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反噬來了
大明:朱元璋假死,朕威壓四海 作者:明日可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剩下的教育部、監察部分別是張紞和劉嵩,他們兩人也是永樂朝才名聲鵲起的後輩。
其中張紞乃是永樂朝有名的大儒,在士林之中更是頗有威望。
至於劉嵩,這個人在曆史上則是褒貶不一,也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孤臣。
為官清廉從來不和任何人結黨營私,後來成為刑部尚書後更是以鐵血手腕著稱,辦理過不少勳貴和高官的案子。
這兩人是朱允熥授意詹徽和傅友文提名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百官不敢站出來反駁。
然後就是三法司。
其中開濟擔任了三法司之中權力最大的審判司司長,而剩下的兵馬司和提舉司則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兵馬司朱允熥強行提名了鄧鎮的弟弟鄧銘擔任,這可是相當於後世的警察部部長位置。
提舉司朱允熥在考慮了很久之後,決定讓康茂才的兒子康鐸擔任。
康鐸可是勳貴,繼承的乃是康茂才蘄國公的爵位,這就是相當於在三法司之中也插入了一顆釘子,更加使得三法司不可能同氣連枝。
當然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部門。
或許這個部門在百官看來並不是那麽重要,那就是外交部下轄的大明日報社。
輿論!
這個年代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輿論有多大威力的,但朱允熥卻是非常清楚輿論的威力有多大。
所以如此重要的位置,朱允熥直接強行任命了一個他最信任的人。
朱靜怡。
大明如今的長公主,也是曾經太子朱標的嫡長女,封號江都公主。
對此自然是有人站出來反對,畢竟除了武周時期,曆朝曆代可從來就沒有過女性為官的先例。
站出來反對的那名官員更是口無遮攔地說出了一句“牝雞司晨”,氣得朱允熥當場讓宋忠將那人帶了下去,交給紀綱千刀萬剮明正典刑。
殺雞儆猴之下,終於是再也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了。
經過長達三天的討論之後,大明改革之後的所有事項終於是徹底落下。
五日之後,大明第一版日報開始在應天府發售。
雖然隻有區區不到一萬份,但卻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百姓們因為有之前朱允熥登基之時的事情,在看到報紙後都是對朱允熥各種稱讚,甚至還真的有人在家中給朱允熥立了長生牌位日日供奉香火。
但那些老學究,商賈,甚至是各大家族的人在看到報紙的時候,麵色就變得極為難看了。
尤其是那些老學究,更是在私下裏大罵朱允熥破壞數千年來的製度雲雲。
其中尤數孔家之人罵得最狠,隻因為朱允熥這相當於大封天下的舉動竟然沒有一個字提及到他們孔家。
要知道孔家那可是聖人世家,天下文人的根之所係。
朱允熥這般行為被他們認為是在挑釁孔家、挑釁衍聖公一脈,第二日便有人開始在文人中宣揚朱允熥在全國建立學校是在數千年來聖人的教誨。
聖人說法不可輕傳,而朱允熥就是在破壞聖人定下的規矩,這就是倒反天罡。
因為有孔家之人在背後推動,一時間被取消優待的士子,一些官員甚至是商賈都跳了出來。
反對之聲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隱隱有要壓製朱允熥登基的風頭。
這其中還不乏一些藩王留在京城的人在推波助瀾,似乎是想要借著這股勢頭讓朱允熥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信國公府。
朱元璋原本這幾天看著報紙,看到朱允熥對大明的改革,慢慢揣度出朱允熥用意還在不停地讚賞。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陳二牛將外麵發生的事情告訴了朱元璋。
頓時護犢子的老朱就拍了桌子,大罵孔家不當人子。
甚至還要親自點兵殺向曲阜,一句“敢詆毀咱乖孫,咱就親自提刀將孔家之人盡數殺光。”將老朱內心對儒家的不屑展現到了極致。
若不是湯和勸著,估計朱元璋還真有可能親自殺到曲阜。
然而就在外界一切越演越烈的時候,早就得到消息的朱允熥卻是沒有任何的反擊動作。
以詹徽、藍玉等人為首的內閣都好幾次和朱允熥說過這件事情,可偏偏每次朱允熥都是一笑置之,隻一句“讓子彈再飛一會。”就輕飄飄地揭了過去。
又是三日過去,這股火焰已經形成燎原之勢,從應天開始朝著整個大明燃燒起來。
首當其衝的便是各大藩王的封地,不少儒生走上街頭開始各種抗議,甚至還有人直接堵在藩王府門口,要求藩王出兵討伐朱允熥的。
青州。
齊王府。
齊王朱榑坐在書房主位之上,手中拿著兩封信件怔怔出神。
對麵一書生打扮之人猶豫片刻之後,出聲勸道:“王爺,這可是送上門的好機會,如今天下文人共同抵製新君,若您能第一個出兵討伐定能得到天下人響應。
到時候若能成功拿下應天,您可就是名正言順的大明新帝了。”
這人乃是齊王府的掌史,也是朱榑最為信任的一個人。
若是換做以往,朱榑肯定立即就點頭同意了,可今天他卻是猶豫著搖頭道:“先生,你說的這些本王都知道,但本王手中不過兵馬三萬,就這點人你讓本王怎麽去攻打應天?
別說是應天了,若是消息泄露,恐怕不日藍玉就能帶著大軍將本王的青州踏平。”
“王爺……”青年文士麵露急色,再次勸道:“您說的的確沒錯,但此乃天賜良機,若是錯過可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咱們手中兵馬雖然不多,但新君此次可是惹得天下民怨沸騰,相信隻要王爺您舉起大義之旗定能一唿百應,到時候難道還怕士兵不夠多嗎?”
“再說了,其他藩王肯定也會看到機會,王爺若是還舉棋不定的話,到時候就隻有眼睜睜看著別人坐上那個位置了。”
他的這番話充滿了蠱惑,說得朱榑頓時麵泛意動之色。
皇位,誰又不想坐?
哪怕是身為大明親王的朱榑也不例外,但他本身並不是嫡出,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坐上皇位。
但如今機會就擺在他的麵前,實在是沒辦法讓他不動心啊!
……
其中張紞乃是永樂朝有名的大儒,在士林之中更是頗有威望。
至於劉嵩,這個人在曆史上則是褒貶不一,也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孤臣。
為官清廉從來不和任何人結黨營私,後來成為刑部尚書後更是以鐵血手腕著稱,辦理過不少勳貴和高官的案子。
這兩人是朱允熥授意詹徽和傅友文提名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百官不敢站出來反駁。
然後就是三法司。
其中開濟擔任了三法司之中權力最大的審判司司長,而剩下的兵馬司和提舉司則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兵馬司朱允熥強行提名了鄧鎮的弟弟鄧銘擔任,這可是相當於後世的警察部部長位置。
提舉司朱允熥在考慮了很久之後,決定讓康茂才的兒子康鐸擔任。
康鐸可是勳貴,繼承的乃是康茂才蘄國公的爵位,這就是相當於在三法司之中也插入了一顆釘子,更加使得三法司不可能同氣連枝。
當然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部門。
或許這個部門在百官看來並不是那麽重要,那就是外交部下轄的大明日報社。
輿論!
這個年代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輿論有多大威力的,但朱允熥卻是非常清楚輿論的威力有多大。
所以如此重要的位置,朱允熥直接強行任命了一個他最信任的人。
朱靜怡。
大明如今的長公主,也是曾經太子朱標的嫡長女,封號江都公主。
對此自然是有人站出來反對,畢竟除了武周時期,曆朝曆代可從來就沒有過女性為官的先例。
站出來反對的那名官員更是口無遮攔地說出了一句“牝雞司晨”,氣得朱允熥當場讓宋忠將那人帶了下去,交給紀綱千刀萬剮明正典刑。
殺雞儆猴之下,終於是再也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了。
經過長達三天的討論之後,大明改革之後的所有事項終於是徹底落下。
五日之後,大明第一版日報開始在應天府發售。
雖然隻有區區不到一萬份,但卻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百姓們因為有之前朱允熥登基之時的事情,在看到報紙後都是對朱允熥各種稱讚,甚至還真的有人在家中給朱允熥立了長生牌位日日供奉香火。
但那些老學究,商賈,甚至是各大家族的人在看到報紙的時候,麵色就變得極為難看了。
尤其是那些老學究,更是在私下裏大罵朱允熥破壞數千年來的製度雲雲。
其中尤數孔家之人罵得最狠,隻因為朱允熥這相當於大封天下的舉動竟然沒有一個字提及到他們孔家。
要知道孔家那可是聖人世家,天下文人的根之所係。
朱允熥這般行為被他們認為是在挑釁孔家、挑釁衍聖公一脈,第二日便有人開始在文人中宣揚朱允熥在全國建立學校是在數千年來聖人的教誨。
聖人說法不可輕傳,而朱允熥就是在破壞聖人定下的規矩,這就是倒反天罡。
因為有孔家之人在背後推動,一時間被取消優待的士子,一些官員甚至是商賈都跳了出來。
反對之聲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隱隱有要壓製朱允熥登基的風頭。
這其中還不乏一些藩王留在京城的人在推波助瀾,似乎是想要借著這股勢頭讓朱允熥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信國公府。
朱元璋原本這幾天看著報紙,看到朱允熥對大明的改革,慢慢揣度出朱允熥用意還在不停地讚賞。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陳二牛將外麵發生的事情告訴了朱元璋。
頓時護犢子的老朱就拍了桌子,大罵孔家不當人子。
甚至還要親自點兵殺向曲阜,一句“敢詆毀咱乖孫,咱就親自提刀將孔家之人盡數殺光。”將老朱內心對儒家的不屑展現到了極致。
若不是湯和勸著,估計朱元璋還真有可能親自殺到曲阜。
然而就在外界一切越演越烈的時候,早就得到消息的朱允熥卻是沒有任何的反擊動作。
以詹徽、藍玉等人為首的內閣都好幾次和朱允熥說過這件事情,可偏偏每次朱允熥都是一笑置之,隻一句“讓子彈再飛一會。”就輕飄飄地揭了過去。
又是三日過去,這股火焰已經形成燎原之勢,從應天開始朝著整個大明燃燒起來。
首當其衝的便是各大藩王的封地,不少儒生走上街頭開始各種抗議,甚至還有人直接堵在藩王府門口,要求藩王出兵討伐朱允熥的。
青州。
齊王府。
齊王朱榑坐在書房主位之上,手中拿著兩封信件怔怔出神。
對麵一書生打扮之人猶豫片刻之後,出聲勸道:“王爺,這可是送上門的好機會,如今天下文人共同抵製新君,若您能第一個出兵討伐定能得到天下人響應。
到時候若能成功拿下應天,您可就是名正言順的大明新帝了。”
這人乃是齊王府的掌史,也是朱榑最為信任的一個人。
若是換做以往,朱榑肯定立即就點頭同意了,可今天他卻是猶豫著搖頭道:“先生,你說的這些本王都知道,但本王手中不過兵馬三萬,就這點人你讓本王怎麽去攻打應天?
別說是應天了,若是消息泄露,恐怕不日藍玉就能帶著大軍將本王的青州踏平。”
“王爺……”青年文士麵露急色,再次勸道:“您說的的確沒錯,但此乃天賜良機,若是錯過可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咱們手中兵馬雖然不多,但新君此次可是惹得天下民怨沸騰,相信隻要王爺您舉起大義之旗定能一唿百應,到時候難道還怕士兵不夠多嗎?”
“再說了,其他藩王肯定也會看到機會,王爺若是還舉棋不定的話,到時候就隻有眼睜睜看著別人坐上那個位置了。”
他的這番話充滿了蠱惑,說得朱榑頓時麵泛意動之色。
皇位,誰又不想坐?
哪怕是身為大明親王的朱榑也不例外,但他本身並不是嫡出,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坐上皇位。
但如今機會就擺在他的麵前,實在是沒辦法讓他不動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