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一陣,李胤見邱佛陀和鄧大中已經徹底放鬆下來,開始做正事了。
“我們打進中州,在所有人眼裏,這第一戰,便是在前麵的鹿邑,高廉顯然也是如此想的。因此,他不僅令路瑜明親自守鹿邑,還特意帶著高擎、高掣前來支援。”李胤把手裏一張紙條遞向元玥和裴雲笙。上麵正是寫著:鹿邑守將路瑜明,統兵三萬,高廉已點兵一萬,轄高擎,高掣援鹿邑。
“高廉總共十萬軍馬,還要防豫、徐濟州,和京都、如今不惜擺出近半數兵馬在鹿邑,看來他是想在鹿邑一戰定乾坤,徹底擊敗我們,以此來震懾諸侯,不敢再輕易對他征討。”裴雲笙分析道。
“嗯,他的想法不錯,畢竟在他眼裏,咱們寧王軍,不過是烏合之眾的山賊,比不過朝廷軍馬的裝備和戰力,而且他們是守城,我們要攻城,按照慣例,除非兵力在守軍三倍以上。”邱佛陀看似莽漢一枚,倒是有些頭腦的。
“嘿嘿,高廉老兒是沒想到,如今咱們寧王軍早已今非昔比,不僅經過特訓後,各個都能以一當十,王爺還已然給全軍配置了上好的刀甲戰馬,連馬鐙都是雙的,又有重型弩車和投石,如今別說是打他個小小的鹿邑,便是去打京城,隻要主公一聲令下,俺也敢去試試。”鄧大中戰意十足。
“不!攻城戰優勢不在我軍,即便是裝備精良,但損失也依然會慘重,我不能拿兄弟們的性命往裏填!”李胤搖了搖頭。
“主公,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為了主公夙願,這可是咱們寧王軍,正式成軍後的第一戰,必須得一戰揚名,邱某願率本部,為前軍,誓死奪下鹿邑。”邱佛陀以為,李胤是怯陣了。
李胤瞟了他一眼:“鹿邑打不打無關緊要,本王此戰目的,不是來搶占中州,而是殺李苕和高尚進!所以,本王不會因一城一地的得失,跟他們耗麾下將士的性命。不過,這鹿邑城是遲早要打,但不是眼前。”
“王爺的意思……”?裴雲笙微微一愣。
“聲東擊西!分兵突進!去偷襲北邊的平武!打下平武後西進平新、或者北進扶陽,轉道向西過湯河,攻汲新,直取許城,生擒李苕。李苕死,高廉失去輔助,必敗無疑。”李胤道。
元玥走近他,朗聲道:“王爺此意雖善,卻難免孤軍深入,不如圍困鹿邑,隻要我軍把高廉拖在鹿邑,汝陽王李季言的豫州軍,不會坐失良機,必定會趁機猛攻寧平和陳郡。隻要豫州軍能打下陳郡,平新;我軍再卡斷平武,鹿邑便已被四下圍困,孤立無援。高廉就算想守,其軍心也必大亂,再無戰心”。不得不說,元玥的謀劃是最能保存實力的,她知道自己王爺手裏,如今就隻有這不足五萬之眾,她得替王爺日後謀劃。
沒想到,李胤又搖了搖頭道:“不,豫州的鎮南軍若北上攻城,勢必不會顧及中州百姓傷亡。本王不僅不會借李季言的手打中州,還會通告豫州,若是敢屠戮無辜,禍及百姓,本王迴頭就去打他豫州。”
“王爺……自古慈不掌兵,沙場枯骨何止數十萬計?兩軍對陣,婦人之仁可要不得。”元玥直言進諫。
“我自然明白,但能盡量減少傷亡,總是好的。你放心,隻要打下平武,風伯的補給一到,本王不出一月,就能讓中州軍,麵對我寧王軍,再生不起半點戰心。”
隻要那幾十門火炮一到,摧城拔寨一路平推,許城打不打,李苕都會走投無路。在絕對的火力碾壓之下,全靠冷兵器的中州軍,根本就隻能是待宰羔羊。
“哦,王爺,韓家四梟和彭鐵匠帶著三千火炮軍,押送大車五十輛,朝中州而來,如今已過了襄邑,再有四五日光景,便能到此處。”完顏青樓趕緊迴稟。
“嗬嗬,好!你與邱佛陀,領五千軍先行,去接應炮軍,不必趕來此地,直奔柘城,本王稍後便與鄧將軍趕來。”
“是!”完顏青樓與邱佛陀忙起身拱手應命。
“本王與鄧將軍領一萬軍,繞行梁郡,匯合火炮軍打柘城,此地便交給王彥章和徐世虎統領。待我北上之後,你二人便盡起大軍前行至賴鄉紮營,隻在原地紮營,不可去攻鹿邑,隻要拖住高廉,便是大功一件,等我拿下柘城,自會派人來知會你們北上平武或是西進鹿邑。切記,不可擅自去跟高廉對陣!我會讓元玥留下來指揮軍馬調度。”
“是!末將遵令!”
“雲笙,青衣,澹台,於北轍,馮招友,秦娘子。隨我北上,傾城你們全都留在元玥身邊,青青,玄女,務必要照顧好她們,傾城這些人的安危,本王就交給你們了。”
“王爺放心!奴婢絕不負王爺所托。”傅秋芳很是激動,王爺終於要用我了。
李胤環視眾人一眼道:“汝陽王應該會率鎮南軍北上攻中州,中州兩線作戰,支撐不了多久,畢竟徐州在咱們後方,往南又有李季言的鎮南軍,而且荊州是沈家的地盤,京都他是迴不去的,即便往西繞過京城,張知巡和柳如鴻,也不會放他西去。除了往濟州逃走,他無處可去!據錦衣衛密查,齊王韓超群並非真正效忠皇帝,而是跟高家暗中交往甚是密切,高廉若敗走濟州,有可能會再如把持中州一般,將濟州控製,到時又免不了再起戰亂。而且,狗急跳牆之下,萬一濟州與青州聯合,對於朝廷甚至整個天下而言,都絕非好事。”
“這有何難?”元玥輕聲道:“王爺隻要讓錦衣衛,把高廉殘殺費賢等中州官員一事,刻意渲染一番,韓超群必定忌憚,不會讓高廉進濟州。而要阻止青州、濟州合盟,王爺可讓朝廷盡力安撫濟州,除此之外暫時別無他法。”
“嗯,也隻好如此!能斷絕高廉東逃之路,便會少造些戰禍。”李胤點點頭接著道:
“揚州之事未行,本王在此耽擱不得,諸位就此散去,布置軍馬,明日邱將軍和青樓便動身北去,本王後日便與鄧將軍率部趕去柘城。隻待火炮軍到,便即刻攻打柘城,一路向西推進,隻要打進許城,斬殺李苕,中州之戰便已算是大勝。到時咱們直接揮軍南下,進揚州,坑東楚,把東楚打殘之後便北上去寧州,準備應對燕國南下。”
“是!”眾人齊齊抱拳應令。
“鄧將軍,邱將軍,迴頭務必要仔細叮囑,頒布嚴令,告誡部署,從此之後,寧王軍是保境安民的正規軍,軍紀必須嚴明,聞鼓而盡,鳴鑼退兵,可不許再做劫掠平民,擾亂百姓的山賊行徑,更不許違抗軍令,否則,本王嚴懲不貸。”李胤特意叮囑。
“主公放心!末將二人與徐老虎相識多年,即便昔日落草,也從未縱容部署做過擾民之舉,若非如此,末將當初也不會能得這數萬麾下爭相來投。若有部署不聽號令,主公盡管派人砍了就是!”鄧大中站起身,抱拳保證。
“不錯,末將自投主公麾下之時起,這萬餘部眾便已然盡屬主公,末將絕非那朝秦暮楚,陽奉陰違之小人,末將早已通告軍中上下,之後,全軍上下僅唯主公將令是從,絕不會有半點拖延。”邱佛陀也保證道。
鄧大中和邱佛陀,本就是窮苦出身,自然知道百姓之艱辛,李胤如此心懷百姓,讓二人更是感動欽佩,寧王殿下才是真正心懷天下,為民做主的明主,隻可惜不是皇帝,若主公做了皇帝才好,那時天下百姓必然不至於像如今這般艱辛。
“好!二位將軍如此磊落,肯助本王得成大義,本王先行謝過!”李胤站起身,抱拳過頂,對著二人一揖到底。
“主公!”二將心頭一熱,連忙跪倒在地。主公愛民如此,何惜百死以報?
“諸將各自迴營準備,明日一早,本王親自送邱將軍分兵北上進發。”
“遵令!”王彥章,徐世虎,邱佛陀,鄧大中,齊齊抱拳應令,雖隻有四將,卻依舊聲勢不弱。
眾人出了大帳篷,邱佛陀和鄧大中結伴迴營。
“鄧黑子,我覺得……咱們主公雖年少,卻能不驕不躁,待人親和,愛民如子,又有大智慧,實在有明主之姿,你我能得遇如此明主,此生何憾?也不負了這一身本事。”
“不錯,主公為人磊落,行事灑脫不羈,倒是很合俺老鄧的脾性。別看徐老虎憨乎乎的,這迴還真是看的夠準。”鄧大中也點頭道。
“老鄧,說起來,如今咱家主公雖有個寧王的稱號,可……這天下人都明白,寧州那個王府,對咱們主公不咋待見,鎮北軍未必就能受主公號令,現如今,主公真正能依靠的,也就隻有你我麾下這些人馬了。”
“你狗日的啥意思?你想反水?老子告訴你,你趁早收了那點歪心思,你若是敢做那朝秦暮楚的婊子勾當,老鄧先一刀砍了你的狗頭幹淨,免得壞了俺一世信義。”
“你瞪啥眼?誰要是有反水之心,萬箭穿心,不得好死!”邱佛陀直接指天賭誓。
“那你說先前那話啥意思?”鄧大中看著他問道。
“我是覺得,就咱這點人馬,怕是難以讓主公大展拳腳,咱們是不是該做點啥?幫主公擴編些人馬?”邱佛陀那病懨懨的臉上閃過一絲狡黠。
“你……你有屁快放,俺最煩瞎猜。”
“你忘了?咱們大唐境內,能稱得上巨匪的,可不止你我兩個!”
“你的意思是……莫非是想把楊世奇那兩萬人也拉來?”
“嘿嘿,咱們大唐八大草寇,除了白衣秀士王倫那狗娘養的小人,哪一個不是頂天立地的漢子?再說,早年曾在鎮北軍中效力的,可不止你我和楊世奇三個。”
“娘的,你這野心不小啊?難不成你想把楊世奇、吳破虜,彭知命,傅連營,趙淮安全都招來?”鄧大中鬼鬼祟祟的搗了邱佛陀一下。
“嘿嘿,有何不可?莫忘了,當年咱們可是奉了軍師之令才從軍中退出來,流落草莽的,咱們當初,可不就是為了等少主們崛起的這一天?如今你我不都瞧見了?二公子這風姿,比當年老王爺隻強不弱,寧王府振興之日不遠,他們也該歸隊了。”邱佛陀賊嘻嘻的道。
“我們打進中州,在所有人眼裏,這第一戰,便是在前麵的鹿邑,高廉顯然也是如此想的。因此,他不僅令路瑜明親自守鹿邑,還特意帶著高擎、高掣前來支援。”李胤把手裏一張紙條遞向元玥和裴雲笙。上麵正是寫著:鹿邑守將路瑜明,統兵三萬,高廉已點兵一萬,轄高擎,高掣援鹿邑。
“高廉總共十萬軍馬,還要防豫、徐濟州,和京都、如今不惜擺出近半數兵馬在鹿邑,看來他是想在鹿邑一戰定乾坤,徹底擊敗我們,以此來震懾諸侯,不敢再輕易對他征討。”裴雲笙分析道。
“嗯,他的想法不錯,畢竟在他眼裏,咱們寧王軍,不過是烏合之眾的山賊,比不過朝廷軍馬的裝備和戰力,而且他們是守城,我們要攻城,按照慣例,除非兵力在守軍三倍以上。”邱佛陀看似莽漢一枚,倒是有些頭腦的。
“嘿嘿,高廉老兒是沒想到,如今咱們寧王軍早已今非昔比,不僅經過特訓後,各個都能以一當十,王爺還已然給全軍配置了上好的刀甲戰馬,連馬鐙都是雙的,又有重型弩車和投石,如今別說是打他個小小的鹿邑,便是去打京城,隻要主公一聲令下,俺也敢去試試。”鄧大中戰意十足。
“不!攻城戰優勢不在我軍,即便是裝備精良,但損失也依然會慘重,我不能拿兄弟們的性命往裏填!”李胤搖了搖頭。
“主公,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為了主公夙願,這可是咱們寧王軍,正式成軍後的第一戰,必須得一戰揚名,邱某願率本部,為前軍,誓死奪下鹿邑。”邱佛陀以為,李胤是怯陣了。
李胤瞟了他一眼:“鹿邑打不打無關緊要,本王此戰目的,不是來搶占中州,而是殺李苕和高尚進!所以,本王不會因一城一地的得失,跟他們耗麾下將士的性命。不過,這鹿邑城是遲早要打,但不是眼前。”
“王爺的意思……”?裴雲笙微微一愣。
“聲東擊西!分兵突進!去偷襲北邊的平武!打下平武後西進平新、或者北進扶陽,轉道向西過湯河,攻汲新,直取許城,生擒李苕。李苕死,高廉失去輔助,必敗無疑。”李胤道。
元玥走近他,朗聲道:“王爺此意雖善,卻難免孤軍深入,不如圍困鹿邑,隻要我軍把高廉拖在鹿邑,汝陽王李季言的豫州軍,不會坐失良機,必定會趁機猛攻寧平和陳郡。隻要豫州軍能打下陳郡,平新;我軍再卡斷平武,鹿邑便已被四下圍困,孤立無援。高廉就算想守,其軍心也必大亂,再無戰心”。不得不說,元玥的謀劃是最能保存實力的,她知道自己王爺手裏,如今就隻有這不足五萬之眾,她得替王爺日後謀劃。
沒想到,李胤又搖了搖頭道:“不,豫州的鎮南軍若北上攻城,勢必不會顧及中州百姓傷亡。本王不僅不會借李季言的手打中州,還會通告豫州,若是敢屠戮無辜,禍及百姓,本王迴頭就去打他豫州。”
“王爺……自古慈不掌兵,沙場枯骨何止數十萬計?兩軍對陣,婦人之仁可要不得。”元玥直言進諫。
“我自然明白,但能盡量減少傷亡,總是好的。你放心,隻要打下平武,風伯的補給一到,本王不出一月,就能讓中州軍,麵對我寧王軍,再生不起半點戰心。”
隻要那幾十門火炮一到,摧城拔寨一路平推,許城打不打,李苕都會走投無路。在絕對的火力碾壓之下,全靠冷兵器的中州軍,根本就隻能是待宰羔羊。
“哦,王爺,韓家四梟和彭鐵匠帶著三千火炮軍,押送大車五十輛,朝中州而來,如今已過了襄邑,再有四五日光景,便能到此處。”完顏青樓趕緊迴稟。
“嗬嗬,好!你與邱佛陀,領五千軍先行,去接應炮軍,不必趕來此地,直奔柘城,本王稍後便與鄧將軍趕來。”
“是!”完顏青樓與邱佛陀忙起身拱手應命。
“本王與鄧將軍領一萬軍,繞行梁郡,匯合火炮軍打柘城,此地便交給王彥章和徐世虎統領。待我北上之後,你二人便盡起大軍前行至賴鄉紮營,隻在原地紮營,不可去攻鹿邑,隻要拖住高廉,便是大功一件,等我拿下柘城,自會派人來知會你們北上平武或是西進鹿邑。切記,不可擅自去跟高廉對陣!我會讓元玥留下來指揮軍馬調度。”
“是!末將遵令!”
“雲笙,青衣,澹台,於北轍,馮招友,秦娘子。隨我北上,傾城你們全都留在元玥身邊,青青,玄女,務必要照顧好她們,傾城這些人的安危,本王就交給你們了。”
“王爺放心!奴婢絕不負王爺所托。”傅秋芳很是激動,王爺終於要用我了。
李胤環視眾人一眼道:“汝陽王應該會率鎮南軍北上攻中州,中州兩線作戰,支撐不了多久,畢竟徐州在咱們後方,往南又有李季言的鎮南軍,而且荊州是沈家的地盤,京都他是迴不去的,即便往西繞過京城,張知巡和柳如鴻,也不會放他西去。除了往濟州逃走,他無處可去!據錦衣衛密查,齊王韓超群並非真正效忠皇帝,而是跟高家暗中交往甚是密切,高廉若敗走濟州,有可能會再如把持中州一般,將濟州控製,到時又免不了再起戰亂。而且,狗急跳牆之下,萬一濟州與青州聯合,對於朝廷甚至整個天下而言,都絕非好事。”
“這有何難?”元玥輕聲道:“王爺隻要讓錦衣衛,把高廉殘殺費賢等中州官員一事,刻意渲染一番,韓超群必定忌憚,不會讓高廉進濟州。而要阻止青州、濟州合盟,王爺可讓朝廷盡力安撫濟州,除此之外暫時別無他法。”
“嗯,也隻好如此!能斷絕高廉東逃之路,便會少造些戰禍。”李胤點點頭接著道:
“揚州之事未行,本王在此耽擱不得,諸位就此散去,布置軍馬,明日邱將軍和青樓便動身北去,本王後日便與鄧將軍率部趕去柘城。隻待火炮軍到,便即刻攻打柘城,一路向西推進,隻要打進許城,斬殺李苕,中州之戰便已算是大勝。到時咱們直接揮軍南下,進揚州,坑東楚,把東楚打殘之後便北上去寧州,準備應對燕國南下。”
“是!”眾人齊齊抱拳應令。
“鄧將軍,邱將軍,迴頭務必要仔細叮囑,頒布嚴令,告誡部署,從此之後,寧王軍是保境安民的正規軍,軍紀必須嚴明,聞鼓而盡,鳴鑼退兵,可不許再做劫掠平民,擾亂百姓的山賊行徑,更不許違抗軍令,否則,本王嚴懲不貸。”李胤特意叮囑。
“主公放心!末將二人與徐老虎相識多年,即便昔日落草,也從未縱容部署做過擾民之舉,若非如此,末將當初也不會能得這數萬麾下爭相來投。若有部署不聽號令,主公盡管派人砍了就是!”鄧大中站起身,抱拳保證。
“不錯,末將自投主公麾下之時起,這萬餘部眾便已然盡屬主公,末將絕非那朝秦暮楚,陽奉陰違之小人,末將早已通告軍中上下,之後,全軍上下僅唯主公將令是從,絕不會有半點拖延。”邱佛陀也保證道。
鄧大中和邱佛陀,本就是窮苦出身,自然知道百姓之艱辛,李胤如此心懷百姓,讓二人更是感動欽佩,寧王殿下才是真正心懷天下,為民做主的明主,隻可惜不是皇帝,若主公做了皇帝才好,那時天下百姓必然不至於像如今這般艱辛。
“好!二位將軍如此磊落,肯助本王得成大義,本王先行謝過!”李胤站起身,抱拳過頂,對著二人一揖到底。
“主公!”二將心頭一熱,連忙跪倒在地。主公愛民如此,何惜百死以報?
“諸將各自迴營準備,明日一早,本王親自送邱將軍分兵北上進發。”
“遵令!”王彥章,徐世虎,邱佛陀,鄧大中,齊齊抱拳應令,雖隻有四將,卻依舊聲勢不弱。
眾人出了大帳篷,邱佛陀和鄧大中結伴迴營。
“鄧黑子,我覺得……咱們主公雖年少,卻能不驕不躁,待人親和,愛民如子,又有大智慧,實在有明主之姿,你我能得遇如此明主,此生何憾?也不負了這一身本事。”
“不錯,主公為人磊落,行事灑脫不羈,倒是很合俺老鄧的脾性。別看徐老虎憨乎乎的,這迴還真是看的夠準。”鄧大中也點頭道。
“老鄧,說起來,如今咱家主公雖有個寧王的稱號,可……這天下人都明白,寧州那個王府,對咱們主公不咋待見,鎮北軍未必就能受主公號令,現如今,主公真正能依靠的,也就隻有你我麾下這些人馬了。”
“你狗日的啥意思?你想反水?老子告訴你,你趁早收了那點歪心思,你若是敢做那朝秦暮楚的婊子勾當,老鄧先一刀砍了你的狗頭幹淨,免得壞了俺一世信義。”
“你瞪啥眼?誰要是有反水之心,萬箭穿心,不得好死!”邱佛陀直接指天賭誓。
“那你說先前那話啥意思?”鄧大中看著他問道。
“我是覺得,就咱這點人馬,怕是難以讓主公大展拳腳,咱們是不是該做點啥?幫主公擴編些人馬?”邱佛陀那病懨懨的臉上閃過一絲狡黠。
“你……你有屁快放,俺最煩瞎猜。”
“你忘了?咱們大唐境內,能稱得上巨匪的,可不止你我兩個!”
“你的意思是……莫非是想把楊世奇那兩萬人也拉來?”
“嘿嘿,咱們大唐八大草寇,除了白衣秀士王倫那狗娘養的小人,哪一個不是頂天立地的漢子?再說,早年曾在鎮北軍中效力的,可不止你我和楊世奇三個。”
“娘的,你這野心不小啊?難不成你想把楊世奇、吳破虜,彭知命,傅連營,趙淮安全都招來?”鄧大中鬼鬼祟祟的搗了邱佛陀一下。
“嘿嘿,有何不可?莫忘了,當年咱們可是奉了軍師之令才從軍中退出來,流落草莽的,咱們當初,可不就是為了等少主們崛起的這一天?如今你我不都瞧見了?二公子這風姿,比當年老王爺隻強不弱,寧王府振興之日不遠,他們也該歸隊了。”邱佛陀賊嘻嘻的道。