說什麽。
巳時,眾人再次前來,這一刻多了兩位宰相,蓋仲、徐相。
朝中議論下來的國宴清單與價格需要讓盧思義過目。
護國公府如何擴建,圖紙已經畫出,需要盧思義過目。
驛站住宿、用食及他國使節外出安保費用,需要盧思義過目。
這些不說二相,程昱也拿不定主意,大的方針程昱知道怎麽走,然而這些別出心裁的細節,必須經過盧思義點頭,若是盧思義不在邳都,也會八百裏加急,把形成的文書遞交到盧思義麵前,讓其簽字才敢執行。
盧思義首先看的是國宴清單與價格,畢竟晚宴要用,廣陽國使者已經到了城外,禮部侍郎已經前往迎接。
盧思義看著清單上列出的食物有二十四中,多是肉醬,一個個劃了去。
盧思義念,秘書記錄,不多時上麵添了一些新的食材,至於熟食名字,禮部要起上富有美好寓意的名字才行,盧思義舉出一個例子:“比如魚子醬應叫‘萬民同心’,是我邳國百姓洋鮭受仙人夢中所托,帶人進入北冥之中所得,然,入北冥者,九死一生,仙人所言‘食此物者可受萬民敬仰,百邪不侵’,特為主上所用;諸位你們說這一粒魚子是否價值一兩可貴唿?”
禮部尚書:“是否太過便宜?”
盧思義:“你所食一盤有幾粒?”
禮部尚書一正,迴想一下,一粒如米粒,一握五千粒左右,一盤應在萬粒左右,這般下來,一盤應是萬兩?
禮部尚書忽然眼睛一亮:“主公,我明白了,原來這就叫萬民同心,萬粒仔,萬顆心,萬兩銀。”
大堂之中所坐之人,一個個臉色發燙。
盧思義看出眾人異樣,淡然開口:“眾所周知,北冥兇險,九死一生,此乃仙人所托,又豈能當凡物視之,一粒一兩既然不貴,為何要糾結一盤價格?”
禮部尚書:“主公教育的是。”
禮部尚書早已釋然,甚是認可盧思義所言。
程昱似有所悟。
盧思義看眾人點頭,繼續言道:“諸位我們再來探討一下洋鮭吧,既然魚子醬從洋鮭處所得,以洋鮭明麵之物應為神物,生食其肉,成人可延年益壽、孩提可補腦明智。大家說叫什麽名字好,一片又該價值幾許?”
程昱心中明了盧思義用意了,暗驚“不愧為主公”。
隨之探討的是洋鮭之眼,食之可明目、一身隻有兩個,價值又該幾許。
接著是洋鮭之膘可護膚,可養顏,可補陽,一身隻有一個,價值又該幾許。
接著盧思義拋出鮫人。
“此乃北冥仙島神物,飛羽之肉,食之延緩衰老,價值又該幾何?”
眾人接著議論紛紛。
鮫人討論結束。
接下來討論的是人魚,食之肉增壽,油燃之長久不滅。
談之鰒魚,補精元。
談之柔魚,壯骨骼。
最後一道菜乃九轉迴魂腸,配料乃純陽與純陰之體金汁為引,地龍腸為料,熬製九九八十一天而成,長久食之可消百病。
談論完菜品,就是談論飲品,青州有果酒,隻在貴族之中流傳,此次國宴用之;而果酒之來曆,就需要禮部的人來定製講解了,一壇上品仙釀,品上一盞也得百兩銀子,一壇怎麽也要價值一金。
談論完飲品,還有食點:巨勝奴、貴妃紅、玉露團、甜雪等等。
談論完食點還有羹湯:鳳凰羹、長生粥、白龍臛、湯浴繡丸等等。
全部下來菜品58種。
禮部尚書粗略算下,一桌百萬銀子打底,這還沒有細算觀看表演費用,算是與三國交好,免費觀之的,若是對菜單費用有異議,再算上表演費用不遲。
蓋仲內心唿吸急促起來,護國公不愧是經營過賤商行當,與之相比乃雲泥之別也。
程昱低頭不語,心中為三國使節默哀,為吳國躲過一劫感到不值。
他國使節吃住、安保,眾人所定,盧思義給予肯定,沒做任何修改。
禮部尚書得道想要結果,匆忙安排去了。
工部給予的建造圖,盧思義在其中修修改改,探討一個時辰,建造圖已經改的麵目全非,然在工部尚書的腦海裏麵卻是形成一個清晰的全新概念。
圖紙的完善也代表著至此邳都將在無護國公府,隻有邳都人民大會堂。
不管是蓋仲還是徐相心中多有不解,荀彧倒是猜出了盧思義八成心思,至於程昱想著的就是在各個城市都應建設一座。
這就是程昱與荀彧思考不同的地方,站位不同,思考方式不同。
現,重要的還是國宴,眾人散了去。
唯獨程昱未走,此刻說出心中所想。
盧思義同意下來,接著提出,改善驛站,更換名字為迎賓館,官員出差吃住都有迎賓館接待,定出統一標準,國家報銷,除此之外,迎賓官平日可對腳行、商人、百姓開放,想要請吃酒席的皆可在迎賓館,不過價格上要貴上一些,也不能太貴,要讓人覺得肉疼,又能消費的起。
除此之外,還要建設小型的會議室,方便他人商討事情使用。要建設閑情逸致的戶外場所,供人散步、休閑所用,但是不能有歌妓、賣藝等項目,畢竟迎賓館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怎可藏汙納垢。
程昱會意,這是大到一城之地,小到一縣之地都要有,是個大工程,靠國庫不知要消耗多少錢財才能辦到,現在隻能算是一個藍圖。
盧思義想了想提出國宴菜品,部分可出現在迎賓館之中,要讓商人能夠吃得起,讓他們獲得優越感。
程昱覺得腦子不夠用了,這是宰各國使節覺得不夠過癮,也要無差別宰商人了。
盧思義繼續言道:“國宴之後,凡是國宴菜單之上食材都要漲價,尤其是我們定製出來高價的菜品,不管今後捕多少,都要限購,對外要宣稱供不應求。”
“尤其是難吃之物,更要限製,哪怕爛掉扔掉,也不能讓有錢之人輕易獲得,此事告之商部,讓他們給定製出詳細方案。”
“隻有這般,慢慢才能賣上價錢,才能讓貴族趨之若鶩,才會讓百姓覺得高不可攀,才能保證這些食材的價值,也能讓他國之人相信,我等國宴就值這個價錢。”
程昱眼睛亮了起來。
盧思義繼續言道:“迴頭,我們在定製出一個保護動物的名單,隨意獵殺就是觸犯我邳國法律,這般就會出現走私情況,炒作出更高價格.......。”
“算了此事不急,暫時就這些吧,首先讓北冥的產物精細加工後,賣上一個高價再說。”
“兵部可挑選出來幾個苗子?”
程昱聽到此話,腦子一下清醒過來。
“將才不少,帥才...還未發現一個。”
盧思義冷笑一聲:“你這匹夫,是覺得他們都不如你,還想上前線吧。”
程昱聽盧思義這般罵自己,露出一臉笑容:“主公,這文官確實不如在戰場之上啊。”
盧思義:“賤骨頭,你乃一國太尉,兵部亦是在你管轄範圍之內,調兵遣將,哪裏比上前線差了。”
程昱:“嘿嘿,若是在大上幾歲,自是不會想這些。”
盧思義:“邳國沒你統籌不行,前線你就別想了,還是給我挑選出幾個帥才較為可行。”
“我們的部下若是有能力亦是可以往上提拔,不怕他們能力出眾,就怕他們能力不行。”
“張遼、高順如何?”
程昱微微一愣忙是言道:“統領三萬不在話下,再多我亦不知。”
“段邵呢?”
程昱:“臣分析過他的戰績,尚可。”
盧思義:“攻打趙國交與他如何?”
程昱沉思片刻:“可。”
盧思義:“善。”
“可有善水戰將領?”
程昱一驚,這是要對吳國開戰。
“有,不過並非我邳國出身之人。”
盧思義 :“倭國、高麗。”
程昱點頭。
“讓他們著手訓練水軍,從各處抽調一千善弓弩之人,前來青州參加水軍淘汰製訓練,淘汰的原路返迴。”
“將領也是如此。”
“我等暫時不會與四國開戰。”
“今日國宴之後,他國自是不敢對我國動武,隻要我們表現足夠強勢,他們就會忌憚三分,除非真能探出我國虛實。”
“晚宴結束,給他們表演個神技,巫神炸石。”
“讓他們吃個定心丸,想要賴賬,亦可問問他們是自己的身板硬,還是石頭硬。”
程昱領命,急忙安排去了,邳都可沒炸山石之藥,離之最近的還在青州。
需要八百裏加急,才能趕上今晚國宴之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