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法家入朝
大明:朱元璋假死,朕威壓四海 作者:明日可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再皺眉,不明白開濟話中的喜到底何來?
藍玉性格比較耿直,故而當即起身問道:“開濟,老夫記得你也是儒家之人吧?莫非你這個濃眉大眼的老小子也叛變了?”
開濟:……
迴頭,無語地給了藍玉一個白眼。
開濟再次朝著朱允熥躬身道:“陛下明鑒,臣乃傳承自法家,臣之師門乃是法家韓非子後裔。”
什麽?
韓非子後裔。
朱允熥“騰”的一下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雙眼都在冒著精光。
“開愛卿,你說的可是真的?”
“也就是說外麵等著的乃是法家傳人?”
“臣不敢欺君,臣的師傅乃是韓非子先祖第四十六代嫡孫。”開濟道。
“好好好!”朱允熥連聲叫好,喜道:“快,快將人請進來。”
本來朱允熥是打算自己出門迎接,可一想這樣未免有些失了威嚴,便做了改變。
“草民法家後裔韓缺(何青)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進來的自然不止韓缺叔侄二人,昨夜他們商定事宜之後整個韓家便是連夜出發,今日來的足足有三十多位韓家男丁。
朱允熥見人數這麽多更是喜不自勝,連連擺手道:“平身,快快平身。”
“謝陛下。”
韓缺帶著家族子弟起身,目光瞬間便和朱允熥撞在一起。
一老一少,此時兩人的目光就好像是在空氣中碰撞出了火花一般,竟然隱隱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就很莫名。
“陛下,草民聽聞陛下設立三法司,陛下可願為草民解釋三法司的具體用意到底為何?”韓缺絲毫不怯場,竟還主動提問。
藍玉想要出聲嗬斥,卻被朱允熥揮手打斷。
“韓公,既然想知道,朕又有什麽藏著掖著的?”
說著看了馬三寶一眼;“三寶,給韓公賜座。”
韓缺好一番感謝之後,坐定。
朱允熥迎著他灼灼目光開始解釋起來;“朕設置三法司的初衷其實很簡單,隻為司法獨立,執法者能夠有個幹淨的執法空間,抓捕、審訊和審判本就各自權利極重,將之分開……”
唿~
“陛下高明,草民不及也。”
聽完解釋的韓缺當即起身行禮。
看得出來他的確是對朱允熥對法律的見解很是佩服,但眼神卻是越來越亮。
朱允熥又哪裏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謙虛幾句後笑道:“韓公,朕此次前來京城可是有意入朝為官?”
韓缺聞言眼中再次閃過一抹精芒,可很快就被壓製了下去。
搖頭道:“陛下明鑒,草民此次如今一是想和陛下交流關於司法之事,二是想要豁出這張老臉推薦族中子弟替陛下分憂解難。
若陛下能收留老夫這些不成器的後輩,我韓家子弟定為陛下效死……”
朱允熥聽了欣喜不已,
人才,全都是人才啊!大明原本的法律簡直粗糙得不行,而且缺少專業的司法人才。
原本他還想著等有機會了再進行培養,沒想到自己都還沒開始計劃,竟然就有專業的人才送上門來。
這一刻,朱允熥更加確信自己滅孔是無比正確。
正所謂一鯨落萬物生。
儒家占據主導地位太久了,而且不遺餘力打壓其他學派,隻有他們倒下其他學派之人才敢慢慢地走出來。
朱允熥笑道:“韓公,不想留下來?”
“老夫年邁,在律法之上也不及陛下,還是不留下來獻醜了。”韓缺很是大方的說道。
而且從他的眼神中能夠看得出來,的確是對朱允熥在律法之上的能力很是佩服。
“哈哈哈,韓公言重了。”朱允熥再次笑道:“韓公乃是法家嫡傳,朕不過是一時之智而已,如今我大明律法多有不完善之處,故而朕想懇請韓公留下帶領法家之人為大明重塑大告,不知韓公可願?”
嘶~
包括韓家人在內,殿內所有人都是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繼改革體製之後,朱允熥終於是將魔爪伸向別處了,而且這次竟然要修改大告。
那可是朱元璋建國之初定下的律法根基啊!
而且朱元璋曾經還明發聖旨,凡大明子民者,隻要手持大告便可直接入京告禦狀。
朱允熥這是要徹底抹出朱元璋在大明留下的所有痕跡嗎?
一時間,眾人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陛下,老夫……”
“韓公,律法乃國之根本,你也不想允許有一本漏洞百出的律法存在吧?”
韓缺還想推辭,可朱允熥卻是直接擺手打斷。
這話說得就像是‘太太,你也不想你丈夫……’一樣。
韓缺還真的猶豫了,糾結許久之後長長歎了一口氣,道:“唉!陛下之智果然乃天人也,老夫甘拜下風。”
“哈哈哈!太好了。”朱允熥聞言大喜。
“韓缺聽旨。”
“草民跪迎聖旨。”
“今有法家嫡傳韓氏一族主動為國效力,朕心甚慰,特封韓缺為大明法典司司長,何青為法典司副司長,二人共同組織重修大明之律法,賜名為《明法典》。
其餘韓氏之人經組織部考核後可入三法司任職,亦可進入其他部門為官……”
“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韓家眾人叩首謝恩。
尤其是年輕一輩的韓家子弟更是每人臉上都蕩漾著喜色,他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以法家傳人身份入朝為官了。
……
“賣報,賣報!新鮮出爐的大明日報~”
“法家嫡傳感念聖恩浩蕩,主動出山為國效力,陛下特賜法家之人成立法典司,為國朝定立新法。”
“明日先帝出殯,陛下將親自為陛下扶靈。”
“一鯨落萬物生!陛下言,儒家乃禍之根本,如今朝廷歡迎百家傳人入朝為官。”
“喜訊,大喜訊!周王親自接手教育司,以親王身份主持全國學校建設事宜。”
不過短短一天時間,第二日的早間賣報的小童便開始走街串巷將最近幾天的好消息全部傳播了出去。
尤其是朱允熥借著法家入朝這件事情,再次狠狠在儒家頭上踩上一腳,順便拉攏其他學派的傳承之人。
這一招一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
藍玉性格比較耿直,故而當即起身問道:“開濟,老夫記得你也是儒家之人吧?莫非你這個濃眉大眼的老小子也叛變了?”
開濟:……
迴頭,無語地給了藍玉一個白眼。
開濟再次朝著朱允熥躬身道:“陛下明鑒,臣乃傳承自法家,臣之師門乃是法家韓非子後裔。”
什麽?
韓非子後裔。
朱允熥“騰”的一下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雙眼都在冒著精光。
“開愛卿,你說的可是真的?”
“也就是說外麵等著的乃是法家傳人?”
“臣不敢欺君,臣的師傅乃是韓非子先祖第四十六代嫡孫。”開濟道。
“好好好!”朱允熥連聲叫好,喜道:“快,快將人請進來。”
本來朱允熥是打算自己出門迎接,可一想這樣未免有些失了威嚴,便做了改變。
“草民法家後裔韓缺(何青)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進來的自然不止韓缺叔侄二人,昨夜他們商定事宜之後整個韓家便是連夜出發,今日來的足足有三十多位韓家男丁。
朱允熥見人數這麽多更是喜不自勝,連連擺手道:“平身,快快平身。”
“謝陛下。”
韓缺帶著家族子弟起身,目光瞬間便和朱允熥撞在一起。
一老一少,此時兩人的目光就好像是在空氣中碰撞出了火花一般,竟然隱隱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就很莫名。
“陛下,草民聽聞陛下設立三法司,陛下可願為草民解釋三法司的具體用意到底為何?”韓缺絲毫不怯場,竟還主動提問。
藍玉想要出聲嗬斥,卻被朱允熥揮手打斷。
“韓公,既然想知道,朕又有什麽藏著掖著的?”
說著看了馬三寶一眼;“三寶,給韓公賜座。”
韓缺好一番感謝之後,坐定。
朱允熥迎著他灼灼目光開始解釋起來;“朕設置三法司的初衷其實很簡單,隻為司法獨立,執法者能夠有個幹淨的執法空間,抓捕、審訊和審判本就各自權利極重,將之分開……”
唿~
“陛下高明,草民不及也。”
聽完解釋的韓缺當即起身行禮。
看得出來他的確是對朱允熥對法律的見解很是佩服,但眼神卻是越來越亮。
朱允熥又哪裏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謙虛幾句後笑道:“韓公,朕此次前來京城可是有意入朝為官?”
韓缺聞言眼中再次閃過一抹精芒,可很快就被壓製了下去。
搖頭道:“陛下明鑒,草民此次如今一是想和陛下交流關於司法之事,二是想要豁出這張老臉推薦族中子弟替陛下分憂解難。
若陛下能收留老夫這些不成器的後輩,我韓家子弟定為陛下效死……”
朱允熥聽了欣喜不已,
人才,全都是人才啊!大明原本的法律簡直粗糙得不行,而且缺少專業的司法人才。
原本他還想著等有機會了再進行培養,沒想到自己都還沒開始計劃,竟然就有專業的人才送上門來。
這一刻,朱允熥更加確信自己滅孔是無比正確。
正所謂一鯨落萬物生。
儒家占據主導地位太久了,而且不遺餘力打壓其他學派,隻有他們倒下其他學派之人才敢慢慢地走出來。
朱允熥笑道:“韓公,不想留下來?”
“老夫年邁,在律法之上也不及陛下,還是不留下來獻醜了。”韓缺很是大方的說道。
而且從他的眼神中能夠看得出來,的確是對朱允熥在律法之上的能力很是佩服。
“哈哈哈,韓公言重了。”朱允熥再次笑道:“韓公乃是法家嫡傳,朕不過是一時之智而已,如今我大明律法多有不完善之處,故而朕想懇請韓公留下帶領法家之人為大明重塑大告,不知韓公可願?”
嘶~
包括韓家人在內,殿內所有人都是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繼改革體製之後,朱允熥終於是將魔爪伸向別處了,而且這次竟然要修改大告。
那可是朱元璋建國之初定下的律法根基啊!
而且朱元璋曾經還明發聖旨,凡大明子民者,隻要手持大告便可直接入京告禦狀。
朱允熥這是要徹底抹出朱元璋在大明留下的所有痕跡嗎?
一時間,眾人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陛下,老夫……”
“韓公,律法乃國之根本,你也不想允許有一本漏洞百出的律法存在吧?”
韓缺還想推辭,可朱允熥卻是直接擺手打斷。
這話說得就像是‘太太,你也不想你丈夫……’一樣。
韓缺還真的猶豫了,糾結許久之後長長歎了一口氣,道:“唉!陛下之智果然乃天人也,老夫甘拜下風。”
“哈哈哈!太好了。”朱允熥聞言大喜。
“韓缺聽旨。”
“草民跪迎聖旨。”
“今有法家嫡傳韓氏一族主動為國效力,朕心甚慰,特封韓缺為大明法典司司長,何青為法典司副司長,二人共同組織重修大明之律法,賜名為《明法典》。
其餘韓氏之人經組織部考核後可入三法司任職,亦可進入其他部門為官……”
“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韓家眾人叩首謝恩。
尤其是年輕一輩的韓家子弟更是每人臉上都蕩漾著喜色,他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以法家傳人身份入朝為官了。
……
“賣報,賣報!新鮮出爐的大明日報~”
“法家嫡傳感念聖恩浩蕩,主動出山為國效力,陛下特賜法家之人成立法典司,為國朝定立新法。”
“明日先帝出殯,陛下將親自為陛下扶靈。”
“一鯨落萬物生!陛下言,儒家乃禍之根本,如今朝廷歡迎百家傳人入朝為官。”
“喜訊,大喜訊!周王親自接手教育司,以親王身份主持全國學校建設事宜。”
不過短短一天時間,第二日的早間賣報的小童便開始走街串巷將最近幾天的好消息全部傳播了出去。
尤其是朱允熥借著法家入朝這件事情,再次狠狠在儒家頭上踩上一腳,順便拉攏其他學派的傳承之人。
這一招一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