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三百萬兩白銀?
安陵容重生:都是替身?那我先替 作者:柔弱不能自理的外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養心殿中,齊敷雙眉倒豎,喉嚨一陣陣惡心,感覺吞了一隻死蒼蠅一樣。
他兒子的死,如同一根刺,這般快?
看來皇上早就有了打算,昨日除夕,如何能夠連夜便審查,若無皇上授意,刑部如何能這般快?
他如喪考妣,身子緩緩搖晃,卻又堅持著:“微臣無話可說,還望皇上明察。”
安陵容緊緊的抿著嘴唇,手下圓潤的珠子冰涼,還帶著手心黏膩,從今日早朝開始,她的表情一直淡淡的,沒有什麽變化,她頓了頓,見百官無人出列為齊敷說話。
目光漸漸深遠,陡然變得乖戾:“人證物證俱在。”
“刑部,拿人辦事。”
“朕不會虧待為景安效忠的臣子,也不會允準有人在朕的眼皮之下,行那不忠不義肮髒之事。”
“虎賁將軍欲顛覆國本,絞殺於刑場之上。”
山雨欲來,帝王之威在養心殿中瘋長,這威壓壓得許多臣工彎下了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齊敷被紫禁城中侍衛拿下,養心殿中落針可聞,安陵容的手輕輕拍著鳳椅的一邊,她看向了底下的臣子們,又問道:“今日可還有事要奏?”
“皇上!”高斌從百官之中出列,他看了一眼高曦月,恭聲道:“皇上,南方水患如今越發嚴重。”
“微臣想了一夜,需要在此時便挖建堤壩引流,分發洪水,而其中百姓,需要遷往其他地方。”
“但單這遷徙一事,就會遇到許多百姓的反對,百姓難離故土,景安新規賦稅減免,致使於百姓更加鉚足了力氣,發展種植業,如今天氣要迴暖,若不在春耕之時,修建河堤,挖建分水渠道,清理河中淤泥,防範於未然。”
“恐怕待到雨勢兇猛時候,又會再來一次水漫田地,傾吞家園,所造成損失不計其數。”
安陵容眉心低垂,聞得高斌所說,她倒是忘了這一出,如今減免賦稅,各地佃農,更願意耕種,可是若遷徙,這般多人的吃穿住行,光靠朝廷戶部那點白銀,是撐不了多久的。
畢竟-要用銀子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這一事還未有著落,那理藩院尚書往一旁站著,出聲道:“皇上,景安立新朝。”
“科爾沁使臣年後來京,還有各外番邦使臣,以及一眾小國,均送了鴻書,說要來景安朝見。”
“其中以,瀛洲,花旗國,櫻花國。”
“均要來景安,鴻書到的時候,據說使臣已經出發了幾日。”
“倒是不知何時抵達京都。”
理藩院尚書所言,讓安陵容陷入沉思,她手下的佛珠撥弄的愈發快了,理藩院尚書是負責兩國邦交,以及少數民族的矛盾,而景安立新朝,外國使臣來訪。
這來訪看似是邦交,實則不過是打探景安如今民生,對景安虎視眈眈的,不隻是周圍蠢蠢欲動的科爾沁,還有這些想要合並縱橫的外國列強。
“使臣到京之日,由理藩院尚書負責接待。”
“必定要讓使臣看到如今景安的地理民俗。”
“入京之日,在驛站歇下,擇日設宴。”
“高斌留下,今日大年初一,臣工們若是無事,屆時齊敷行刑之時,諸位臣工可前往觀看。”
觀看?
各位大臣的臉上神色更加一言難盡了,從最開始的輕看,到如今新君的手腕,如今朝中兵力全部都在新君手中,想出言又無法出言,人證物證俱在。
史官的手一抖,下一瞬便聽得安陵容平淡的聲音傳來:“史官,照著寫。”
“皇上,微臣還有本啟奏。”蔣闌珊的聲音突然響徹了朝堂,安陵容朝著蔣闌珊頷首示意,蔣闌珊得見便接著往下說去:“皇上推恩令下發,本是件好事。”
“一夫一妻,能順利和離者不過寥寥數人。”
“這寥寥數人中還是依靠著母家的強大,據微臣前往各省各縣,發現有提出和離者,被其夫君毆打,其中、新寧縣男子蔣昌,毆打發妻,致發妻纏綿病榻多時,生生漏紅數日,氣絕身亡。”
“更有其餘省縣,都有不少因為男子力強,女子受毆打之事,因為女子被毆打,被禁錮,無法提出和離,各地縣城視若罔聞,微臣曾經前往縣衙詢問,所得隻一句-皇上推恩令下發,但女子無法到場和離。”
“更可惡者,隻一句清官難斷家務事,以此搪塞。”
“更有甚者,推恩令的下發,因為無夫家撐腰者,和離之後無處可去,又因死後不得入祖墳,是以在各省各縣,實施起來尤為困難。”
尤為困難?
安陵容低垂著頭,嗓子中莫名的發堵,似那千斤重的棉花,似乎即便是她執政,有了權利,但還不能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
世間形形色色的人太多,形形色色的想法更多。
“百裏加急,宣各省各縣縣令及縣丞入京述職,將那毆打發妻,致發妻身亡者,押運入京都。”
“蔣提督留下。”
“今日朝會姑且到這。”
“是,微臣遵旨。”
朝臣們拱了拱手,如魚貫耳朝養心殿外頭走出,隻是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和離?
千百年來的傳統,不是一朝一夕可更改的,京都如今遣散妾侍也隻不過是因為兵力在皇上的手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偏遠小縣均是存著天高皇帝遠,管不著這事。
待朝臣們走後,養心殿中隻留下蔣闌珊,高斌二位臣工。
高曦月站在安陵容身旁不斷看向高斌,隻烏拉那拉氏青雲識時務的往外退了出去。
“曦月,你也退下。”
“是。”高曦月多看了幾眼高斌,才從養心殿之中退了出去。
養心殿中人走了個幹淨,安陵容看向高斌問道:“高大人,治水一事,如你所說,若是清淤,修建堤壩,修建分水渠,繼而再修建一個集中所,該耗費多少銀兩?”
她頓了頓又道:“要加上百姓再修建堤壩期間所食黍米,以及一年一畝田地賦稅。”
賦稅?
高斌看向安陵容,眼中帶著不可思議,皇上莫不是要下令國庫貼補?
他想到如今南方趨勢,又雙手拱了拱:“皇上,如今京杭運河正在進行疏通和拓寬,大部分人力財力都放在了京杭運河之上。”
“京杭運河是水上來往船隻重要交通,往來行船客商運送貨物,全部再京杭運河完成。”
“若是以皇上的預期的話,恐怕要耗費三百萬兩白銀。”
三百萬兩白銀?
他兒子的死,如同一根刺,這般快?
看來皇上早就有了打算,昨日除夕,如何能夠連夜便審查,若無皇上授意,刑部如何能這般快?
他如喪考妣,身子緩緩搖晃,卻又堅持著:“微臣無話可說,還望皇上明察。”
安陵容緊緊的抿著嘴唇,手下圓潤的珠子冰涼,還帶著手心黏膩,從今日早朝開始,她的表情一直淡淡的,沒有什麽變化,她頓了頓,見百官無人出列為齊敷說話。
目光漸漸深遠,陡然變得乖戾:“人證物證俱在。”
“刑部,拿人辦事。”
“朕不會虧待為景安效忠的臣子,也不會允準有人在朕的眼皮之下,行那不忠不義肮髒之事。”
“虎賁將軍欲顛覆國本,絞殺於刑場之上。”
山雨欲來,帝王之威在養心殿中瘋長,這威壓壓得許多臣工彎下了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齊敷被紫禁城中侍衛拿下,養心殿中落針可聞,安陵容的手輕輕拍著鳳椅的一邊,她看向了底下的臣子們,又問道:“今日可還有事要奏?”
“皇上!”高斌從百官之中出列,他看了一眼高曦月,恭聲道:“皇上,南方水患如今越發嚴重。”
“微臣想了一夜,需要在此時便挖建堤壩引流,分發洪水,而其中百姓,需要遷往其他地方。”
“但單這遷徙一事,就會遇到許多百姓的反對,百姓難離故土,景安新規賦稅減免,致使於百姓更加鉚足了力氣,發展種植業,如今天氣要迴暖,若不在春耕之時,修建河堤,挖建分水渠道,清理河中淤泥,防範於未然。”
“恐怕待到雨勢兇猛時候,又會再來一次水漫田地,傾吞家園,所造成損失不計其數。”
安陵容眉心低垂,聞得高斌所說,她倒是忘了這一出,如今減免賦稅,各地佃農,更願意耕種,可是若遷徙,這般多人的吃穿住行,光靠朝廷戶部那點白銀,是撐不了多久的。
畢竟-要用銀子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這一事還未有著落,那理藩院尚書往一旁站著,出聲道:“皇上,景安立新朝。”
“科爾沁使臣年後來京,還有各外番邦使臣,以及一眾小國,均送了鴻書,說要來景安朝見。”
“其中以,瀛洲,花旗國,櫻花國。”
“均要來景安,鴻書到的時候,據說使臣已經出發了幾日。”
“倒是不知何時抵達京都。”
理藩院尚書所言,讓安陵容陷入沉思,她手下的佛珠撥弄的愈發快了,理藩院尚書是負責兩國邦交,以及少數民族的矛盾,而景安立新朝,外國使臣來訪。
這來訪看似是邦交,實則不過是打探景安如今民生,對景安虎視眈眈的,不隻是周圍蠢蠢欲動的科爾沁,還有這些想要合並縱橫的外國列強。
“使臣到京之日,由理藩院尚書負責接待。”
“必定要讓使臣看到如今景安的地理民俗。”
“入京之日,在驛站歇下,擇日設宴。”
“高斌留下,今日大年初一,臣工們若是無事,屆時齊敷行刑之時,諸位臣工可前往觀看。”
觀看?
各位大臣的臉上神色更加一言難盡了,從最開始的輕看,到如今新君的手腕,如今朝中兵力全部都在新君手中,想出言又無法出言,人證物證俱在。
史官的手一抖,下一瞬便聽得安陵容平淡的聲音傳來:“史官,照著寫。”
“皇上,微臣還有本啟奏。”蔣闌珊的聲音突然響徹了朝堂,安陵容朝著蔣闌珊頷首示意,蔣闌珊得見便接著往下說去:“皇上推恩令下發,本是件好事。”
“一夫一妻,能順利和離者不過寥寥數人。”
“這寥寥數人中還是依靠著母家的強大,據微臣前往各省各縣,發現有提出和離者,被其夫君毆打,其中、新寧縣男子蔣昌,毆打發妻,致發妻纏綿病榻多時,生生漏紅數日,氣絕身亡。”
“更有其餘省縣,都有不少因為男子力強,女子受毆打之事,因為女子被毆打,被禁錮,無法提出和離,各地縣城視若罔聞,微臣曾經前往縣衙詢問,所得隻一句-皇上推恩令下發,但女子無法到場和離。”
“更可惡者,隻一句清官難斷家務事,以此搪塞。”
“更有甚者,推恩令的下發,因為無夫家撐腰者,和離之後無處可去,又因死後不得入祖墳,是以在各省各縣,實施起來尤為困難。”
尤為困難?
安陵容低垂著頭,嗓子中莫名的發堵,似那千斤重的棉花,似乎即便是她執政,有了權利,但還不能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
世間形形色色的人太多,形形色色的想法更多。
“百裏加急,宣各省各縣縣令及縣丞入京述職,將那毆打發妻,致發妻身亡者,押運入京都。”
“蔣提督留下。”
“今日朝會姑且到這。”
“是,微臣遵旨。”
朝臣們拱了拱手,如魚貫耳朝養心殿外頭走出,隻是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和離?
千百年來的傳統,不是一朝一夕可更改的,京都如今遣散妾侍也隻不過是因為兵力在皇上的手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偏遠小縣均是存著天高皇帝遠,管不著這事。
待朝臣們走後,養心殿中隻留下蔣闌珊,高斌二位臣工。
高曦月站在安陵容身旁不斷看向高斌,隻烏拉那拉氏青雲識時務的往外退了出去。
“曦月,你也退下。”
“是。”高曦月多看了幾眼高斌,才從養心殿之中退了出去。
養心殿中人走了個幹淨,安陵容看向高斌問道:“高大人,治水一事,如你所說,若是清淤,修建堤壩,修建分水渠,繼而再修建一個集中所,該耗費多少銀兩?”
她頓了頓又道:“要加上百姓再修建堤壩期間所食黍米,以及一年一畝田地賦稅。”
賦稅?
高斌看向安陵容,眼中帶著不可思議,皇上莫不是要下令國庫貼補?
他想到如今南方趨勢,又雙手拱了拱:“皇上,如今京杭運河正在進行疏通和拓寬,大部分人力財力都放在了京杭運河之上。”
“京杭運河是水上來往船隻重要交通,往來行船客商運送貨物,全部再京杭運河完成。”
“若是以皇上的預期的話,恐怕要耗費三百萬兩白銀。”
三百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