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心中一緊,也不再幫三人搓著身子,快步往那裏走去。
腳下的雪雖然還是很軟,但已經好走很多,玄明立刻順著車隊走過的痕跡來到了那個略顯古樸的大門前。
玄明深吸了一口氣,瘦弱而凍的發紅的拳頭,在大門上使勁叩了幾下,發出了幾聲沉悶的響聲。
玄明等了一會兒,卻毫無反應,於是他隻能繼續叩著大門,希望有人能聽見。
按理來說,此刻天色已深。
各大寺廟中的和尚不是已經入睡,就是還在佛堂誦經。
很可能真的沒有人聽到,
但玄明毫不放棄,再次用力叩響大門之後,便扯著嗓子喊了起來。
“有人嗎?請問有人嗎?麻煩開一下門!
我是跟車隊走過一程的玄明,有人嗎?開開門!”
玄明敲著大門,但良久都無人迴應,他的心頓時沉入了穀底,但他仍沒放棄。
一邊喊著門,一邊敲著門,終於,寺廟裏麵傳來了幾聲疑惑的聲音。
“是有人在敲門嗎?”
“師兄,你聽錯了吧?沒準是風雪吹動的。”
“可是現在雪不是也停了嗎?”
“該不會,剛剛幾位施主所說的那個和尚並沒有死吧?”
“不可能吧,但……去看看吧。”
隨即就是一陣小跑的聲音,可在玄明聽來,這種腳踩在雪中製造出的聲響,在此刻變得無比的美好。
大門傳來叮當亂響聲,隨後吱呀呀的被拉開。
兩名小和尚看著玄明背著一個人,一邊各擁了一個人,頓時麵露驚詫之色。
“兩位師傅,小僧玄明,可否進寺中一避?
這三位施主情況有些危險,還請相助!”
兩個年紀不大的和尚,立刻反應過來,趕緊接過玄明兩隻手上的人。
隨即招唿玄明進來。
玄明帶著些許笑意走了進來,他的臉凍得很僵,但藏不住他心底的喜悅。
當兩位僧人帶著玄明出現在寺廟的客房中時,整個車隊的人都震驚了。
他們似乎是怎麽也想不到,玄明到底是怎麽帶著三個將要凍死的人走到這裏來的。
而且這三個人都還一息尚存,沒有死在路上,當真是不可思議。
立刻就有和尚給玄明端了一碗薑湯,隨後將三人帶下去,交由寺廟中會醫術的僧人治療。
玄明頓覺心安,在應付著車隊裏的人連連誇讚聲中,越來越覺得困倦。
最後也是迷迷糊糊就睡了過去。
這一覺似乎過了很久,玄明做了一個夢,夢中他成功將這西行之路走完了,在路的盡頭,他看見了佛祖……
佛祖認可了他的努力。
他也成功成了佛。
當他醒來的時候,一名和尚告訴他,他睡了三天三夜,車隊的人已經離開了,
走前還讓和尚轉達一下對玄明的感激之情。
那三個從馬車上掉下來的人也被成功治好,此刻也在寺中休養,等車隊返迴時再將他們接走。
玄明很高興,親自去看了三人,三個大男人痛哭流涕,向玄明表達了感激之情。
玄明隻是笑笑,並沒有說什麽。
而就在這時,一名和尚來到了玄明身邊,
“玄明師傅,主持請您過去。”
玄明微微一怔,想到自己自打來了之後,還沒有拜訪過住持長老,便慌忙站起身,跟隨和尚走了過去。
這個廟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大,寺中的和尚不多,也隻有二三十人,但都分工明確。
裏麵的人幹什麽都有,幾乎是各司其職。
而玄明打量著一切的同時,也來到了一個略微大點的佛堂裏,此刻的佛堂,幾名上了年紀的和尚正坐在兩邊,其中一名特別年邁的坐在首座。
在引路和尚指引下,玄明坐到了火爐旁。
那是最溫暖的地方。
待玄明剛坐好,首座上的年邁和尚便出聲了。
“貧僧弘雲,是這個寺廟的主持。
這幾位是我的師弟。”
弘雲兩邊的大師們紛紛開始介紹自己。
玄明一聽,頓時從佛團上直起身子,向著各位大師行禮。
隨後開始了介紹自己。
“小僧玄明,是從東麵來的,欲往西去,尋成佛之機。”
聽玄明這麽說,周圍大師肅然起敬,他們有的也是苦行僧,走到這裏落腳的。
就算不是,苦行僧也是所有寺廟中僧人最值得敬重的一種。
“阿彌陀佛,玄明法師年紀輕輕,卻有如此毅力,當真難能可貴!
我寺中的許多年輕人還是有些心浮氣躁,全無玄明法師這種神質。”
弘雲雙手合十讚歎道。
“弘雲大師謬讚了。
小僧沒有那麽厲害。
以前的小僧也是心浮氣躁。
經曆的多了,也就慢慢沉了下來。”
玄明有些不好意思,雙手合十微微低頭。
“善哉善哉!”
弘雲和兩邊的大師們紛紛附和。
玄明忽然想起了什麽的,再次對紅雲和各位大師微微頷首。
“聽車隊施主們說,各位大師的佛法高深,可否指教小僧一下?
小僧以前自視甚高,憑著對佛理佛法的些許天賦,便有些輕浮氣躁。
後來得以貴人相助,這才看清了自己,但時常還是感覺到有些迷茫。
可否請諸位大師為我解惑?”
弘雲笑盈盈地看著玄明,隨後又看了看自己的師弟們,他們也都笑而不語。
“阿彌陀佛!玄明法師,我們隻是普通的僧人而已,談不上什麽佛法高深。
不過你可把自己的事說來,讓我們聽一聽,也許我們可以幫得上些許微不足道的忙。”
玄明聞言微微頷首,向諸位大師行禮之後,才開始講起了自己的事情。
“小僧原本是一寺廟的弟子,年紀輕輕便學有所成,被我的師傅,也就是主持方丈定為了下一任接班人。
也正是如此,小僧平日便有些清高,後來便揚言要去度我們那裏有名的惡人向善。
在成功了兩人之後,便更加的盲目自信。
終於在與一人,也就是我的座師,與他相談之後,才認清了自己。
我接著聽從了座師的建議,一直向西走去,走了這麽一遭。
一路上磕磕絆絆,有喜有樂,有悲有哀。
收獲頗深,對於人世間的道理理解更加透徹。
佛經中那些晦澀難懂的詞句也都有所感悟。
但……小僧總感覺還缺些什麽,可否請諸位大師為我解惑?”
腳下的雪雖然還是很軟,但已經好走很多,玄明立刻順著車隊走過的痕跡來到了那個略顯古樸的大門前。
玄明深吸了一口氣,瘦弱而凍的發紅的拳頭,在大門上使勁叩了幾下,發出了幾聲沉悶的響聲。
玄明等了一會兒,卻毫無反應,於是他隻能繼續叩著大門,希望有人能聽見。
按理來說,此刻天色已深。
各大寺廟中的和尚不是已經入睡,就是還在佛堂誦經。
很可能真的沒有人聽到,
但玄明毫不放棄,再次用力叩響大門之後,便扯著嗓子喊了起來。
“有人嗎?請問有人嗎?麻煩開一下門!
我是跟車隊走過一程的玄明,有人嗎?開開門!”
玄明敲著大門,但良久都無人迴應,他的心頓時沉入了穀底,但他仍沒放棄。
一邊喊著門,一邊敲著門,終於,寺廟裏麵傳來了幾聲疑惑的聲音。
“是有人在敲門嗎?”
“師兄,你聽錯了吧?沒準是風雪吹動的。”
“可是現在雪不是也停了嗎?”
“該不會,剛剛幾位施主所說的那個和尚並沒有死吧?”
“不可能吧,但……去看看吧。”
隨即就是一陣小跑的聲音,可在玄明聽來,這種腳踩在雪中製造出的聲響,在此刻變得無比的美好。
大門傳來叮當亂響聲,隨後吱呀呀的被拉開。
兩名小和尚看著玄明背著一個人,一邊各擁了一個人,頓時麵露驚詫之色。
“兩位師傅,小僧玄明,可否進寺中一避?
這三位施主情況有些危險,還請相助!”
兩個年紀不大的和尚,立刻反應過來,趕緊接過玄明兩隻手上的人。
隨即招唿玄明進來。
玄明帶著些許笑意走了進來,他的臉凍得很僵,但藏不住他心底的喜悅。
當兩位僧人帶著玄明出現在寺廟的客房中時,整個車隊的人都震驚了。
他們似乎是怎麽也想不到,玄明到底是怎麽帶著三個將要凍死的人走到這裏來的。
而且這三個人都還一息尚存,沒有死在路上,當真是不可思議。
立刻就有和尚給玄明端了一碗薑湯,隨後將三人帶下去,交由寺廟中會醫術的僧人治療。
玄明頓覺心安,在應付著車隊裏的人連連誇讚聲中,越來越覺得困倦。
最後也是迷迷糊糊就睡了過去。
這一覺似乎過了很久,玄明做了一個夢,夢中他成功將這西行之路走完了,在路的盡頭,他看見了佛祖……
佛祖認可了他的努力。
他也成功成了佛。
當他醒來的時候,一名和尚告訴他,他睡了三天三夜,車隊的人已經離開了,
走前還讓和尚轉達一下對玄明的感激之情。
那三個從馬車上掉下來的人也被成功治好,此刻也在寺中休養,等車隊返迴時再將他們接走。
玄明很高興,親自去看了三人,三個大男人痛哭流涕,向玄明表達了感激之情。
玄明隻是笑笑,並沒有說什麽。
而就在這時,一名和尚來到了玄明身邊,
“玄明師傅,主持請您過去。”
玄明微微一怔,想到自己自打來了之後,還沒有拜訪過住持長老,便慌忙站起身,跟隨和尚走了過去。
這個廟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大,寺中的和尚不多,也隻有二三十人,但都分工明確。
裏麵的人幹什麽都有,幾乎是各司其職。
而玄明打量著一切的同時,也來到了一個略微大點的佛堂裏,此刻的佛堂,幾名上了年紀的和尚正坐在兩邊,其中一名特別年邁的坐在首座。
在引路和尚指引下,玄明坐到了火爐旁。
那是最溫暖的地方。
待玄明剛坐好,首座上的年邁和尚便出聲了。
“貧僧弘雲,是這個寺廟的主持。
這幾位是我的師弟。”
弘雲兩邊的大師們紛紛開始介紹自己。
玄明一聽,頓時從佛團上直起身子,向著各位大師行禮。
隨後開始了介紹自己。
“小僧玄明,是從東麵來的,欲往西去,尋成佛之機。”
聽玄明這麽說,周圍大師肅然起敬,他們有的也是苦行僧,走到這裏落腳的。
就算不是,苦行僧也是所有寺廟中僧人最值得敬重的一種。
“阿彌陀佛,玄明法師年紀輕輕,卻有如此毅力,當真難能可貴!
我寺中的許多年輕人還是有些心浮氣躁,全無玄明法師這種神質。”
弘雲雙手合十讚歎道。
“弘雲大師謬讚了。
小僧沒有那麽厲害。
以前的小僧也是心浮氣躁。
經曆的多了,也就慢慢沉了下來。”
玄明有些不好意思,雙手合十微微低頭。
“善哉善哉!”
弘雲和兩邊的大師們紛紛附和。
玄明忽然想起了什麽的,再次對紅雲和各位大師微微頷首。
“聽車隊施主們說,各位大師的佛法高深,可否指教小僧一下?
小僧以前自視甚高,憑著對佛理佛法的些許天賦,便有些輕浮氣躁。
後來得以貴人相助,這才看清了自己,但時常還是感覺到有些迷茫。
可否請諸位大師為我解惑?”
弘雲笑盈盈地看著玄明,隨後又看了看自己的師弟們,他們也都笑而不語。
“阿彌陀佛!玄明法師,我們隻是普通的僧人而已,談不上什麽佛法高深。
不過你可把自己的事說來,讓我們聽一聽,也許我們可以幫得上些許微不足道的忙。”
玄明聞言微微頷首,向諸位大師行禮之後,才開始講起了自己的事情。
“小僧原本是一寺廟的弟子,年紀輕輕便學有所成,被我的師傅,也就是主持方丈定為了下一任接班人。
也正是如此,小僧平日便有些清高,後來便揚言要去度我們那裏有名的惡人向善。
在成功了兩人之後,便更加的盲目自信。
終於在與一人,也就是我的座師,與他相談之後,才認清了自己。
我接著聽從了座師的建議,一直向西走去,走了這麽一遭。
一路上磕磕絆絆,有喜有樂,有悲有哀。
收獲頗深,對於人世間的道理理解更加透徹。
佛經中那些晦澀難懂的詞句也都有所感悟。
但……小僧總感覺還缺些什麽,可否請諸位大師為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