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李承乾一夜未眠,反複思量著應對匈奴再次來犯的策略。第二日,大臣們齊聚,殿內氣氛凝重,眾人皆知今日所議之事關乎大乾朝的生死存亡,皆不敢輕言妄語。
“陛下,臣昨夜又細細斟酌了一番,覺得主動出擊實非明智之舉。”昨日那位主張以逸待勞的大臣率先出列,拱手說道,“我朝如今剛經曆大戰,邊境雖勝,可元氣大傷,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物資,都尚在恢複之中。此時若貿然出兵,長途跋涉至匈奴之地,我軍怕是會因補給困難、士卒疲憊而陷入險境啊。”
主戰的大臣卻不以為然,上前一步反駁道:“大人此言差矣,正因為匈奴如今也在恢複元氣,尚未完全成勢,我們才要抓住這個時機主動出擊呀。若等他們與周邊部落結成聯盟,勢力壯大,再想攻打可就難上加難了。況且,我大乾朝的將士們向來英勇無畏,隻要準備充分,何懼那勞什子的長途跋涉與補給難題。”
兩方大臣各執一詞,爭論聲在朝堂上此起彼伏,互不相讓,一時間,殿內氣氛愈發緊張。
李承乾眉頭緊皺,聽著雙方的辯駁,心中權衡再三,最終緩緩開口道:“朕以為,主動出擊雖有勝算,可風險亦是不小;而一味防守,終究是被動之舉。朕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麵,派遣使者前往周邊部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離間他們與匈奴的關係,盡量瓦解他們的聯盟之勢;另一方麵,加強邊境防禦,屯駐重兵,加緊操練,同時讓戶部盡快籌備糧草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大臣們聽了,紛紛點頭稱是,當下便各司其職,去準備相關事宜。禮部忙著挑選合適的使者,戶部則為籌措糧草而絞盡腦汁,兵部加緊督促邊境守軍的操練,整個朝堂都忙碌了起來,仿佛一台精密的機器,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而高速運轉著。
那被選派為使者的官員,名叫蘇然,是禮部一位能言善辯、足智多謀的少卿。他領了旨意後,便帶著一隊隨從,馬不停蹄地朝著那些周邊部落而去。
蘇然先是到了一個名叫鶻奚部的部落,這鶻奚部在匈奴的威逼利誘下,已有了與之一同對付大乾朝的意向。蘇然進入部落營帳後,先是送上了大乾朝精心準備的豐厚禮物,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看得鶻奚部的首領和一眾長老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蘇然笑著行禮,而後不卑不亢地說道:“首領大人,我大乾朝與貴部向來井水不犯河水,多年來互通有無,也算相安無事。如今匈奴妄圖裹挾貴部與我朝為敵,可您且想想,匈奴狼子野心,他們不過是想利用貴部當炮灰,待事成之後,又怎會真的與貴部平分好處呢?”
鶻奚部首領微微皺眉,心中雖覺得蘇然說得有些道理,可又忌憚匈奴的勢力,一時有些猶豫。
蘇然見狀,趁熱打鐵:“大人,我大乾朝此次誠意十足,隻要貴部不與匈奴同流合汙,往後我朝願與貴部加大貿易往來,提供諸多便利,助貴部發展壯大,此等互利共贏之事,您又何樂而不為呢?”
經過蘇然一番勸說,鶻奚部的首領最終被說動,點頭答應不會與匈奴結盟,還會在匈奴有所行動時,暗中相助大乾朝。蘇然心中大喜,又接連走訪了幾個部落,憑借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和大乾朝給出的優厚條件,成功地讓不少部落改變了主意,匈奴的聯盟計劃一時受挫,進展緩慢。
而在邊境這邊,鎮西將軍依舊堅守在防線之上,每日親自督促士兵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
“將士們,匈奴賊子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如今多流一滴汗,戰時便能少流一滴血,都給我打起精神來!”鎮西將軍站在演武場上,大聲喊道。
士兵們齊聲高唿迴應,那訓練的聲音在邊境的上空迴蕩,氣勢震天。同時,朝廷派來的工匠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固城牆,修建防禦工事,邊境的城鎮在眾人的努力下,漸漸有了更強的抵禦能力。
後宮之中,皇後為了讓前線的將士們能安心備戰,再次組織起各宮妃嬪,為將士們縫製棉衣、準備幹糧。眾妃嬪們雖平日裏有些小摩擦小矛盾,可此刻也都放下了那些心思,齊心協力地做著這些事。
麗妃一邊縫製棉衣,一邊對身旁的宮女說道:“如今這局勢,咱們能做的不多,隻盼著這些棉衣幹糧能早日送到將士們手中,讓他們暖和著肚子飽著去打仗,也好保我大乾朝的平安呐。”
宮女點頭應道:“娘娘說得是,將士們在前方拚命,咱們在後宮也得盡自己的力才是呀。”
可就在大乾朝上下一心,積極應對匈奴威脅之時,意外卻發生了。那負責籌備糧草的戶部尚書,竟在運送糧草的途中出了岔子。原來,戶部尚書手下有個親信,被匈奴暗中收買,偷偷將糧草的儲備地點以及運送路線泄露了出去。
匈奴得知後,立刻派出一支精銳的騎兵隊伍,趁著夜色,悄悄地朝著糧草囤積的一處山穀摸去。那山穀四周環山,地勢隱蔽,本是個存放糧草的好地方,可如今卻成了危險之地。
押運糧草的士兵們一路行來,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還在按部就班地趕著馬車前行。待到進入山穀深處時,突然四周響起了一陣尖銳的號角聲,匈奴騎兵如鬼魅般從四麵八方湧了出來,瞬間將押運隊伍包圍了起來。
“不好,有埋伏!大家快結陣迎敵!”押運的將領高聲喊道,士兵們趕忙慌亂地拿起武器,組成防禦陣型,可倉促之間,又怎敵得過匈奴的突然襲擊。
匈奴騎兵揮舞著長刀,朝著押運隊伍發起了猛烈的衝鋒,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響徹山穀。大乾朝的士兵們雖拚死抵抗,可還是死傷慘重,糧草也大多被匈奴奪去,隻有少數幾個人拚死突圍,往迴跑去報信。
消息傳迴京城,朝堂上下一片嘩然。李承乾聽聞後,氣得臉色鐵青,猛地一拍桌子:“混賬!這糧草關乎著我朝能否抵禦匈奴,怎會如此輕易被劫,定是有人走漏了風聲,給朕徹查,一定要把那內奸找出來!”
戶部尚書聽聞此事,嚇得癱倒在地,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那親信的事一旦被查出來,自己也脫不了幹係,當下便想辦法想要掩蓋此事,可已經為時已晚。
禦史台很快便展開了調查,沒幾日,便順著線索查到了戶部尚書的頭上。證據確鑿之下,戶部尚書被押到了朝堂之上。
“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實在不知是何人走漏了風聲,微臣一直盡心盡力籌備糧草,絕無通敵之意呀。”戶部尚書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求饒。
李承乾冷冷地看著他:“哼,如今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敢狡辯,你身為戶部尚書,掌管糧草之事,卻出了這等紕漏,你讓朕如何信你?”
戶部尚書知道瞞不住了,隻得將那親信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來,隻求陛下能從輕發落。李承乾大怒,當即下令將戶部尚書革職查辦,家產抄沒,那親信更是被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可糧草被劫,這對大乾朝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邊境的鎮西將軍得知後,也心急如焚,沒有糧草,將士們的士氣和戰鬥力都會受到影響,這可如何是好。
“將軍,如今這糧草沒了,咱們要不要先減緩操練的強度,節省些糧食啊?”副將在一旁建議道。
鎮西將軍卻搖頭否決:“不可,越是此時,越要加緊操練,不能讓將士們鬆懈了士氣。你且派人迴京城催一催,看看朝廷何時能再籌集一批糧草送來。”
而在匈奴那邊,劫得糧草後,單於大喜過望,覺得這是上天在助他們。他一邊獎賞了那支立下大功的騎兵隊伍,一邊又開始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
“如今大乾朝沒了糧草,必然慌亂,咱們正好趁此機會,集結大軍,再次攻打他們的邊境,這一次,定要一舉攻破,直搗黃龍!”單於意氣風發地說道。
將領們也紛紛響應,於是,匈奴再次集結起大軍,朝著大乾朝的邊境浩浩蕩蕩地進發而來。那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喊殺聲遠遠地就能聽見,仿佛一片黑色的烏雲,朝著邊境壓來,帶來無盡的壓迫感。
邊境的探子發現匈奴的動向後,趕忙飛鴿傳書將消息傳迴京城。李承乾得知後,深知這一戰不可避免,當下便下令讓鎮西將軍全力迎敵,同時從京城周邊調集援軍,火速趕往邊境支援。
鎮西將軍接到旨意後,立刻召集將士們,發表戰前動員:“將士們,匈奴賊子又來犯我邊境了,他們以為劫了我們的糧草就能讓我們畏懼,就能打敗我們,可他們錯了!我們大乾朝的將士,是打不倒的,哪怕沒有糧草,我們也要用手中的刀劍,用我們的血肉之軀,守住這邊境,保衛我們的家園!”
“保衛家園!殺!殺!殺!”將士們高唿著口號,士氣雖然因糧草之事受到了些許影響,可那骨子裏的血性和對家國的忠誠,讓他們依舊無所畏懼,嚴陣以待地等著匈奴大軍的到來。
匈奴大軍很快來到了邊境城下,看著那城牆上嚴陣以待的大乾朝守軍,單於冷笑一聲:“哼,這次看你們還能撐多久,給我攻!”
匈奴士兵們呐喊著,推著攻城車,架起雲梯,朝著城牆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一時間,投石車拋出的巨石、箭矢如雨點般在城牆上和城牆下飛舞,雙方陷入了激烈的攻防戰之中。
大乾朝的將士們奮力抵抗著,用熱油潑向攻城的匈奴,用長槍挑落攀爬雲梯的敵人,可匈奴人這次來勢洶洶,攻勢一波接著一波,仿佛永不停歇一般。
在戰鬥中,鎮西將軍身先士卒,親自登上城牆,指揮作戰,他揮舞著寶劍,砍殺著靠近城牆的匈奴士兵,身上也多處掛彩,可他渾然不顧,依舊大聲唿喊著指揮士兵們戰鬥。
“將軍,我們的箭矢快用完了!”一位士兵焦急地喊道。
鎮西將軍眉頭一皺,心中暗叫不好,箭矢若是沒了,那可就更加被動了,當下便下令讓士兵們收集城中能用的一切東西,當作武器繼續抵抗。
而就在這戰況激烈之時,匈奴單於又使出了一招陰損的計謀。他讓人抓來了一些邊境的百姓,驅趕著他們朝著城牆走去,想用這些百姓當作人肉盾牌,逼迫大乾朝的守軍不敢放箭。
“大乾朝的人聽著,你們若敢放箭,這些百姓可就都沒命了!”匈奴士兵在後麵大喊道。
城牆上的將士們看著那些無辜的百姓,心中又急又恨,手中的武器都握得更緊了,卻又投鼠忌器,不知該如何是好。
鎮西將軍看著這一幕,心中一陣絞痛,這些都是大乾朝的子民啊,怎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匈奴利用,可若不放箭,匈奴就要攻上城牆了,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就在眾人猶豫不決之時,一位老婦人突然掙脫了匈奴士兵的挾持,朝著城牆這邊大聲喊道:“將士們,別管我們,殺了這些匈奴賊子,保衛咱大乾朝啊!”
說罷,那老婦人朝著身邊的匈奴士兵撲了過去,用牙咬,用手抓,與他們廝打在一起。其他百姓見此情形,也紛紛鼓起勇氣,和匈奴人扭打起來,場麵一時混亂不堪。
鎮西將軍見狀,眼中含淚,大喊道:“將士們,不能讓百姓們白犧牲,給我狠狠地打,把匈奴人趕出去!”
士兵們高唿著,再次朝著匈奴發起了攻擊,趁著匈奴被百姓們擾亂了陣腳,大乾朝的守軍們用石塊、用剩餘的箭矢,拚命地攻擊著敵人,一時間,匈奴人被打得節節敗退,那原本猛烈的攻勢也緩了下來。
可匈奴單於怎肯就此罷休,他又增派了兵力,繼續強攻,這場大戰從清晨一直打到黃昏,雙方都死傷慘重,城牆下堆滿了屍體,鮮血將土地都染成了暗紅色,那慘烈的景象仿佛是人間煉獄一般。
大乾朝的援軍此時還在趕來的路上,邊境的守軍們已經疲憊不堪,可依舊在苦苦支撐著,每個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堅守著每一寸土地,他們知道,一旦防線被攻破,那身後的家園、親人都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所以,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他們也絕不退縮。
就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奇異的聲響,眾人抬頭望去,隻見一片黑影朝著匈奴大軍的後方急速飛來。待那黑影靠近了,才看清原來是大乾朝從其他地方調集來的援軍,他們乘坐著熱氣球,從空中朝著匈奴發起了突襲。
這熱氣球,是大乾朝的工匠們新近研製出來的秘密武器,本是想留作奇兵之用,如今見邊境戰況危急,便派上了用場。
熱氣球上的士兵們朝著匈奴大軍投下了一罐罐特製的火藥,火藥落地爆炸,火光衝天,瞬間在匈奴的陣營中炸開了花,匈奴人哪見過這等陣勢,嚇得驚慌失措,陣腳大亂。
鎮西將軍見此良機,立刻高唿:“將士們,援軍到了,隨我殺出去,把匈奴人徹底趕迴去!”
大乾朝的守軍們士氣大振,紛紛打開城門,朝著混亂的匈奴大軍衝了出去,與援軍前後夾擊,匈奴人被殺得丟盔棄甲,四處逃竄,這場慘烈的大戰,終於以大乾朝的勝利而告終。
可勝利的代價是沉重的,大乾朝的邊境城鎮幾乎被戰火摧毀殆盡,將士們死傷無數,百姓們也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李承乾得知戰況後,沉默良久,心中滿是對將士們的愧疚和對匈奴的憤恨。
“傳朕旨意,全力救治傷員,安撫百姓,盡快重建邊境城鎮,還有,重重嘉獎此次參戰的所有將士,他們是我大乾朝的英雄,是我大乾朝的脊梁!”李承乾下令道。
後宮之中,皇後和各宮妃嬪們聽聞勝利的消息後,先是喜極而泣,隨後又為那慘烈的戰況而落淚,她們趕忙組織人手,準備各種物資,送往邊境,去幫助那些受苦的將士和百姓們。
而經此一役,匈奴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怕是再無力南侵,可大乾朝也深知,和平隻是暫時的,唯有自身不斷強大,才能真正抵禦外敵,守護住這來之不易的安寧。於是,在往後的日子裏,朝堂上下一心,開始大力發展國力,整軍經武,為那未知的未來,做好最充分的準備,讓大乾朝能永遠屹立在這片土地上,不再受外敵的侵擾,讓百姓們都能過上安穩祥和的日子。
“陛下,臣昨夜又細細斟酌了一番,覺得主動出擊實非明智之舉。”昨日那位主張以逸待勞的大臣率先出列,拱手說道,“我朝如今剛經曆大戰,邊境雖勝,可元氣大傷,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物資,都尚在恢複之中。此時若貿然出兵,長途跋涉至匈奴之地,我軍怕是會因補給困難、士卒疲憊而陷入險境啊。”
主戰的大臣卻不以為然,上前一步反駁道:“大人此言差矣,正因為匈奴如今也在恢複元氣,尚未完全成勢,我們才要抓住這個時機主動出擊呀。若等他們與周邊部落結成聯盟,勢力壯大,再想攻打可就難上加難了。況且,我大乾朝的將士們向來英勇無畏,隻要準備充分,何懼那勞什子的長途跋涉與補給難題。”
兩方大臣各執一詞,爭論聲在朝堂上此起彼伏,互不相讓,一時間,殿內氣氛愈發緊張。
李承乾眉頭緊皺,聽著雙方的辯駁,心中權衡再三,最終緩緩開口道:“朕以為,主動出擊雖有勝算,可風險亦是不小;而一味防守,終究是被動之舉。朕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麵,派遣使者前往周邊部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離間他們與匈奴的關係,盡量瓦解他們的聯盟之勢;另一方麵,加強邊境防禦,屯駐重兵,加緊操練,同時讓戶部盡快籌備糧草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大臣們聽了,紛紛點頭稱是,當下便各司其職,去準備相關事宜。禮部忙著挑選合適的使者,戶部則為籌措糧草而絞盡腦汁,兵部加緊督促邊境守軍的操練,整個朝堂都忙碌了起來,仿佛一台精密的機器,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而高速運轉著。
那被選派為使者的官員,名叫蘇然,是禮部一位能言善辯、足智多謀的少卿。他領了旨意後,便帶著一隊隨從,馬不停蹄地朝著那些周邊部落而去。
蘇然先是到了一個名叫鶻奚部的部落,這鶻奚部在匈奴的威逼利誘下,已有了與之一同對付大乾朝的意向。蘇然進入部落營帳後,先是送上了大乾朝精心準備的豐厚禮物,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看得鶻奚部的首領和一眾長老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蘇然笑著行禮,而後不卑不亢地說道:“首領大人,我大乾朝與貴部向來井水不犯河水,多年來互通有無,也算相安無事。如今匈奴妄圖裹挾貴部與我朝為敵,可您且想想,匈奴狼子野心,他們不過是想利用貴部當炮灰,待事成之後,又怎會真的與貴部平分好處呢?”
鶻奚部首領微微皺眉,心中雖覺得蘇然說得有些道理,可又忌憚匈奴的勢力,一時有些猶豫。
蘇然見狀,趁熱打鐵:“大人,我大乾朝此次誠意十足,隻要貴部不與匈奴同流合汙,往後我朝願與貴部加大貿易往來,提供諸多便利,助貴部發展壯大,此等互利共贏之事,您又何樂而不為呢?”
經過蘇然一番勸說,鶻奚部的首領最終被說動,點頭答應不會與匈奴結盟,還會在匈奴有所行動時,暗中相助大乾朝。蘇然心中大喜,又接連走訪了幾個部落,憑借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和大乾朝給出的優厚條件,成功地讓不少部落改變了主意,匈奴的聯盟計劃一時受挫,進展緩慢。
而在邊境這邊,鎮西將軍依舊堅守在防線之上,每日親自督促士兵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
“將士們,匈奴賊子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如今多流一滴汗,戰時便能少流一滴血,都給我打起精神來!”鎮西將軍站在演武場上,大聲喊道。
士兵們齊聲高唿迴應,那訓練的聲音在邊境的上空迴蕩,氣勢震天。同時,朝廷派來的工匠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固城牆,修建防禦工事,邊境的城鎮在眾人的努力下,漸漸有了更強的抵禦能力。
後宮之中,皇後為了讓前線的將士們能安心備戰,再次組織起各宮妃嬪,為將士們縫製棉衣、準備幹糧。眾妃嬪們雖平日裏有些小摩擦小矛盾,可此刻也都放下了那些心思,齊心協力地做著這些事。
麗妃一邊縫製棉衣,一邊對身旁的宮女說道:“如今這局勢,咱們能做的不多,隻盼著這些棉衣幹糧能早日送到將士們手中,讓他們暖和著肚子飽著去打仗,也好保我大乾朝的平安呐。”
宮女點頭應道:“娘娘說得是,將士們在前方拚命,咱們在後宮也得盡自己的力才是呀。”
可就在大乾朝上下一心,積極應對匈奴威脅之時,意外卻發生了。那負責籌備糧草的戶部尚書,竟在運送糧草的途中出了岔子。原來,戶部尚書手下有個親信,被匈奴暗中收買,偷偷將糧草的儲備地點以及運送路線泄露了出去。
匈奴得知後,立刻派出一支精銳的騎兵隊伍,趁著夜色,悄悄地朝著糧草囤積的一處山穀摸去。那山穀四周環山,地勢隱蔽,本是個存放糧草的好地方,可如今卻成了危險之地。
押運糧草的士兵們一路行來,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還在按部就班地趕著馬車前行。待到進入山穀深處時,突然四周響起了一陣尖銳的號角聲,匈奴騎兵如鬼魅般從四麵八方湧了出來,瞬間將押運隊伍包圍了起來。
“不好,有埋伏!大家快結陣迎敵!”押運的將領高聲喊道,士兵們趕忙慌亂地拿起武器,組成防禦陣型,可倉促之間,又怎敵得過匈奴的突然襲擊。
匈奴騎兵揮舞著長刀,朝著押運隊伍發起了猛烈的衝鋒,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響徹山穀。大乾朝的士兵們雖拚死抵抗,可還是死傷慘重,糧草也大多被匈奴奪去,隻有少數幾個人拚死突圍,往迴跑去報信。
消息傳迴京城,朝堂上下一片嘩然。李承乾聽聞後,氣得臉色鐵青,猛地一拍桌子:“混賬!這糧草關乎著我朝能否抵禦匈奴,怎會如此輕易被劫,定是有人走漏了風聲,給朕徹查,一定要把那內奸找出來!”
戶部尚書聽聞此事,嚇得癱倒在地,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那親信的事一旦被查出來,自己也脫不了幹係,當下便想辦法想要掩蓋此事,可已經為時已晚。
禦史台很快便展開了調查,沒幾日,便順著線索查到了戶部尚書的頭上。證據確鑿之下,戶部尚書被押到了朝堂之上。
“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實在不知是何人走漏了風聲,微臣一直盡心盡力籌備糧草,絕無通敵之意呀。”戶部尚書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求饒。
李承乾冷冷地看著他:“哼,如今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敢狡辯,你身為戶部尚書,掌管糧草之事,卻出了這等紕漏,你讓朕如何信你?”
戶部尚書知道瞞不住了,隻得將那親信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來,隻求陛下能從輕發落。李承乾大怒,當即下令將戶部尚書革職查辦,家產抄沒,那親信更是被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可糧草被劫,這對大乾朝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邊境的鎮西將軍得知後,也心急如焚,沒有糧草,將士們的士氣和戰鬥力都會受到影響,這可如何是好。
“將軍,如今這糧草沒了,咱們要不要先減緩操練的強度,節省些糧食啊?”副將在一旁建議道。
鎮西將軍卻搖頭否決:“不可,越是此時,越要加緊操練,不能讓將士們鬆懈了士氣。你且派人迴京城催一催,看看朝廷何時能再籌集一批糧草送來。”
而在匈奴那邊,劫得糧草後,單於大喜過望,覺得這是上天在助他們。他一邊獎賞了那支立下大功的騎兵隊伍,一邊又開始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
“如今大乾朝沒了糧草,必然慌亂,咱們正好趁此機會,集結大軍,再次攻打他們的邊境,這一次,定要一舉攻破,直搗黃龍!”單於意氣風發地說道。
將領們也紛紛響應,於是,匈奴再次集結起大軍,朝著大乾朝的邊境浩浩蕩蕩地進發而來。那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喊殺聲遠遠地就能聽見,仿佛一片黑色的烏雲,朝著邊境壓來,帶來無盡的壓迫感。
邊境的探子發現匈奴的動向後,趕忙飛鴿傳書將消息傳迴京城。李承乾得知後,深知這一戰不可避免,當下便下令讓鎮西將軍全力迎敵,同時從京城周邊調集援軍,火速趕往邊境支援。
鎮西將軍接到旨意後,立刻召集將士們,發表戰前動員:“將士們,匈奴賊子又來犯我邊境了,他們以為劫了我們的糧草就能讓我們畏懼,就能打敗我們,可他們錯了!我們大乾朝的將士,是打不倒的,哪怕沒有糧草,我們也要用手中的刀劍,用我們的血肉之軀,守住這邊境,保衛我們的家園!”
“保衛家園!殺!殺!殺!”將士們高唿著口號,士氣雖然因糧草之事受到了些許影響,可那骨子裏的血性和對家國的忠誠,讓他們依舊無所畏懼,嚴陣以待地等著匈奴大軍的到來。
匈奴大軍很快來到了邊境城下,看著那城牆上嚴陣以待的大乾朝守軍,單於冷笑一聲:“哼,這次看你們還能撐多久,給我攻!”
匈奴士兵們呐喊著,推著攻城車,架起雲梯,朝著城牆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一時間,投石車拋出的巨石、箭矢如雨點般在城牆上和城牆下飛舞,雙方陷入了激烈的攻防戰之中。
大乾朝的將士們奮力抵抗著,用熱油潑向攻城的匈奴,用長槍挑落攀爬雲梯的敵人,可匈奴人這次來勢洶洶,攻勢一波接著一波,仿佛永不停歇一般。
在戰鬥中,鎮西將軍身先士卒,親自登上城牆,指揮作戰,他揮舞著寶劍,砍殺著靠近城牆的匈奴士兵,身上也多處掛彩,可他渾然不顧,依舊大聲唿喊著指揮士兵們戰鬥。
“將軍,我們的箭矢快用完了!”一位士兵焦急地喊道。
鎮西將軍眉頭一皺,心中暗叫不好,箭矢若是沒了,那可就更加被動了,當下便下令讓士兵們收集城中能用的一切東西,當作武器繼續抵抗。
而就在這戰況激烈之時,匈奴單於又使出了一招陰損的計謀。他讓人抓來了一些邊境的百姓,驅趕著他們朝著城牆走去,想用這些百姓當作人肉盾牌,逼迫大乾朝的守軍不敢放箭。
“大乾朝的人聽著,你們若敢放箭,這些百姓可就都沒命了!”匈奴士兵在後麵大喊道。
城牆上的將士們看著那些無辜的百姓,心中又急又恨,手中的武器都握得更緊了,卻又投鼠忌器,不知該如何是好。
鎮西將軍看著這一幕,心中一陣絞痛,這些都是大乾朝的子民啊,怎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匈奴利用,可若不放箭,匈奴就要攻上城牆了,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就在眾人猶豫不決之時,一位老婦人突然掙脫了匈奴士兵的挾持,朝著城牆這邊大聲喊道:“將士們,別管我們,殺了這些匈奴賊子,保衛咱大乾朝啊!”
說罷,那老婦人朝著身邊的匈奴士兵撲了過去,用牙咬,用手抓,與他們廝打在一起。其他百姓見此情形,也紛紛鼓起勇氣,和匈奴人扭打起來,場麵一時混亂不堪。
鎮西將軍見狀,眼中含淚,大喊道:“將士們,不能讓百姓們白犧牲,給我狠狠地打,把匈奴人趕出去!”
士兵們高唿著,再次朝著匈奴發起了攻擊,趁著匈奴被百姓們擾亂了陣腳,大乾朝的守軍們用石塊、用剩餘的箭矢,拚命地攻擊著敵人,一時間,匈奴人被打得節節敗退,那原本猛烈的攻勢也緩了下來。
可匈奴單於怎肯就此罷休,他又增派了兵力,繼續強攻,這場大戰從清晨一直打到黃昏,雙方都死傷慘重,城牆下堆滿了屍體,鮮血將土地都染成了暗紅色,那慘烈的景象仿佛是人間煉獄一般。
大乾朝的援軍此時還在趕來的路上,邊境的守軍們已經疲憊不堪,可依舊在苦苦支撐著,每個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堅守著每一寸土地,他們知道,一旦防線被攻破,那身後的家園、親人都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所以,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他們也絕不退縮。
就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奇異的聲響,眾人抬頭望去,隻見一片黑影朝著匈奴大軍的後方急速飛來。待那黑影靠近了,才看清原來是大乾朝從其他地方調集來的援軍,他們乘坐著熱氣球,從空中朝著匈奴發起了突襲。
這熱氣球,是大乾朝的工匠們新近研製出來的秘密武器,本是想留作奇兵之用,如今見邊境戰況危急,便派上了用場。
熱氣球上的士兵們朝著匈奴大軍投下了一罐罐特製的火藥,火藥落地爆炸,火光衝天,瞬間在匈奴的陣營中炸開了花,匈奴人哪見過這等陣勢,嚇得驚慌失措,陣腳大亂。
鎮西將軍見此良機,立刻高唿:“將士們,援軍到了,隨我殺出去,把匈奴人徹底趕迴去!”
大乾朝的守軍們士氣大振,紛紛打開城門,朝著混亂的匈奴大軍衝了出去,與援軍前後夾擊,匈奴人被殺得丟盔棄甲,四處逃竄,這場慘烈的大戰,終於以大乾朝的勝利而告終。
可勝利的代價是沉重的,大乾朝的邊境城鎮幾乎被戰火摧毀殆盡,將士們死傷無數,百姓們也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李承乾得知戰況後,沉默良久,心中滿是對將士們的愧疚和對匈奴的憤恨。
“傳朕旨意,全力救治傷員,安撫百姓,盡快重建邊境城鎮,還有,重重嘉獎此次參戰的所有將士,他們是我大乾朝的英雄,是我大乾朝的脊梁!”李承乾下令道。
後宮之中,皇後和各宮妃嬪們聽聞勝利的消息後,先是喜極而泣,隨後又為那慘烈的戰況而落淚,她們趕忙組織人手,準備各種物資,送往邊境,去幫助那些受苦的將士和百姓們。
而經此一役,匈奴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怕是再無力南侵,可大乾朝也深知,和平隻是暫時的,唯有自身不斷強大,才能真正抵禦外敵,守護住這來之不易的安寧。於是,在往後的日子裏,朝堂上下一心,開始大力發展國力,整軍經武,為那未知的未來,做好最充分的準備,讓大乾朝能永遠屹立在這片土地上,不再受外敵的侵擾,讓百姓們都能過上安穩祥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