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真相大白平內亂,情歸舊好
開局穿越天龍:你讓我身敗名裂? 作者:秦失其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龍傲天的手掌按在真武劍柄上,苗疆銀鏈在月光下泛起幽藍寒光。
莫聲穀的劍尖還挑著未熄的火星,耳後三寸處卻已抵著三枚冰蠶絲結成的梅花釘。
";靈蛇島三年前就滅門了。";龍傲天用劍鞘挑起地上半片殘紙,那上麵";勾結西夏";四字正在火舌舔舐下蜷曲,";莫七俠倒是說說,你這招星火燎原從何學來?";
俞蓮舟突然倒吸冷氣。
他七星劍上沾著的香灰泛著詭異的靛青色——這分明是西域曼陀羅教特有的燃信手段。
二十名圍攏的武當弟子中,有三人靴底沾著紫鱗沙,那是星宿海獨有的毒砂。
";七師弟怕是...";俞蓮舟話音未落,莫聲穀突然暴起發難。
他袖中甩出九枚透骨釘直取龍傲天咽喉,自己卻借著反衝力撲向龜蛇石像後的密道。
沐妃雪的冰蠶絲纏住兩枚暗器,第三枚被龍傲天用牙咬住,毒液順著銀質釘尾滴落,竟在青石板上灼出白煙。
";留住活口!";龍傲天吐掉毒釘,真武劍在空中劃出北鬥陣圖。
劍氣激得潭水炸起三丈白浪,正要遁入密道的莫聲穀突然踉蹌——他後心不知何時黏著片楓葉狀的金箔,正是大理段氏的一陽指勁。
沐妃雪指尖還凝著霜氣,眼波卻比冰蠶絲更纏人:";龍大俠方才咬暗器的模樣,倒比靈鷲宮馴養的雪貂還快三分。";
混亂在此刻爆發。
假山後竄出七名黑衣人,他們手持的峨眉刺泛著紫芒;垂柳上躍下三個戴青銅麵具的,甩出的鎖鏈帶著腥臭的腐肉味。
龍傲天突然嗅到絲熟悉的龍涎香——這味道他在汴京樊樓追查時,曾在某個朝廷大員衣襟上聞過。
";俞二俠護住龜蛇陣眼!";龍傲天旋身避過兩道毒鏢,真武劍貼著地麵掃出半月弧。
劍氣掀翻三個黑衣人,露出他們腰間繡著獬豸的銀牌——果然是鎮撫司的密探。
沐妃雪突然輕吒一聲。
她足尖點在潭中殘荷上,羅襪竟不沾水。
冰蠶絲結成的大網罩住西側三名持弩者,那些淬毒的弩箭在絲線上凍成冰棱。
龍傲天趁機甩出苗疆銀鏈,鎖鏈如同活蛇纏住密探首領的腳踝。
";閣下這手移花接木玩得妙啊。";龍傲天拽著銀鏈逼近,發現對方喉結處貼著層人皮麵具,";先用西夏毒砂嫁禍宋大俠,再假扮武當弟子煽動內亂——可惜你忘了一件事。";
他突然扯下密探首領的腰帶,玉帶扣內側赫然刻著";宣和二年禦賜";。
那首領瞳孔驟縮,袖中滑出的匕首還未抬起,就被俞蓮舟的七星劍釘在銀杏樹上。
混戰中的叛徒們見首領被擒,頓時陣腳大亂。
有個年輕弟子慌亂中使出招";白鶴亮翅";,卻被龍傲天扣住手腕:";武當綿掌第三式該接雲手而非劈掛,你師父沒教過?";說著指尖在他";曲池穴";輕輕一拂,那人便軟倒在地。
當最後個黑衣人被沐妃雪凍在潭邊時,東方已泛魚肚白。
龍傲天蹲在龜蛇石像前,指尖摩挲著獠牙上的青銅碎屑。
突然,他注意到石像蛇尾鱗片間卡著半片燒焦的桑皮紙——那正是密信殘片,上麵";宋遠橋親啟";的字樣還留著張三豐特有的飛白筆鋒。
";俞二俠可還記得?";龍傲天用銀鏈勾起殘片,";張真人閉關前曾說,他給宋大俠的掌門印鑒裏...";
話音戛然而止。
晨霧彌漫的竹林深處,傳來聲似有若無的玉磬響。
這聲音龍傲天在縹緲峰聽過——是逍遙傳訊的手法。
沐妃雪忽然按住他手腕,指腹傳來的溫度比冰蠶絲還涼:";聽這磬聲方位,像是從真武大殿...";
俞蓮舟正欲開口,忽然盯著殘片上的蠟封痕跡變了臉色。
那本該完整的火漆印上,竟印著半枚蓮花狀凹痕——這紋樣他在三十年前見過,那時張三豐帶著他們七俠,在終南山剿滅過某個邪教組織。
晨霧在真武大殿的金頂上流轉,龍傲天指尖捏著那片殘留蓮花紋的桑皮紙,忽然聽到身後傳來衣袂破空聲。
張三豐鶴發童顏的身影自雲海中飄然而至,拂塵掃過時,七盞長明燈突然同時迸發三尺青焰。
";小友可知這蓮花印記的來曆?";老道的聲音似遠似近,驚起簷角銅鈴叮咚作響。
龍傲天剛要作答,卻見張三豐袖中飛出塊玄鐵令牌,穩穩嵌入龜蛇石像的獠牙缺口——機關轉動的轟鳴聲裏,整座石像竟裂作兩半,露出其中暗藏的紫檀木匣。
宋遠橋的驚唿聲從人群後傳來:";這是...師尊三十年前封存的《太虛劍典》?";他道袍上還沾著地牢的稻草,右手腕的鐐銬印卻已敷上俞蓮舟送來的金創藥。
當龍傲天將木匣中泛黃的賬冊拋向空中時,二十三名參與叛亂的弟子腰牌突然自行炸裂,藏在夾層裏的紫色毒砂簌簌而落。
";原來當年終南山剿滅的蓮花教餘孽,竟將蠱蟲封在武當信物中。";俞蓮舟用劍尖挑起片碎玉,上麵殘留的蠱蟲屍體正冒著腥臭的綠煙。
跪在最前的莫聲穀突然劇烈顫抖,七竅中鑽出數十條銀線般的蠱蟲,被沐妃雪的冰蠶絲絞成冰渣。
龍傲天順勢抖開那半幅殘信:";三年前張真人便察覺門中異樣,這才假意閉關,將真正要交給宋大俠的掌門印鑒...";他話音未落,宋遠橋懷中突然飛出枚青銅虎符,與殘信上的火漆印嚴絲合縫地拚成太極圖案。
武當弟子們見此神跡,紛紛伏地高唿";祖師顯靈";。
沐妃雪倚在朱漆廊柱旁,看著龍傲天被眾人簇擁著走向真武大帝像。
他玄色勁裝上的苗疆銀飾與殿中香火輝映,竟比琉璃燈盞還要奪目三分。
當宋遠橋將掌門玉佩係迴腰間時,有個圓臉小道童突然捧出壇窖藏二十年的鬆醪酒,清冽酒香瞬間衝散了血腥氣。
";龍大俠請滿飲此杯!";殷梨亭捧著青玉杯的手還有些發抖,他腕間被蠱蟲咬傷的青痕尚未消退。
龍傲天仰頭飲盡時,忽然察覺到斜後方有道目光——沐妃雪正用冰蠶絲纏著酒杯在指尖打轉,沾了酒液的絲線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
趁著眾人圍著張三豐問安的空檔,龍傲天閃身掠至沐妃雪身側。
他袖中滑出支點翠步搖,正是那日沐妃雪在汴京當鋪賭氣典當的舊物:";那日你在樊樓看到的紅衣女子,其實是靈鷲宮的探子...";
";我知道。";沐妃雪突然用冰蠶絲纏住他手腕,力道卻比春柳還軟三分,";你與她在醉仙居屋頂過招時,我就在對麵茶樓。";她指尖輕輕劃過龍傲天頸側殘留的毒釘劃痕,";隻是沒想到,龍大俠哄騙姑娘的本事,竟比你的北鬥劍法還精妙。";
龍傲天正要解釋,忽覺掌心被塞入個冰涼物件——是沐妃雪貼身佩戴的羊脂玉環。
玉環內側新刻的";傲雪";二字還帶著鬆煙墨香,與她發間那支步搖的流蘇糾纏在一處,在穿堂風中叮咚作響。
張三豐的朗笑打破這旖旎氛圍:";小友助我武當渡此大劫,不妨在紫霄宮多住些時日。";老道拂塵輕揮,三十六名持劍弟子突然列成兩儀陣,劍氣激得殿前銅鼎嗡嗡震顫。
當龍傲天被推上主座時,沐妃雪發現他玄色衣擺下竟藏著半塊糖漬梅餅——那是她今晨生氣時扔進寒潭的。
慶功宴進行到申時三刻,龍傲天已換了三套被酒水浸濕的衣裳。
當他第八次推辭宋遠橋贈送的《梯雲縱》秘籍時,簷角突然傳來聲鳶鳥啼鳴。
沐妃雪手中酒杯微不可察地傾斜,酒液在青磚上匯成個";危";字。
";龍大俠請看這個!";莫聲穀捧著個鎏金木盒踉蹌跑來,盒中南海明珠的光華卻遮不住盒底暗紋——那是西夏一品堂特有的狼頭圖騰。
龍傲天假意欣賞寶珠,指尖在盒蓋內側摸到片帶血的蛇鱗,鱗片邊緣還粘著星宿海獨產的碧磷粉。
暮色四合時,龍傲天借口醒酒獨自來到洗劍池。
池中倒影剛晃到第七圈,身後竹林突然驚起群寒鴉。
他反手接住破空而來的竹筒時,嗅到筒口火漆上熟悉的龍涎香——與那日密探首領身上的味道如出一轍。
竹筒中的桑皮信箋展開刹那,龍傲天瞳孔驟然收縮。
信紙右下方畫著半枚燃燒的蓮花印記,左側卻用朱砂勾勒著沐王府的圖騰。
最令他心驚的是信紙中央那行小字,墨跡未幹處隱約可見汴京官印特有的雲紋。
晚風卷起信箋一角,露出背麵若隱若現的血指痕。
真武大殿方向傳來沐妃雪尋找他的唿喚,龍傲天卻將信紙按在劇烈跳動的心口。
信上某個地名讓他想起三日前那個暴雨夜——當時他追查的西夏商隊馬車裏,似乎也散發著這種混合著曼陀羅與鐵鏽味的熏香。
莫聲穀的劍尖還挑著未熄的火星,耳後三寸處卻已抵著三枚冰蠶絲結成的梅花釘。
";靈蛇島三年前就滅門了。";龍傲天用劍鞘挑起地上半片殘紙,那上麵";勾結西夏";四字正在火舌舔舐下蜷曲,";莫七俠倒是說說,你這招星火燎原從何學來?";
俞蓮舟突然倒吸冷氣。
他七星劍上沾著的香灰泛著詭異的靛青色——這分明是西域曼陀羅教特有的燃信手段。
二十名圍攏的武當弟子中,有三人靴底沾著紫鱗沙,那是星宿海獨有的毒砂。
";七師弟怕是...";俞蓮舟話音未落,莫聲穀突然暴起發難。
他袖中甩出九枚透骨釘直取龍傲天咽喉,自己卻借著反衝力撲向龜蛇石像後的密道。
沐妃雪的冰蠶絲纏住兩枚暗器,第三枚被龍傲天用牙咬住,毒液順著銀質釘尾滴落,竟在青石板上灼出白煙。
";留住活口!";龍傲天吐掉毒釘,真武劍在空中劃出北鬥陣圖。
劍氣激得潭水炸起三丈白浪,正要遁入密道的莫聲穀突然踉蹌——他後心不知何時黏著片楓葉狀的金箔,正是大理段氏的一陽指勁。
沐妃雪指尖還凝著霜氣,眼波卻比冰蠶絲更纏人:";龍大俠方才咬暗器的模樣,倒比靈鷲宮馴養的雪貂還快三分。";
混亂在此刻爆發。
假山後竄出七名黑衣人,他們手持的峨眉刺泛著紫芒;垂柳上躍下三個戴青銅麵具的,甩出的鎖鏈帶著腥臭的腐肉味。
龍傲天突然嗅到絲熟悉的龍涎香——這味道他在汴京樊樓追查時,曾在某個朝廷大員衣襟上聞過。
";俞二俠護住龜蛇陣眼!";龍傲天旋身避過兩道毒鏢,真武劍貼著地麵掃出半月弧。
劍氣掀翻三個黑衣人,露出他們腰間繡著獬豸的銀牌——果然是鎮撫司的密探。
沐妃雪突然輕吒一聲。
她足尖點在潭中殘荷上,羅襪竟不沾水。
冰蠶絲結成的大網罩住西側三名持弩者,那些淬毒的弩箭在絲線上凍成冰棱。
龍傲天趁機甩出苗疆銀鏈,鎖鏈如同活蛇纏住密探首領的腳踝。
";閣下這手移花接木玩得妙啊。";龍傲天拽著銀鏈逼近,發現對方喉結處貼著層人皮麵具,";先用西夏毒砂嫁禍宋大俠,再假扮武當弟子煽動內亂——可惜你忘了一件事。";
他突然扯下密探首領的腰帶,玉帶扣內側赫然刻著";宣和二年禦賜";。
那首領瞳孔驟縮,袖中滑出的匕首還未抬起,就被俞蓮舟的七星劍釘在銀杏樹上。
混戰中的叛徒們見首領被擒,頓時陣腳大亂。
有個年輕弟子慌亂中使出招";白鶴亮翅";,卻被龍傲天扣住手腕:";武當綿掌第三式該接雲手而非劈掛,你師父沒教過?";說著指尖在他";曲池穴";輕輕一拂,那人便軟倒在地。
當最後個黑衣人被沐妃雪凍在潭邊時,東方已泛魚肚白。
龍傲天蹲在龜蛇石像前,指尖摩挲著獠牙上的青銅碎屑。
突然,他注意到石像蛇尾鱗片間卡著半片燒焦的桑皮紙——那正是密信殘片,上麵";宋遠橋親啟";的字樣還留著張三豐特有的飛白筆鋒。
";俞二俠可還記得?";龍傲天用銀鏈勾起殘片,";張真人閉關前曾說,他給宋大俠的掌門印鑒裏...";
話音戛然而止。
晨霧彌漫的竹林深處,傳來聲似有若無的玉磬響。
這聲音龍傲天在縹緲峰聽過——是逍遙傳訊的手法。
沐妃雪忽然按住他手腕,指腹傳來的溫度比冰蠶絲還涼:";聽這磬聲方位,像是從真武大殿...";
俞蓮舟正欲開口,忽然盯著殘片上的蠟封痕跡變了臉色。
那本該完整的火漆印上,竟印著半枚蓮花狀凹痕——這紋樣他在三十年前見過,那時張三豐帶著他們七俠,在終南山剿滅過某個邪教組織。
晨霧在真武大殿的金頂上流轉,龍傲天指尖捏著那片殘留蓮花紋的桑皮紙,忽然聽到身後傳來衣袂破空聲。
張三豐鶴發童顏的身影自雲海中飄然而至,拂塵掃過時,七盞長明燈突然同時迸發三尺青焰。
";小友可知這蓮花印記的來曆?";老道的聲音似遠似近,驚起簷角銅鈴叮咚作響。
龍傲天剛要作答,卻見張三豐袖中飛出塊玄鐵令牌,穩穩嵌入龜蛇石像的獠牙缺口——機關轉動的轟鳴聲裏,整座石像竟裂作兩半,露出其中暗藏的紫檀木匣。
宋遠橋的驚唿聲從人群後傳來:";這是...師尊三十年前封存的《太虛劍典》?";他道袍上還沾著地牢的稻草,右手腕的鐐銬印卻已敷上俞蓮舟送來的金創藥。
當龍傲天將木匣中泛黃的賬冊拋向空中時,二十三名參與叛亂的弟子腰牌突然自行炸裂,藏在夾層裏的紫色毒砂簌簌而落。
";原來當年終南山剿滅的蓮花教餘孽,竟將蠱蟲封在武當信物中。";俞蓮舟用劍尖挑起片碎玉,上麵殘留的蠱蟲屍體正冒著腥臭的綠煙。
跪在最前的莫聲穀突然劇烈顫抖,七竅中鑽出數十條銀線般的蠱蟲,被沐妃雪的冰蠶絲絞成冰渣。
龍傲天順勢抖開那半幅殘信:";三年前張真人便察覺門中異樣,這才假意閉關,將真正要交給宋大俠的掌門印鑒...";他話音未落,宋遠橋懷中突然飛出枚青銅虎符,與殘信上的火漆印嚴絲合縫地拚成太極圖案。
武當弟子們見此神跡,紛紛伏地高唿";祖師顯靈";。
沐妃雪倚在朱漆廊柱旁,看著龍傲天被眾人簇擁著走向真武大帝像。
他玄色勁裝上的苗疆銀飾與殿中香火輝映,竟比琉璃燈盞還要奪目三分。
當宋遠橋將掌門玉佩係迴腰間時,有個圓臉小道童突然捧出壇窖藏二十年的鬆醪酒,清冽酒香瞬間衝散了血腥氣。
";龍大俠請滿飲此杯!";殷梨亭捧著青玉杯的手還有些發抖,他腕間被蠱蟲咬傷的青痕尚未消退。
龍傲天仰頭飲盡時,忽然察覺到斜後方有道目光——沐妃雪正用冰蠶絲纏著酒杯在指尖打轉,沾了酒液的絲線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
趁著眾人圍著張三豐問安的空檔,龍傲天閃身掠至沐妃雪身側。
他袖中滑出支點翠步搖,正是那日沐妃雪在汴京當鋪賭氣典當的舊物:";那日你在樊樓看到的紅衣女子,其實是靈鷲宮的探子...";
";我知道。";沐妃雪突然用冰蠶絲纏住他手腕,力道卻比春柳還軟三分,";你與她在醉仙居屋頂過招時,我就在對麵茶樓。";她指尖輕輕劃過龍傲天頸側殘留的毒釘劃痕,";隻是沒想到,龍大俠哄騙姑娘的本事,竟比你的北鬥劍法還精妙。";
龍傲天正要解釋,忽覺掌心被塞入個冰涼物件——是沐妃雪貼身佩戴的羊脂玉環。
玉環內側新刻的";傲雪";二字還帶著鬆煙墨香,與她發間那支步搖的流蘇糾纏在一處,在穿堂風中叮咚作響。
張三豐的朗笑打破這旖旎氛圍:";小友助我武當渡此大劫,不妨在紫霄宮多住些時日。";老道拂塵輕揮,三十六名持劍弟子突然列成兩儀陣,劍氣激得殿前銅鼎嗡嗡震顫。
當龍傲天被推上主座時,沐妃雪發現他玄色衣擺下竟藏著半塊糖漬梅餅——那是她今晨生氣時扔進寒潭的。
慶功宴進行到申時三刻,龍傲天已換了三套被酒水浸濕的衣裳。
當他第八次推辭宋遠橋贈送的《梯雲縱》秘籍時,簷角突然傳來聲鳶鳥啼鳴。
沐妃雪手中酒杯微不可察地傾斜,酒液在青磚上匯成個";危";字。
";龍大俠請看這個!";莫聲穀捧著個鎏金木盒踉蹌跑來,盒中南海明珠的光華卻遮不住盒底暗紋——那是西夏一品堂特有的狼頭圖騰。
龍傲天假意欣賞寶珠,指尖在盒蓋內側摸到片帶血的蛇鱗,鱗片邊緣還粘著星宿海獨產的碧磷粉。
暮色四合時,龍傲天借口醒酒獨自來到洗劍池。
池中倒影剛晃到第七圈,身後竹林突然驚起群寒鴉。
他反手接住破空而來的竹筒時,嗅到筒口火漆上熟悉的龍涎香——與那日密探首領身上的味道如出一轍。
竹筒中的桑皮信箋展開刹那,龍傲天瞳孔驟然收縮。
信紙右下方畫著半枚燃燒的蓮花印記,左側卻用朱砂勾勒著沐王府的圖騰。
最令他心驚的是信紙中央那行小字,墨跡未幹處隱約可見汴京官印特有的雲紋。
晚風卷起信箋一角,露出背麵若隱若現的血指痕。
真武大殿方向傳來沐妃雪尋找他的唿喚,龍傲天卻將信紙按在劇烈跳動的心口。
信上某個地名讓他想起三日前那個暴雨夜——當時他追查的西夏商隊馬車裏,似乎也散發著這種混合著曼陀羅與鐵鏽味的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