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借題發揮,真正的目的
大明:朱元璋假死,朕威壓四海 作者:明日可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樓。
朱元璋三人看著下方百姓山唿海嘯般朝著朱允熥跪拜的景象,眼睛都是不由得瞪大了。
甚至朱元璋都記不清楚自己什麽時候享受過百姓如此發自內心的跪拜了。
貌似…那還是他剛登基的那些年曾經見到過百姓如此真誠跪拜自己的景象。
沒想到,朱允熥剛登基就能做到自己奮鬥了半輩子的成績。
這一刻,朱元璋心裏隻有兩個字“穩了”。
他非常清楚,贏得了天下百姓民心的朱允熥,從這一刻開始皇位就徹底坐穩了。
藩王也好,其他野心者也罷,任何人從這道聖旨明發天下的那一刻開始,就徹底無法動搖朱允熥的地位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沒有人比朱元璋體會更深的。
隻是老朱的心中仍舊是有些擔憂;
“唉!這孩子還是太衝動了,免除天下百姓田賦,國庫將來豈不是更加緊缺了?”
對於大明國庫的收入,朱元璋一直都是非常頭疼。
曆史上甚至要到洪武二十六年,大明國庫才能真正實現收支平衡,也就是說以往的二十多年裏大明朝廷一直都是在赤字運轉狀態。
二十多年天下百姓賦稅全繳納國庫都處在赤字狀態,現在朱允熥還要免除百姓田賦,那以後的國庫……
湯和似乎看出了朱元璋的擔心,笑著勸道:“上位,臣覺得或許將來國庫並不會有所減少,甚至還可能會增加。”
“嗯?鼎臣你怎麽會如此認為?”朱元璋蹙眉。
湯和繼續笑著解釋道:“上位,您或許是太過關心陛下了,所以注意力都放在了取消田賦之上;但臣卻是認為天下百姓田賦本就不多,而且陛下還取締了一係列的優待條件。
臣弟這些年歸隱後也聽到不少關於士紳優待的弊端,許多百姓為了免除稅賦會將田地托庇於士紳的名下,而取締優待之後這些弊端自然就不存在了。
另外士紳、官員甚至是勳貴、皇族的稅收那才是真正的大頭……”
“另外還有商稅,您也見到天上人間有多賺錢了,若是能將這些商稅都收歸國庫,臣弟敢斷言國庫每年收入必定會增加至少一倍有餘。”
不得不說湯和這些年的修身養性是真的從一個武將蛻變成了真正的大才,比起那些每天隻知道之乎者也的家夥們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經過他的分析之後,朱元璋的眼睛也漸漸亮了起來。
但朱元璋看得比湯和更遠、更多,他心裏一下便想到了朱允熥曾經說過的曆朝曆代王朝都是亡於土地兼並。
而朱允熥推出的官紳一體納糧,恰恰便有增加土地成本抑製土地兼並的效果。
雖然不可能完全阻止土地兼並,但能夠抑製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曆朝曆代多少大賢都沒能做到的事情,卻是讓朱允熥給做到了。
“哈哈哈!不錯,不錯!鼎臣你很不錯,咱乖孫也是非常不錯,大明…大明將來或許真的能讓所有人都吃飽穿暖了。”
想通一切的朱元璋忍不住發出暢快的笑聲。
而下麵的官員、勳貴在百姓的山唿萬歲之中,也是明白什麽叫做大勢所趨,不得不咬牙應下了朱允熥的官紳一體納糧。
唯獨那些大商賈麵如死灰,心痛的無法唿吸。
那可都是他們的錢,是他們辛辛苦苦從百姓身上賺來的,昧著良心被人罵奸商才賺到的錢財啊!
現在朱允熥一道聖旨就要讓他們交出去三成,甚至是更多。
簡直不當人子,不當人子啊!
可他們作為商賈,大明社會實際上地位最低的一部分人,根本就沒有反駁的資格。
別說是三成,隻要他們還有得賺,哪怕就是讓他們交出去九成的利潤,這些商賈也隻有咬著牙忍了。
實在是他們沒辦法,商人的身份讓他們失去了生意,就隻能徹底淪為社會真正的最底層,甚至就連那些佃戶都不如。
“楊榮、楊溥,還有你們……”
許久過去,周遭百姓的興奮漸漸褪去,朱允熥終於是再次出聲。
目光環視癱軟在地上的幾百名國子監學子。
楊榮等人瞬間渾身一凜,他們知道決定他們甚至是全家命運的時候到了。
是死還是活,也就是朱允熥接下來一句話的事情。
張了張口,數百名學子卻是沒有說出哪怕一個求情的字來,全都是雙目灰白的望著朱允熥,等待著他宣判自己這些人的生死。
“爾等今日之舉實屬大不敬,按照大明律朕就算是將你們全部殺頭,甚至是夷三族都沒有人敢說任何一個不字……”
當朱允熥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學子們瞬間就像是徹底被抽走了脊梁般,徹底癱軟了下去。
夷三族啊!
也就是說他們今天的行為,不僅害了自己,更是害了整個家族。
百官之中有不少人都是學子的親屬,此時想要出言勸說,可又想到剛才蘇伯衡的下場,硬生生將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也就在這個時候,朱允熥再次開口。
“但朕念在爾等乃是被人蠱惑,雖有不明道理的罪過但好在並未釀成大錯,故而朕決定饒過爾等一條狗命。”
轟~
學子們聽聞此言一個個都是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看向朱允熥,眼中滿是欣喜和驚駭的神色。
險象環生、死中求活。
他們現在都不知道該用什麽詞語來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了,簡直是大起大落。
“謝陛下隆恩!吾等今後定當肝腦塗地報效陛下、報效朝廷。”
有反應快的學子當即起身恭敬跪好,口中不停感謝朱允熥的大恩大德。
而朱允熥卻恍若未聞,擺了擺手繼續道:“爾等不要高興得太早了,今日之事雖爾等受人蒙蔽、唆使,但也的確是差點讓朝廷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故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又因為今日之事提醒朕不能給你們太多的權利了,所以朕決定自今日起解散國子監,取消天下士子一切優待。
從今往後國子監改為大明皇家大學,目前暫設政務學院、軍事學院和科技學院。
爾等因為今日之錯,朕就罰爾等前往大明所有偏遠之地進行支教,朕會在整個大明設立小學和中學,爾等根據自己能力任職滿五年之後方可重新參加科舉。”
……
朱元璋三人看著下方百姓山唿海嘯般朝著朱允熥跪拜的景象,眼睛都是不由得瞪大了。
甚至朱元璋都記不清楚自己什麽時候享受過百姓如此發自內心的跪拜了。
貌似…那還是他剛登基的那些年曾經見到過百姓如此真誠跪拜自己的景象。
沒想到,朱允熥剛登基就能做到自己奮鬥了半輩子的成績。
這一刻,朱元璋心裏隻有兩個字“穩了”。
他非常清楚,贏得了天下百姓民心的朱允熥,從這一刻開始皇位就徹底坐穩了。
藩王也好,其他野心者也罷,任何人從這道聖旨明發天下的那一刻開始,就徹底無法動搖朱允熥的地位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沒有人比朱元璋體會更深的。
隻是老朱的心中仍舊是有些擔憂;
“唉!這孩子還是太衝動了,免除天下百姓田賦,國庫將來豈不是更加緊缺了?”
對於大明國庫的收入,朱元璋一直都是非常頭疼。
曆史上甚至要到洪武二十六年,大明國庫才能真正實現收支平衡,也就是說以往的二十多年裏大明朝廷一直都是在赤字運轉狀態。
二十多年天下百姓賦稅全繳納國庫都處在赤字狀態,現在朱允熥還要免除百姓田賦,那以後的國庫……
湯和似乎看出了朱元璋的擔心,笑著勸道:“上位,臣覺得或許將來國庫並不會有所減少,甚至還可能會增加。”
“嗯?鼎臣你怎麽會如此認為?”朱元璋蹙眉。
湯和繼續笑著解釋道:“上位,您或許是太過關心陛下了,所以注意力都放在了取消田賦之上;但臣卻是認為天下百姓田賦本就不多,而且陛下還取締了一係列的優待條件。
臣弟這些年歸隱後也聽到不少關於士紳優待的弊端,許多百姓為了免除稅賦會將田地托庇於士紳的名下,而取締優待之後這些弊端自然就不存在了。
另外士紳、官員甚至是勳貴、皇族的稅收那才是真正的大頭……”
“另外還有商稅,您也見到天上人間有多賺錢了,若是能將這些商稅都收歸國庫,臣弟敢斷言國庫每年收入必定會增加至少一倍有餘。”
不得不說湯和這些年的修身養性是真的從一個武將蛻變成了真正的大才,比起那些每天隻知道之乎者也的家夥們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經過他的分析之後,朱元璋的眼睛也漸漸亮了起來。
但朱元璋看得比湯和更遠、更多,他心裏一下便想到了朱允熥曾經說過的曆朝曆代王朝都是亡於土地兼並。
而朱允熥推出的官紳一體納糧,恰恰便有增加土地成本抑製土地兼並的效果。
雖然不可能完全阻止土地兼並,但能夠抑製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曆朝曆代多少大賢都沒能做到的事情,卻是讓朱允熥給做到了。
“哈哈哈!不錯,不錯!鼎臣你很不錯,咱乖孫也是非常不錯,大明…大明將來或許真的能讓所有人都吃飽穿暖了。”
想通一切的朱元璋忍不住發出暢快的笑聲。
而下麵的官員、勳貴在百姓的山唿萬歲之中,也是明白什麽叫做大勢所趨,不得不咬牙應下了朱允熥的官紳一體納糧。
唯獨那些大商賈麵如死灰,心痛的無法唿吸。
那可都是他們的錢,是他們辛辛苦苦從百姓身上賺來的,昧著良心被人罵奸商才賺到的錢財啊!
現在朱允熥一道聖旨就要讓他們交出去三成,甚至是更多。
簡直不當人子,不當人子啊!
可他們作為商賈,大明社會實際上地位最低的一部分人,根本就沒有反駁的資格。
別說是三成,隻要他們還有得賺,哪怕就是讓他們交出去九成的利潤,這些商賈也隻有咬著牙忍了。
實在是他們沒辦法,商人的身份讓他們失去了生意,就隻能徹底淪為社會真正的最底層,甚至就連那些佃戶都不如。
“楊榮、楊溥,還有你們……”
許久過去,周遭百姓的興奮漸漸褪去,朱允熥終於是再次出聲。
目光環視癱軟在地上的幾百名國子監學子。
楊榮等人瞬間渾身一凜,他們知道決定他們甚至是全家命運的時候到了。
是死還是活,也就是朱允熥接下來一句話的事情。
張了張口,數百名學子卻是沒有說出哪怕一個求情的字來,全都是雙目灰白的望著朱允熥,等待著他宣判自己這些人的生死。
“爾等今日之舉實屬大不敬,按照大明律朕就算是將你們全部殺頭,甚至是夷三族都沒有人敢說任何一個不字……”
當朱允熥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學子們瞬間就像是徹底被抽走了脊梁般,徹底癱軟了下去。
夷三族啊!
也就是說他們今天的行為,不僅害了自己,更是害了整個家族。
百官之中有不少人都是學子的親屬,此時想要出言勸說,可又想到剛才蘇伯衡的下場,硬生生將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也就在這個時候,朱允熥再次開口。
“但朕念在爾等乃是被人蠱惑,雖有不明道理的罪過但好在並未釀成大錯,故而朕決定饒過爾等一條狗命。”
轟~
學子們聽聞此言一個個都是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看向朱允熥,眼中滿是欣喜和驚駭的神色。
險象環生、死中求活。
他們現在都不知道該用什麽詞語來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了,簡直是大起大落。
“謝陛下隆恩!吾等今後定當肝腦塗地報效陛下、報效朝廷。”
有反應快的學子當即起身恭敬跪好,口中不停感謝朱允熥的大恩大德。
而朱允熥卻恍若未聞,擺了擺手繼續道:“爾等不要高興得太早了,今日之事雖爾等受人蒙蔽、唆使,但也的確是差點讓朝廷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故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又因為今日之事提醒朕不能給你們太多的權利了,所以朕決定自今日起解散國子監,取消天下士子一切優待。
從今往後國子監改為大明皇家大學,目前暫設政務學院、軍事學院和科技學院。
爾等因為今日之錯,朕就罰爾等前往大明所有偏遠之地進行支教,朕會在整個大明設立小學和中學,爾等根據自己能力任職滿五年之後方可重新參加科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