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離開
全家要我做紈絝,我靠漫畫名天下 作者:芋素二荊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05章 離開
九月二十日,盛家啟程迴京。
盛臨樂踏上馬車,迴頭看向將軍府大門,頂上的匾額已經拆除,空落落的,有些陌生得不像是她住了近一年的家。
將軍夫人催促她快上車,“走吧,一會兒該遇上百姓了。”
這會兒才寅正,天都還是黑漆漆的,盛將軍刻意安排夜裏出發,免得遇上百姓熱忱攔路,以致於堵得水泄不通,遲遲出不了城。
馬車裏鋪了軟墊,盛臨樂正想躺下去再補個覺。
眠眠迷迷瞪瞪的眼睛頓時一亮,三兩下從徐淑清懷裏拱下來,雙腳並用爬到盛臨樂身上,‘嘟嘟’‘嘟嘟’叫個不停。
盛臨樂被這孩子的黏糊勁兒弄得沒法睡,隻能拿起旁邊的木偶陪他玩。
徐淑清含笑道,“先前你大哥陪他玩木偶時,他便黏著你大哥,現在知道你比你大哥玩的花樣兒多,這孩子就喜新厭舊了。”
盛臨樂笑了笑,嗷嗚嗷嗚學老虎叫逗孩子,演累了就小聲唱歌給眠眠聽。
沒過多久,盛臨樂摟著眠眠睡了過去。
徐淑清給兩個孩子蓋上被子,小聲道,“娘,剛才小妹唱的那兩隻老虎是您教的?好奇怪的歌謠,怎麽還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耳朵的。”
“不是我教的。”將軍夫人搖了搖頭,笑道,“詞是怪了些,不過曲調還挺朗朗上口,許是跟傀儡戲班裏那幾人學來的。”
徐淑清低頭看了眼盛臨樂,“說來那戲班子能跟咱們迴京也不錯,迴頭等小妹的《奇女列傳》畫完了,叫他們也排幾出戲來看看,到時還能喊上堂妹他們來家裏熱鬧熱鬧。”
將軍夫人笑說,“這還沒出城呢,就想到迴京看戲了?在這裏還沒看膩味嗎?”
徐淑清羞赧,她也不是單純愛看那傀儡戲,就是同眠眠一樣,喜歡那些精巧木偶,更想知道龍女雕刻出來會是何等驚豔。
馬車行至城門已是卯初,破曉時分,天光微亮。
城內,周圍早起的百姓路過將軍府,大驚失色,“哪個不要命的竟然把盛將軍家的門匾偷了!”
“你睡糊塗了吧,將軍家守備森嚴,怎麽會有人去偷門匾那木頭疙瘩!”
兩人對視一眼,這才反應過來門匾不見了意味著什麽。
不出一刻,整條街的人都醒了,圍在將軍府門口嘰嘰喳喳議論。
有人猜測, “他們應該是半夜走的,我夜裏隱約聽見了車馬聲。”
“那你怎麽不出來看看啊,若是他們,說不準還能攔一攔。”
那人後悔道,“我以為是在做夢就沒當迴事,那崔管家先前也說月底才會走,誰能想到離月底還有十天就……”
眾人興歎。
半日後,將軍府門外又來了許多百姓,抱著孩子的,扶著老嫗的,還有坐著輪椅的……層層疊疊,似是全城的人都擠到了這條街裏。
劉棉站在城門樓上遠眺,手指著城裏一個方向問旁邊的長史,“那兒是盛永濟的住所吧。”
長史手放在眉骨上看去,點頭說,“是的,大人。”
劉棉笑了笑,手背到身後,又看向別處,“聽聞漠城有一處紅楓山,不知長史可知那山裏風光如何?現下秋高氣爽,正適宜出門走走。”
長史摸不準劉棉是真想登山看風景,還是又另有所指,想了想,謹慎迴道,“大人,山路陡峭,尋常沒多少人去那紅楓山遊玩。”
劉棉說,“哦?”
長史頓了頓,手指摩擦袖口的衣料,忽而又說,“不過大人若是單想賞紅楓,可以去臨溪村上遊。”
劉棉眉頭一動,淡淡道,“可有住處?紅楓需得與夕陽落霞共賞才最有意蘊,我想到時在山裏歇上一夜。”
長史垂眸道,“有的,那兒有一處莊子。不過……”
劉棉看向長史,“不過什麽?”
長史道,“那莊子曾是前任太守的私產,後來……您也知道,裴禦史查賬查出來後就命人去貼了封條。”
沉默了一陣,劉棉理了理袖口,淡聲道,“金秋不賞楓,實在可惜。”
長史沒再搭話。
“雖還未到這丹楓最豔麗時候,不過臨別前還能再看到滿山斑斕之景,也不算遺憾了。”徐淑清掀起車簾,感歎道。
盛臨樂也湊個腦袋去看,驚歎道,“好漂亮的山景。”
隻見對麵,滿山楓葉淩亂參差,紅橙與黃綠相輔相成,掩映生姿。
徐淑清看了一會兒就讓開了位置,盛臨樂幹脆趴在窗柩上慢慢看,好半天才收迴視線,轉頭問道,“咱們要多久才能到京城啊?”
徐淑清笑了下,“這一行人多,走得慢,約莫得冬月上旬才能到了。”
饒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盛臨樂還是有點難接受。
她得坐這顛得人骨頭都要散掉的馬車一個半月啊!
將軍夫人看她呆住的神情,又告知她一個不幸的消息,因盛將軍帶了一萬精兵迴京,這一路上他們還不能進各州府城池,隻能在野外安營紮寨。
盛臨樂揉搓臉頰,深深歎了一口氣,“就當郊遊了吧。”
徐淑清:“娘嚇你呢,到了州府還是要在城裏歇上幾日的,需得采買幹糧,不然你真以為這一路就靠車裏這點食物能撐迴京城?”
越往北走,天氣越冷。
抵達隴州時,盛臨樂已經穿上了長褙外衫。
隴州太守給他們提前安排了住所,是一處素雅別致的小院,還安排了十數個年輕精幹的下人伺候。
盛臨樂還在奇怪這隴州太守怎麽這麽殷勤時,徐淑清給她解釋說,“這隴州太守姓徐,雖不是本家人,但還是與咱們沾了點親。”
原來如此,盛臨樂了然。
晚上同太守一家吃飯,這裏正式聚會流行分餐而食。
每人一方小桌,每桌上十道菜,雞鴨魚肉皆有,隴州好麵食,那燉肉、烤雞還都各配了麵餅和麵卷。
味道很合盛臨樂口味,就是麵餅子吃太多,快暈碳了,艱難憋住不知道第幾個哈欠。
隴州太守撫須笑道,“將軍功績斐然,連文人墨客都以將軍為榜樣編了時興故事,在隴州地帶十分盛行。”
盛將軍愣了愣,轉而看了眼盛臨樂,笑了下,“徐大人說的不會是那本《少年將軍傳奇》吧?”
隴州太守:“看來將軍也知曉這本書,不過不止這本。光是我知曉的還有其他七八本,都是叫什麽將軍傳的。”
盛將軍端起酒盞敬了對方一杯,搖頭笑了笑,“沒成想這隴州文人比漠城的還誇誕。”
隴州太守大笑,“也算興盛了我隴州的文風,還得多謝將軍。”
盛臨樂直起身子,側著耳朵聽他們閑聊。
九月二十日,盛家啟程迴京。
盛臨樂踏上馬車,迴頭看向將軍府大門,頂上的匾額已經拆除,空落落的,有些陌生得不像是她住了近一年的家。
將軍夫人催促她快上車,“走吧,一會兒該遇上百姓了。”
這會兒才寅正,天都還是黑漆漆的,盛將軍刻意安排夜裏出發,免得遇上百姓熱忱攔路,以致於堵得水泄不通,遲遲出不了城。
馬車裏鋪了軟墊,盛臨樂正想躺下去再補個覺。
眠眠迷迷瞪瞪的眼睛頓時一亮,三兩下從徐淑清懷裏拱下來,雙腳並用爬到盛臨樂身上,‘嘟嘟’‘嘟嘟’叫個不停。
盛臨樂被這孩子的黏糊勁兒弄得沒法睡,隻能拿起旁邊的木偶陪他玩。
徐淑清含笑道,“先前你大哥陪他玩木偶時,他便黏著你大哥,現在知道你比你大哥玩的花樣兒多,這孩子就喜新厭舊了。”
盛臨樂笑了笑,嗷嗚嗷嗚學老虎叫逗孩子,演累了就小聲唱歌給眠眠聽。
沒過多久,盛臨樂摟著眠眠睡了過去。
徐淑清給兩個孩子蓋上被子,小聲道,“娘,剛才小妹唱的那兩隻老虎是您教的?好奇怪的歌謠,怎麽還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耳朵的。”
“不是我教的。”將軍夫人搖了搖頭,笑道,“詞是怪了些,不過曲調還挺朗朗上口,許是跟傀儡戲班裏那幾人學來的。”
徐淑清低頭看了眼盛臨樂,“說來那戲班子能跟咱們迴京也不錯,迴頭等小妹的《奇女列傳》畫完了,叫他們也排幾出戲來看看,到時還能喊上堂妹他們來家裏熱鬧熱鬧。”
將軍夫人笑說,“這還沒出城呢,就想到迴京看戲了?在這裏還沒看膩味嗎?”
徐淑清羞赧,她也不是單純愛看那傀儡戲,就是同眠眠一樣,喜歡那些精巧木偶,更想知道龍女雕刻出來會是何等驚豔。
馬車行至城門已是卯初,破曉時分,天光微亮。
城內,周圍早起的百姓路過將軍府,大驚失色,“哪個不要命的竟然把盛將軍家的門匾偷了!”
“你睡糊塗了吧,將軍家守備森嚴,怎麽會有人去偷門匾那木頭疙瘩!”
兩人對視一眼,這才反應過來門匾不見了意味著什麽。
不出一刻,整條街的人都醒了,圍在將軍府門口嘰嘰喳喳議論。
有人猜測, “他們應該是半夜走的,我夜裏隱約聽見了車馬聲。”
“那你怎麽不出來看看啊,若是他們,說不準還能攔一攔。”
那人後悔道,“我以為是在做夢就沒當迴事,那崔管家先前也說月底才會走,誰能想到離月底還有十天就……”
眾人興歎。
半日後,將軍府門外又來了許多百姓,抱著孩子的,扶著老嫗的,還有坐著輪椅的……層層疊疊,似是全城的人都擠到了這條街裏。
劉棉站在城門樓上遠眺,手指著城裏一個方向問旁邊的長史,“那兒是盛永濟的住所吧。”
長史手放在眉骨上看去,點頭說,“是的,大人。”
劉棉笑了笑,手背到身後,又看向別處,“聽聞漠城有一處紅楓山,不知長史可知那山裏風光如何?現下秋高氣爽,正適宜出門走走。”
長史摸不準劉棉是真想登山看風景,還是又另有所指,想了想,謹慎迴道,“大人,山路陡峭,尋常沒多少人去那紅楓山遊玩。”
劉棉說,“哦?”
長史頓了頓,手指摩擦袖口的衣料,忽而又說,“不過大人若是單想賞紅楓,可以去臨溪村上遊。”
劉棉眉頭一動,淡淡道,“可有住處?紅楓需得與夕陽落霞共賞才最有意蘊,我想到時在山裏歇上一夜。”
長史垂眸道,“有的,那兒有一處莊子。不過……”
劉棉看向長史,“不過什麽?”
長史道,“那莊子曾是前任太守的私產,後來……您也知道,裴禦史查賬查出來後就命人去貼了封條。”
沉默了一陣,劉棉理了理袖口,淡聲道,“金秋不賞楓,實在可惜。”
長史沒再搭話。
“雖還未到這丹楓最豔麗時候,不過臨別前還能再看到滿山斑斕之景,也不算遺憾了。”徐淑清掀起車簾,感歎道。
盛臨樂也湊個腦袋去看,驚歎道,“好漂亮的山景。”
隻見對麵,滿山楓葉淩亂參差,紅橙與黃綠相輔相成,掩映生姿。
徐淑清看了一會兒就讓開了位置,盛臨樂幹脆趴在窗柩上慢慢看,好半天才收迴視線,轉頭問道,“咱們要多久才能到京城啊?”
徐淑清笑了下,“這一行人多,走得慢,約莫得冬月上旬才能到了。”
饒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盛臨樂還是有點難接受。
她得坐這顛得人骨頭都要散掉的馬車一個半月啊!
將軍夫人看她呆住的神情,又告知她一個不幸的消息,因盛將軍帶了一萬精兵迴京,這一路上他們還不能進各州府城池,隻能在野外安營紮寨。
盛臨樂揉搓臉頰,深深歎了一口氣,“就當郊遊了吧。”
徐淑清:“娘嚇你呢,到了州府還是要在城裏歇上幾日的,需得采買幹糧,不然你真以為這一路就靠車裏這點食物能撐迴京城?”
越往北走,天氣越冷。
抵達隴州時,盛臨樂已經穿上了長褙外衫。
隴州太守給他們提前安排了住所,是一處素雅別致的小院,還安排了十數個年輕精幹的下人伺候。
盛臨樂還在奇怪這隴州太守怎麽這麽殷勤時,徐淑清給她解釋說,“這隴州太守姓徐,雖不是本家人,但還是與咱們沾了點親。”
原來如此,盛臨樂了然。
晚上同太守一家吃飯,這裏正式聚會流行分餐而食。
每人一方小桌,每桌上十道菜,雞鴨魚肉皆有,隴州好麵食,那燉肉、烤雞還都各配了麵餅和麵卷。
味道很合盛臨樂口味,就是麵餅子吃太多,快暈碳了,艱難憋住不知道第幾個哈欠。
隴州太守撫須笑道,“將軍功績斐然,連文人墨客都以將軍為榜樣編了時興故事,在隴州地帶十分盛行。”
盛將軍愣了愣,轉而看了眼盛臨樂,笑了下,“徐大人說的不會是那本《少年將軍傳奇》吧?”
隴州太守:“看來將軍也知曉這本書,不過不止這本。光是我知曉的還有其他七八本,都是叫什麽將軍傳的。”
盛將軍端起酒盞敬了對方一杯,搖頭笑了笑,“沒成想這隴州文人比漠城的還誇誕。”
隴州太守大笑,“也算興盛了我隴州的文風,還得多謝將軍。”
盛臨樂直起身子,側著耳朵聽他們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