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盈竟是這般等不及了,這讓盧思義有些意想不到。
他的父王貪戀權力比之姒盈有過之而無不及,怎會讓姒盈壯大起來,他們兄弟幾人,姒盈不過是其中之一的繼承者。
“兄長,莫要開玩笑。”
“王爵之位若兄長能夠坐穩,尚有一拚之力。”話外之意,是他姒盈並無這般實力。
盧思義沒有看不起姒盈之意,接著給姒盈分析二王與國主之間關係,現在二王的兵力全在濮州,無人願返陳郡。
其中用意,在清楚不過,他們東進可攻入帝丘,占濮城;亦可北上占鄴城。
相比陳郡,濮城、鄴城的誘惑更大,這也是最為安穩的局勢,隻要能夠占領下來,就算兵力不足,京洛國主也會派大軍支援,守住兩地,使得京洛國土持續變大。
他們之間的戰鬥,並非你死我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重視那一層血緣。
這也是盧思義返迴魯郡之後,通過密探傳迴兩王沒有任何動向,薑相與尚書令私下也未與自己通信得出的信息。
京洛薑丞相、尚書令的女兒雖然嫁給了盧思義,現在亦是刻意疏遠了盧思義。
姒盈臉色變了數變,心中認可盧思義分析,但也有著盧思義分析錯的一麵,並非真的重視血緣,而是無法暗中斬殺國主,更不是不願迴陳郡,而是迴去之後,已經沒了根基。
姒盈眼中露出一絲瘋狂:“若我繼承王爵之位,弟可助我否。”
盧思義:“兄長有所不知,我雖為邳國護國公,上麵還是有國主的,主上不讓我出兵,我若敢出兵,就是大不韙。”
姒盈臉色變得難看起來:“難道,你真不願助兄長?若事成,弟可盡管提條件。”
盧思義搖頭,眼中帶著笑意:“兄長此話言重了,弟雖擅長經商,亦是講誠信的,我雖無法出兵助你,卻能用其它辦法為兄長畫策。”
姒盈眼睛一亮:“此話當真?”
盧思義:“自然。”
姒盈:“何法?”
盧思義:“現在說出,反而不靈。”
姒盈頓時明了,自己必須掌控實權,若是不然對方不會相信自己,亦是不會說後麵之策。
姒盈留下盧思義送與他的五十萬兩銀票,接著說道:“白酒配方,靜候為兄佳音。”
話畢,姒盈起身告辭。
盧思義沒有挽留,起身親自送姒盈走了出去。
在迴到房間,李秀寧、小璧已經出現在麵前。
小璧有些不解:“夫君為何要相助於他?”
盧思義:“京洛是三頭猛虎,散而不破,隻有一方出局,打破平衡,才會大亂,我方才能降低損失,攻下京洛。”
“若姒盈可堪大用,京洛願與我國保持友好關係,我亦是不願與對方為敵。”
小璧:“他真堪大用?”
盧思義:“也許是破局之人。”
“不怕對方心中有猛虎,就怕對方控製不住,讓猛虎吞噬了自己神智,這般,如何無敵的人也要敗北。”
盧思義說著,眼中閃現出身死在京洛的邳國大世子。
小璧眼中還有疑惑,被李秀寧攔下:“相公累了一天,璧兒想上進,等相公緩過神來,再問不遲。”
小璧忙是認錯。
盧思義笑笑,並未說些什麽。
二人伺候盧思義睡去。
翌日。
京洛使者,全部離去,返迴京洛。
有關流民之事,禮部之人已經為其落實,告知:“奉主上口諭,凡京洛而來流民想要返迴京洛,邳國打開方便之門,京洛與邳國堅持互通有無之策,友誼長存,永久不變。”
這是邳國對京洛最大的信任,使得這些使節已經沒有留下的必要。
再者姒盈昨夜已經向京洛出發。
趙國,廣陽國使節,還在被限製著自由,這一點,京洛使節自是看了出來。
京洛使節離開後,邳都恢複了寧靜,直到第十日,有急報傳入邳都,趙國、廣陽國同時在北疆向邳國發動了攻擊。
好在守城之將,早有防備,對方沒有討得一絲好處。
然對方並沒有退兵之意,打著的口號就是“欺辱他國使節,邳國乃野蠻之國,無道之國,伐無道。”
邳都得知消息,無一人驚慌,驚慌的反而是兩國使節。
邳國戰事有護國公在,無一人懼怕。
此刻王宮大殿之上亦是如此,護國公身穿正裝,坐在國主下側座位左側一言不發,大殿之中無任何一人發話。
京洛使節與廣陽國使節眼中反而露出興奮之色。
他們受的屈服,國主竟是用這般方法迴擊了邳國,快哉!
他們與邳國這幾日鬥智鬥勇,明麵妥協,背後腐蝕對方官員,此刻已經沒了任何意義。
直到盧思義開口說話,一切都變了。
“伐無道。”
“若我國無道,何苦這般心善,收留爾等之國流民,若我國無道,又何必苦了自家百姓,也要分給流民一口飯食。”
“爾等國主既然這般理解,留爾等又有何用。”
“來人。”
“拖出去,留下頭顱送往戰場,身體剁碎喂狗,當真我邳國能欺辱不成。”
盧思義話落一隊穿甲禁軍走入,上來把兩國使節給押住,向外走去。
看著這一幕的蓋仲,臉色蒼白,冷汗直流。
這幾日為了湊夠三百萬兩白銀,蓋家所有的田地,山頭都賣給了國家,本來是想要抵押,然抵押與賣出的價錢相差甚多,就這還差三十萬兩,又變賣了一些家產,這才湊齊。
這般一來他的私兵自是要遣散不少,隻能隱姓埋名生活在深山之中,加之與廣陽國、趙國使節暗中的交易,也要泡湯。可謂大傷元氣。
“稟,護國公,斬殺他們有所不妥,兩國之戰,不斬來使。”這時荀彧發聲提醒。
程昱看向荀彧,眼中露出一絲不解,難道他不知主公秉性,國主亦是看向荀彧,對於殺人國主眼中露出一絲懼意,聽到荀彧求情,眼中的懼意消散不少。
徐相、蓋仲看向荀彧,眼中有著一絲不解,對方怎敢反駁護國公決意。
難到是在試探護國公的底線,畢竟護國公沒有管過朝中之事,幾乎是荀彧一人支撐起來,現太尉到來,決議權多數是落在太尉手中,不過很多時候太尉還是采納丞相大人的政見。
盧思義:“此話在理,把他們押上來。”
盧思義話落,一宦官撒腿跑出去,唯恐這時刀已經落下。
也就是這宦官跑到夠快,外麵,禁衛軍已經抽搐腰刀,而動作快的已經砍下,根本不聽對方的哀求。
這宦官參與了曾經的邳國定亂,此時看著人頭落地,心中雖然驚懼,卻是沒有慌神,大喊殿內決議。
砍下頭顱的禁衛軍微愣,這如何是好?
沒有它法,隻能把腰刀收迴,一手提著屍體,一手拿著首級,向殿內走去。
不這般,還能怎辦?
命令是護國公下的,收迴也是護國公下的,然事情已經發生,總不能怪罪到自己頭上。
國主看著這血淋淋一幕,嚇得眼淚在眼圈打轉,卻是強忍著沒有掉落。
盧思義:“國主身體抱恙,臣來主持大局可好?”
國主聽到盧思義所言,忙點頭,在國師的保護下,直接退到幕後。
“國師,我何時才能把國主之位禪讓給護國公?”
退入幕後的國主,看向國師,擦下雙眼,眼中的淚水消失不見。
國師眼中露出無奈,再次安慰:“要等國主過了成年禮。”
大殿之內。
荀彧臉色微變,程昱看向那些拿著屍首兩處的禁衛軍,眼中多出一絲讚賞。
蓋仲,看了一眼,低下頭,不願看那場上血腥場麵。
盧思義淡然道:“各位,剛才是某思慮不周,爾等是爾等,國主是國主,他們不念舊情,此事不能怪在你們身上。”
“思來想去,我應讓爾等離開,然,爾等欠下的債,又不能不還。”
“諸位,你們說怎辦?”
趙國使節、廣陽國使節,此刻冷汗直流,臉色蒼白。
殺人了,是真得殺人了,早有耳聞邳國護國公是萬人屠,一言不合就殺人,果然不虛,此刻竟然沒有一句責備向他們揮舞屠刀的話。
“我...我等,定當還上錢財,還請護國公放我等迴去。”趙國一副使開口。
廣陽國正使急忙開口所言意思與趙國副使等同。
盧思義:“爾等是否太過天真。”
“爾等國主與我國開戰,明著施壓,讓我國放爾等迴去以彰顯爾等之國威嚴。”
“又何嚐不是對爾等大失所望?”
“若是我方爾等迴去,一是我國失了顏麵。二來,爾等國主還會信任與爾等嗎?”
“你們所為,在爾等國主眼中,等同叛國,隻怕爾等家人已經關押,抄家不在話下。”
“爾等又哪來錢財,還上欠款,是把自己當成三歲小兒欺騙自己不成?”
盧思義的話,讓朝中之人一個個臉色駭然,荀彧的臉色亦是變了起來,他從未想過這些,心中所想是不應同時與趙國、廣陽國開戰。
畢竟吳國虎視眈眈,京洛方麵變相是邳國在向京洛示弱。
若與趙國、廣陽國同時開戰,吳國背後出手,京洛不念及聯盟之情一同伐之,邳國危在旦夕。
更為致命,邳國各郡城池除邳都外已經全部拆除,邊疆一破除了天險之地,已經無處可守。
現在聽盧思義之意,是要策反這些使節嗎?
就算是策反又能起到什麽作用?
此刻雙方已經交戰,尚無交戰時,這般策反還能發揮奇效。
趙國正使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廣陽國正使一臉高傲之色他不信國主會懷疑他,更加不信國主會抄了他的家。
每一個使節眼中盡顯不同表情,然無人敢說什麽,畢竟護國公沒有放掉他們之意。
盧思義:“這般吧,爾等派人返迴,探測我所言虛實,爾等之國商人處應是有我邳國銀票,畢竟銀票比帶銀子方便,隻要爾等派人能帶來十萬兩白銀或者銀票我亦可放爾等迴去?”
“爾等可要聽清楚,是贖金,非使節身份。”
“若爾等自持使者身份,不要怪某斬首級了。”
“可有自持使節身份或拿不出十萬贖金者?”
盧思義看向眾人,趙國使節、廣陽國使節竟是無人說話。
盧思義:“這般說來,爾等是都能拿出來了,善。”
“來人。”
盧思義忽然看向大殿中的禁衛軍。
“在。”
禁衛軍統領,大喊。
盧思義:“首級送與北疆,掛城門之上,讓對方看清楚,我邳國是否懼戰。”
禁衛軍統領:“是。”
轉身,命令六人,拿著首級退了下去。
盧思義看著屍體,冷然道:“剁碎喂狗。”
禁衛軍統領:“是。”
轉身,再次命令幾人,提著屍體離去。
宦官進入,大殿內的血跡一刻鍾不到,竟是清理幹淨。
他們對清理血跡竟是有著一套特殊的經驗。
期間,盧思義頒發幾條戰事軍令,當著兩國使節的麵,沒有避諱。
軍令下達之後,再次看向兩國使節:“可有何事?”
兩國使節臉色陰晴不定,此刻才知道邳國竟有這般多的兵卒,東西南支援北疆的騎兵竟然有五十萬,弓兵五十萬,盾兵五十萬,步兵五十萬,一共支援二百萬,加之後勤部隊合計五百萬。
邳國哪來這般多兵卒,為何見不到一個流民,應是那些流民在這些後勤部隊之中。
這些也就是說與他們聽的,真實支援北疆的,程昱聽之,每一兵種都要減少十倍,甚至百倍,能夠支援北疆兩地的兵卒,加在一起第一批前往的不足五萬。
而這些前去的兵種,是要帶上所有新型武器,這可是青州後山所有的家底,前去也是以防萬一,畢竟北疆兩地加之新兵,兩國想要攻破絕無可能。
然,程昱亦是聽出,盧思義話語中的怒火與恨意,此戰隻怕不是防守這般簡單,還要反攻。
同時,趙國、廣陽國混入進來的奸細與兵卒也要驅趕到北疆,這些加在一起動用的士兵不在少數。
就等這些使節被主公策反了,隻要能夠策反成功,那些奸細與兵卒才能派上用場,若是策反失敗,那些奸細與兵卒多數也就失去價值。
不過在程昱眼裏,就算沒有價值的人,也能發光發熱。
兩國使節看盧思義再次盯著他們問話,一個個還是沉默應對。
實在不知說什麽,大戰已經觸發,護國公無情他們已經見識過,此時不想死,隻能按照護國公說得做。
他的父王貪戀權力比之姒盈有過之而無不及,怎會讓姒盈壯大起來,他們兄弟幾人,姒盈不過是其中之一的繼承者。
“兄長,莫要開玩笑。”
“王爵之位若兄長能夠坐穩,尚有一拚之力。”話外之意,是他姒盈並無這般實力。
盧思義沒有看不起姒盈之意,接著給姒盈分析二王與國主之間關係,現在二王的兵力全在濮州,無人願返陳郡。
其中用意,在清楚不過,他們東進可攻入帝丘,占濮城;亦可北上占鄴城。
相比陳郡,濮城、鄴城的誘惑更大,這也是最為安穩的局勢,隻要能夠占領下來,就算兵力不足,京洛國主也會派大軍支援,守住兩地,使得京洛國土持續變大。
他們之間的戰鬥,並非你死我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重視那一層血緣。
這也是盧思義返迴魯郡之後,通過密探傳迴兩王沒有任何動向,薑相與尚書令私下也未與自己通信得出的信息。
京洛薑丞相、尚書令的女兒雖然嫁給了盧思義,現在亦是刻意疏遠了盧思義。
姒盈臉色變了數變,心中認可盧思義分析,但也有著盧思義分析錯的一麵,並非真的重視血緣,而是無法暗中斬殺國主,更不是不願迴陳郡,而是迴去之後,已經沒了根基。
姒盈眼中露出一絲瘋狂:“若我繼承王爵之位,弟可助我否。”
盧思義:“兄長有所不知,我雖為邳國護國公,上麵還是有國主的,主上不讓我出兵,我若敢出兵,就是大不韙。”
姒盈臉色變得難看起來:“難道,你真不願助兄長?若事成,弟可盡管提條件。”
盧思義搖頭,眼中帶著笑意:“兄長此話言重了,弟雖擅長經商,亦是講誠信的,我雖無法出兵助你,卻能用其它辦法為兄長畫策。”
姒盈眼睛一亮:“此話當真?”
盧思義:“自然。”
姒盈:“何法?”
盧思義:“現在說出,反而不靈。”
姒盈頓時明了,自己必須掌控實權,若是不然對方不會相信自己,亦是不會說後麵之策。
姒盈留下盧思義送與他的五十萬兩銀票,接著說道:“白酒配方,靜候為兄佳音。”
話畢,姒盈起身告辭。
盧思義沒有挽留,起身親自送姒盈走了出去。
在迴到房間,李秀寧、小璧已經出現在麵前。
小璧有些不解:“夫君為何要相助於他?”
盧思義:“京洛是三頭猛虎,散而不破,隻有一方出局,打破平衡,才會大亂,我方才能降低損失,攻下京洛。”
“若姒盈可堪大用,京洛願與我國保持友好關係,我亦是不願與對方為敵。”
小璧:“他真堪大用?”
盧思義:“也許是破局之人。”
“不怕對方心中有猛虎,就怕對方控製不住,讓猛虎吞噬了自己神智,這般,如何無敵的人也要敗北。”
盧思義說著,眼中閃現出身死在京洛的邳國大世子。
小璧眼中還有疑惑,被李秀寧攔下:“相公累了一天,璧兒想上進,等相公緩過神來,再問不遲。”
小璧忙是認錯。
盧思義笑笑,並未說些什麽。
二人伺候盧思義睡去。
翌日。
京洛使者,全部離去,返迴京洛。
有關流民之事,禮部之人已經為其落實,告知:“奉主上口諭,凡京洛而來流民想要返迴京洛,邳國打開方便之門,京洛與邳國堅持互通有無之策,友誼長存,永久不變。”
這是邳國對京洛最大的信任,使得這些使節已經沒有留下的必要。
再者姒盈昨夜已經向京洛出發。
趙國,廣陽國使節,還在被限製著自由,這一點,京洛使節自是看了出來。
京洛使節離開後,邳都恢複了寧靜,直到第十日,有急報傳入邳都,趙國、廣陽國同時在北疆向邳國發動了攻擊。
好在守城之將,早有防備,對方沒有討得一絲好處。
然對方並沒有退兵之意,打著的口號就是“欺辱他國使節,邳國乃野蠻之國,無道之國,伐無道。”
邳都得知消息,無一人驚慌,驚慌的反而是兩國使節。
邳國戰事有護國公在,無一人懼怕。
此刻王宮大殿之上亦是如此,護國公身穿正裝,坐在國主下側座位左側一言不發,大殿之中無任何一人發話。
京洛使節與廣陽國使節眼中反而露出興奮之色。
他們受的屈服,國主竟是用這般方法迴擊了邳國,快哉!
他們與邳國這幾日鬥智鬥勇,明麵妥協,背後腐蝕對方官員,此刻已經沒了任何意義。
直到盧思義開口說話,一切都變了。
“伐無道。”
“若我國無道,何苦這般心善,收留爾等之國流民,若我國無道,又何必苦了自家百姓,也要分給流民一口飯食。”
“爾等國主既然這般理解,留爾等又有何用。”
“來人。”
“拖出去,留下頭顱送往戰場,身體剁碎喂狗,當真我邳國能欺辱不成。”
盧思義話落一隊穿甲禁軍走入,上來把兩國使節給押住,向外走去。
看著這一幕的蓋仲,臉色蒼白,冷汗直流。
這幾日為了湊夠三百萬兩白銀,蓋家所有的田地,山頭都賣給了國家,本來是想要抵押,然抵押與賣出的價錢相差甚多,就這還差三十萬兩,又變賣了一些家產,這才湊齊。
這般一來他的私兵自是要遣散不少,隻能隱姓埋名生活在深山之中,加之與廣陽國、趙國使節暗中的交易,也要泡湯。可謂大傷元氣。
“稟,護國公,斬殺他們有所不妥,兩國之戰,不斬來使。”這時荀彧發聲提醒。
程昱看向荀彧,眼中露出一絲不解,難道他不知主公秉性,國主亦是看向荀彧,對於殺人國主眼中露出一絲懼意,聽到荀彧求情,眼中的懼意消散不少。
徐相、蓋仲看向荀彧,眼中有著一絲不解,對方怎敢反駁護國公決意。
難到是在試探護國公的底線,畢竟護國公沒有管過朝中之事,幾乎是荀彧一人支撐起來,現太尉到來,決議權多數是落在太尉手中,不過很多時候太尉還是采納丞相大人的政見。
盧思義:“此話在理,把他們押上來。”
盧思義話落,一宦官撒腿跑出去,唯恐這時刀已經落下。
也就是這宦官跑到夠快,外麵,禁衛軍已經抽搐腰刀,而動作快的已經砍下,根本不聽對方的哀求。
這宦官參與了曾經的邳國定亂,此時看著人頭落地,心中雖然驚懼,卻是沒有慌神,大喊殿內決議。
砍下頭顱的禁衛軍微愣,這如何是好?
沒有它法,隻能把腰刀收迴,一手提著屍體,一手拿著首級,向殿內走去。
不這般,還能怎辦?
命令是護國公下的,收迴也是護國公下的,然事情已經發生,總不能怪罪到自己頭上。
國主看著這血淋淋一幕,嚇得眼淚在眼圈打轉,卻是強忍著沒有掉落。
盧思義:“國主身體抱恙,臣來主持大局可好?”
國主聽到盧思義所言,忙點頭,在國師的保護下,直接退到幕後。
“國師,我何時才能把國主之位禪讓給護國公?”
退入幕後的國主,看向國師,擦下雙眼,眼中的淚水消失不見。
國師眼中露出無奈,再次安慰:“要等國主過了成年禮。”
大殿之內。
荀彧臉色微變,程昱看向那些拿著屍首兩處的禁衛軍,眼中多出一絲讚賞。
蓋仲,看了一眼,低下頭,不願看那場上血腥場麵。
盧思義淡然道:“各位,剛才是某思慮不周,爾等是爾等,國主是國主,他們不念舊情,此事不能怪在你們身上。”
“思來想去,我應讓爾等離開,然,爾等欠下的債,又不能不還。”
“諸位,你們說怎辦?”
趙國使節、廣陽國使節,此刻冷汗直流,臉色蒼白。
殺人了,是真得殺人了,早有耳聞邳國護國公是萬人屠,一言不合就殺人,果然不虛,此刻竟然沒有一句責備向他們揮舞屠刀的話。
“我...我等,定當還上錢財,還請護國公放我等迴去。”趙國一副使開口。
廣陽國正使急忙開口所言意思與趙國副使等同。
盧思義:“爾等是否太過天真。”
“爾等國主與我國開戰,明著施壓,讓我國放爾等迴去以彰顯爾等之國威嚴。”
“又何嚐不是對爾等大失所望?”
“若是我方爾等迴去,一是我國失了顏麵。二來,爾等國主還會信任與爾等嗎?”
“你們所為,在爾等國主眼中,等同叛國,隻怕爾等家人已經關押,抄家不在話下。”
“爾等又哪來錢財,還上欠款,是把自己當成三歲小兒欺騙自己不成?”
盧思義的話,讓朝中之人一個個臉色駭然,荀彧的臉色亦是變了起來,他從未想過這些,心中所想是不應同時與趙國、廣陽國開戰。
畢竟吳國虎視眈眈,京洛方麵變相是邳國在向京洛示弱。
若與趙國、廣陽國同時開戰,吳國背後出手,京洛不念及聯盟之情一同伐之,邳國危在旦夕。
更為致命,邳國各郡城池除邳都外已經全部拆除,邊疆一破除了天險之地,已經無處可守。
現在聽盧思義之意,是要策反這些使節嗎?
就算是策反又能起到什麽作用?
此刻雙方已經交戰,尚無交戰時,這般策反還能發揮奇效。
趙國正使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廣陽國正使一臉高傲之色他不信國主會懷疑他,更加不信國主會抄了他的家。
每一個使節眼中盡顯不同表情,然無人敢說什麽,畢竟護國公沒有放掉他們之意。
盧思義:“這般吧,爾等派人返迴,探測我所言虛實,爾等之國商人處應是有我邳國銀票,畢竟銀票比帶銀子方便,隻要爾等派人能帶來十萬兩白銀或者銀票我亦可放爾等迴去?”
“爾等可要聽清楚,是贖金,非使節身份。”
“若爾等自持使者身份,不要怪某斬首級了。”
“可有自持使節身份或拿不出十萬贖金者?”
盧思義看向眾人,趙國使節、廣陽國使節竟是無人說話。
盧思義:“這般說來,爾等是都能拿出來了,善。”
“來人。”
盧思義忽然看向大殿中的禁衛軍。
“在。”
禁衛軍統領,大喊。
盧思義:“首級送與北疆,掛城門之上,讓對方看清楚,我邳國是否懼戰。”
禁衛軍統領:“是。”
轉身,命令六人,拿著首級退了下去。
盧思義看著屍體,冷然道:“剁碎喂狗。”
禁衛軍統領:“是。”
轉身,再次命令幾人,提著屍體離去。
宦官進入,大殿內的血跡一刻鍾不到,竟是清理幹淨。
他們對清理血跡竟是有著一套特殊的經驗。
期間,盧思義頒發幾條戰事軍令,當著兩國使節的麵,沒有避諱。
軍令下達之後,再次看向兩國使節:“可有何事?”
兩國使節臉色陰晴不定,此刻才知道邳國竟有這般多的兵卒,東西南支援北疆的騎兵竟然有五十萬,弓兵五十萬,盾兵五十萬,步兵五十萬,一共支援二百萬,加之後勤部隊合計五百萬。
邳國哪來這般多兵卒,為何見不到一個流民,應是那些流民在這些後勤部隊之中。
這些也就是說與他們聽的,真實支援北疆的,程昱聽之,每一兵種都要減少十倍,甚至百倍,能夠支援北疆兩地的兵卒,加在一起第一批前往的不足五萬。
而這些前去的兵種,是要帶上所有新型武器,這可是青州後山所有的家底,前去也是以防萬一,畢竟北疆兩地加之新兵,兩國想要攻破絕無可能。
然,程昱亦是聽出,盧思義話語中的怒火與恨意,此戰隻怕不是防守這般簡單,還要反攻。
同時,趙國、廣陽國混入進來的奸細與兵卒也要驅趕到北疆,這些加在一起動用的士兵不在少數。
就等這些使節被主公策反了,隻要能夠策反成功,那些奸細與兵卒才能派上用場,若是策反失敗,那些奸細與兵卒多數也就失去價值。
不過在程昱眼裏,就算沒有價值的人,也能發光發熱。
兩國使節看盧思義再次盯著他們問話,一個個還是沉默應對。
實在不知說什麽,大戰已經觸發,護國公無情他們已經見識過,此時不想死,隻能按照護國公說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