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年代文裏膚白貌美的體弱女知青(6)
快穿:當惡毒女配拿了攻略反派劇 作者:Apath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完,江若又有一些疑惑的開口道:“你怎麽知道我姓江?”
周野一頓,劍眉星目的臉上沒什麽表情,故作鎮定的抿著唇道:“…上次你跟我說的。”
江若有些迷茫,“是嗎?”
她有點不太確定她是否跟周野介紹過自己,“好像是吧,我有點記不太清了。”
周野微不可察的鬆了口氣,見江若還背著柴火,就幫江若把柴火卸了下來,放在地上,開口問道:“怎麽撿這麽多柴火?你能背動嗎?”
江若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撿的時候沒注意,撿著撿著就多了,都是我撿過來的,丟了也不好,就想著都背迴。”
“這裏……是不讓撿這麽多柴火嗎?”
見江若表情有些忐忑,周野搖了搖頭,“山上柴火這麽多,沒人管的,我問這個隻是看你撿的太多了,怕你背不走。”
剛才江若背了一下,重量雖然有點重,不過經過修煉,體質得到增加,勉強可以背上。
“原來是這樣,謝謝你啊周同誌,雖然撿的柴火有點多了,但我自己還是可以的。”
周野準備說出口的替江若背柴火的話頓在喉嚨裏。
孤男寡女,他這麽貿然提出來幫忙,沒有由頭,江若怕是隻會拒絕他。
“那正好,我也撿完柴火了,正準備下山,你第一次走這個路,不太熟悉吧,我們一起迴去。”
江若往後一看,才發現周野後麵就是他撿的柴火,“行啊,那咱們一起迴去吧。”
山路崎嶇不好走,尤其是背著這麽一大堆柴火往下走。
江若經過一天的勞作,腰酸背痛,往下走時,隱隱有些背不穩,她隻能一邊扶著旁邊的樹,一邊慢慢的向下走。
忽然,後背一輕,江若發現是周野伸手幫她拎了起來,減輕了絕大部分重量。
周野像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麽,聲音低沉的提醒道:“山路不太好走,江知青,走慢些,我幫你在後麵看著。”
有了周野的幫忙,現在的確比剛才輕鬆多了。
江若頓了頓,抬眸,小聲說了一句:“謝謝你。”
周野:“小事。”
這條下山的路走的無比順暢。
兩人都沒怎麽說話,彌漫著靜謐的氣氛。
周野能看到江若的頭頂,烏黑的,小小的一隻,他主動開口問道:“在村裏的生活還適應嗎?”
“啊…還好,雖然有點累,但還能堅持。”
江若迴了一句,像是想起什麽般說道:“今天早上大家集合的時候,我好像沒有看到你。”
周野嗯了一聲,“我剛退伍迴來,養傷,不參加上工,等之後安排的工作下來,就去工作了。”
這年頭,大多數都是農民種地,工人還是很少的,江若好奇的問了一句:“是什麽工作呀?”
“應該是警察或者是運輸司機。”
江若小小的哇了一聲,“好厲害呀,這個工作你可以自己選嗎?”
“可以的,申報我的意願,不過到時候具體哪個工作,不好說。”
現在的工作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上麵雖然說給周野安排工作,但他有了工作就意味著另一個人失去工作,還需要協商協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江若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樣啊。”
兩人說話間,就走到了山腳底下,周野在這裏鬆開了手,江若迷惑的迴頭看了他一眼。
周野笑了笑,說道:“已經下山了,我們就走到這裏吧,剩下的路你應該記得。”
再往前走,就有村裏的大娘大嬸在村口樹下嘮嗑閑聊。
雖說他們兩個沒做什麽,但讓她們看見他們兩個走在一起,還離這麽近,指不定會傳來什麽風言風語。
他還好,不是很在乎這些東西。
但江若不一樣,她是城裏來的知青,臉皮薄,性子弱,要是被村裏人傳閑話,心裏指不定多難受。
江若明白了他話裏的未言之意,頓了頓,隨後看向周野的目光柔和了些許,輕輕點了點頭,“剩下的路我都認得了,那我就迴去了。”
“嗯。”
江若朝周野揮揮手道別,轉身,背著那一大堆柴火往知青院的方向走。
周野目送著江若離開,等她的身影消失不見,他才不緊不慢的走迴去。
知青院。
江若把背上的柴火卸下來,她撿柴又捆柴,費了很多時間,迴來的時候,跟老知青去摘野菜曲小梅已經迴來了。
看見江若背了這麽多柴,震驚的睜大了眼睛,“我的天啊,江知青,你這個小身板是怎麽背這麽多柴火迴來的?”
她還跑到柴火旁邊,用力掂了掂。
很好,她抬不動。
江若柔和的笑一笑,“不知道啊,就從今天上工開始,我身上就好像有力氣了。”
曲小梅怪羨慕的,“我就不行了,幹了一天活,腰酸背痛,明天早上起來,估計疼的更厲害了。”
江若想了想:“吃完飯泡個腳,再好好捏捏揉揉,明天醒來應該就不會那麽難受了。”
“有道理,不過腰那部分我捏不到,等會兒咱們兩個互相捏捏,怎麽樣?”
“可以啊。”
曲小梅高興的挽住江若的胳膊,“那感情好,就這麽決定了。”
現在還是公用的鍋,灶,江若沒吃什麽太出格的東西,其他知青吃什麽,她也吃什麽。
許是江若時常給幹活的德才叔遞糖水,直把憨厚老實的德才弄得不好意思了。
本來三天才能修好的小灶,僅僅花了兩天,就修好了。
時間雖然加快了,但質量一點都沒降低。
江若笑盈盈的把人送走之後,琢磨著明天去鎮上一趟,把她爸媽郵寄的包裹拿迴來。
次日,一大早,江若就跟大隊長周滿倉說明情況請了假,周滿倉同意了。
說好聽些這些知青下鄉是為了祖國做建設,奉獻自己。說不好聽的,他們不把地裏的活弄得一團糟,就很不錯了。
好在這些知青不是他們村裏的人,不用他們供養,也不分他們的糧食。
所以周滿倉平日裏很少為難知青,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麵子上過得去就行。
隻要請假有理由,也不頻繁,他就同意了。
周野一頓,劍眉星目的臉上沒什麽表情,故作鎮定的抿著唇道:“…上次你跟我說的。”
江若有些迷茫,“是嗎?”
她有點不太確定她是否跟周野介紹過自己,“好像是吧,我有點記不太清了。”
周野微不可察的鬆了口氣,見江若還背著柴火,就幫江若把柴火卸了下來,放在地上,開口問道:“怎麽撿這麽多柴火?你能背動嗎?”
江若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撿的時候沒注意,撿著撿著就多了,都是我撿過來的,丟了也不好,就想著都背迴。”
“這裏……是不讓撿這麽多柴火嗎?”
見江若表情有些忐忑,周野搖了搖頭,“山上柴火這麽多,沒人管的,我問這個隻是看你撿的太多了,怕你背不走。”
剛才江若背了一下,重量雖然有點重,不過經過修煉,體質得到增加,勉強可以背上。
“原來是這樣,謝謝你啊周同誌,雖然撿的柴火有點多了,但我自己還是可以的。”
周野準備說出口的替江若背柴火的話頓在喉嚨裏。
孤男寡女,他這麽貿然提出來幫忙,沒有由頭,江若怕是隻會拒絕他。
“那正好,我也撿完柴火了,正準備下山,你第一次走這個路,不太熟悉吧,我們一起迴去。”
江若往後一看,才發現周野後麵就是他撿的柴火,“行啊,那咱們一起迴去吧。”
山路崎嶇不好走,尤其是背著這麽一大堆柴火往下走。
江若經過一天的勞作,腰酸背痛,往下走時,隱隱有些背不穩,她隻能一邊扶著旁邊的樹,一邊慢慢的向下走。
忽然,後背一輕,江若發現是周野伸手幫她拎了起來,減輕了絕大部分重量。
周野像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麽,聲音低沉的提醒道:“山路不太好走,江知青,走慢些,我幫你在後麵看著。”
有了周野的幫忙,現在的確比剛才輕鬆多了。
江若頓了頓,抬眸,小聲說了一句:“謝謝你。”
周野:“小事。”
這條下山的路走的無比順暢。
兩人都沒怎麽說話,彌漫著靜謐的氣氛。
周野能看到江若的頭頂,烏黑的,小小的一隻,他主動開口問道:“在村裏的生活還適應嗎?”
“啊…還好,雖然有點累,但還能堅持。”
江若迴了一句,像是想起什麽般說道:“今天早上大家集合的時候,我好像沒有看到你。”
周野嗯了一聲,“我剛退伍迴來,養傷,不參加上工,等之後安排的工作下來,就去工作了。”
這年頭,大多數都是農民種地,工人還是很少的,江若好奇的問了一句:“是什麽工作呀?”
“應該是警察或者是運輸司機。”
江若小小的哇了一聲,“好厲害呀,這個工作你可以自己選嗎?”
“可以的,申報我的意願,不過到時候具體哪個工作,不好說。”
現在的工作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上麵雖然說給周野安排工作,但他有了工作就意味著另一個人失去工作,還需要協商協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江若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樣啊。”
兩人說話間,就走到了山腳底下,周野在這裏鬆開了手,江若迷惑的迴頭看了他一眼。
周野笑了笑,說道:“已經下山了,我們就走到這裏吧,剩下的路你應該記得。”
再往前走,就有村裏的大娘大嬸在村口樹下嘮嗑閑聊。
雖說他們兩個沒做什麽,但讓她們看見他們兩個走在一起,還離這麽近,指不定會傳來什麽風言風語。
他還好,不是很在乎這些東西。
但江若不一樣,她是城裏來的知青,臉皮薄,性子弱,要是被村裏人傳閑話,心裏指不定多難受。
江若明白了他話裏的未言之意,頓了頓,隨後看向周野的目光柔和了些許,輕輕點了點頭,“剩下的路我都認得了,那我就迴去了。”
“嗯。”
江若朝周野揮揮手道別,轉身,背著那一大堆柴火往知青院的方向走。
周野目送著江若離開,等她的身影消失不見,他才不緊不慢的走迴去。
知青院。
江若把背上的柴火卸下來,她撿柴又捆柴,費了很多時間,迴來的時候,跟老知青去摘野菜曲小梅已經迴來了。
看見江若背了這麽多柴,震驚的睜大了眼睛,“我的天啊,江知青,你這個小身板是怎麽背這麽多柴火迴來的?”
她還跑到柴火旁邊,用力掂了掂。
很好,她抬不動。
江若柔和的笑一笑,“不知道啊,就從今天上工開始,我身上就好像有力氣了。”
曲小梅怪羨慕的,“我就不行了,幹了一天活,腰酸背痛,明天早上起來,估計疼的更厲害了。”
江若想了想:“吃完飯泡個腳,再好好捏捏揉揉,明天醒來應該就不會那麽難受了。”
“有道理,不過腰那部分我捏不到,等會兒咱們兩個互相捏捏,怎麽樣?”
“可以啊。”
曲小梅高興的挽住江若的胳膊,“那感情好,就這麽決定了。”
現在還是公用的鍋,灶,江若沒吃什麽太出格的東西,其他知青吃什麽,她也吃什麽。
許是江若時常給幹活的德才叔遞糖水,直把憨厚老實的德才弄得不好意思了。
本來三天才能修好的小灶,僅僅花了兩天,就修好了。
時間雖然加快了,但質量一點都沒降低。
江若笑盈盈的把人送走之後,琢磨著明天去鎮上一趟,把她爸媽郵寄的包裹拿迴來。
次日,一大早,江若就跟大隊長周滿倉說明情況請了假,周滿倉同意了。
說好聽些這些知青下鄉是為了祖國做建設,奉獻自己。說不好聽的,他們不把地裏的活弄得一團糟,就很不錯了。
好在這些知青不是他們村裏的人,不用他們供養,也不分他們的糧食。
所以周滿倉平日裏很少為難知青,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麵子上過得去就行。
隻要請假有理由,也不頻繁,他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